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这本书跳出主流科学的范围,指出我们的潜意识如何教我们自欺及欺骗他人,非常有趣。
——《科克斯评论》(Kirkus Reviews) 美国*著名的书评杂志
自欺是心理学*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人类问题的关键。这本书完美地汇集了相关的主要论述,有***准确的生物学观点,也有清晰的心理学假设,同时写作风格引人入胜、通俗易懂。
——史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 麻省理工学院认知神经科学中心主任、哈佛大学教授
这是一部惊人之作。它收集了许多论点,支持这个令人难以启齿的事实一人类不但拥有欺骗他人的卓越技巧,还同时具备了不起的自欺能力。
——阿瑟·雷伯(Arthur S.Reber)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学辞典》的作者
【作者简介】
戴维·利文斯通·史密斯(David Livingstone Smith),美国缅因州新英格兰大学哲学教授,同时也是该校认知科学与进化心理学研究所的创办人及主任。他在欺骗与自欺等研究领域著述颇丰。
【目录】
前言 自欺欺人是DNA的原始程序
1 说谎,是人类求生的本能
石器时代的说谎心理机制
太诚实,是反社会行为
不只用嘴巴,我们用全身在说谎
先自欺,才能欺骗别人
2 懂得读心的人,就拥有权力
自然界的读心术
面无表情的老千
模仿者、模特和上当者
探测谎言和迷惑敌人
欺骗,是生物的天赋
3 谎言如何演化成权谋
自私的基因,无私的人类吗
人生是一场说谎竞赛
说谎时的脸部信息
4 权谋心智的结构
科学和潜意识心智
潜意识计算理论
虚构的意识
意识和模块心智
藏在脑中的精灵团队
5 社交牌局背后的秘密
黑暗中的牌局
精神分析重出江湖
权谋模式
记忆机制和读心术
非洲孤儿和幼齿小鸡
6 故事版本的力量
如何诠释谎言密码
冬天的故事
为何人们爱聊八卦
流言比核子弹更具破坏力
话中有话的生物机制
为什么自欺要在潜意识下进行
7 诊疗椅上的勾心斗角
心理战的准则
四则背叛的故事
事实,是众人创造出来的吗
大白鲨医师
读心的公式
这个世界为何需要游戏规则
8 耳边细语与秘密行动
悄悄话和广告宣传
用弦外之音沟通
公审违规者
有关方法论的问题
尾声 笛卡儿的魔鬼
附录一 无意识创作
附录二 心理偏差和防卫机制
【内容简介】
说谎,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一种超越法律和道德的求生本能。
本书大胆宣称,人类的心智结构从一开始就被设计成具有欺骗能力,人类惊人的欺骗技巧乃至自欺本领,就藏匿在人性之中。

【免费在线读】
自然界的读心术
镜兰耍弄黄蜂的方法,就跟人类诈骗的手段差不多。兰花相当于人类的“老千”,只有深谙心理学才能蒙骗得了别人,它必须“懂得”激起受害者的动机,并“运用”这个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以动物学家约翰·克雷布斯和理查德·道金斯的行话来说,兰花必定是个“读心者”(mind reader)。
说无脑的植物是读心者,而且还拥有知识,听起来似乎有点怪异,其实,这或许正反映出人类自我中心的狭隘见解。所有的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各自通过各种方法展现智慧,在这些浩瀚无穷的生物知识中,人类的知识可能只是特例。伦敦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亨利·普洛特金(Henry Plotkin)说:“所有的适应,都是知识。”镜兰用来操纵蜜蜂的神奇能力就是一种适应,是经过几百万年的测试和失败实验后,不断进化而来的智慧结晶。
生命充满了艰难的抉择,动物每天必须面临许多抉择:该如何避免成为别人的晚餐、该和谁交配、该和谁战斗、该躲避谁等等。要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做出正确抉择,就必须评估可能的结果。克雷布斯和普洛特金写道:“不管是对一个群居动物,还是掠食者,或猎物来说,这些可能的结果完全取决于另一种动物的内在动机和可能行为。这些动物包括了敌人、同伴、父母、子女、猎物、掠食者、寄生生物、宿主等。”也就是说,动物必须要能预测其他动物的行为。
近,一窝松鼠搬进我家阁楼,让我目睹到不可思议的读心术。某天晚上,我和妻子被天花板上急促奔跑的声音吵得睡不着,当我爬上去查看时,只见惊恐的松鼠妈妈急忙钻出通风孔,留下三只蹲伏在地上的松鼠宝宝。我一边避免踩穿天花板,一边小心翼翼地爬过房梁,设法抓住它们。一番折腾后我终于发现,对它们来说,要躲避我的追捕简直易如反掌。这几只啮齿动物摸透了我的心思,它们事先就知道我下一步要去哪里,它们的逃脱战术让我每次都扑空。后,我只好动用一个不具伤害性的捕鼠器获得胜利。
为什么这几只小东西能一再智胜我这个大脑发达的灵长类动物呢?这些小松鼠生长于我家阁楼,从来没接触过掠食者,它们是从哪里获得这些技能的?答案就在它们的族群历史中。
松鼠能预测我的行动,这个能力根源于它们的认知适应,而这些适应正是它们的祖先过去对付掠食者的经验传承。松鼠可以本能地“理解”我,而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前辈们,并没有留下任何子孙可以在阁楼里横行。终,小松鼠们之所以会败在捕鼠器之下,则是因为它们的祖先没有对付过从五金行买来的铁丝网。
了解别人的心思有助于欺骗,欺骗会进一步激发了解别人心思的能力。如果一个生物知道别的生物要什么,如果它可以预测对方的情绪、猜中对方的反应,操纵和利用的机会就此诞生;反过来说,能够了解别人的心思,就可以让自己免于被操纵。读心和操纵是互为消长的两种力量,在进化的长河中不断拉扯,我们将在第3章进一步讨论这种紧密的关系。
面无表情的老千
愚弄他人的一种方法是让别人看不到自己,这在生物学上称作伪装,或隐匿。伪装有两种做法,一种是让自己与背景融合为一,另一种是将自己伪装成敌人不感兴趣的特定物体。改变肤色融入背景,是其中比较常见的方式,比如经常被当作例子的非洲小蜥蜴——变色龙。事实上,这种方法在其他生物身上也十分普遍,像寄生虫、软体动物、昆虫、蜘蛛、鱼类、两栖类,甚至鸟类和哺乳类。变色并非快速改变的招数,例如部分品种的乌贼可以改变身体表面的肌理纹路,甚至增生出其他部分,让自己和周围环境成为一体。
在惊悚片中,受害者常常都是先看到凶手的影子,才知道凶手躲在那里。这种戏剧性的场景其实是生物界的真实反映:影子经常是掠食者乃至于猎物的罩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动物进化出比较扁平的躯体,使影子小一点;还有些动物,比如家猫,接近猎物时会把身体尽量压低。
反隐蔽也是一种颜色伪装的好方法。会进行反隐蔽的动物通常背部颜色比腹部暗,这样的设计是有道理的,因为一般而言,光线会从动物的上方照射下来,因此背部会显得比腹侧亮。只要让背部暗一点,就可以消除明暗不均,动物也就更容易和环境融合在一起。第三种技巧是混隐色,就像斑马的奇特条纹,这种设计对群居动物非常有利,因为这样可以使掠食者分不出一只动物的头尾在哪里。
大多数伪装的的问题在于,只有当动物静止不动时才有效。不管一只动物伪装得多好,只要它一动,法力就立即消失了,甚至还会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点对于必须偷偷靠近猎物的掠食者来说,的确是个问题。解决的方式通常是慢慢爬行,不要让猎物发现你在动,等到距离够近,再做后的冲刺。
一种叫做带尾蘸的老鹰则另有妙计——移动的伪装。带尾■会混在一群无精打采、四处寻找尸体的兀鹰中移动,身为食腐动物,兀鹰对小鸟和哺乳动物等老鹰的食物没有威胁性,等到兀鹰群靠近老鹰的猎物时,带尾■就会现出原形,扑杀猎物。
伪装的形式非常多样化,生物擅长伪装的形状有树枝、树叶、花朵、珊瑚、鹅卵石,甚至鸟类落下的粪便。然而,隐匿仅是一种简单的欺骗形式,从而演变出的另一种形式则较为复杂,生物学上称之为拟态。
P23-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