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本书中国企业家和官员必须了解的国际大环境,欧洲破产,美国衰落中国的经济模式为什么是对的?
  一名高级业务主管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会议上,一位西方著名的电话公司的负责人吹嘘自己的公司无所不能,并且正在进行尖端技术创新。他滔滔不绝,不断吹嘘自己公司的规模、取得的成就和创造的辉煌。人们对他的演讲报以热烈的掌声。接着,中国知名企业的负责人也发表演讲,他直接指着那个人说:“他们公司能做的,我们也能做到,成本少用40%。”说完他就坐下了。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不是一个孤立事件,不是经济史上的小插曲,此次危机牵扯甚广,打击面很大,多数西方国家都难逃厄运,但是东方的国家却仅仅受到了皮肉之伤,这意味着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转变——西方在沉沦,而东方在崛起。
  它意味着世界的另一场剧变。迹象之一是,经济权力的新转移已经开始一从西方转移到东方,也许更关键的是从美国转移到中国。
  美国沾沾自喜地把中国放了进去,才发展中国近来了,自己却被冷落了。


【作者简介】

  丹比萨·莫约(Dambisa Moyo),牛津大学经济学博士,哈佛大学约翰·肯尼迪政府学院硕士。曾任世界银行顾问,是高盛公司专攻新兴市场的投资银行家,同时,她也是《纽约时报》畅销书《致命援助》的作者。


【目录】

序西方在沉沦东方在崛起
导论什么是西方繁华的驱动力?

上篇 西方经济增长的血液在衰竭——错误的资本配置
章 从资本的本性说起
节 什么是资本
第二节 资本的血液在东方涌动
第三节 有钱的国家其实不在西方

第二章 西方现行经济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节 政府忽视风险偏好的致命错误
第二节 错误在房地产市场的蔓延
第三节 美国经济制度三个根本缺陷

第三章 负债消费的观念是致命根源
节 负债消费的生活方式种下孽根
第二节 “杠杆”效应使债务不堪重负
第三节 次贷危机的根源

中篇 劳动力和生产率被扭曲的西方世界
第四章 劳动力的不合理配置
节 西方养老金制度将陷入的“庞氏骗局”
第二节 西方劳动力质量危机
第三节 西方扭曲的劳动力市场

第五章 西方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开始终结
节 全要素生产率是关键
第二节 亚洲将引领新一轮科技浪潮

下篇 西方的沉沦东方的崛起
第六章 新兴国家比老牌西方国家强在哪里?
节 新兴国家的优势
第二节 从中美两国的GDP构成说起

第七章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顽强地崛起
节 能源和疾病的挑战
第二节 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制度的破产
第三节 30年后的中国和美国
结论
致谢
参考书目


【内容简介】

  随着对中国的“大国崛起”的炒作,对现代西方人而言至关重要的情形却正在被忽视:美国快速增长的非熟练工人、失业人员以及对政府不满者,正威胁着美国的财富和地位。
  在《西方迷失之路》中,《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兼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阐明了短视的决策如何使得经济翘板从美国向新兴世界倾斜。她认为,面对这一迫在眉睫的灾难,美国可以选择继续保持对国际经济的开放,或者选择闭关锁国,采取保护主义政策,从而为其解决这些普遍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赢得时间和空间。
  《西方迷失之路》一书不仅精辟地揭示了导致西方国家经济衰退的政策短视,而且富有启发性地提出了关键的、根本的阻止这一衰退的政策行动。


【免费在线读】

  新兴国家的“经济扩张”
  坐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广东东莞,是世界上发展快的城市之一。东莞有将近700万(1979年只有100万人)的人口,到2007年已经有大约15,000家跨国公司在这里落户。此外,东莞还是重要的个人电脑部件制造中心之一。中国是世界上的玩具制造商和出口商,而东莞(高峰期有4,000家企业)是广东省重要的玩具生产基地,其玩具产量占中国全部玩具产量的70%。2002年,中国差不多有价值30亿美金的商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大部分销往美国——其中东莞的出口量名列第三(排在上海和深圳之后)。
  在过去的50年里,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的经济转型更深刻和更富代表性了。中国从一个几个世纪以来闭关自守、沉湎于自己昔日辉煌的国家,逐渐成为地球上强大的经济力量之一。在撰写本文之时,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出口国,拥有全球第四的GDP总量。
  这种现象不只是发生在某一个城镇,而是在中国各地,在世界所有新兴国家,包括巴西、印度、俄罗斯、中东、南非、东欧部分国家,还有南美,都在或大或小的程度上上演着,并且这名单还在继续壮大。他们的力量和影响力也随之增强,这些新兴力量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被赋予了一个集体名词——“其他国家”——以表征他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从而与西方国家相“抗衡”。假如只是一个国家,西方也许能够“驯服并吞并”它,但是面对着“其他国家”的联合力量,西方不得不尽力应对来自世界各个角落的挑战者的强烈猛攻。这些国家的发展越发自信,实力不断增强,并开始争夺世界经济竞赛的前线位置。
  关键的问题是,这将会给西方带来怎样的损害呢?如果新兴国家中数以百万的民众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更高的经济生活水平,这对美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吗?从行业创新和追求进步来实现超越的角度看,也许没什么不好;然而,在资源(如商品、水、能源)拮据的状况下和人口不断增长的环境中(一些预测认为,到2050年,地球上的人口将超过90亿),这就与美国甚至西方的利益相关了。当世界真正趋同成一个“地球村”时,即新兴国家的收入持续上涨和贫困率不断下降,从而接近西方生活标准时,有些东西就可以不计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世界的趋同必然要以经济的平衡——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逢高增长和发达国家的经济逢低下降——为前提。虽然全球化有助于所有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很明显,在同等条件下,几乎可以肯定,“其他国家”的崛起会使西方生活的相对质量下降。当然,正是由于新兴经济体的产品便宜、劳动力廉价以及融资成本低廉,西方国家从中获益良多。然而,新兴经济体收入增长背后是更大的全球需求,这意味着实际成本将不可避免地上涨,而这无疑会导致西方生活水平的相对降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