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历史给散文以骨钙,散文还历史以性灵,于是,在历史和散文的嫁接处,盛开了美不胜收的奇葩异卉。文心远绍史家之绝唱,妙笔再现无韵之离骚,心牵百代书中事,笔拭千秋纸上尘。
【作者简介】
古耜,学者、作家、主编。曾在国内二百数十种报刊发表大量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现当代文学和文艺美学方面的理论评论文章及学术随笔,总计约三百五十万言;出版文艺评论集多部;参加过《金瓶梅词典》《古今中外朦胧诗鉴赏词典》《中国古典诗词曲赋分类鉴赏词典》《中国散文百家
【目录】
散文之中的文化投影(代前言)
雍正一书构思始末
一个王朝的背影
女人慈禧
古藤书屋
秦淮河畔的隐士
圣叹之叹
书味在胸有的随园庄主——袁枚
说板桥
人生从六十一岁开始——我看郑燮
梦醒时分
谁念西风独自凉
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深深的车辙
大渡河钟声
刘永福壮哉三宣堂
如汝须眉巾帼
辛亥年的枪声
崩霆琴
张謇的光帜
走近胡林翼——箴言书院纪行
他这一辈子——李鸿章
铁路与政争——以李鸿章修铁路为例
清流张佩纶
清官的吃
剃发,蓄辫,剪辫于关于辫子的历史
僧衣葬我
重读纪晓岚
曾国藩与《忮求诗》
晚清政坛上的——对杰出师生
百年一瞬——翁同稣与光绪
两颗文星的命——下关于王士稹与蒲松龄
海魂
现代散文史与文化大散文——代后记
【内容简介】
 显然同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巨大影响有关,近几年来,“文化散文”的概念频频出现。对此,有的作家和学者颇不以为然,他们从常识和逻辑的层面提出了诘难:“文化散文”的概念如果,可以成立,那就意味着世间还有一种没有文化的散文。然而事实上,哪一位散文家笔下的作品可以同文化绝缘?这样的诘难乍一听来,似乎很有道理,只是稍加分析,即可发现,它并非真得一矢中的,无懈可击。
【媒体评论】
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