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中医认为生病是各种“外邪”通过人的体表侵入经络,更甚者侵入脏腑所造成的。给婴幼儿按摩经络治病,其原理与中药汤剂治病的原理是一样的,同样是通过作用于患者的经络脏腑而起治疗效果。区别仅仅.在于施治手段不同:服药是经过消化系统吸收,使药力达于经络脏腑,从而起到祛病健身的效果;而经络按摩则是以特定的手法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经络、穴位、脏腑,从而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固本培元的作用。经络按摩对诸如感冒发烧、鼻塞流涕、咳嗽、消化不良等婴幼儿常见病,都有预防及治疗作用。
本书作者吕君老师是多家幼儿园的健康顾问,常年为婴幼儿提供健康咨询及按摩治疗服务,临床经验丰富,是资深的中医按摩专家,其按摩手法已让很多婴幼儿直接受益,在众家长中反响甚大,口碑甚佳。为此,我们将其多年的按摩治疗心得编成此书,并配以相应的真人按摩图片,希望广大家长能够按图索骥,学会其中的一招半式。每天十几分钟的亲子按摩,可以让孩子强身健体、防病治病。
如果说健康是给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那我们相信本书就是打开孩子健康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编辑推荐】
  妈妈是孩子*好的医生。可防病,可治病,简便易行。轻抚摸,无痛苦,手到病除。
  27套婴幼儿常用按摩穴位详解,6大婴幼儿按摩手法,17种婴幼儿常见病按摩疗法,4套婴幼儿常见病按摩预防方案。
【作者简介】
吕君,自幼爱好传统中医,对《本草纲目》、《黄帝内经》、《易经》、《幼科推拿秘书》等中医名著有深入的研究,常入深山访高人:曾师从擅长针灸和推拿的百岁高僧宏源法师、福建聚龙古寺致清方文及广西医易大师沈阳雄,还求教过*中医巨匠。擅长中药古法炮制、针灸、推拿
【目录】
第一章 婴幼儿的生理及五脏六腑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二、了解婴幼儿的五脏六腑
 三、婴幼儿的经络穴位
第二章 婴幼儿中医保健常识——治未病
 一、临产须知:急清胎毒,清除隐患,保儿一生
 二、饮食须知:善调脾胃,节戒饮食,医道上工
 三、起居须知:多晒太阳,不要贪凉,睡眠保证
 四、视听须知:音乐影视,慎重选择,弊除利兴
 五、婴幼儿日常保健按摩术
第三章 婴幼儿经络按摩——治已病
 一、婴幼儿按摩治病原理
 二、婴幼儿常见病诊断方法
 三、小儿发热与变蒸:变蒸发热,不宜治疗;脏腑骨脉,成长必经
 四、按摩手法
 五、注意事项及按摩介质
 六、认穴与顺序先后
第四章 婴幼儿常用穴位及按摩手法
 一、强身固本第一法——摩揉下腹
 二、理气血、通经络,兼强身——推捏脊柱
 三、培补元气第一功——推三关
 四、调和气血第一法——分阴阳(分大筋)
 五、先天之本——补肾经
 六、后天之本——补脾经
 七、有病无病——足三里
 八、治疗感冒、发烧、咳嗽必用穴位——风门、肺腧、风池
 九、感冒、发热、咳嗽常用穴——大椎穴
 十、咳嗽、感冒、气喘——肺经
 十一、清热、解表、退烧——清天河水
 十二、口舌生疮——清心经
 十三、清热、凉血、解毒——退六腑
 十四、上推止泻,下推通便——七节骨
 十五、通济散结——外八卦
 十六、大便——问大肠
 十七、小便——找小肠
 十八、脾、肾、肝经交汇处——三阴交
 十九、脾土与肾水的平衡——运水入土与运土入水
 二十、固表止汗——揉肾顶
 二十一、慢性消化不良、疳积——四横纹
 二十二、五谷不化——揉外劳穴
 二十三、小儿双掌定乾坤,运内八卦
 二十四、息风镇惊——清肝经
 二十五、目赤肿痛、惊恐不安——小天心
 二十六、惊风眼斜特效药——二龙戏珠
 二十七、下肢疲软无力——百虫、膝眼、委中
第五章 婴幼儿常见病按摩治疗
【书摘与插画】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婴幼儿的生理及五脏六腑
  一、婴幼儿的生理特点
婴幼儿处在不断的生长和发育阶段,在生理、病理和治疗手法上与成人有所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脏腑娇嫩,气血未充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三焦、大肠、小肠、膀胱。小儿的五脏六腑都处于快速生长和形成阶段。小儿的生长发育就如同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芽,速度很快,而且对各种养分的吸收、对外界的各种反应都比成人强烈,体格、智力都在不断地趋向成熟和完善。
例如:同样是食物中毒,小儿受到的伤害比大人更重;或许大人已经脱离危险期了,而小儿还未抢救过来。这是由于小儿的五脏六腑柔弱、承受力差、对毒性的反应特别强。所以家长要注意,小儿感冒、发烧后滥用抗生素、消炎药,对于小儿五脏、经络的形成都有长远影响,一定要慎重。
在某些偏远地区,小儿感冒、发烧用抗生素治疗以后,听力下降,甚至耳聋。按西医的说法是听觉神经受到了伤害。但从中医的角度看,这是伤了肾气、元气,肾阳受到伤害的结果。肾与耳是相通的。往往上了年纪的人听力大都不好,这是其。肾气不足的缘故。
中医讲“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听”,就是说,如果肾气充足,听觉就灵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