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旧时风物

【目录】
自序
辑一
 月华秋水夜闻歌——文人与戏
 莼鲈盐豉的诱惑——文人与吃
 儒林杏林亦相通——文人与医药
 博物君子今何在——文人与收藏
辑二
 书斋案头的精致——说文房
 润墨濡毫是砚田——说砚
 天工人作两相得——说印章
 话说“轴头”
 温馨的彩笺
 尺书鲤素的落寞——有感于书牍时代的消逝
 椟中万象
 从手帕到Napkin
 徐来小箑清风——说扇
 烧尽沉檀手自添——说香炉
 烛光灯影的记忆——说灯烛
 银烛秋光冷画屏——说屏风
 月光花影的空间——说廊
 彩绳斜挂绿杨烟——说秋千
 关山行旅——兼说行囊、路菜与伞
辑三
 常忆庭花次第开
 莫使芳姿同众色——春节的案头清供
 春在闲情雅趣中
 厂甸旧事
 消失的香蜡铺
 辛夷蝉蜕总关情——北京“毛猴儿”
 金鼓铿锵盘中戏——北京鬃人儿
 京城小器作
 “荫三泰”木器行
辑四
 长夏忆逭暑
 北京剧场的历史记忆
 社会群体的另一种记录——《京师梨园世家》赘语
 四十年前的郊游
 集邮五十年杂忆
 圆明园被焚烧劫掠之后
 万牲园往事
 关于《燕都》的回忆
 陈兼与和《旧都文物略》
 夏枝巢与《北京市志稿》
 从徐讦到邹郎
 凌霄花下
【内容简介】
作者通过捡拾人生经历中的片断印象和见闻感受,以亲历者的视角,追忆并讲述那些飘逝的旧时文人、琴棋书画、饮食游乐、礼俗风物,总体而言,是对一种已逝生活方式的见证与书写。
  本书虽不是严谨的历史分析、周密的器物考证,但作者有着不同常人的发现,真知灼见源于深厚的文化积淀,典雅文笔出自经年的生活感悟。在作者的回眸与描摹中,那些旧时光与老物件又悄然浮现,令读者也产生美好与亲切之感。
【免费在线读】
1正文 部分元代杂剧的兴盛,大抵是基于散曲形式的繁荣。历来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元杂剧的创作与文人的参与,是因为元代在相当一段时期中废除科举,使文人失去了仕进的机会而怡情于杂剧的创作。

月华秋水?闻歌——文人与戏

莼鲈盐豉的诱惑——文人与吃

博物君子今何在——文人与收藏

博物君子今何在——文人与收藏

书斋案头的精致——说文房

润墨濡毫是砚田——说砚

天工人作两相得——说印章

温馨的彩笺

尺书鲤素的落寞——有感于书牍时...

椟中万象

从手帕到Napkin

徐来小清风——说扇
2正文 第二部分春节前夕,照例要去花卉市场转转,选购一些适合装点新岁的花木,用以烘托家中的节日气氛。近些年来,北京花卉市场的品种越来越多,尤其是洋花如郁金香、马来菊、红玫瑰之类,以及蝴蝶兰、红掌、鹤望兰,等等,还有许多叫不上名字的南方花卉,令人眼花缭乱

常忆庭花次第开

春在闲情雅趣中.

厂甸旧事

消失的香蜡铺

北京剧场的历史记忆

清代的营业性演出和戏园

民国时期至1949年以后的剧场建设

堂会的演出

老北京剧场的台前幕后

圆明园被焚烧劫掠之后

万牲园往事

凌霄花下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