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

-

-

-

-

瑜伽是印度教中的修行方法之一,佛教沿用此名,作为禅定或止观的代名词。所谓瑜伽行,就是修行种种禅定观行,其中*常用者,为小乘部派所修之数息观与不净观。至于瑜伽师者,亦即自作修行乃至讲述传授瑜伽诸法之师。修习种种观行的佛教僧侣,被尊称为瑜伽师或观行师,这些瑜伽行者,即是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前身。瑜伽师地,即意指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境界。本论的汉文译本,在唐译全本问世之前,已有多种节译本,但由唐代伟大的佛学家玄奘翻译的这个译本则是*完全、*接近原本、*精妙、影响海内外**的。玄奘用了整整三年时间,于贞观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译完《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并将此译作与其它已译作品奉请唐太宗过目,太宗手持《瑜伽师地论》,龙颜大悦,欣然为其新译诸经作了总序,即<大唐三藏圣教序>。尽管《瑜珈师地论》在佛教经典里属于高、精、深的修行理论,只有证悟的得道高僧才能讲述,但对于普通的修行者,甚至仅仅是有缘人,佛法既非文学亦非学问,只要怀着一颗恭敬的心,一切自性的体验都将是修证。


【内容简介】

  《瑜伽师地论》(梵文:Yogācārabhūmi-?āstra),系印度佛教论书,又称《瑜伽论》、《十七地论》,为印度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中国法相宗的根本论书,亦是玄奘西行取经法之*原因。瑜伽师地,意即瑜伽师修行所要经历的十七种境界(十七地),故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菩萨口述,无著记录。《瑜伽师地论》是迄今为止*全面、*有次第地介绍佛学与佛法的经典,它并非佛学概论,而是一部很详细、很深入性的开示佛法。其范围涵盖小乘佛法、大乘佛法,对于深习佛法,尤其是对于修行之事,如何能够符合佛的本意,符合佛所说的正知正见,从而通达修行之路,意义深远。


【作者简介】

  弥勒菩萨,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在未来人寿八万岁时成佛以后,将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常尊称为弥勒佛。他是大乘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大乘经典中又常称为阿逸多菩萨。他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佛教大师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玄奘,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


【媒体评论】

  *《瑜伽师地论》——唐玄奘*完全、*接近原本、*精妙、影响海内外*的译著。* 经典是用来度人的,不是用来膜拜的。* 一部传世经典,不要因高深而耽于释读,作为一部理无不穷事无不尽的经典中的经典,《瑜伽师地论》将是指引有缘人受益终生的明灯。


【目录】

瑜伽师地论 一
 瑜伽师地论卷*
 本地分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本地分中意地第二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
 本地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一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三
 本地分中三摩呬多地第六之三
 本地分中非三摩呬多地第七
 本地分中有心无心二地第八第九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四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
 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六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七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二
瑜伽师地论 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八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九
 本地分中思所成地第十一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
 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种性地品*
  初瑜伽处趣入地品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二
 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三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四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五
 本地分中声闻地
  初瑜伽处出离地品第三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六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七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八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九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二瑜伽处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三瑜伽处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一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三瑜伽处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二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三瑜伽处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三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四瑜伽处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四
 本地分中声闻地
  第四瑜伽处之二
 本地分中独觉地第十四
瑜伽师地论 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种性品*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发心品第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自他利品第三之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真实义品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七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威力品第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成熟品第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菩提品第七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力种性品第八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九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施品第九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忍品第十一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精进品第十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慧品第十四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摄事品第十五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供养亲近无量品第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六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
  初持瑜伽处菩萨功德品第十八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七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菩萨相品*
 本地分中菩萨地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分品第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增上意乐品第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八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生品*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摄受品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九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地品第三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行品第四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建立品第五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五十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三持究竟瑜伽处建立品第五之二
 本地分中菩萨地第十五
  第四持次第瑜伽处发正等菩提心品
 本地分中有余依地第十六
 本地分中无余依地第十七
瑜伽师地论 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一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二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三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四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五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六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七
 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八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十九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一
 摄决择分中有寻有伺等三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二
 摄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三
 摄决择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二
 摄决择分中非三摩呬多地
 摄决择分中有心地
 摄决择分中无心地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四
 摄决择分中闻所成慧地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五
 摄决择分中思所成慧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六
 摄决择分中思所成慧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七
 摄决择分中修所成慧地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八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 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九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
 摄决择分中声闻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一
 摄决择分别声闻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二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三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四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五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六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七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八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七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九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八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
 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九
 摄决择分中有余依及无余依二地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一
 摄释分之上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二
 摄释分之下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三
 摄异门分之上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四
 摄异门分之下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五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之一
瑜伽师地论 六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六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七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八
 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九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一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二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三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四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五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六
 摄事分中契经事缘起食谛界择摄第三之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七
 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八
 摄事分中契经事菩提分法择摄第四之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九
 摄事分中调伏事总择摄第五之一
 瑜伽师地论卷*百
 摄事分中调伏事总择摄第五之二
 摄事分中本母事序辩摄
 瑜伽师地论新译序


【前言】

《瑜伽师地论》100卷。弥勒讲,无著记,略称《瑜伽论》,收于《大正藏》第30册。系印度大乘佛教两大学派中瑜伽行派的基础性论书,也是中国法相宗*重要的典籍,为佛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作品,被称为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其丰厚深刻又别具一格的智慧凝聚,为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写了非常灿烂的一页,至今依然在世界范围内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该书主要内容是记录作者听闻弥勒自兜率天下降至中印度阿踰陀国某讲堂说法的经过,其中详细叙述了瑜伽行的观法,系统论释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性质和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后加以排斥,认为六识所依的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即阿赖耶识所假现的,只有远离有与无、存在与非存在等对立的观念,才能悟入中道实相,获得终极的超越。由于本论系统解释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十七地”,故又称《十七地论》。而十七地之中,尤以“菩萨地”*为重要。
唐代玄奘大师为求取本论全文而远赴印度游学,*终在中印度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那里得到真传,回国后即于贞观二十一年(647)五月,于长安弘福寺翻经院开始传译。当时列席译场的,有名僧灵会、灵隽、辩机、文备、神泰等二十余人。在玄奘大师的主持下,经过大家的通力合作,耗时一年整,到贞观二十二年五月,这部煌煌巨著正式在中华大地上诞生。
本论的梵文原本,以前只发现《菩萨地》部分,并已于1930至1936年间由日本学者获原云来校订印出。1936年印度的罗睺罗有幸在西藏萨迦寺发现了本论的梵本,从而录写归印,现已有部分刊行。至于玄奘从印度带回的本论梵本的后世下落,至今仍是众说纷纭,其中*引人注目的还是位于西安大慈恩寺的大雁塔,该塔就是玄奘大师为了专门珍藏从印度取回的各类佛教经典而建造的。但因该塔自唐代以来始终没有打开过,所以塔内的珍藏至今依然是个世界之谜。
该论梵本原题弥勒菩萨说。弥勒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弟子,在历史上很可能实有其人,据小乘佛经《阿含经》等经典文献记载,其先于释迦佛灭度,后上生兜率陀天为天主,候补这个世间的教主之位。佛灭后九百年,因缘和合,《瑜伽师地论》因中印度阿喻陀国的大乘论师无著而出现于世。关于本论的真正作者,历来便存在两种说法:一、西藏传统认为,《瑜伽师地论》为无著菩萨自己所造;二、中国汉地一般认为《瑜伽师地论》为无著夜晚禅定时听闻兜率陀天的弥勒菩萨说法,白天出定后记录下来,逐渐积累所成。不过,著作者的争论并不影响古往今来一致公认的《瑜伽师地论》为佛教修证体系中奠基之作的伟大地位。
本论在玄奘唐译之前,已有几种部分译本:一、《菩萨地持经》10卷,昙无谶于北凉玄始三年到十五年间(414—426年)译出,相当于唐译第35至50卷前半《本地分菩萨地》。二、《菩萨戒本》,一卷,昙无谶和前经同时译出,相当于唐译第40至41卷《本地分菩萨地戒品》。三、《菩萨善戒经》,9卷,求那跋摩于宋元嘉八年(431年)译出,相当于《本地分菩萨地》,和《地持经》大同,但另有《序品》。四、《优婆塞五戒威仪经》,1卷,求那跋摩和前经同时译出,这是《菩萨戒本》的异译。五、《十七地论》5卷(已佚),真谛于梁大宝元年(550年)在富春译出,相当于唐译第1至3卷《本地分五识身相应地》和《意地》。六、《决定藏论》,三卷,真谛于梁代(一作陈永定元年到太建元年间即557—569年)译出,相当于唐译第51至54卷《摄决择分五识身相应地意地》。
本论另有藏文译本,总题名为《瑜伽行地》,分为前十二地(二十六卷)、声闻地(二十卷)、菩萨地(22卷)、摄决择(43卷)、摄事(22卷)、摄调伏、摄异门、摄释(以上三部分都不分卷),共八部分。题为无著造,收在藏文大藏经丹珠尔中。
本论题名《瑜伽师地论》,“瑜伽”原意为给牛上轭,引申而有连接、接合等含义。中国过去一般意译为“相应”。“相应”有五义,即与境相应、与行相应、与理相应、与果相应、与机相应。由于古代印度各宗、各派、各乘、各部的要求和形式不同,所以瑜伽的名目也非常繁多,其中共同的有严持戒律,调息炼气,凝神观想等等。所以,广义来说,不但佛教的修行者都是瑜伽师,就是印度教的各个派别也多半以瑜伽作为获得解脱的一种手段,同时又以与神合一(瑜伽)为其目的,所以这些派别的修行者也都可以叫做瑜伽师。不过,这里却专指佛教的瑜伽,它是指包括禅、三昧、念佛(观佛)等精神统一、总摄心神的修行方法,属于一种修慧的法门。而“瑜伽师”则是指佛教内部特定的一群人。他们以宣传大乘菩萨道为职志,逐渐形成一支全新的佛教流派。根据玄奘法师另译印度*胜子所著的《瑜伽师地论释》,本论主要论说瑜伽师所观的境、所修的行、所证的果位(即瑜伽师的“地”),互有方便善巧、相应的意义,故总以“瑜伽师地”为名。
根据学术界一般的观点,本论内容大致分为五个部分:*《本地分》50卷(从第1卷到第50卷),详细解释十七地的含义;第二《摄决择分》30卷(从第51卷到第80卷),分为十二大段,对于本地分中的问题加以抉择,并抉发本地分尚未详述的深隐要义;第三《摄释分》两卷(从81卷到82卷),解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说法和解释的仪则,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次明解经的六义;第四《摄异门分》两卷(从第83卷到第84卷),略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差别;第五《摄事分》16卷(从第85卷到第100卷),略摄十七地有关的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事义。首先阐明契经事,其次说明调伏事,*后再论述本母事。其中《本地分》是全论的基本部分,这里把瑜伽师所依、所行的境界区分为十七地,以详细说明三乘观行的根本事相,因此本论旧有《十七地论》之称。后四分则是释论,以决择解释论本以及经律的要义。
本论*核心的《本地分》的基本构架如下:
*“五识身相应地”,就前五识的五个方面来说:(一)自性,是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境;(二)所依,是五根与意根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三)所缘,是五境;(四)助伴,是俱有相应的心所;(五)作业,是了别自境。
第二“意地”,就第六、第七、第八三识说,也有五方面:(一)自性,是心、意、识;(二)所依,是意及一切种子阿赖耶识;(三)所缘,是一切法如其所应;(四)相伴,是具有相应的五十三种信所;(五)作业,有共不共业;和前五识相同的是共业,特殊的是不共业。由此更用色聚、相应品等十门以解释其义用。这是因为一切诸法依识而起,以识为体,识法*胜,故先建立以上二地。
第三“有寻有伺地”,第四“无寻唯伺地”,第五“无寻无伺地”:“寻”是(思或慧)于所对境粗略推求;伺是(思或慧)于所对境详细审查。在欲界及色界初静虑的根本定和它的未至定,都有寻、伺,这是有寻有伺地。静虑中间即在初静虑和第二静虑间的中间定,只有伺而无寻,这是无寻唯伺地。第二静虑以上七地的根本定及近分定,都无寻伺,这是无寻无伺地。这三地都用界、相、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杂染等起五门加以说明,并分别阐明这三地的有漏、无漏诸法。
第六“三摩呬多(等引)地”,就定地说,有五方面:
(一)总标,有静虑(四静虑)、解脱(八解脱)、等持(空、无愿、无相三三摩地等)、等至(五现见、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无想、灭尽定等等至)四种三摩呬多;(二)安立,只这四种是三摩呬多地,欲界的心一境性不在其内;(三)作意差别,有了相作意等七种根本作意及缘法作意等四十种作意;(四)相差别,有所缘相、因缘相、应远离相、应修习相四种相,又有自心相、外相、所依相等三十二相;(五)略释诸经宗要,依经总释解脱等三种定义。
第七“非三摩呬多地”,即修定中未能如法,一切散乱,自性不定,有十二种相。这两地总摄一切定非定位所有诸法。
第八“有心地”,第九“无心地”,都用地施设、心乱不乱、生不生、分位、*义五门建立。其中五识身相应、意、有寻有伺、无寻唯伺四地是有心地。无寻无伺地中,无想定、无想生及灭尽定是无心地,其余是有心地。但依*义建立,仅无余依涅槃界中,阿赖耶识永灭,是无心地。
第十“闻所成地”,是于五明处听闻解了,包括其中内明处有事施设建立相、想差别施设建立相、摄圣教义相、佛教所应知处相四种相:医方明处有于病相善巧、病因善巧、已生病断灭善巧、已断病后更不生方便善巧四种;因明处有论体性、论处所、论所依、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七种;声明处有法施设建立相、义施设建立相、补特迦罗施设建立相、时施设建立相、数施设建立相、处所根栽施设建立相六种;工业明处有营农工、商估、事王、书算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生成(畜养)、防邪(裁缝等)、和合(调解斗讼等)、成熟(成熟饮食)、音乐十二种类。
第十一“思所成地”,是于自性清净、思择所知、思择诸法三种相相应善巧。其中自性清净是审谛思惟所闻诸法的道理等,有九种相;思择所知是思惟决择一切所应知的法义,于有法了知有相,于非有法了知无相;思择诸法是思惟决择经文和偈颂的法义。第十二“修所成地”,是修道中于四处、七支相应善巧。四处是修处所、修因缘、修瑜伽和修果,这四处又可分摄为生圆满、闻正法圆满、涅槃为上首、能成熟解脱慧、修习对治(瑜伽)、世间一切种清净、出世间一切种清净七支。
第十三“声闻地”,阐明声闻的种性、发心、修行和得果。有四瑜伽处:初种姓瑜伽,第二数取趣(补特迦罗)瑜伽,第三安立瑜伽,第四世出世瑜伽。
第十四“独觉地”,阐明独觉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独觉原摄于声闻类,今只略说独觉种姓、道、习、住、行五种相。
第十五“菩萨地”,阐明菩萨的种姓、发心、修行和得果,分四持瑜伽处:初持十八品,总明菩萨所学之法,叫作初持瑜伽处;第二持四品,是随初持所学法而起修,叫作随法瑜伽处;第三持五品,由修习而成满,叫作究竟瑜伽处;第四持一品,重明以前诸品次第的意义,叫做次第瑜伽处。
第十六“有余依地”,阐明有余依涅槃有三种相。
第十七“无余依地”,阐明无余依涅槃有三种相。
依《瑜伽师地论略纂》所说,此十七地可以用境、行、果三种相来统摄。即前九地是三乘境,其中由于一切法以识为体,故五识及意二地是境体;寻伺三地有上下粗细的不同,是境相;等引、非等引,有心、无心四地有定散隐显的分别,是境用。次六地是三乘行,通修三慧行,故闻、思、修三地是通行;三乘都随机修法,成就自乘,故声闻、独觉、菩萨三地是别行。后有余依、无余依二地是三乘果。
本论《摄抉择分》对《本地分》中的问题加以抉择和对《本地分》中深隐要义进一步解释的十二个方面如下:
一、抉择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先以略义十门建立阿赖耶,阐明唯识的道理;后以广义六门解说六善巧,阐明法相的道理。
二、抉择有寻有伺等三地,初杂抉择,分辨焰摩因饮益众生而称为法王以及大海水咸等因缘。次正抉择烦恼杂染、业杂染和生杂染。
三、抉择三摩呬多地,初杂抉择,次引经解释,次抉择修定三种因缘及六顺出离界修定法,次抉择四静虑及四种修定法等。
四、抉择非摩呬多地,阐明十二种不定地和十二种不定地的对治法。
五、抉择有心地,言诸心差别而转,略由五相:(一)由世俗道理,(二)由胜义道理,(三)由所依(阿赖耶识)能依(七转识),(四)由俱有,(五)由染净建立,并加以解释。
六、决择无心地,说由七种因缘,心不得生。
七、抉择闻所成慧地,初释归依,次释沙门、婆罗门的差别,次释欲、有、梵行三求,次释内明,次杂抉择闻所成慧地的义理。
八、抉择思所成慧地,初就四种思议等五门杂抉择,次就有色无色、有见无见第二十九门分别。
九、抉择修所成慧地,阐明声闻乘相应的作意和大乘相应的作意等十六种修。
十、抉择声闻地及独觉地,只抉择声闻地,初就成立无种姓等七门分别,次辨声闻种类,次辨四圣谛等,次分别律仪,次声闻行果,后杂抉择。
十一、抉择菩萨地,先次第抉择前三持瑜伽,后引《宝积经》解释十六法门以及一切菩萨行果等。
十二、抉择有余依、无余依二地,分别二种涅槃界中离系、寿行、转依、住等多门差别。以上大概述列了《瑜伽师地论》的核心内容架构,希望能给读者一个轮廓性的了解,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刻领会则只能依赖细致、系统的研读了。
关于本论的注释,在印度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种,现存的印度旧注有:汉藏文译本《瑜伽师地论释》,*胜子等造(藏译本不题作者),汉译本唐玄奘译。藏译本缺译人名,旧录或作胜友译。卷首有归敬序,次总释《瑜伽》一论的大纲,分所为、所因、名义、宗要、藏摄、释文六大类,其中《释文》中解释了“十七地”的名义。据玄奘法师说这部释论大约有五百卷(见《瑜伽论记》卷1上),现只翻译了1卷。这是《瑜伽》注疏中*古的一种,后来的注疏,大都遵循它的基本风格。此外,印度旧注还有一下几种:1、仅存藏文译本的《菩萨地释》和《菩萨戒品释》,都是德光所造。前一种是然灯吉祥智、戒胜同译,后一种是慧铠、智军同译。2、《菩萨戒品广释》,胜子造,胜友、慧铠、智军译。3、《菩萨地释》,海云造,寂贤、戒胜同译。
本论传入中国后,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特别是在上层知识阶层,回响极为热烈。*著名的要数玄奘的弟子窥基大师。现存《瑜伽师地论略纂》即为窥基所撰,共16卷,是《瑜伽师地论》从第1卷到66卷的注释,卷首依《释论》作归敬序,次依印度*胜子的释论,然后再列叙所为、彰所因、明宗绪、显藏摄、解题目、释本文等六个大类进行阐释。窥基另有《瑜伽论劫章颂》一卷,全文都是七言颂,共三十六颂半,乃是将《瑜伽师地论》卷二中有关劫的名目、次第、数量及成住坏空四时期和始终名义结成颂文以便记诵的。除了窥基的论释外,中国还有以下几种:《瑜伽论记》,48卷(又作214卷),唐遁伦集撰,在*卷首,也依《释论》和《略纂》用叙所为等显六门发端,和《略纂》大同,本文采集玄奘门下景、泰、备、基四大家及余师十余家之说。《瑜伽师地论义演》,40卷,今存22卷(后半杂入澄净科文),唐大安国寺沙门清素于贞元十七年(801年)撰述,卷首略释《瑜伽》的名义,次用叙起论因、彰说论意、明论宗体、藏乘所摄、辨总别题、依文制释六门料简。此外郭煌本《瑜伽师地论分门记》,《瑜伽论手记》,都是唐法成所讲述,听者笔记,前一种是大科,后一种是略解,并有对照藏文本注出异义。又有《瑜伽师地论叙》,2卷,近代欧阳渐撰,全叙分作总略、五分、十要、十支、十系、绪言六项。以上都是研究本论的参考要籍。本论的注疏已佚的有二、三十种,其中重要的有惠景《疏》20卷,神泰《疏》10卷,文备《疏》13卷,元晓《疏》4卷,憬兴《疏》10卷,《释论记》36卷,行达《料简》1卷,智周《疏》40卷,太贤《纂要》3卷,《十迹记》4卷,极太《羽足钞》5卷等。
《瑜伽师地论》作为早期大乘佛教修证体系的奠基作品,无论是在印度还是在中国,无论是对教义的阐释还是对实际修习的指导,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伟大作用。前几年笔者曾撰无著、世亲兄弟的传记(书名《世亲大师传》,台湾佛光出版社1998年出版),对《瑜伽师地论》在印度的诞生和初期流传曾有生动的描述。笔者所兼职的长安佛教研究中心也曾得到日本学者横山纮一赠送的他与广泽先生合著的长达上千万字的《瑜伽师地论总索引》,赞叹之余,更深感该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影响。可是在中国,自近代以来,流通的版本很少,*常见的当属金陵刻经处版(也是我们此次出版的主要参校本),由于该本子是繁体竖排,其读者群一直非常有限,这种状况至今未得到改变,致使千古名著潜藏暗室,深妙智慧闭于经楼,岂不憾哉!岂不忧哉!随着全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佛教文化价值在现代社会的不断彰显,越来越多的人对《瑜伽师地论》这样的精深佛学巨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方便各界阅读和研究,我们大胆改变古来的佛经印刷格式,采取简体横排方式,重新分段,并参考藏经,仔细确定断句,同时参同其他一些流通版本,稍作校勘,相信对大乘佛教研究者和修行者都会大有助益。整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疏漏,敬请读者不吝赐教,以待我们再版时修正。


【免费在线读】

  瑜伽师地论卷*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沙门玄奘奉诏译
  本地分
  云何瑜伽师地。谓十七地。何等十七。嗢柁南曰。
  五 识 相 应。意。 ?有 寻 伺 等 三。
  三 摩 地。俱 非。 ?有 心。无 心 地。
  闻。思。修。所 立 ? 如 是 具 三 乘。
  有 依。及 无 依。 ?是 名 十 七 地
  一者五识身相应地。二者意地。三者有寻有伺地。四者无寻唯伺地。五者无寻无伺地。六者三摩呬多地。七者非三摩呬多地。八者有心地。九者无心地。十者闻所成地。十一者思所成地。十二者修所成地。十三者声闻地。十四者独觉地。十五者菩萨地。十六者有余依地。十七者无余依地。如是略说十七。名为瑜珈师地。
  本地分中五识身相应地*
  云何五识身相应地。谓五识身自性。彼所依。彼所缘。彼助伴。彼作业。如是总名五识身相应地。何等名为五识身耶。所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云何眼识自性。谓依眼了别色。彼所依者。俱有依。谓眼。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即此一切种子。执受所依。异熟所摄。阿赖耶识。如是略说二种所依。谓色。非色。眼是色。余非色。眼。谓四大种所造眼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谓眼识无间过去识。一切种子识。谓无始时来乐著戏论熏习为因。所生一切种子异熟识。彼所缘者。谓色。有见有对。此复多种。略说有三。谓显色形色。表色。显色者。谓青黄赤白。光影明暗。云烟尘雾。及空一显色。形色者。谓长短方圆。粗细正不正高下色。表色者。谓取舍屈伸。行住坐卧。如是等色。又显色者。谓若色显了。眼识所行。形色者。谓若色积集。长短等分别相。表色者。谓即此积集色生灭相续。由变异因于先生处不复重生。转于异处或无间或有间或近或远差别生。或即于此处变异生。是名表色。又显色者。谓光明等差别。形色者。谓长短等积集差别。表色者。谓业用为依转动差别。如是一切显形表色是眼所行眼境界。眼识所行眼识境界眼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名之差别。又即此色。复有三种。谓若好显色。若恶显色。若俱异显色。似色显现。彼助伴者。谓彼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所谓作意。触。受。想。思。及余眼识俱有相应诸心所有法。又彼诸法同一所缘非一行相俱有相应一一而转。又彼一切各各从自种子而生。彼作业者。当知有六种。谓唯了别自境所缘是名初业。唯了别自相。唯了别现在。*刹那了别。复有二业。谓随意识转。随善染转。随发业转。又复能取爱非爱果。是第六业。
  云何耳识自性。谓依耳了别声。彼所依者。俱有依。谓耳。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一切种子阿赖耶识。耳。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意及种子。如前分别。彼所缘者。谓声。无见有对。此复多种。如螺贝声。大小鼓声。舞声。歌声。诸音乐声。俳戏叫声。女声。男声。风林等声。明了声。不明了声。有义声。无义声。下中上声。江河等声。斗诤喧杂声。受持演说声。论义决择声。如是等类。有众多声。此略三种。谓因执受大种声。因不执受大种声。因执受不执受大种声。初唯内缘声。次唯外缘声。后内外缘声。此复三种。谓可意声。不可意声。俱相违声。又复声者。谓鸣音词吼表彰语等差别之名。是耳所行耳境界耳识所行。耳识境界耳识所缘意识所行。意识境界意识所缘。助伴及业。如眼识应知。……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