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技艺卓绝的马戏团,烽火岁月里的一段抗日传奇……


【作者简介】

张宏志,曾用笔名:洪辉、张弦、吴桥、张弛、金童子等。江苏苏州人。民进会员、党员、《三国演义》学会会员、上海曲艺家协会会员。五十年代初,从部队转业至新文艺出版社,后在上海文艺出版社任编辑、副编审。曾任《大世界》、《人妖间》期刊社编委、副主编,中国福利会儿童时代社图书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等职。


【目录】

写在卷首

小引
第1章 单骑夺军火
第2章 飞马救黄辉
第3章 日寇起惊慌
第4章 夜袭骑兵队
第5章 伪军查枪支
第6章 放青遇黄辉
第7章 内部出小奸
第8章 湖上获“密令”
第9章 “央廊”去捉蟹
第10章 谋划扯哑铃
第11章 小奸扮乞丐
第12章 三次救黄辉
第13章 下书想收编
第14章 登门送重金
第15章 一号特派员
第16章 一绳牵五寇
第17章 谷相子拦马
第18章 巧遇跨国亲
第19章 抗日是一家
第20章 临危定抉择
第21章 捉放河木垣
第22章 寻找谷相子
第23章 泅水忙逃命
第24章 指令交军火
第25章 应诺相比武
第26章 停演练枪法
第27章 死了下毒人
第28章 杀机四伏夜
第29章 “浪崽”显身手
第30章 佯攻与撤离
第31章 箭穿甲乙丙
第32章 辗转无踪影
尾声
后记


【内容简介】

小说《江南马戏团》构思很巧妙,本书并非从正面描写中国军队怎样和侵略军作战,而是独具匠心地把严肃的抗日战争和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以及骠悍的马技演艺,活泼自如地相结合了起来。刻画了一个武术高强、技艺独特、爱国爱民、临危不惧的民间卖艺团体一朱家班,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保护老百姓,营救伤病员,飞马救黄辉以及协助新四军和游击队奇袭军火、化装出击,风驰电掣般地除去日寇,种种英雄事迹,颇有气冲霄汉之态。
小说既表现了中国人民对侵略者的仇恨,同时也刻画了以朱江南、楚韵诗、朱清泉、“五龙”、“五凤”和“浪崽之班”为代表的中国老百姓的大智大勇的形象。他们坚持敌后,刻苦练武,认真演出,还随时出击,为抗日而战。他们驯养的猴犬,演出不亚于名角儿,抗击敌人不逊于英雄好汉,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蜚声江南而成慑敌胆。
作者以清新连贯的文笔,富有传奇色彩地描写了人物和情节,勾画出山明水秀的江南城乡。日寇犯我国土,抗战前线资源奇缺,宋庆龄在香港缔造“保卫中国同盟”,向国际呼吁支援募捐,给前线浴血奋战的八路军、新四军、游击队,提供物资的往事,真是雪中送炭,可歌可泣!本书还描写了人性的复苏。一个日本姑娘谷相子,厌恶与反对侵华战争,知道了姨夫姨母亦被日本人枪杀之后,决心进入朱家班,女扮男装,投入了抗日的行列。


【免费在线读】

  第1章 单骑夺军火
1943年深秋,在宛若玉带般清澈透亮的元和塘边上,只见一支马队,在那与元和塘并行又笔直的苏常公路上驰骋。领先的是一辆双套马车,“呼啦啦”随风飘扬着一面书有“江南马戏团”五个黑底白字的旗帜。
马队神速地向北在飞奔。车轮疾驶,马蹄激越,腾起云雾般的尘埃。
沿途老百姓看到这面旗帜,都情不自禁地拥向路边观望。
大家都知道,他们就是活跃在长江下游一带蜚声江南,威震敌胆、誉传四方的“江南马戏团”。“五龙”、“五凤”那高超的武功、精湛的技艺,男女老少无不敬佩,尤其是他们打日寇、奋不顾身救百姓的故事,可谓精彩极了!
班主朱江南,从东北来到江南的沿途,收留了二十个流亡少年。经过精心教习,一个个发愤苦练,终于锤炼出了武术精奇的“浪崽之班”,与“五龙”、“五凤”配伍,犹若猛虎添翼。
朱水龙,在江南马戏团里,是一位非常机智勇敢的少年马戏演员。
秋冬季节。那一天,江南马戏团往城外去操练,很快来到了盘门外的“天平山庄”。它在苏州西南面的灵岩山和天平山旁边,历史悠久,明代万历年间建造。两年前,日军一把火,把这儿许多村舍化为焦土。所以,村里的老石匠就凿出三门石炮,交给“天平山庄”的村民来抗击日寇。
江南马戏团班主朱江南还亲自去探望这位姓周的老石匠。周师傅还为马戏团造了一门“开场炮”和两支石火铳,说“你们既可用于演出,也可用来自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