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解惑篇》与《设计篇》。《解惑篇》从阅读教学的整体把握、读前活动、读中活动、读后活动以及泛读教学等五个方面,以问答讨论的形式呈现了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我们精心设计和选择了问题,并根据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对课堂教学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认识的误区和问题所在,采取相应的策略,探讨解决的方法和途径。阅读教学教无定法,但我们必须遵循科学的语言教学规律和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才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才能更好地实施。在《设计篇》中,学员们根据高中阶段现行英语教材,在每个模块中选择一篇课文进行课时的课堂阅读教学设计。在设计后,我们邀请英语教学专家进行点评。


【目录】

导读
解惑篇
Q 1: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解读文本?
Q 2:教师如何根据体裁或题材来解读文本以确定课堂阅读教学目标?
Q 3:教师如何根据文本的不同体裁、题材和文本特征来确定阅读教学的技能目标?
Q 4:教师如何清晰具体地表述阅读课堂教学目标?
Q 5:教师如何根据文本特点和特征来确定阅读教学策略?
Q 6:教师如何根据文本内容制定相应的情感态度目标?
Q 7:教师如何确定阅读课时要处理的重点词汇?
Q 8:在确定阅读能力培养的同时,是否可以有听与说的活动?
Q 9: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
Q 10: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发挥板书的作用?
Q 11:教师如何根据阅读教学内容来设计和布置作业?
Q 12:在读前阶段,如何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Q 13"在读前阶段,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Q 14:在读前阶段,如何帮助学生扫除一些影响文本理解的语言障碍?
Q 15:在读前阶段,如何引导学生预测文本内容?
Q 16:在读前阶段,如何引入阅读主题?
Q 17:在读中阶段,如何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帮助学生读懂教材文本?
Q 18:在读中阶段,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长难句?
Q 19:在读中阶段,如何培养学生略读和找读的阅读技巧?
Q 20:在读中阶段,如何帮助学生扫除语言障碍?
Q 21:在读中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
Q 22:在读中阶段,如何有效地促进生生互动?
Q 23:在读中阶段,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 在读后阶段,如何创设情景帮助学生运用文本提供的语料与信息?,
0 25:在读后阶段,如何帮助学生熟悉文本内容,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Q 26:在读后阶段,如何提高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Q 27:在读后阶段,如何有效设计和开展小组活动?
Q 28:在读后阶段,如何根据学生的课堂即时表现,及时调整以促进课堂生成?
Q 29:在读后阶段,如何把学生已学的知识和他们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Q 30:如何把握英语教材中主阅读和拓展性阅读之问的关系和定位?
Q 31:如何在报刊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与技巧?
Q 32:如何在报刊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
Q 3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
Q 34:如何有效检测和评价学生的自主阅读?
Q 35: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文学作品阅读?
Q 36:如何收集和整合泛读语言材料?
设计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