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有关女性的百科全书。抱着“大医治未病”的愿景,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在幽默而不乏温情的叙述中,力图帮助女性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爱护并且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让女性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体、命运和生活的方向,不再受到无谓的伤害。


【编辑推荐】

你要知道一些只有医生知道的……
  ——冯唐(作家)
  作为一名求知欲“过度”的妈妈,我无比期待这本由真正的母亲级的妇产科医生撰写的亲身经验!它让女性医学指导不再是冷冰冰的教条,而是这样温情委婉的诉说。
  ——马伊琍(演员)
  一场有趣的阅读体验,张羽用汹涌的笔墨重塑了这个时代人们对医生和女性的认知。
  ——姬十三(果壳网CEO)
  医生说说医院那些事,知识性、专业性和揭秘性我不怀疑,然而当我翻到全书的*后一页,不禁感了个叹,出自医生之手的文字竟然这么文学啊!值得期待的阅读体验。
  ——李小萌(主持人)
  一场关于女性身体呵护的及时雨,身为女性的你我,可以从中掌握和领悟许多关于自身守护的内容。爱自己就需要懂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会懂得爱他人。
  ——梅婷(演员)
  协和盛产奔放直接的女大夫吗?这两天看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本来放厕所里随便一翻,没想到连夜看了半本,生动实诚长知识,世界上是有“作风过硬”这回事的。
  ——赵赵(作家,编剧)
  关于女性健康的科学读本,足以让女性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也同样让男性真正了解女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阴阳调和,万物发生。
  ——徐来(果壳网主编)
  已婚男看了体贴老婆,未婚男看了好找女朋友。
  ——不加V (作家)
  无论你是怎样的女性,对自己身体的了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
  天下没有**安全的安全期
  宫外孕就是绑在你身上的不定时炸弹
  临床医生的修炼秘密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待自然流产
  忽略孕前检查是造人**的风险
  珍惜你的“送子鸟”
  产房:女人一生中*危险也*温暖的地方
  分娩就像建座罗马城
  孩子出生后的“黄金5分钟”是他一生的福祉
  子宫:不生孩子就生肌瘤
  客观的手术记录好比你的银行信用记录
  包打听的热情可能会害了朋友
  中国式医患关系:相互不信任

喜欢这本书的人也买了:《小心!大病都有特别的小信号》(一本由10位北京大医院名医特别撰写的大病隐患排查书:有了这本书,等于给身体上了保险!)


【作者简介】

  张羽,女,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妇科肿瘤学医学博士,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长期专注于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长期致力于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教育和优生优育的科普工作,为国内数家大型孕产杂志撰写专栏和科普文章,在好大夫在线开设个人网站,利用业余时间长期为患者提供疾病咨询,四年来,访问量达五百余万次。


【目录】

自序
 楔子 精子的圣战
第一章一切不怀在子宫里的受精卵都是耍流氓
 1.看病就像一场世纪审问
 2.名誉和生命的较量
 3.天下没有绝对安全的安全期
 4.好妈妈该是女儿危难时最强大的依靠
 5.宫外孕就是绑在你身上的不定时炸弹
第二章 产房是女人最危险也最温暖的地方
 1.千万小心胎盘早剥和脐带脱垂
 2.“五分钱硬币”原则
 3.别被假临产吓破了胆
 4.循序渐进:分娩就像建座罗马城
 5.产科最重要的临床决策都是看预产期
 6.抱错孩子?那是影视剧看多了
 7.压肚子的野把式,不是单纯失传那么简单
 8.忽略孕前和产前检查是造人最大的风险
 9.胎儿大小多少的逻辑
第三章 女人和肌瘤的不解之缘
 1.打仗到战场,看病到现场
 2.掌握和医生交流的艺术,决定你看病的预后
 3.珍惜你的“送子鸟”,子宫这东西不生孩子就生肌瘤
 4.病理诊断才是肿瘤最后的判官
 5.病理切片和手术记录,一样都不能少
 6.公平正义重要,还是乐和过生活要紧?
第四章 中国式医患关系
 1.医生永远记得要多一分耐心给“困难病人”
 2.安全感从哪儿来
 3.细节是天使
 4.包打听的热情可能会害了朋友
 5.人脉是需要经营的,好钢用在刀刃上
 6.手术室内高深的医学,手术室外莫测的人心
 7.琳琳的选择
番外 协和医师的前世今生
 1.马路大学里的上进青年
 2.优秀?还得再优秀点
 3.麻辣教师萧峰的冰火两重天
 4.追随林巧稚,情定妇产科


【免费在线读】

  自序:
  大医治未病
  一个妇产科医生的心里话
  我不是职业作家,也没有与生俱来的写作天赋,高考时语文只得83分,差点儿毁了爸妈寄托在我身上的大学梦。在断断续续的两年时间里完成这部几十万字的写作,回过头来甚至自己都感到惊讶。
  谈到创作初衷,我想主要源于自己内心那份实在憋不住的“不吐不快”。医生的职业注定每天和不同的病人打交道,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工作相当繁忙,我从实习医生开始一直做到现在的副主任医师,已经无法确切统计经治病人的数量。和大多数同事一样,我每天都是提前到医院,中午不休息,很少按时下班,周末加班查房更是家常便饭,经常是连续几年没有一次休假。出门诊的时候,我整个上午不喝一口水、不去一趟厕所,一刻不离开诊室,最多也就看几十个病人,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是在重复工作,说重复的话,重复的病情解释,做重复的手术,我很累,虽然很尽力,但病人仍然那么多,好像永远看不完,类似的伤害如噩梦轮回一般,不断发生在一波(拨)又一波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身上,医生看在眼里,痛在心上。
  女性在人类社会的生存繁衍中承担孕育、养育、教育等诸多角色,女性的健康状况以及一位母亲对待健康问题的观念都直接影响个人、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人类。从小女孩到青春期,再到成年、中年、跨越更年期最后到达人生的暮年,女性的一生都在发生身体和情绪的变化,从幼稚青涩到懵懂不谙世事,从初为人母的喜悦和慌张到中年的沉稳和沉重,从更年期的焦躁和困惑,到老年面临日益衰退的体能和精力以及生命中随时可能发生的、完全无法预料的种种变数,我们的身体和精神总是无时无刻不在经受考验。从医21年,在临床摸爬滚打15年,我深切的感到,很多妇科疾病本来是可以预防的,很多悲剧本来可以不必发生。如果有一本不枯燥、又带有温度,就像说故事一样道出这些积压在心底已久的东西,又能帮助女性真正了解自己的身体,懂得爱护并且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让女性真正掌控自己的身体、命运和生活的方向,不再受到无谓的伤害,不是真正实现了“大医治未病”的硬道理吗?。
  文字是有味道的,是内心真情的流淌,也是心灵走出自我时候的模样,在每一个夜凉如水的夜晚,那些故事就这样随着指间敲击键盘生发出来,集成此书。谈理想是奢侈的,但我还是希望通过本书的写作,能让整个社会更加真实的接近和了解这个有血有肉的医护群体。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社会对这个群体多持神秘感,再加上近年来医患关系恶化,大众一提到医生甚至不寒而栗。希望我展现给您的不再是穿白大衣,带着帽子口罩,手持冰冷听诊器,没有表情没有笑容甚至没有个人情感的大夫,而是真正鲜活的医生形象。
  在了解现实生活中这些医生不再是被插上翅膀的天使,而是同为父母所生,也有七情六欲,也吃五谷杂粮,也面临生老病死之后,我相信大众会更加懂得如何跟医生交流。会更加自觉的参与营造一个更加宽容、能够相互理解的医患环境,更深刻的体会到医生和病人的共同敌人是疾病。医生就像月黑风高之夜渡你过河的人,医学的复杂性和太多的不确定性就像脚下湍急的水流,医生同样手无寸铁,此时,你给医生“撑一把伞”,说一句鼓励、信任、温暖人心的话语,他们一定会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把病魔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写作是对自己过去的一种梳理,包括情感、记忆和认知。从事写作这两年,我看了很多书,也思考了很多过去和将来,觉得自己比以前宽广豁达不少,不再过分纠结于女人自己的那点小心思,工作中也多了一份甚至自己都不曾觉察的小温暖和大悲悯。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涉足写作后,我有机会认识很多文学圈和出版界的朋友,在单调的医者生活中,这无异于打开一扇全新的窗子。写作进入实质性阶段以后,虽然时常的“灵感迸发和下笔如有神”令我无不沉浸在一种莫名和出奇的快感之中,但是很快我就发现这是一件苦差事和体力活,朋友是人生真正的财富,如果没有他们的鼓励和引导,凭借我个人将是很难完成的这本书的。在此我诚挚的感谢那些在一个个寂静的夜晚,用心灵陪伴我写作的亦师亦友的兄长们。
  感谢我的先生,多少次我加班晚归,他风雨不误到路边接迎,多少次我执迷写作于家事不顾,他扎起围裙做饭洗碗,多少次我报怨博士清苦医生清苦,他总能用最简单也最坚毅的话语要我坚持,感谢多年来温柔的注视。
  感谢父母的养育和教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