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德国2009年年度**科学图书
  你真的知道全球化是怎么回事吗?
  让孩子跟着红色的毛背心游历亚欧非,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究竟是如何被联系在一起的!
【作者简介】
沃尔夫冈•科恩,生于1958年,现居汉诺威,从事写作。   曾为《时代周刊》、《世界周报》等撰写过有关考古、历史的文章。评论界称:“科恩精通他的素材,写得生动、灵活,有时诙谐幽默,略带点反讽——让人聪明,让人快乐!”   本书被评为德国“2009年年度*科
【目录】
章 毛背心是如何成为主人公的
第二章 迪拜的石油财富,或:金钱能买到一切吗?
第三章 全球化的替罪羊:热爱油轮的人
第四章 吉大港总罢工!整个孟加拉国岌岌可危
第五章 奔跑的突突车、洪水和一件计划外毛背心的诞生——孟加拉国纺织业的日常生活
第六章 摇摇晃晃的铁皮箱的王国——开往欧洲的集装箱货船
第七章 从滞销货到吉祥物——一宗货成了吉祥物
第八章 渔业掠夺和人口走私——毛背心走向西非
第九章 有人口渴,有人不渴——特内里费沿海的生死搏斗
第十章 展望:我们怎样才能共同改变这则故事的结局

【内容简介】
《一件毛背心的环球旅行:讲给青少年的全球化小故事》
  一个非洲人,穿着来自德国旧衣集装箱的红色毛背心,在大西洋上漂流,他们到底为了什么?这件毛背心究竟是怎样到达非洲的?它产自何处?原材料来自哪里?为什么贫穷国家的数百人离开他们的村庄,并试图乘小舟到富裕的国家去?为什么他们的国家一贫如洗?这一切都是怎样发生的?答案是,全球化!
  本书就是一本以一件红色的毛背心为主人公讲解全球化的书,这件毛背心完成了一场看似不可思议的环球旅行:先是人们从中东的迪拜采掘出石油,用油轮经由海上运输到了南亚的孟加拉国,在那里被加工成人造纤维——人造毛,再加工成背心,再由海上运到西欧德国,进入百货商店并被售出,磨损后被作为二手服装销售给西非的塞内加尔,后被偷渡者又带回了欧洲的加那利群岛。
  这本书在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知识的同时,揭示了由于全球化而产生的世界性问题——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不发达国家爱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严重的不平衡,以及世界范围内的非法移民,等等。
【免费在线读】
对于劳尔来说,国际互联网是项伟大的发明。有了它,他在船上就可以利用充裕的业余时间和世界各地的人们相互建立联系,交流看法。凭借着石油、机械和航海方面的专业知识,他参加了网络论坛。在那里,他可以尽情地发泄愤怒。他非常愤怒是因为没有人喜欢油轮,而这一点显而易见。
我们承认,这个庞然大物看起来并不漂亮,甚至可以说十分丑陋。但是,油轮非常实用———对于全人类来说。另外,超级油轮是一些非常巨大的钢铁建筑物,而它们本身正是人类自己建造的。许多超级油轮长达300~400米,远远超过了300米高的巴黎埃菲尔铁塔。而埃菲尔铁塔只是简单地把零件铆焊成钢铁栅栏式的建筑物。相反,巨大的船体则被焊接成了一个坚固的钢槽。新型油轮甚至是用双层外壁防护。这一规定将于2015年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实施。
尽管如此,提起“超级油轮”,多数人立刻就会联想到意外事故、严重的环境灾害以及污染的海滩。劳尔认为这是不公正的:首先,意外事故并不经常发生;其次,这个过失既不是船只本身也不是其船员造成的,这是因为船主没有及时淘汰老旧的船只;后,消费者总是想得到极其便宜的汽车能源,但是,他们对汽油的运输过程缺乏兴趣。虽然,与此同时,许多石油通过输油管道运输——例如,从西伯利亚到西欧。但是,大型油轮仍是石油运输链的核心。
当劳尔问,有多少这样巨大的油轮在海上到处航行时,人们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在茫然中猜测。有些人猜想少于1000艘,另一些人则大胆地给出了2000艘或3000艘这样的数字。实际上,在大洋上航行的油轮大约有7000艘——这一数量确实还是太少了!看起来甚至连海运公司都不想要油轮了,因为它们很少建造新的油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为油轮声名狼藉,所以人们很少筹建新船;由于很少建造新的油轮,所以在未来几年中,石油运输能力会严重不足;因为石油运输能力不足,所以许多老旧的油轮就不能退役,而这必将增加海上发生灾难性的意外事故的风险。于是,油轮的声誉就变得越来越差……
难道就没有人喜欢油轮吗?谢天谢地,劳尔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个有共同爱好的小团体。油轮爱好者相聚在这个网上家园——supertankers.topcities.com。在这里,的确有一些偏执的“怪物”,他们为了拍摄油轮图片,业余时间全都用来在港口和海峡守候油轮。在论坛中,这些爱好者相互交换几乎所有在大洋中航行的油轮的图片和信息。他们还在“神秘的油轮”的栏目下,猜测他们无法归类的油轮的产地。

劳尔也加入了能源和环保问题的讨论。人类急剧上升的石油消耗量,一直是这里的热门话题。目前,我们每天消耗大约8500万桶石油,一桶相当于159升。也就是说,人类的石油日消耗量为135.15亿升——这就再次得出一个不可想象的年消耗总量4932975000000升,即49329.75亿升。其中3/4用做西方工业国家的能源燃料:汽油、柴油和航空汽油。
除原有的工业大国外,又出现了愈来愈多的新兴工业国家:首先是印度和中国,近年来,这两个国家能源需求增长极大;但也不乏逐步变强的欧洲周边的国家,如爱尔兰、波兰或劳尔的祖国葡萄牙。总之,能源消耗在未来近20年内将再一次增长50%。因为将有越来越多的货物被运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人去遥远的国度旅行——越来越多的汽车、船舶和飞机急需发动机燃料。
当然,还有其他获取能源的方式,劳尔就是一个好的例子:他在家里庭院的屋顶上安装了一个太阳能设备,还把一部分积蓄投入到葡萄牙的批风能设备之中。每当巨大的风车沿着北海海岸映入他的眼帘时,他总是开心不已。但是,他也知道,可再生能源不可能一夜之间替代不可再生能源。这其间,虽然有许多可再生能源:水力、风力、太阳能和沼气,但是,即使在好的发展状况下,它们也无法满足全世界能源需求的1/4。
劳尔在执勤后的一次环保闲谈中,在论坛中发现了一种非常荒谬的观点:“油轮的远距离运输提高了石油的价格。”事实并非如此,劳尔在聊天参与者面前算了这样一笔账:虽然超级油轮每天的租金是8万美元——尽管如此,这笔运输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超级油轮一次运150~200万桶油。我们以150万桶来计算,运输路程大约是1万公里,包括装卸时间在内,超级油轮的租期在20天左右。劳尔在心里算了一下:20天×8万=160万,这笔费用再除以2.4亿升油(159升×150万桶):每升运费只有0.66欧分,这甚至低于终消费价格的0.5%。
与此同时,另一名聊天参与者提出了一个在论坛中常常被提及的问题:对于全球化的日益增长的能源饥荒来说,石油还能用多久?
“政府联手欺骗我们,”一个名为“警示者”的人这样认为,“事实上,石油能源即将短缺,世界不久将到处陷入黑暗。”
劳尔并不认同这种观点:“能源储备还是充足的。不仅如此,在勘探技术和油田开采方面也有了巨大的进步,现在还找到了很多过去被忽略的油田。而且,更深的油田也可被开采。目前所知的油田大约有4.2万个,其中的许多油田还有待于我们去开采。”
“你说的根本不对,”这位“警示者”猛烈抨击道,“很久以来,所有的大油田都已被开发了。4.2万个油田中只有300个油田有经济价值。因此,石油可能十年后就将急剧短缺。”
“事实并非如此,”劳尔反驳道,“十年后也将开采那些以前开采成本太贵的石油蕴藏。例如,假设不再有纯粹的石油,而是只有与沙子的混合物。然而,重要的问题是:产品何时会因其昂贵的价格而失去它的经济价值。换言之:何时加油站的汽油对于大多数开汽车的人来说,价格都太高了?
“我们支付得起的能源还能用多久,不仅取决于石油储量,而且还取决于另外两个因素:一是取决于对其他能源的开采,二是取决于消耗。调查表明:欧洲80%驾驶汽车的人愿意今后减少驾车出行。”
劳尔关掉了他的计算机。就在他离开房间踏上阶梯前往驾驶台时,刚才的争论仍萦绕在他的脑海里。奇怪的是,这确实是迄今为止公开讨论的结果。借助于环球定位系统,轮船的定位可精确到米。仪器可准确地把石油的装载量显示到升,并且还同时准确地显示出其温度。但是,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能源储量这个重要问题上,至今仍然没有确切的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