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中国的节日是*富人情味的文化,深深扎根于民众之中,源远流长,人见人爱,是传统文化的突出亮点。
中国人喜欢过节,尤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过节大家都忙里忙外,喜气洋洋的,好不热闹。但我们盼着过节并不仅仅是为了凑热闹,更重要的是,节日里包含了很多中国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恩。
【目录】
引言
章 春节
放鞭炮
贴春联
春节拜年
春节忌讳
第二章 元宵节
闹元宵
看花灯
请紫姑
走百病
第三章 清明节
踏青
荡秋千
蹴鞠
放风筝
第四章 端午节
龙的节日
纪念屈原
端午驱邪
第五章 中秋节
中秋祭月
月亮传奇
各民族过中秋
第六章 重阳节
九九重阳
桓景避灾
第七章 腊八节
腊八祭
神秋傩舞
腊八粥
第八章 除夕
过小年
夕的故事
欢度除夕
【内容简介】
汉英版《文化中国》丛书是为海外读者精选精编精译的一套介绍中国文化的图书,意在为海外读者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的窗口。这些图书从不同角度介绍中国,帮助世界英文读者认识中国自然地理、历史风俗以及当代中国丰富多彩的文化等。本册介绍的是中国节文化。

【免费在线读】
章 春节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头长独角,口似血盆,凶残成性,见什么吃什么,连人都能轻易地吃掉。天神很生气,将怪兽关进深山里,一年只许出来一次,就在一年的后一天。虽然只有一天,但人们还是很害十白,只好离家远远地躲起来。
有一次年又要出来了,人们正忙着往外逃跑,这时来了一位拖着花白胡子的老人。老人不但不往外走,还钻进一户人家住了下来。晚上年终于来了,它发现这里有人肉的香味,就兴冲冲地跑过来。刚到门口,就被门上的大红纸刺痛了眼睛,它赶紧捂住眼睛。接着,它抬头往屋里瞅,发现屋里烛火通明,吓得它发出一声怪叫。怪兽发了疯,正要往屋里冲,突然听见院子里传来噼里啪啦的爆裂声。这时的年已经吓得浑身战栗、四肢发抖、不知所措了。老人站在院中哈哈大笑,原来他只用了三样东西就打败了年,这就是:红色,火光,爆竹声。从此以后,每到年出来的时候,家家贴红对联,燃放鞭炮,通宵点灯守岁,以迎接新的一年。
这就是春节的来历。民间传说给我们的节日蒙上了传奇的色彩。
民间传说中的年是一只怪兽,那现实中的“年”是怎么来的呢甲据史料记载,年早是指谷物的生长周期,后来到了殷商时代,出现了夏历,这是一种以月亮围绕地球旋转的规律而制定的纪年方法,我们现在又叫农历、阴历、旧历。具体的方法是,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一年中个月我们通常称为正月,后一个月我们称为腊月。年的这种用法在西汉时期正式固定了下来,沿用至今。民国时期我们开始使用世界通用的公历,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所以,中国存在着两种纪年法,既与世界同步,又保持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特色。
春节又叫过年,是中国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每个中国小孩都盼望的节日。一到春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不仅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儿的,还能收到好多红包,简直幸福到家了!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吧?对啦,就是新年的天。不过这一天,是按照前面介绍的农历推算出来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和公历的1月1日可不是同一天。
我们都知道,公历的1月1日叫元旦,其实“元旦”这个称呼早是指农历的一月初一。后来使用公历后,就把“元旦”这个称呼让给了公历的1月1日,农历的一月初一改叫“春节”。
春节有哪些讲究?又有哪些好玩儿的事情呢?只要在中国过一次年,你就会深有体会、永生难忘了!
放鞭炮
过年放鞭炮,是很多小孩盼了一年的愿望。在新年钟声敲响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跑到户外,把准备好的鞭炮点燃,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随着炮引子燃烧的声音,“砰!”天空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烟花,举国上下鞭炮齐鸣,噼里啪啦响成一片。人们在爆竹声中欢呼着、拥抱着,新的一年终于来了!
初一的早晨,依然要先放鞭炮,这叫“开门炮仗”。爆竹声后,满地都是红色的鞭炮残骸,像正在开放的小红花,称为“满堂红”。
不过,在火药发明前,我们是没有鞭炮放的。那放的是什么呢甲古人是很聪明的,他们把竹子放到火里燃烧,竹节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就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称之为“爆竹”。今天我们依然用爆竹指代鞭炮,就来源于此。唐宋之后,由于火药的发明,我们能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而且工艺越来越精湛,世界人民都为之惊叹。
贴春联
春节一到,我们就能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贴着一副火红的对联,这叫春联。春联上都是喜气洋洋、祝福新年、抒发美好愿望的词句,为春节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这个贴春联的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只是早的时候用的是“桃符”。桃符是什么东西呢?《山海经》中有一个故事:东海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桃树的东北方向有一个鬼门,山上各种妖怪都会出入这个鬼门。为了防止妖怪在外作恶,天神在鬼门安排了两个门神,名叫神荼和郁垒,如果有的妖怪在夜间为非作歹,他们就用绳子把它们绑了喂老虎。所有的妖怪都害怕这两个门神。
从那以后,每逢过年,人们就在桃木上刻上两个门神的名字,镇邪祛恶。后来就演化成在门上贴春联,祈求新年好运。
有的地方还保留着贴门神保护家园的习俗。尤其在中国的乡村,你能看到每家对开的门上一边贴着一个门神,怒目圆睁,相貌狰狞。别被他们凶神恶煞的样子吓着,古时候人们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又具有超凡的神力,能降妖除魔,维护正义。
人们在春节的时候还贴福字。中国人特别喜欢这个福字,北京的恭亲王府里就有一万个福字。为什么要贴福呢?传说姜太公分封诸神,他的老婆也要求分一个神。姜太公说:“你害得我一直过穷日子,所以不封你。如果你一定要讨封,就封个穷神让你做做。”老婆听了很恼火地说:“穷神?那你叫我到哪儿去当穷神呀?”姜太公说:“别去有福的地方就行。”于是人们纷纷贴上福字,祈求富贵平安,以躲避穷神。
后来这个福字逐渐倒着贴,这个习俗据说也是源于清朝的恭亲王府。有一年春节,恭亲王府里的下人把福字贴倒了,王爷正要大发脾气,下人急中生智,说:“王爷,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厚,如今福真的‘到’了,乃吉祥之兆啊!”王爷一听大喜,赏给下人五十两银子。之后这种贴福的形式传入民间,家家户户都开始贴倒福,成为春节一道独特的风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