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作者简介】

杨金福(1949- )198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先后任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党委书记,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所长。现任《电影新作》杂志主编。多年从事电影理论及中国电影史方面的研究工作。


【目录】

一、初创时期(1895—1921)
(一)电影的传入与早期放映业
(二)制片业的初创
1.亚细亚影戏公司
2.幻仙影片公司
3.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及其影片
4.独立影片公司的出现及长故事片的试制
二、影片公司的不断涌现和激烈竞争(1922—1926)
(一)明星影片公司的成立及其早期出品
(二)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及其早期出品
(三)天一影片公司及其早期出品
(四)长城画片公司及其早期出品
(五)神州影片公司及其早期出品
(六)民新影片公司及其早期出品
(七)其他影片公司及其出品
(八)发行放映业的发展
(九)早期的电影书报刊和理论探索
三、商业片的热潮和国片复兴运动(1927—1931)
(一)古装片、武侠神怪片由盛到衰
(二)联华影业公司的崛起及其初期摄制的影片
(三)有声电影的试制
(四)繁荣的影院业
四、在探索中走向成熟(1931—1937)
(一)新兴电影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二)默片的高峰和声片的逐步成熟
(三)30年代的电影批评、理论构建和报刊
五、抗战时期(1937—1945)
(一)新的制片格局
(二)“孤岛”影业的生存与繁荣
1.新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古装片及其他影片
2.艺华影业公司出品的古装片
3.国华影业公司及其出品的古装片
4.金星、民华影业公司及其出品的古装片
(三)日伪电影的建立和终结
(四)抗战时期影院业
六、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
(一)战后的复苏和发展
(二)新的影片公司兴起及其制片活动
1.昆仑影业公司及其出品
2.文华影业公司及其出品
3-中央电影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制片活动
4.国泰、大同等影业公司的制片活动
(三)抗战胜利后的影院业
七、“十七年"时期(1949—1966)
(一)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成立
(二)对私营电影公司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初创成果
(四)走向繁荣期
1.体制的变化和产业格局
2.国庆十周年献礼片
3.在与极左思潮抗争中艰难前行
八、“文革”时期(1966—1976)
(一)否定新中国电影
(二)样板戏电影和其他政治电影
(三)电影的转机与重建
九、新时期到新世纪(1977—2005)
(一)变革和多元化的新时期
1.生产恢复期
2.第二次辉煌
(二)转型和全面改革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简介】

《上海电影百年图史(1905-2005)(精)》以图片为主的表述方式勾画了 1905—2005年上海电影百年以来的风雨历程,考察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中,上海电影的各种模式和电影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是迄今本上海电影百年史图书。
杨金福编著的《上海电影百年图史(1905-2005)(精)》收录一千余幅电影剧照和其他相关图片,为形象了解中国电影提供了丰富的视觉资料。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建国以来出版的电影图书所未见。有些图片是新近才寻觅到的,相信对电影史上一些问题的释疑有所帮助。本书可供中国电影研究者参考,也可供广大电影爱好者特别是影迷浏览和收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