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作者简介】

曾志(1911~1998),湖南省宜章县人。中圈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早的红军女战士之一,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陶铸的夫人。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曾志几乎经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从15岁进入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参加湘南暴动、上井冈山、驰骋闽东、转战延安、奋战东北……到担任沈阳市委组织部长、广州市委工业书记、中组部副部长等,这期间几经磨难,直到1998年逝世。她的一生都前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路上,出生入死,历尽艰险坎坷。


【目录】

章 少年时代
第二章 初涉洪流
第三章 经历失败
第四章 井冈上下
第五章 白区历险
第六章 驰骋闽东
第七章 千里寻党
第八章 武汉重逢
第九章 两条战线
第十章 宝塔山下
第十一章 转战东北
第十二章 工业书记
第十三章 陶铸落难
第十四章 监管插队
第十五章 北京“供养”
第十六章 耀邦麾下
第十七章 照人余光
后记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铁血柔情的女革命家曾志晚年在病榻上以回忆录形式写成的一部自传,也是她有生之年写成的后一本书。在这本书里,曾志追忆了自己的家世,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自己的婚姻家庭,自己与*、朱德、彭德怀、胡耀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交往,自己亲历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真实。文中朴素直白的叙述将会使我们对中国革命及革命者们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至于曾志女儿陶斯亮看完本书后都惊呼:她竟对每一个细节都记得那么清楚!


【免费在线读】

  章 少年时代
悬壶济世的祖父和书呆子父亲
 我出生在湖南省宜章县的一个官僚地主家庭。
  我的祖父叫曾秦章,听说清朝时在永新县当过把总,相当于现在的县武装部长。虽是赳赳武夫,却偏爱读书,尤其精于医道。不知何年何故,祖父解甲归田,举家回到宜章老家王家冲。
  祖父自此悬壶行医不再舞刀弄棒。凭着精湛的医术和豪侠仗义、古道热肠,祖父很快成为当地有名的中医。他不仅在家号脉诊病,还自己上山采摘草药、搓药丸、制药膏。经常有人抬着轿子到我家请他去看病,祖父有求必应,遇到穷苦人家看病,就免费施诊送药,因此深得乡人的敬重。
祖父是一个酒仙,每日三餐少不了酒。为此,家中专门腾出场所酿酒,母亲过门后还学会了酿酒,以使家中常年储备有六七坛陈酒供祖父享用。他还有一个怪癖,喜欢用打来的野味下酒,可新鲜那会儿却不吃,硬是把肉搁在柜子里,待发臭后再吃。真让全家人不可思议!
在我六岁那年,祖父突然带着我们全家人离开了王家冲,进城去了。在宜章县城,祖父只花二三百元,就从一位急着用钱的破落财主那里,买下了一座有好几进且有店面的砖瓦大院。在那里,祖父继续行医。但不到一年,祖父就病死了。不知祖父何时结下的一伙冤家,到家里大闹灵堂,祖母一气之下,一周后也愤然离世。

  ……


【媒体评论】

  您所奉献的远远超过一个女人,您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
——陶斯亮
曾志同志不讳言自己的错误,不因党犯错误而灰心。她一生中始终与党走在胜利的快慰之中,也与党共同走在错误挫折的折磨之中,并与党共同纠正错误。面对革命斗争中的坎坷,能泰然自若地度过坎坷而不气馁与却步的,是真正了不起的“普通人”: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磨而不磷。
——曾志一生的战友、原河北省省委书记李尔重
《曾志回忆录》一书传主自始至终活跃在其丈夫之前,而不是阴影下。
——网友留言
作者以一个独特细腻的女性视角,以自己的生活为线索,把我党领导人的生活予以具体场景化。传主一生的经历就是不断革命的过程。其实大多数人的精神、肉体、家庭、婚姻部在革命中被燃烧了,在革命后能够幸存下来,并且有能力把自己的经历赤裸裸展现出来的我党高级领导干部,真是很少见。这本书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摘自网络一博客
刚听说陶铸夫人曾志的回忆录稿子时,很不以为然,心想:应该又是一种歌功颂德的“应试文章”吧。但看了几章后,便爱不释手,竟然一口气读完了,心灵深受洗礼。这是一本对人生、对智慧有很强启迪性的书。作者线接触当时许多的重要人物,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提供了众多大事件的手史料。生动描绘在特殊年代里,血与火的较量,生与死的考验,生活的真实与残酷,革命者的意志,作为女人的情怀,一个女人承担起我们现在不可想象的各种重担。读罢此书,我次深刻感受到“什么是坚强”!相信本书对于我们这些80后读者也将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本书责编手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