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相较于已被过度消费且呈疲软态势的小说,散文成为另一种有竞争力的阅读形式,是小说之外有力的补充形式。另外,当今人们生活压力较大,寻求心理安慰、心灵大师的需求已成燎原之势,旨在走“心灵鸡汤”类的“她视界”丛书市场不可小觑。 《南姐北妹》为女性情感读物“她视界”丛书一种,收录了吴霜近些年来的散文及相关的专栏文章,主要从人、文化、情感及时事评论四个部分展开。


【作者简介】

吴霜 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作家、剧作家。出身艺术世家,16岁起师从声乐大师郭淑珍学习声乐。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1981年赴美学习声乐,获硕士学位。其作品以舞台戏剧、影视剧为主。代表作有话剧“吴霜喜剧光明三部曲”以及“月牙》等,成功地将好莱坞戏剧风格融入中国原创作品。话剧作品((别为你的相貌发愁))获2003年度中国戏剧文学奖。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吴霜在说》等,其中《我的舞台》一文人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小学生六年级语文教科书。


【目录】

品人鉴世 儿子是个小绅士 和谢伯伯有缘 一个父亲的烦恼 传世的朋友 亦师亦友郭淑珍 应天齐的徽州情缘 奇才奇艺英若诚 怒放的生命 错位的感情 另类自己 凤荣妈妈 音容宛在的婉芬阿姨 奇人建东 善拣乐子的忠仁 神交老舍 拾风怡韵 我的车,还有尼尔森 为母亲而写 南姐北妹 美丽的京剧 快乐常州人 女妆男旦 哦!京剧是这样唱出来的 感绪臻情 我的舞台 欲望的代价 “强过头”的女人 母亲飞天 世纪真情 读父亲的日记 内心的隐秘 蓝调生命 不敢开车 梦中庙会 方向的困惑 乌鸦和人一样快乐 网球啊! 纠结的生命 杂陈琐谈 红楼乱梦 语文教材这回事 当裸捐出现在中国 扛一把精神“扫帚” 深陷恐惧 过街桥上 老赵,给我们碗蜜饯尝尝


【内容简介】

《南姐北妹》收录了吴霜近些年来的散文及相关的专栏文章,主要从人、文化、情感及时事评论四个部分展开。文如其人,相较于南方女作家,吴霜的文字老练而不失坦率。她以坦率简单的心态结构度人,以简明幽默的笔触分析东西方文化差异,以扼要柔软的女性视角表达情感,以精炼犀利的语言评论实事。
与《南姐北妹》文字所配的是知名画家徐亦君的钢笔画,可谓锦上添花,相信能为读者带来由形至心的阅读体验。


【免费在线读】

四年前,还在高中的儿子离开我去美国读书。四年后,上了大三的儿子回到北京度暑假。我的宝贝,如我所愿地变成了一个温文尔雅的小绅士。这使我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儿子回京前在美国家里给我电话时说“不用车接,我自己回家”。这让我有些无措,但是儿子的口气很确定,声音里有那种大男孩的自主和不容协商。我便不说什么了。到他回家的那天,就安心在家等待。
飞机是晚七点多到首都机场,我给机场服务热线打电话问这一班飞机的到京时间是否有变,答案是准点到达。可到晚上十一点了,儿子还没到家。他身上没有国内的手机,我联系不上他,我觉得有汗水浸背。这小子跑到哪儿去啦?! 至晚十一点一刻,门铃响起。背着双肩背挎包,手拉一只深色大提箱,剃了小光头、中等个头、宽肩长腿的凯澜、我的儿子出现在门前。“妈妈!我到啦!”原来,他坐了机场大巴,下车后离家还有大约几站地,六月中的燥热天气,他背包拉箱,走回来的!“我的天,你不知道叫个出租吗?”“咳!叫什么出租?几年没回来了,北京大街上走走挺好的。” 儿子和以前明显不同。四年前,他的一切几乎是我来打点安排,什么都不用操心,一切依赖爸爸妈妈,和当今的孩子投有两样。
正因为如此,我一直心有危机感:一切都像精美包装盒里的积木,一块一块严丝合缝摆在那里,只需两块一加一合一扣,就能搭出漂亮的房子,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那时,儿子也问我:“你老说让我出国,你怎么还不办呢?”儿子想到远大的天空去飞,正是时候!于是,很快,手续办妥,十七岁的凯澜提着我为他整理的鼓鼓的箱子远赴他乡了。
四年中,一直想着是否要他回来度假、探亲,因为我和每一个母亲一样想儿子。但是终,一次都没有回来。因为我想起当年的自己,一下子扎在海里足足遨游了好几年,直到语言真正过关,直到对西方思维、生活规律有深入了解后才回家乡。我又看到有些出国的孩子每年两次度假回国,外语依旧不通,对不同文化没有丝毫感觉就又返回故地,和不出国没有两样。便和儿子爸爸商量,让凯澜全身心投入美国生活。至少三年不要回来! 这其中,儿子经历过不适的过程。他在那里上高中后一年,因语言不好,历史课被老师下过通牒:如果考不过会难以毕业;十七岁的他考车本,连续三次才过关;入大学前的考试,也因为“基本功” 不够次考不过,急得我打越洋电话请和他住在一起读研究生的表姐盯着他复习。幸好,他一项项都闯过去了。
回家的第二天,我发现儿子比我起得早。哦,对了,有时差嘛。
正想着,儿子进门了,手里拿着一个放了油条的纸袋,他出去吃早点,记得给妈妈带回来一份。哇!我有点受宠若惊了。这在从前,怎么可能呢? 和他一起走在街上,看着街道周边的脏乱差,他皱着眉头问我: “怎么就没人管呢?”吃过的雪糕纸,他四处寻找垃圾桶,发现远远的有一个,快步跑过去扔掉。我们在有名的雅宝路一家很大的皮鞋店闲逛,端着一碗炸酱面的浓妆艳抹的女老板口气直白地向我们下逐客令,我问为什么,她说这里不卖零售,只做批发。我的好斗劲儿上来了:“你这里的大门是开着的,我们是顾客,你没有理由轰走客人!”惹得女老板喷着唾沫星和我理论。儿子显然不能忍受这样的场合,拉着我向外走,一边和人家说着:“没事没事!我们走了。”我随着他出来,一边说:“你不用拦着我,是他们不懂服务!”儿子说: “哎呀,行了。公共场所这样大声喧哗,你以为很有光彩吗?”他教训我,像老师对学生。
我的朋友小崔听说凯澜回来,诚心要给我们做东道。为的是听听凯澜介绍一下美国读书的心得,因为她的女儿不久也想去读大学。凯澜端庄从容的态度和举止让小崔大为折服,更不用说他侃侃而谈的口才能力了。我心里也纳闷,原来的凯澜并不很善言谈的,什么时候变成演说家了?回家问他,他说喜欢美国学校的演讲课,让他得到了极大锻炼并收获了自信。
游泳池里,我还感到了儿子过去缺乏的自我约束能力。下水前我提出了要求:要游800米以上。次,久疏水阵的儿子刚游了 300米就上岸了。第二次,他自己加量,800、1000、1200、1500…… 再以后,他自己把游泳卡带在身边,一有空就去游。每次不游到预定目标绝不会上岸。
更不要说九十三岁的奶奶在养老院里从发病到去世了。凯澜并不是奶奶带大的,从小时起他见奶奶的次数就有限。而如今独生孩子对亲情的冷漠、对责任的轻视是一种社会现象已成不争的事实。凯澜也一样。每每他说:“这与我有关么?”“你说的什么呀?好没意思”……这时候,我的无奈与担忧是深重的。但是一别四年,他有了极大的变化。他主动去养老院看奶奶,老太太高兴地见人就说:“这是我孙子!”不到一个月,奶奶就患病住院,凯澜约了孙辈们一起去医院看望弥留中的奶奶不止一次。奶奶离世,他为了去八宝山公墓参加葬礼,特地准备黑色衣服,找了半天。我说就穿你平日那件背心就行。他跟我发脾气:“那上面有个鬼脸的图案,你不懂,别人懂!”我诺诺,由他。奶奶在天之灵,一定欣慰的。P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