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这本《何为女性》由托莉·莫娃著,王琳妮译。何为女性?能否将女性视作社会性别和生理性别的叠加?宣称“我是一个女性”和宣称“我是一个男性”是否一样?以“身为一个女性”发言,这意味着什么?《何为女性》中,莫娃重新思考了波伏娃对女性主义的贡献,并认为,仔细阅读《第二性》将为当代女性主义的死结提供富于启发性的解决之道。


【编辑推荐】

这本《何为女性》由托莉·莫娃著,王琳妮译。本书的出版是对一些老师的回应,他们告诉我,他们要求学生阅读我的《何为女性?及其他论文》(WhatIs a Woman?And OtherEssays)(1999年)一书中的前两篇文章,并在文学、哲学、英语、法语、历史、人类学、政治理论、社会学、女性学及其他跨学科背景中有关生理性别(sex)及/或社会性别(gender)的课程中使用这两篇文章。因原版本对学生而言太贵太大,他们希望有一个更小、更便宜的版本,并表示就这两篇文章的长度而言,一本定价合理的简装本和一整套复印本价格相当,但却便携得多。这本学生版由此应运而生。它使得《何为女性?》一书中的前两篇文章得以被充分使用。


【作者简介】

托莉·莫娃是美国杜克大学讲座教授,本书是她《何为女性?及其他论文》(WhatIs a Wornan? And OtherEssays)(1999年)一书中的前两篇文章。它以丰富生动的、令人信服的案例为当下处于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僵局中的女性主义提供了第三种思路,是切入女性主义理论核心议题的重量级原创作品。


【目录】

文本注释第一章 何为女性?女性理论中的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身体 导言 第一节 生理学和社会规范 第二节 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第三节 后结构主义者的生理/社会性别图景 第四节 “身体是一种处境”:西蒙·德·波伏娃 第五节 有区别吗?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法律 后记:理论要点第二章 “我是一个女性”:个人化与哲学化 导言 第一节 当代理论 第二节 《第二性》 第三节 总结性思考参考文献人名索引译后记


【免费在线读】

  导言
  1960年以来,英语女性主义者已习惯区分生理类别的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或文化类别的社会性别(gender)。区分生理/社会性别俨然成了大量女性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并逐渐为社会广泛接受。①但在过去的十年左右里,女性主义理论家高度怀疑这种区分。心理分析、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及酷儿理论背景的女性主义者都质疑这种区分的意义。②研究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家,如堂娜·哈拉维(DonnaHaraway)和朱迪斯·巴特勒(JudithButler)也严厉批评这种区分。③对她们而言,1960年代对这些观念的创造性理解,其优点是强调了社会性别(gender)是一种社会建构,而缺点是使生理性别(sex)成了本质。一旦作为本质,生理性别就成了固定的、稳定的、清晰的、不动的、不证自明的、自然的、反历史主义的:总之仅仅是供社会性别之剧本书写的表层而已。研究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后结构主义理论家不能接受对生理性别的这种描述。她们的目标是将“生理性别或身体”(sexor thebody)理解成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现象,而非本质。④尽管她们想彻底改变我们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理解,但她们仍将其作为研究主体性、身份和身体性别差异的起点。在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方面,后结构主义者与其说是革命者,不如说是改良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