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弟子规”到底说什么》由郭文斌所著,是“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之名师对话系列。
《弟子规》是要我们去实践的,是要变成我们的习惯,然后成为自然的。如果我们把《弟子规》比作一个面包,那么,只有落地,才会变成我们身体需要的营养和能量,否则,它和我们的生命没有任何关系。


【免费在线读】

《论语》中有一段话:子夏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日:“绘事后素。”日:“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绘事后素”,是“绘事后于素”的承前省。这个“素”,应是那个原初,也即大美之洋。无论是形容的动人,还是眼神的动人,都来自于那个根本的美,或者说是本体的美,当本体的美消失,一切都化为零。就像一朵再美丽的花,假如离开了根,也无法保持它的美丽。保持花的美丽的,是它的根;人也一样,保持他的美丽的,是他的“根性”。就像一幅画,保持它的美丽的是素绢。
素者,没有染色的丝绸。这个“素”,显然是根性的比喻。
而教育的意义,就是让人们不要丧失根性,唯有如此,才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子夏说的“礼后乎”应是“礼于素后乎”的承前省。礼也来自这个原初。
对于君子来讲,礼只不过是本善的自然流露而已,只有那些还没有达到君子境界的人才需要条理化了的礼的节制。
孔子感叹地说,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就是说,当一个人在没有尝到本体的甘美前,他是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味的。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尝到本体的甘美,他也是无法理解《诗经》的。
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原初”,只不过被习气的颜色掩盖了。
因此,要想绘制灿烂的图画,就得绘本素洁,只有质地优良纯净的素绢才能绘写美的图画。
《弟子规》的“规”,显然是讲人的规定性,也即人性。它在总体上引导着我们扎下人生之根。
人性是人的规定性,它是和天性、动物性相对存在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属性。也就是人生的底色——“素”。
正是人性要求我们只能在人性规定的范围内行动,但是现在不少人却想突破人性去生活;天性够不着,就去实践动物性:以满足欲望为生活的目标,以感官享受为生命的意义,以征服自然为价值目标——把整个自然作为自己的消费对象,把除人之外的一切动物作为自己的消费对象,甚至把他人作为自己的消费对象,甚至把地球作为自己的消费对象,甚至把宇宙也作为自己的消费对象。
P11-12


【编辑推荐】

《“弟子规”到底说什么》由郭文斌所著,《弟子规》360句,113件事,本质上是给我们提供了113个回家的入口,走进安详的入口。安详是一条离家*近的路,又是家本身;安详是全然的喜悦,无条件的快乐,安详既是生命的方向,也是生命的目的。让我们一同在安详中获得生命的尊严和幸福。华一欣那么,您是如何提出安详的?人们又是如何看待您的安详思想呢?郭文斌每天的报纸、电视、网站,重要位置多被天灾人祸占着,触目惊心。而这些天灾人祸又以惊人的速度更新着,人们甚至来不及记住标题,就被新的天灾人祸顶掉。就连天灾人祸都是如此匆忙,如此席不暇暖。


【作者简介】

郭文斌,祖籍甘肃,1966年生于宁夏西吉县,先后就读于固原师范、宁夏教育学院中文系、鲁迅文学院。现任银川市文联主席,宁夏作协副主席、《黄河文学》主编。中国作协会员。 发表作品二百余万字。著有散文集《空信封》、《点灯时分》、《孔子到底离我们有多远》,小说集《大年》《吉祥如意》,诗集《我被我的眼睛带坏》。2005年6月《小说选刊》主办在京召开《大年》研讨会。 曾获国家金童奖,中央电视台电视散文奖,宁夏文艺评奖多种奖项。散文《永远的堡子》获冰心散文奖,短篇《吉祥如意》先后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鲁迅文学奖”。 有短篇和散文进入中国小说学会等多家排行榜,选入多家全国性年连选本。散文《腊月,怀念一种花》被收进《百年中国经典散文》,被央视国际频道推荐为“影响过我的文章”。有部分作品被译成外文。 获得新浪网“中国边远地区十位实力作家”称号。被评为“2007感动宁夏十大人物”。


【目录】

安详视野中的《弟子规》:回“家”——与华一欣先生对话 打开《弟子规》的六把钥匙 人生之根 孝顺之门 自性之途 诚信之则 恭敬之心 爱众之道 践行《弟子规》的六条原则 超越原则 快乐原则 落地原则 改过原则 榜样原则 一半原则 附录: 《弟子规》诵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