重磅推荐
【目录】
导论
一、关于作为热门话题的艺术与科学
二、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与文化的宇宙
三、本书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章 艺术中的美与科学中的美
一、美的概念:历史性与差异性
二、美、艺术的美与科学的美
第二章 艺术、科学与审美经验
一、艺术的自律性与审美经验
二、科学的自律性与审美经验
三、拉玛努扬数学公式与米开朗琪罗的雕塑
第三章 艺术、科学与创造性
一、艺术和科学中迟到的创造性概念
二、天才美学与艺术的创造性
三、思想实验与科学的创造性
四、创造性:艺术与科学的共有特征
第四章 艺术的理性和科学的感性
一、科学的理性与审美的感性
二、感性与科学的创造性
三、理性与艺术的创造性
第五章 艺术真理与科学真理
一、科学的真理
二、艺术真理问题的历史性祛魅
三、艺术真理问题的合法性要求
四、爱因斯坦、泰戈尔、毕加索与真理
第六章 艺术解释与科学解释
一、实在性、数学化与可确证性
二、再现性、表现性与人文性
三、海森堡、马格利特、不确定性原理
第七章 艺术的智慧与科学的智慧
一、科学、常识与智慧
二、艺术、生活与智慧
三、艺术、科学与在家感
第八章 艺术和科学:差异性与互补性
一、所谓的“两种文化”
二、科学与科学主义
三、艺术与人文科学
四、差异性与互补性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简介】
艺术与科学的紧张关系从古希腊一直延续到20世纪,艺术的真理问题与科学的真理问题是焦点。两千多年来人们基本上以对立性的观点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近30年艺术与科学的关系问题成为了国际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但基本上以同一性的观点理解两者的关系。本书以真理为核心范畴,以艺术与科学的基本概念为线索,以艺术与科学的差异性比较和互补性阐释为方法,以艺术与科学的历史发展为背景,以杰出艺术家与伟大科学家为经典范例,针对国内外理论界关于艺术、科学与真理的关系的对立性和同一性的基本观点,系统阐述艺术、科学与真理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关系。本书由导论和八章构成,分别论述艺术美与科学真理的美、艺术与科学真理的经验、艺术与科学真理的创造性、艺术与科学创造性的感性与理性、艺术的真理与科学的真理、艺术与科学的真理阐释、作为真理的艺术智慧和科学智慧、艺术与科学的差异性与互补性。叙事化与理论性相结合的表达技巧,艺术与科学案例相互阐发的表述方式,富有思想张力的学理思辨,使本书不仅具有思想性,而且具有可读性。
【免费在线读】
章 艺术中的美与科学中的美
一、美的概念:历史性与差异性
“美”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只要对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知道,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恒定不变的美的概念,也不存在一种确定无疑的美的内涵。美的概念有其演变的历史,在历史演变中美的内涵也发生着变化。艺术与美的关系、科学与美的关系都很复杂,美并不是艺术的特征,更不是科学的特征。科学中的美与艺术中的美,也不存在一种等同的关系。要想对艺术的美和科学的美进行一种比较性的研究,就应该对构成这一比较基础的“美”这个关键概念做出必要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楚我们究竟可以在什么层面上讨论艺术的美和科学的美的问题,怎样才能恰当地讨论艺术的美与科学的美的问题。
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历史时代、每一种文化中都有美的观念,这些美的观念既存在着某些相似性,也具有差异性。从作为一种学科体制的美学、艺术理论和科学这个角度看,美的概念、艺术的概念和科学的概念都来自于西方,目前对艺术与科学关系的研究所运用的美的概念,也基本上是自古希腊以来的西方概念。因此,我们这里主要描述西方思想中的美的概念的历史性和内涵多维性。
……
【作者简介】
李建盛,男。l964年生。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希望的变异:艺术设计与交流美学》(2001)、《当代设计的艺术文化学阐释》(2002)、《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2002)、《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2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