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现有的*全面和系统地介绍艺术家驻地创作计划的实用工具书性质的产品。
 国内**本实用而强大的艺术家工具书,90多个国际艺术家驻地创作项目,100余位拥有驻留经验的艺术家访谈,520个精选出的驻留地联系地址。


【作者简介】

  Someone’s Garden公司
  发行自由杂志《Someone’s Garden》,从事杂志编辑、写作、活动企划、策展、设计乃至编程。为纪录片TV DAX制作网站;策划“NIKE LIFE IS SPORT”推广活动,并为其制作推广网站;为KENZO perfume策划推广活动;为Benetton交流研究中心《Fabrica》制作宣传手册等。在影像制作方面,为乐队“犬式”的乐曲《手芽口土》制作PV,并在Space Shower TV与MTV中播放。另外,还受东京都艺术机构“Tokyo Wonder Site”委托从事设计、活动组织等。近,与德国画材名牌“Faber-Castell”共同策划、制作推广产品。并不断向设计杂志《QUOTATION》投稿。
  西村大助
  于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专业修完生命物理硕士课程。博士课程期间退学。2001年取得艺术家签证后赴纽约,任杂志《TOKION》网络编辑兼设计师。留美期间,作为驻留艺术家驻在艺术空间CAVE,每月举办公开展览;在Transplant Gallery举办个展(2003年);也参加了“NEWS FROM HOME”展等。回国后,在复刊的《TOKION JAPAN》任编辑。
  津留崎麻子
  取得早稻田大学大学院硕士学位,其间任职于电影发行公司EUROSPACE发行、宣传部,川崎市市民博物馆电影部,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影城公关部,从事电影由胶片向数码过渡时期的发展与普及工作。其后,在瓦克尔艺术中心公关部从事艺术事业媒体公报工作(主要为网媒);在电影发行公司UPLINK从事发行、宣传工作。


【目录】

Introduction

导 言

What is an Artist In Residence program? 008

何为艺术家驻留项目?

History of Artist In Residence Programs 012

艺术家驻留项目的历史

Interviews

采访

Makoto Aida 会田诚 014

Artist 艺术家

Mario A. Caro 马里奥· A. 卡罗 016

Director of Res Artis Res Artis 会长

Fumio Nanjo 南条史生 018

Director of Mori Art Museum 森美术馆馆长

Zhen Weimin 甄伟民 020

Director of DDM Warehouse 东大名创库总监

Stuart Bastik 斯图尔特· 巴斯蒂柯 022

Artist & director of "ART GENE" 艺术家ART GENE 总监

Manuel Tardits 曼努埃尔· 塔尔迪茨 022

Architect (Mikan ) 建筑家(米康)

Residences & Artists

驻留地 & 艺术家

ASIA 025

亚洲

EAST ASIA 东亚

SOUTHEAST ASIA 东南亚

SOUTH ASIA 南亚

OCEANIA 125

大洋洲

EUROPE 149

欧洲

NORTH EUROPE 北欧

SOUTH EUROPE 南欧

WEST EUROPE 西欧

EAST EUROPE 东欧

AMERICA 283

美洲

NORTH AMERICA 北美

SOUTH AMERICA 南美

马良,《我的马戏》No.10,2005 Maleonn "My Circus, No.10", 2005.

AFRICA & MIDDLE EAST 343

非洲、中东

AFRICA 非洲

MIDDLE EAST 中东

INDEX 368

索引


【内容简介】

  本书向大家介绍了选自世界各地的九十多个驻地项目以及一百多位拥有丰富驻留经验的艺术家。书后还附有520个精选出的驻地机构联系地址。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艺术家们在思考什么,驻地计划的趋势是什么,了解了这些后,你就可以去自主寻找适合自己的驻地计划。帮助艺术家找到自己真正想去的地方。


【前言】

  AIR——艺术家的乌托邦
 似乎没有多少人知道,艺术家驻留项目孕育出了多少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例如,以“冷血”著称的杜鲁门· 卡波特,音乐指挥家伦纳德· 伯恩斯坦,普利策奖得主、记者安· 波特,画家皮特· 蒙得里安,以及活跃于现代艺术界的米兰达· 朱利、利塔· 艾克曼、露娜· 伊斯兰、菲奥娜· 谭……AIR 造就了如此  多的艺术文化巨匠,说它是艺术家的乌托邦毫不为过。此外,希沙姆· 阿基拉· 巴鲁彻、威廉· 萨斯纳尔、铃木拓等为数不少的青年艺术家也在使用AIR。
  其实,AIR 的起源十分简单,它源于自古以来人们对创造的渴望,目的是为创造者提供一个可共享的工作室与交流平台。然而,随着全球化与多样化的发展,AIR 逐渐承担起了新的责任与角色,其形式也在与时俱进。它将是一个为创造者打造的空间,无关乎国籍、性别、宗教信仰;它将致力于培养能够理解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并能投身于其中的人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