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亨利·基辛格凭借其致力于国际事务的经验,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智慧幽默的文笔,描述了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这本由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的《大外交(修订版)》是一部了解近现代世界史的***书!


【内容简介】

纵观近三百年的历史,从现代国家制度之父红衣主教黎塞留,到罗斯福、斯大林;从德国的统一、德国的两次战败,到战后冷战的开始与结束;这本由亨利·基辛格著,顾淑馨、林添贵译的《大外交(修订版)》旁征博引地论述了权利的均衡与外交的艺术塑造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格局。
亨利·基辛格凭借其致力于国际事务的经验,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及智慧幽默的文笔,描述了世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分析了各国外交风格的差异,重点揭示了美国外交政策的思想渊源。《大外交(修订版)》是一部了解近现代世界史的***之作。


【作者简介】

亨利·基辛格,犹太人,哈佛大学博士、教授、美国前国务卿(被称为“美国历*伟大的国务卿”),20世纪美国著名的外交家、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1971年7月,基辛格作为尼克松总统秘密特使访华,为中美关系大门的开启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与*、周恩来、邓小平有过多次热情的会见,进行过长时间的真诚而无拘束的谈话。1973年1月,基辛格在巴黎完成了结束越南战争的谈判,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2006年10月北京大学授予基辛格名誉博士学位。主要著作有《大外交》《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白宫岁月》《复兴年代》等。林添贵,国立台湾大学毕业,历任企业高级主管及新闻媒体资深编辑人,目前担任《自由时报》副总编辑,译作极丰,有《买通白宫》、《转向:从尼克森到柯林顿美中关系揭密》、《季辛吉大外交》(合译)、《大棋盘》、《新皇朝》等,现客居美国,主持天林媒体投资集团。顾淑馨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淡江大学美国研究所硕士,从事翻译20年,译作数十册。近年主要作品有《竞争大未来》《与成功有约》《反挫》等。


【目录】
序:基辛格其人其书章 世界新秩序第二章 关键人物:西奥多·罗斯福或是伍德罗·威尔逊第三章 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黎塞留、威廉一世与皮特第四章 欧洲协调:英国、奥地利与俄罗斯第五章 两大革命家:拿破仑三世与俾斯麦第六章 现实政治自食其果第七章 步向毁灭的政治机制: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外交第八章 卷入战争旋涡:迈向军事毁灭之路第九章 外交新面貌:威尔逊与凡尔赛和约第十章 胜利者的困境第十一章 史特瑞斯曼与战败国的复兴第十二章 假象破灭:希特勒的崛起与凡尔赛和约的毁灭第十三章 斯大林待价而沽第十四章 苏德协定第十五章 美国重回战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第十六章 三种和平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第十七章 冷战的开始第十八章 遏制政策的成功与苦痛第十九章 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第二十章 与共产党人的谈判:第二十一章 避开遏制政策:苏伊士运河危机第二十二章 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第二十三章 赫鲁晓夫的后通牒:第二十四章 西方联盟的概念:第二十五章 越南:陷入泥淖,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第二十六章 越南:走向绝望,肯尼迪与约翰逊第二十七章 越南:解脱,尼克松第二十八章 地缘政治的外交政策:尼克松的三角外交第二十九章 国际紧张关系的缓和与不满缓和者第三十章 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第三十一章 关于世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致谢

【免费在线读】

几乎是某种自然定律,每一世纪似乎总会出现一个有实力、有意志且有知识与道德动力,企图根据其本身的价值观来塑造整个国际体系的国家。17世纪的法国在黎塞留(Richelieu)枢机主教领导下,引进了以民族国家为基础,以追求国家利益为终极目标的近代国际关系的作风。18世纪的大英帝国将“均势观念”(balanceof power)发扬光大,使这个观念主宰了后两个世纪的欧洲外交。19世纪梅特涅领导的奥地利重新建构了“欧洲协调”(Concertof Europe),而俾斯麦主政下的德国又使欧洲协调瓦解,使欧洲外交成为冷酷无情的政治权力斗争。
20世纪能左右国际关系的,作风却也矛盾的国家则非美国莫属。再没有其他国家像美国一样,既坚持决不容许外国干预美国内政,又如此一厢情愿地认定美国的价值观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在日常的外交活动中没有比美国更务实的,但在追求其历史传承的道德信念上,也没有比美国更具理想主义的国家。没有任何国家比美国更不愿意介人海外事务,即使美国在海外的结盟与承诺均达到空前的范围与规模,这个立场仍不改变。
美国自开国以来始终自诩与众不同,在外交上形成两种相互矛盾的态度:一是美国在国内使民主政治更趋于完美,为其他人民做榜样,以此作为证明美国价值观优越性的方法;二是美国的价值观使美国人自认为有义务向全世界推广这些价值。美国的思想就这样徘徊于怀念纯朴的过去与渴望完美的未来之间。虽然自二次大战结束后,国际现实使各国相互依赖的程度日深,而美国却仍在孤立主义与信守承诺之间摇摆。
认为美国只要做楷模及认为美国应主动出击的这两派学说都把以民主、自由商业活动及国际法为基础的全球国际秩序视为当然。但由于这种状态从来不曾真正存在过,此种高调在他国人听来,即使不被视为太天真,也难免让人觉得不切实际。然而,外国人的怀疑眼光从未浇熄伍德罗·威尔逊(WoodrowWilson)、小罗斯福(Franklin Roo sevelt)或罗纳德·里根(RonaldReagan)等人的理想主义,其实也包括20世纪所有其他的美国总统在内。其结果是促使美国人相信,历史是可以超越的,如果全世界真心想要和平,就需要接纳美国的道德处方。
这两派的主张均是美国经验的产物。虽然共和国不止美国一家,但其他共和国均非刻意为实现自由的理想而缔造。没有别的国家的人民是打着为全民自由与繁荣的旗帜,远走新大陆开天辟地。因此孤立主义与传教士精神,这两个表面上如此相冲突的主张,正反映出美国人共同的基本信念:美国拥有世上好的政治制度,其他人类只要放弃传统外交,跟美国一样信奉民主及国际法,即可获得和平与繁荣。
美国在国际上的经历一直是信仰胜过经验。自美国于1917年进入世界政治舞台以来,依仗其强大的国力及对理想的自我肯定,以至于本世纪主要的国际协议均是美国价值观的具体呈现,从国际联盟及凯洛格一白里安公约(KelloggBriand Pact)到联合国宪章及赫尔辛基后文件(Helsinki FinalAct),均是如此。苏联的解体似乎证明了美国理想的正确性,却也使美国无从逃避她始终不愿面对的世界局势。
在逐渐显现的国际新秩序中,民族主义又卷土重来。各国急于追求本身利益远胜于坚持崇高的原则,而且竞争多过合作。我们找不到证据可以证明此种历史悠久的行为模式已有改变,或是在未来数十年中会有所变化。P2-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