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前言】
《良知之道》一书的出版已过了十五年,矢崎胜彦先生正如《礼记·大学》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所说的那样,在追求良知的道路上努力着,日日在提高自己的良知理念,诚心诚意地实践着“超越私心,共育良知”的理念。 矢崎胜彦先生对“私”的认识有他独到之处。他认
【编辑推荐】
良知之道,不正是现代中国人践行的*彻底的正道吗?企业社会责任在过去的一年里成为了中国社会和世界舞台的主要声音,人们在饶有趣味的探讨为什么王石会成为众矢之的,也有人惊叹为什么陈光标能够那样的义无反顾,超强的良知本能成就了全面成功的民营企业家。 这是一本探讨良知的书,通过作者本人经营企业和参禅的奇妙旅程,从而在事业和个人的历程当中所呈现出来的良知悖论,并从这些悖论中追寻发现良知的通道,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超越国界的视野和思维,可以看到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美丽幸福的人生。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良知之道
【目录】
寄语
日文版前言
中文版前言
序一
序二
自序
章 始于参禅——清除遮蔽良知的乌云
第二章 超脱“我执”——感知万物一体的生命
第三章 良知曼陀罗——克服“我执”的诸侧面
第四章 超店铺的理念——超越经济至上主义
第五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超越科学至上主义
第六章 大乘创业论——超越国家主义
第七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超越瞬时主义
第八章 良知之道——通向心灵的圣地
后记
附件一 参与宇宙运化的生命喜悦——将来世代国际财团宣言
附件二 良知与人的公共性的发展——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一、良知与人格形成的38岁现象
 二、良知与人的内在公共性的发展
 三、良知的经营化——共创幸福的实践
 四、良知的共同体——盛和塾的实践
 五、良知的理论化——京都论坛的实践
 六、良知的普及化——公共哲学的发展
 七、良知的觉醒与社会的公共化 (对话与协调)
 八、良知的世代继承与人的自然公共化 (环境保护)
译后记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探讨良知的书,通过作者本人经营企业和参禅的奇妙旅程,从而在事业和个人的历程当中所呈现出来的良知悖论,并从这些悖论中追寻发现良知的通道,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超越国界的视野和思维,可以看到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美丽幸福的人生。企业社会责任在过去的一年里成为了中国社会和世界舞台的主要声音,良知之道的作者在10年前就已经在探索。并形成了令人心神巨震的通往良知的途径。这是作者整个经营和参禅的结晶,在追求良知的道路上,他做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实践。是不可多得的经营理念结合哲学思维的结晶。良知之道,不正是现代中国人践行的彻底的正道吗?
【免费在线读】
1《良知之道》作品相关  现代人总是把“带着面具的自我”看成是自我的存在形式。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人们打着个人自由的旗帜,将自我与他人绝然割裂开来,将与真我毫无关系的地位、头衔、财产、赶时髦,当成是自我本身。这样,随着外在面具的增多,使人们越来越远离自然、远离自身天赋

专家评论

目录

日文版前言

中文版前言

序一

序二(1)

序二(2)

序二(3)
2《良知之道》部分  我的觉悟过程,是从与一本书的巧遇开始的。   此书的书名叫《坐禅如斯》。该书是井上希道老师门下参禅体验者充满悲喜交集的内省回忆录,井上希道是当今罕见的实践禅的导师。   我一读此书,如得天启:立即去广岛少林窟道场拜访井上希道老师。不久,在他严格指导下

第1章 始于参禅(1)(图)

第1章 始于参禅(2)

第1章 始于参禅(3)

第1章 始于参禅(4)

第2章 超脱“我执”(1)(图)

第2章 超脱“我执”(2)

第2章 超脱“我执”(3)

第2章 超脱“我执”(4)

第2章 超脱“我执”(5)

第2章 超脱“我执”(6)

第2章 超脱“我执”(7)

第2章 超脱“我执”(8)

第2章 超脱“我执”(9)

第3章 良知曼陀罗(1)(图)

第3章 良知曼陀罗(2)

第3章 良知曼陀罗(3)

第3章 良知曼陀罗(4)

第3章 良知曼陀罗(5)

第3章 良知曼陀罗(6)

第3章 良知曼陀罗(7)

第3章 良知曼陀罗(8)

第3章 良知曼陀罗(9)

第3章 良知曼陀罗(10)

第3章 良知曼陀罗(11)

第3章 良知曼陀罗(12)

第3章 良知曼陀罗(13)

第3章 良知曼陀罗(14)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1)(图)

第4? 超店铺的理念(2)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3)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4)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5)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6)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7)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8)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9)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10)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11)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12)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13)

第4章 超店铺的理念(14)
3《良知之道》第二部分  为了克服当代人“作为认知体系的学问”中的“我执”,目前重要的是从“科学至上?义”中摆脱出来。   这种超越,使我深感自己在通向自身良知的心灵之旅中深入一步。从事业的层面推进到探索学术性的乃至宗教性的层面,并且进而成为将自己的探索与实践扩大到全球活动

第5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1)(图)...

第5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2)

第5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3)

第5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4)

第5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5)

第5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6)

第5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7)

第5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8)

第5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9)

第5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10)

第5章 良知学校的梦想(11)

第6章 大乘创业论(1)(图)

第6章 大乘创业论(2)

第6章 大乘创业论(3)

第6章 大乘创业论(4)

第6章 大乘创业论(5)

第6章 大乘创业论(6)

第6章 大乘创业论(7)

第6章 大乘创业论(8)

第6章 大乘创业论(9)

第6章 大乘创业论(10)

第6章 大乘创业论(11)

第7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1)(图)...

第7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2)

第7章 无资源?资源化(3)

第7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4)

第7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5)

第7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6)

第7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7)

第7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8)

第7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9)

第7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10)

第7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11)

第7章 无资源的资源化(12)
4《良知之道》第三部分  据说,古人都是哲学家。而我们往往把这件事忘掉。   我们通常只是安排自己日常的营生,而与哲学、理想相去甚远。   但是,如果不把日常的营生哲学化,怎么能让人生发出光彩呢!   这些年,我到过许多国家,见到过许多人,真正地了解了许多的烦恼、痛苦。   而

第8章 良知之道(1)(图)

第8章 良知之道(2)

第8章 良知之道(3)

第8章 良知之道(4)

第8章 良知之道(5)

第8章 良知之道(6)

第8章 良知之道(7)

第8章 良知之道(8)

第8章 良知之道(9)

第9章 公共哲学考(1)

第9章 公共哲学考(2)

第9章 公共哲学考(3)

第9章 公共哲学考(4)

第9章 公共哲学考(5)

第9章 公共哲学考(6)

第9章 公共哲学考(7)

第9章 公共哲学考(8)

第9章 公共哲学考(9)

第9章 公共哲学考(10)

第9章 公共哲学考(11)

第9章 公共哲学考(12)

第9章 公共哲学考(13)

第9章 公共哲学考(14)

第9章 公共哲学考(15)

第9章 公共哲学考(16)

第9章 公共哲学考(17)

第9章 公共哲学考(18)

第9章 公共哲学考(19)

第9章 公共哲学考(20)

第9章 公共哲学考(21)

第9章 公共哲学考(22)

第9章 公共哲学考(23)

后记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