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如地震、地震波、地震震级和地震的时空分布及为什么这样分布等地震基础知识;概述了地震造成的各类灾害,并以一些典型地震实例做了说明;讨论了地震是否有前兆、地震预报为什么这么难等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阐述了地震前兆异常的复杂性和目前地震预测达到的水平;提供了一些防震减灾的措施和要点,如怎样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普通民房如何抗震,地震时如何应急避震,震后如何自救、互救等。本书可供大众了解一些地震知识,掌握一些防震减灾方法之用,也可供有关政府*门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前言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是怎么回事?
 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
 什么叫地震波,有哪些主要类型?
 地震仪是怎样记录地震的?
 什么是震源机制?
 什么叫地震序列,有哪些类型?
 地震的大小和破坏程度如何表示?
 世界上哪些地方地震多?
 为什么全球的地震会集中分布在几个地震带内?
 我国有哪些主要地震带?
 我国的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哪些地区?
 为什么我国西部是世界上大陆地震强、集中的地区?
 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有什么影响?
 我国地震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规律性?
 什么叫地震迁移?
 地震带与活断层有什么关系?
 20世纪以来我国发生了哪些8级和8级以上的地震?
地震灾害
 地震会直接造成哪些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有哪些?
 什么叫地震延伸灾害?
 水库会不会诱发地震?
 什么叫沙土液化,有什么危害?
 全球的地震是哪次?
 我国历史上伤亡人数多的是哪次地震?
 我国历史上震情严重的有哪些时期?
 我国历史上波及范围广的是哪次地震?
 我国历严重的地震滑坡是哪一次?
 我国历大的地震火灾是哪一次?
 我国历大的地震水灾是哪一次?
 20世纪我国发生了哪些造成严重损失的7级以上地震
地震预测和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的内容是什么?
 我国对地震预报的发布有哪些具体规定?
 什么是渐进式地震预报?
 怎样预测地震?
 地震有前兆吗?
 什么叫地光?
 什么叫地声?
 发生过强震的地方会不会再发生强震?
 没有发生过强震的地方会不会发生强震?
 我国有哪些地震监测方法和手段?
 地形变和断层位移测量可以监测地震吗?
 根据地球物理场的异常变化可以预测地震吗?
 观察地下水变化能预测地震吗?
 地震和旱涝或天气异常有关系吗?
 有异常就一定有地震吗?
 对于宏观自然异常怎样识别?
 有动物异常就有地震吗?
 目前地震预测达到什么水平?
 为什么地震预报这么难?
防震减灾
 当前如何做好防震减灾?
 从哪些方面评估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为什么要搞好地震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
 为什么说地震谣言也能带来灾害?
 什么是地震区划工作?
 怎样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为什么要进行工程抗震性能复查?
 什么是基本烈度?与工程设计有什么关系?
 城市建设中应采取哪些防震措施?
 普通民房如何抗震?
 怎样检查鉴定房屋的抗震能力?
 老旧房屋如何加固?
 什么叫地震发生时的12秒钟自救机会?
 地震真来了该如何紧急避震?
 地震后如果被埋压如何自救?
 灾民如何进行震后互救?
 进行救援时,如何寻找伤员?
 为什么要进行防震演习?
 基层单位怎样做好抗震救灾准备?
 家庭如何制定防震措施?
 怎样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怎样减轻地震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的损失?
 搭建临时住房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免费在线读】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是怎么回事?
  地震,是地球的某个部分在内外力作用下突发剧烈运动而引起地面震动的现象,也称地动。地震主要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能量,使大地摇晃,造成严重破坏。地球上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因此,地震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
  地球内部地震的发源地叫做震源。震源通常指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先开始破裂的部位,也是地球内部大量释放地震能的部位。理论上常将震源看成一个点,而实际上它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一个区域,称为震源区。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叫震中。与震源的概念相类似,实际上震中也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确定震中位置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破坏严重的极震区定为震中,‘称为宏观震中;二是用仪器测定的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称为微观震中或仪器震中。由于受震源区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宏观震中并不一定与微观震中重合。
  表示地震基本性质的数据,称为震源参数或地震要素,包括地震的震中位置(用经纬度表示)、发震时刻(常用世界时或地方时间表示,我国用北京时间)、地震震级、震源深度(常用千米表示)、地震能量和表示地震受力情况的震源机制等。前三要素是地震的三大要素。
 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有:①构造地震,由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而产生,破坏和影响范围很大。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②火山地震,由火山喷发引起,约占地震总数的7%。③某些特殊情况下产生的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工方法产生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由于工程、勘探和地壳结构探测等的需要,有时也要用人工方法产生地震,但不会造成灾害。
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
  ……
【作者简介】
马宗晋,男,1933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组长,国家减灾委下设专家委员会主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