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系统论述法华经变、涅槃经变和维摩诘经变,力图说明这三个经变如何从隋代产生、初唐和盛唐蓬勃发展、中唐格式化、归义军时期日趋式微的演变规律,并以大量系统的图片佐证论点。
《法华经·药草喻品》云:“一雨所润,其泽普洽。”相信,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可以从这批珍贵的图片资料中汲取到有益的精神营养。
【目录】
前言 宣扬佛性的三大经变
章 法华经变
1.什么是法华信仰?
2.法华信仰在艺术上如何表现?
3.隋代法华经变如何阐释法华义理?
4.为什么说隋代是法华经变的草创期?
5.为什么说初唐是法华经变的过渡期?
6.初唐法华经变如何融合六品?
7.为什么说盛唐是法华经变的鼎盛期?
8.盛唐法华经变如何反映现实生活?
9.中唐法华经变如何突显严谨的义理?
10.中唐法华经变有哪些创新?
11.归义军时期的法华经变为什么失去活力?
12.为什么归义军时期法华经变增加榜题?
13.归义军时期法华经变有哪些创新?
第二章 涅槃经变
1.什么是涅槃信仰?
2.佛陀涅槃像如何扎根中国?
3.隋代涅槃经变如何融汇中西?
4.为什么初唐涅檠经变仅有一幅?
5.盛唐涅槃经变如何反映大唐气象?
6.中唐涅槃经变如何阐明涅槃深意?
第三章 维摩诘经变
1.什么是维摩诘信仰?
2.为什么早期维摩诘经变出现南北不同的风格?
3.为什么说隋代是维摩诘经变的初创期?
4.隋代如何表现维摩诘经变?
5.初唐的维摩诘经变的四种形式
6.为什么莫高窟220窟维摩诘经变有中原画风?
7.为什么称莫高窟332窟维摩诘经变为“绝笔”?
8.为什么说中唐维摩诘经变没有创新?
9.晚唐之后维摩诘经变如何由盛而衰?
10.归义军时期的维摩诘经变为什么洛式化?
附录 敦煌大事记
【内容简介】
为什么法华经借比喻阐明妙法?为什么法华信仰流传广泛?为什么佛陀的结局是涅?为什么涅槃信仰遭受抵触?为什么维摩诘游戏于人间?为什么名士推崇维摩诘经?
本书专门介绍敦煌经卷中的法华经画卷,解释细密周到,配以精美的图片,文字优美,资料权威,是研究敦煌的重要参考读物。
【免费在线读】
章 法华经变
《法华经》是早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形成时代大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时值新兴的大乘佛教与旧有的小乘佛教★之间展开激烈争论的时期。《法华经》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场上,通过调和大、小乘之间的矛盾,把小乘思想融合于大乘思想之中。大乘佛学认为一切佛法都是“般若”所出,但般若玄妙,难以理解,而《法华经》就因妙法难解,借比喻而彰明教义。
相传早在三国时期,江南已有《法华经》选译本。现存译本共有三种:其一,是竺法护翻译的《正法华经》;其二,是鸠摩罗什翻译的《妙法莲华经》;其三,为闍那崛多和达摩笈多共同翻译的《添品妙法莲华经》。其中流传面广、影响的是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妙法”意为所说教法微妙无上,“莲花”比喻经典的纯洁无瑕。经名即是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比喻此经的圣洁美丽。全经共分二十八品,即二十八章。敦煌藏经洞保了的大量《法华经》写本,以鸠摩罗什译本多,大约有二千六百余件。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也多是依据鸠摩罗什译本绘制的。
《法华经》是受广大佛教信徒欢迎的汉译大乘佛教经典之一。《高僧传》正传与旁出附件的四百九十六名僧人中,译写、诵念、弘传《法华经》的高僧占十分之一以上。南北朝时期,许多高僧以精通《法华经》著称。隋代智顗创立天台宗,更是以《法华经》为理论基础。隋唐时期,随着天台宗发展和大量法华经疏流行,法华信仰达到了高峰。
敦煌地处佛教东渐的要道上,法华信仰出现也很早。东晋时已有人在敦煌抄写《法华经》。北朝时期《法华经》写本持续流行。现存的敦煌写经中以《法华经》比重。
《法华经》能在中国广泛流行,与其核心义理有很大关系。《法华经》属大乘佛教经典,强调一佛乘思想,因为小乘只管自我解脱,唯有大乘才主张普渡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成佛。《法华经·方便品》提出的“开、示、悟、入”,指出诸佛出现在世间的目的,是令众生开显佛知见一佛的智慧(开),将佛知见显示给众生(示),使众生悟得本有的佛知见(悟),使众生入佛知见之道(入),也就是使众生觉悟自身本有的佛性,从而得救。可是,众生的领悟力不同,释迦牟尼为了让他们领会成佛的教法——一佛乘,便在《法华经》提出许多“方便法门”,引导众生成佛。《法华经》一再强调,十方佛土之中,唯有一佛乘。释迦佛讲二乘、三乘,只是为了教化众生的善巧方便方法。
《法华经》信仰深入民间,几乎家喻户晓的另一原因,是塑造了一个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在大乘佛教的千万菩萨中,恐怕没有一个菩萨的知名度能够超过观世音菩萨。而法华经变也不断渲染观世音救难的事迹。
知识库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内部由于对释迦牟尼所说的教义有不同的理解和阐发,先后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派别。按照其教理的不同,以及形成时期的先后,可归纳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两大基本派别。公元11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出现后,将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但现代学者使用大小乘概念时,已无褒贬抑扬之义。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小乘佛教尊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追求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在义学上,小乘佛教总的倾向是“法有我无”,即只否定人我的实在性,而不否定法我的实在性;而大乘佛教则不仅主张人无我,而且认为法无我,即同时否定法我的实在性。
P19-25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