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免费在线读】
1部分 杨振宁是安徽太湖县都司杨家驹落籍合肥以后第四代的长孙。合肥在历史上曾经出过宋朝廉吏包拯和清朝重臣李鸿章等一些代表性人物,但是整体而论还是贫穷落后的地方。


第1节:杨振宁的童年岁月:早熟的...

第2节:杨振宁的童年岁月:早熟的...

第3节:杨振宁的童年岁月:早熟的...

第4节:杨振宁的童年岁月:早熟的...

第5节:杨振宁的童年岁月:早熟的...

第6节:杨振宁的童年岁月:早熟的...

第7节:杨振宁与西南联大(1)

第8节:杨振宁与西南联大(2)

第9节:杨振宁与西南联大(3)

第10节:杨振宁与西南联大(4)

第11节:杨振宁与西南联大(5)

第12节:杨振宁与西南联大(6)

第13节:杨振宁与西南联大(7)

第14节:杨振宁与西南联大(8)

第15节:杨振宁与西南联大(9)

第16节:杨振宁与西南联大(10)

第17节:杨振宁与西南联大(11)

第18节:文革前后,杨振宁的回国...

第19节:文革前后,杨振宁的回国...

第20节:文革前后,杨振宁的回国...

第21节:文革前后,杨振宁的回国...

第22节:文革前后,杨振宁的回国...
2第二部分 邓稼先则是一个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诚真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第23节:杨振宁谈“两弹元勋”邓...

第24节:杨振宁谈国民性与科学家...

第25节:杨振宁谈国民性与科学家...

第26节:杨振宁为何选择落叶归根...

第27节:杨振宁为何选择落叶归根...

第28节:杨振宁为何选择落叶归根...

第29节:杨振宁为何选择落叶归根...

第30节:杨振宁为何选择落叶归根...

第31节:台湾学者江才健:写《杨...

第32节:台湾学者江才健:写《杨...

第33节:台湾学者江才健:写《杨...

第34节:台湾学者江才健:写《杨...

第35节:台湾学者江才健:写《杨...

第36节:台湾学者江才健:早见...

第37节:台湾学者江才健:早见...
【编辑推荐】

我*好的学生就是中国人杨振宁。
——费米
这个理论模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牛顿、麦克斯韦及爱因斯坦的工作相提并论,必将对未来有着足堪比拟的影响。
——鲍尔奖颁奖词
中国人在国际科学上有建立不朽之功绩者,乃自杨振宁始。
——丁肇中
杨振宁的物理学已经拓展到形而上学,把诗和美包容进去。
——熊秉明
他是科学上的一个独行者,他不是一个帝国的建造者。
——聂华桐
杨振宁是一个才华四溢,又是一个非常慷慨引导别人的学者。我们不仅共享一个办公室,杨振宁还让我共享了他的思想。
——米尔斯
杨振宁对于朋友人情都照顾得很好,是一个*正常的天才。
——黄昆
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狄拉克之后,为二十世纪物理科学树立风格的一代大师。
——物理学家 戴森


【作者简介】
  江才健 1950年生,台湾辅仁大学数学系毕业。曾在《中国时报》从事科学报道和论述工作22年,为《中国时报》前主笔。
  过去在世界多国采访科学家、科学实验室以及重要科学活动。1991年曾至中东地区采访海湾战争,历约旦、埃及和伊拉克等地。
  近年特别关心科学在文化中的影响和定位问题,发表有论文和专文讨论,并在台湾大学新闻研究所兼任教职。
  著有《大师访谈录》、《吴健雄——物理科学的*》等。

【目录】

以诗代序 陈省身
自序
第1章 去来中国情
第2章 早熟的童年
第3章 昆明的岁月
第4章 从纽约、普林斯顿到芝加哥
第5章 普林斯顿象牙塔
第6章 石溪新天地
第7章 分合李政道
第8章 宇称不守恒的革命
第9章 开创规范场论的大师
第10章 统计物理集大成
第11章 有生应感国恩宏
第12章 每饭勿忘亲爱永
第13章 追求科学美感的独行者
第14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15章 历史价值的信仰者
第16章 何须惆怅近黄昏
尾声
附录一 杨振宁致吴大猷信函
附录二 吴大猷回杨振宁信函
附录三 杨振宁先生简历
索引


【内容简介】

  杨振宁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名声远超过了人们对他的实际贡献了解的兴趣,但对于一个20世纪重要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这种了解的缺失势必对客观完整评价杨振宁是不利的。
  本书的作者江才健先生,历经四年时间写就本书,其中有一年多在美国,对崔曼、佩斯等物理学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采访。江才健先生是另一位伟大的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传记的写作者,有着较高的科学素养,这些艰辛的工作铺垫,让这本传记达成了科学家传记困难的一点:描述了杨振宁的数学和物理兴趣及风格的形成,对杨振宁的研究工作做了精当的阐释,同时,这本书力求言必有据的信息采集,也超脱了大多数传记不自觉的文学性的煽情倾向。也因为如此,杨振宁自己评价这本书,开创了用中文写科学工作者传记的新纪元。
  这部传记不仅记录了杨振宁的学术生涯、科学成就,也描绘了他的家国之思、儿女之情。由于杨振宁在物理学上的特殊地位,这部传记也是20世纪物理科学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众多物理学家都在其中绽放光彩。
  对于持续半个世纪的杨、李之争,本书论述较详,但对于其中的是是非非,作者并没有臆断,只是以中立的视角记录。书中更提及杨振宁与翁帆的婚姻生活,这是杨振宁首次正面、全面回应此事。
  有的人创造了与众不同的精彩,其他人有缘分享,是传记*的价值。现在,请翻开此书,开始一段美妙的旅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