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他是拥有32个博士头衔、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九项全能”的专家学者;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述*多、影响**、自传材料*丰富的一位名人。本书的三十五篇文章突破政治围剿,还原“五?四”时期思想家们的变革思潮,是迄今为止,胡适先生著作中全部关于时势与社会的思考,是当时革命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目录】

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生纪念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我的歧路
我们走那条路
答梁漱溟先生
寄吴又陵先生书
少年中国之精神
信心与反省
再论信心与反省
三论信心与反省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九百年前范仲淹争自由的名言
归国杂感
思想革命与思想自由
思想的方法
慈幼的问题
贞操问题
论贞操问题——答蓝志先
论女子为强暴所污——答肖宜森
新思潮的意义
非个人主义的新生活
学生与社会
爱国运动与求学
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
人权与约法
《独立评论》引言
中华民国华北军第七军团第五十九军抗日战死将士公墓碑
北京大学五十周年
杜威先生与中国
个人自由与社会进步——再谈“五四”运动
美国的妇人
容忍与自由


【内容简介】

  他是中国二十世纪*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宗师之一,他与梁启超、鲁迅并称为中国近现代*影响力的思想家,他用毕生的实践与思考构筑了一个自己终生梦寐的理想国度,他用自己的赤子之情与悲悯之心书写了一位知识分子的天下情怀。谈时势与社会,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感受“五·四”思想家们本真、激烈的文字,体悟他们澎湃激荡的爱国情怀。


【免费在线读】

  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生纪念
  
  哲学系应该是不时髦的一系,人数应该少。但北大的哲学系向来有不少的学生,这是我常常诧异的事。我常常想,这许多哲学学生,毕业之后,应该做些什么事?能够做些什么事?
  现在你们都要毕业了。你们自然也都在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依我的愚见,一个哲学系的目的应该不是教你们死读哲学书, 也不是教你们接受某派某人的哲学。
  禅宗有个和尚曾说,“达摩东来,只是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想借用这句话来说:“哲学教授的目的只是要造出几个不受人惑的人”
  你们应该做些什么?你们应该努力做个不受人惑的人。
  你们能够做个不受人惑的人吗?这个全凭自己的努力。
  如果你们不敢十分自信,我这里有一件小小法宝,送给你们带去做一件防身工具。这件小法宝只是四个字:“拿证据来!”
  这里还有一只小小锦囊,装着这件小法宝的用法:“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可以算做定论。”
  必须自己能够不受人惑,方才可以希望指引别人不受人惑。
  朋友们,大家珍重!
  
  (二十. 五. 五)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我在这十年之中,出版了三集《胡适文存》,约计有一百四五十万字。我希望少年学生能读我的书,故用报纸印刷,要使定价不贵。但现在三集的书价已在七元以上,贫寒的中学生已无力全买了。字数近百五十万,也不是中学生能全读的了。
  所以我现在从这三集里选出了二十二篇论文,印作一册,预备给国内的少年朋友们作一种课外读物。如有学校教师愿意选我的文字作课本的,我也希望他们用这个选本。
  我选的这二十二篇文字,可以分作五组。
  组六篇,泛论思想的方法。
  第二组三篇,论人生观。
  第三组三篇,论中西文化。
  第四组六篇,代表我对于中国文学的见解。
  第五组四篇,代表我对于整理国故问题的态度与方法。为读者的便利起见,我现在给每一组作一个简短的提要,使我的少年朋友们容易明白我的思想的路径。
  组收的文字是:《演化论与存疑主义》《杜威先生与中国》《杜威论思想》《问题与主义》《新生活新思潮的意义》我的思想受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赫胥黎,一个是杜威先生。赫胥黎教我怎样怀疑,教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杜威先生教我怎样思想,教我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教我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教我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这两个人使我明了科学方法的性质与功用,故我选前三篇介绍这两位大师给我的少年朋友们。
  从前陈独秀先生曾说实验主义和辩证法的唯物史观是近代两个重要的思想方法,他希望这两种方法能合作一条联合战线。这个希望是错误的。辩证法出于海格尔的哲学,是生物进化论成立以前的玄学方法。实验主义是生物进化论出世以后的科学方法。这两种方法所以根本不相容,只是因为中间隔了一层达尔文主义。达尔文的生物演化学说给了我们一个大教训:就是教我们明了生物进化,无论是自然的演变,或是人为的选择,都由于一点一滴的变异,所以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决没有一个简单的目的地可以一步跳到,更不会有一步跳到之后可以一成不变。辩证法的哲学本来也是生物学发达以前的一种进化理论;依他本身的理论,这个一正一反相毁相成的阶段应该永远不断的呈现。
  实验主义从达尔文主义出发,故只能承认一点一滴的不断的改进是真实可靠的进化。我在《问题与主义》和《新思潮的意义》两篇里,只发挥这个根本观念。我认定民国六年以后的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再造中国文明,而再造文明的途径全靠研究一个个的具体问题。
  我说: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的造成的。进化不是一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的进化的。现今的人爱谈“解放”与“改造”,须知解放不是笼统解放,改造也不是笼统改造。解放是这个那个制度的解放,这种那种思想的解放,这个那个人的解放:都是一点一滴的解放。改造是这个那个制度的改造,这种那种思想的改造,这个那个人的改造:都是一点一滴的改造。
  再造文明的下手工夫是这个那个问题的研究。再造文明的进行是这个那个问题的解决。
  我这个主张在当时不能得各方面的了解。当时(民国八年)承“五四”“六三”之后,国内正倾向于谈主义,我预料到这个趋势的危险,故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警告。我说:
  凡是有价值的思想,都是从这个那个具体的问题下手的。先研究了问题的种种方面的种种事实,看看究竟病在何处,这是思想的步工夫。然后根据一生的经验学问,提出种种解决的方法,提出种种医病的丹方,这是思想的第二步工夫。然后用一生的经验学问,加上想像的能力,推思每一种假定的解决法应该可以有什么样的效果,更推想这种效果是否真能解决眼前这个困难问题。推想的结果,拣定一种假定的(满意的)解决,认为我的主张,这是思想的第三步工夫。凡是有价值的主张,都是先经过这三步工夫来的。
  我又说:
  一切主义,一切学理,都该研究。但只可认作一些假设的(待证的)见解,不可认作天经地义的信条;只可认作参考印证的材料,不可奉为金科玉律的宗教;只可用作启发心思的工具,切不可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真理。如此方才可以渐渐养成人类的创造的思想力,方才可以渐渐使人类有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方才可以渐渐解放人类对于抽象名词的迷信。
  这些话是民国八年七月写的。于今已隔了十几年,但这些话字字句句都还可以应用到今日思想界的现状。十几年前我所预料的种种危险,——“目的热”而“方法盲”,迷信抽象名词,把主义用作蒙蔽聪明停止思想的真理,———一都显现在眼前了,所以我十分诚恳的把这些老话贡献给我的少年朋友们,希望他们不可再走错了思想的路子。
  《新生活》一篇,本是为一个通俗周报写的;十几年来,这篇短文走进了中小学的教科书里,读过的人应该在一千万以上了。但我盼望读过此文的朋友们把这篇短文放在同组的五篇里重新读一遍。赫胥黎教人记得一句“拿证据来”我现在教人记得一句“为什么”?少年的朋友们,请仔细想想:你进学校是为什么?你进一个政党是为什么?你努力做革命工作是为什么?革命是为了什么而革命,政府是为了什么而存在?
  请大家记得:人同畜生的分别,就在这个“为什么”上。
  第二组的文字只有三篇:《〈科学与人生观〉序》《不朽》《易卜生主义》,这三篇代表我的人生观,代表我的宗教。
  《易卜生主义》一篇写的早,初的英文稿是民国三年在康奈尔大学哲学会宣读的,中文稿是民国七年写的,易卜生可代表十九世纪欧洲的个人主义的精华;故我这篇文章只写得一种健全的个人主义的人生观。这篇文章在民国七八年间所以能有的兴奋作用和解放作用,也正是因为它所提倡的个人主义在当日确是鲜又需要的一针注射。
  娜拉抛弃了家庭丈夫儿女,飘然而去,只因为她觉悟了她自己也是一个人,只因为她感觉到她“无论如何,务必努力做一个人。”这便是易卜生主义,易卜生说:我所期望于你的是一种真实纯粹的为我主义,要使你有时觉得天下只有关于你的事要紧,其余的都等不得什么。……你要想有益于社会,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页一三零)
  这便是健全的个人主义。救出自己的法子便是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把自己铸造成器,方才可以希望有益于社会。真实的为我,便是有益的为人。
  把自己铸造成了自由独立的人格,你自然会不知足,不满意于现状,敢说老实话,敢攻击社会上的腐败情形,做一个“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斯锋曼医生。斯锋曼医生为了说老实话,为了揭穿本地社会的黑幕,遂被全社会的人喊作“国民公敌”。但他不肯避“国民公敌”的恶名,他还要说老实话,他大胆的宣言:
  
  世上强有力的人就是那孤立的人!
  
  这也是健全的个人主义的真精神。
  这个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一面教我们学娜拉,要努力把自己铸造成个人;一面教我们学斯锋曼医生,要特立独行,敢说老实话,敢向恶势力作战。少年的朋友们,不要笑这是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陈腐思想!我们去维多利亚时代还老远哩。欧洲有了十八九世纪的个人主义!造出了无数爱自由过于面包,爱真理过于生命的特立独行之士,方才有今日的文明世界。
  《〈科学与人生观〉序》一篇略述民国十二年的中国思想界里一场大论战的背景和内容。(我盼望读者能参读《文存三集》里《几个反理学的思想家》的吴敬恒一篇,页一五——一八六)在此序的末段,我提出我所谓“自然主义的人生观”。(页九二——九五),这不过是一个轮廓,我希望少年的朋友们不要仅仅接受这个轮廓,我希望他们能把这十条都拿到科学教室和实验室里去细细证实或否证。
  这十条的后一条是:
  根据于生物学及社会学的知识,叫人知道个人——“小我”——是要死灭的,而人类——“大我”——是不死的,不朽的;叫人知道“为全种万世而生活”就是宗教,就是的宗教,而那些替个人谋死后的天堂净土的宗教乃是自私自利的宗教。
  这个意思在这里说的太简单了,读者容易起误解。所以我把《不朽》一篇收在后面,专说明这一点。
  我不信灵魂不朽之说,也不信天堂地狱之说,故我说这个小我是会死灭的。死灭是一切生物的普遍现象,不足怕,也不足惜,但个人自有他的不死不灭的部分:
  他的一切作为,一切功德罪恶,一切语言行事,无论大小,无论善恶,无论是非,都在那大我上留下不能磨灭的结果和影响。他吐一口痰在地上,也许可以毁灭一村一族。他起一个念头,也许可以引起几十年的血战。他也许“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善亦不朽,恶亦不朽;功盖万世固然不朽,种一担谷子也可以不朽,喝一杯酒、吐一口痰也可以不朽。古人说:“一出言而不敢忘父母,一举足而不敢忘父母。”我们应该说:“说一句话而不敢忘这句话的社会影响,走一步路而不敢忘这步路的社会影响。”这才是对于大我负责任。能如此做,便是道德,便是宗教。
  这样说法,并不是推崇社会而抹煞个人。这正是极力抬高个人的重要。个人虽渺小,而他的一言一动都在社会上留下不朽的痕迹,芳不止流百世,臭也不止遗万年,这不是承认个人的重要吗?成功不必在我,也许在我千百年后,但没有我也决不能成功。毒害不必在眼前,“我躬不阅,逞恤我后!”然而我岂能不负这毒害的责任?今日的世界便是我们的祖宗积的德,造的孽。未来的世界全看我们自己积什么德或造什么孽。世界的关键全在我们手里,真如古人说的“任重而道远”,我们岂可错过这绝好的机会,放下这绝重大的担子?
  有人对你说:“人生如梦”。就算是一场梦罢,可是你只有这一个做梦的机会。
  岂可不振作一番,做一个痛痛快快轰轰烈烈的梦?
  有人对你说,“人生如戏”。就说是做戏罢,可是,吴稚晖先生说的好:“这唱的是义务戏,自己要好看才唱的;谁便无端的自己扮做跑龙套,辛苦的出台,止算做没有呢?”
  其实人生不是梦,也不是戏,是一件严重的事实。你种谷子,便有人充饥;你种树,便有人砍柴,便有乘凉;你拆烂污,更有人遭瘟;你放野火,便有人烧死。
  你种瓜便得瓜,种豆便得豆,种荆棘便得荆棘。少年的朋友们,你爱种什么?你能种什么?
  第三组的文字,也只有三篇:《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漫游的感想》《请大家来照照镜子》。在这三篇里,我很不客气的指摘我们的东方文明,很热烈的颂扬西洋的近代文明。
  人们常说东方文明是精神的文明,西方文明是物质的文明,或唯物的文明,这是有夸大狂的妄人捏造出来的谣言,用来遮掩我们的羞脸的。其实一切文明都有物质和精神的两部分:材料都是物质的,而运用材料的心思才智都是精神的。木头是物质;而剖木为舟,构木为屋,都靠人的智力,那便是精神的部分。器物越完备复杂精神的因子越多。一只蒸汽锅炉,一辆摩托车,一部有声电影机器,其中所含的精神因子比我们老祖宗的瓦罐、大车、毛笔多得多了。我们不能坐在舢板船上自夸精神文明,而嘲笑五万吨大汽船是物质文明。
  但物质是倔强的东西,你不征服他,他便要征服你。东方人在过去的时代,也曾制造器物,做出一点利用厚生的文明。但后世的懒惰子孙得过且过,不肯用手用脑去和物质抗争,并且编出“不以人易天”的懒人哲学,于是不久便被物质战胜了。
  天旱了,只会求雨,河决了,只会拜金龙大王;风浪大了,只会祷告观音菩萨或天后娘娘。荒年了,只好逃荒去;瘟疫来了,只好闭门等死;病上身了,只好求神许愿。树砍完了,只好烧茅草;山都精光了,只好对着叹气。这样又愚又懒的民族,不能征服物质,便完全被压死在物质环境之下,成了一分像人九分像鬼的不长进民族。所以我说:这样受物质环境的拘束与支配,不能跳出来,不能运用人的心思智力来改造环境改良现状的文明,是懒惰不长进的民族的文明,是真正唯物的文明。
  反过来看看西洋的文明:
  这样充分运用人的聪明智慧来寻求真理以解放人的心灵,来制服天行以供人用,来改造物质的环境,来改革社会政治的制度,来谋人类多数的幸福,——这样的文明是精神的文明。
  这是我的东西文化论的大旨。
  少年的朋友们,现在有一些妄人要煽动你们的夸大狂,天天要你们相信中国的旧文化比任何国高,中国的旧道德比任何国好。还有一些不曾出国门的愚人鼓起喉咙对你们喊道:“往东走!往东走!西方的这一套把戏是行不通的了!”
  我要对你们说:不要上他们的当!不要拿耳朵当眼睛!睁开眼睛看看自己,再看看世界。我们如果还想把这个国家整顿起来,如果还希望这个民族在世界上占一个地位,——只有一条生路,就是我们自己要认错。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肯认错了,方才肯死心塌地的去学人家。不要怕模仿,因为模仿是创造的必要预备工夫。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因为绝大多数人的惰性已尽够保守那旧文化了,用不着你们少年人去担心。你们的职务在进取,不在保守。
  请大家认清我们当前的紧急问题。我们的问题是救国,救这衰病的民族,救这半死的文化。在这件大工作的历程里,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可以充分采用,都应该充分收受。我们救国建国,正如大匠建屋,只求材料可以应用,不管他来自何方。
  第四组的文字有六篇:《建设的文学革命论》《〈尝试集〉自序》《文学进化观念》《国语的进化》《文学革命运动》《〈词选〉自序》,这里有一部分是叙述文学革命运动的经过的,有一部分是我自己对于文学的见解。
  我在这十几年的中国文学革命运动上,如果有一点点贡献,我的贡献只在:
  (1)我指出了“用白话作新文学”的一条路子。(页一九四——二零三;页二三八——二四零;页二七七——二八三)
  (2)我供给了一种根据于历史事实的中国文学演变论;使人明了国语是古文的进化,使人明了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什么地位。(页二四一——二八四;页三四——三零九)
  (3)我发起了白话新诗的尝试。(页二一七——二四一)
  这些文字都可以表出我的文学革命论也只是进化论和实验主义的一种实际应用。
  第五组的文字有四篇:《〈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古史讨论的读后感》《〈红楼梦〉考证》《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这都是关于整理国故的文字。
  《季刊宣言》是一篇整理国故的方法总论,有三个要点:
  ,用历史的眼光来扩大研究的范围。
  第二,用系统的整理来准备研究的资料。
  第三,用比较的研究来帮助材料的整理与解释。
  这一篇是一种概论,故未免觉得太悬空一点。以下的两篇便是两个具体的例子,都可以说明历史考证的方法。
  《古史讨论》一篇,在我的《文存》里要算是精彩的方法论。这里面讨论了两个基本方法:一个是用历史演变的眼光来追求传说的演变,一个是用严格的考据方法来评判史料。
  顾颉刚先生在他的《古史辨》的自序里曾说他从我的《水浒传考证》和《井田辨》等文字里得着历史方法的暗示。这个方法便是用历史演化的眼光来追求每一个传说演变的历程。我考证《水浒》的故事,包公的传说、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井田的制度,都用这个方法。顾先生用这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史,曾有很好的成绩。顾先生说的好:“我们看史迹的整理还轻而看传说的经历却重。凡是一件史事,应看他先是怎样,以后逐步逐步的变迁是怎样。”其实对于纸上的古史迹追求其演变的步骤,便是整理他了。
  在这篇文字里,我又略述考证的方法,我说:我们对于“证据”的态度是—— 一切史料都是证据。
  但史家要问:
  (1)这种证据是在什么地方寻出的?
  (2)什么时候寻出的?
  (3)什么人寻出的?
  (4)依地方和时候上看起来,这个人有做证人的资格吗?
  (5 )这个人虽有证人资格,而他说这句话时有作伪(无心的,或有意的)的可能吗?(页三四八——三四九)
  《红楼梦考证》诸篇只是考证方法的一个实例。我说:我觉得我们做《红楼梦》的考证,只能在“著者”和“本子”两个问题上着手;只能运用我们力所能搜集的材料,参考互证,然后抽出一些比较的近情理的结论。这是考证学的方法。我在这篇文章里。处处想撇开一切先人的成见处处存一个搜求证据的目的,处处尊重证据,让证据做向导,引我到相当的结论上去。(页四——四一二)。
  这不过是赫胥黎、杜威的思想方法的实际应用。我的几十万字的小说考证,都只是用一些“深切而著明”的实例来教人怎样思想。
  试举曹雪芹的年代一个问题作个实例。民国十年,我收得了一些证据,得着这些结论:
  我们可以断定曹雪芹死于乾隆三十年左右(约西历一七六五)。……我们可以猜想雪芹大约生于康熙末叶(约一七一五——一七二零),当他死时,约五十岁左右。(页三八三)
  民国十一年五月,我得着了《四松堂集》的原本,见敦诚挽曹雪芹的诗题下注“甲申”二字,又诗中有“四十年华”的话,故修正我的结论如下:
  曹雪芹死在乾隆二十九年甲申(一七六四),……他死时只有“四十年华”,我们可以断定他的年纪不能在四十五岁以上。假定他死时年四十五岁,他的生时当康熙五十八年(一七一九)。(页四三零)
  但到了民国十六年,我又得了脂砚斋评本(石头记),其中有“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的话。壬午为乾隆二十七年,除夕当西历一七六三年二月十二日,和我七年前的断定(“乾隆三十年左右,约西历一七六五”)只差一年多。又假定他活了四十五岁,他的生年大概在康熙五十六年(一七一七),这也和我七年前的猜测正相符合。(页四三三)考证两个年代,经过七年的时间,方才得着证实。证实是思想方法的后又重要的一步。不曾证实的理论,只可算是假设;证实之后,才是定论,才是真理。
  我在别处《文存三集》(页二七三)说过:我为什么要考证《红楼梦》?在消极方面,我要教人怀疑王梦阮徐柳泉一班人的谬说。在积极方面,我要教人一个思想学问的方法。我要教人疑而后信,考而后信,有充分证据而后信。我为什么要替《水浒传》作五万字的考证?我为什么要替庐山一个塔作四千字的考证?
  我要教人知道学问是平等的,思想是一贯的。……肯疑问“佛陀耶舍究竟到过庐山没有”的人,方才肯疑问“夏禹是神是人” 。有了不肯放过一个塔的真伪的思想习惯,方才敢疑上帝的有无。少年的朋友们,莫把这些小说考证看作我教你们读小说的文字。这些都只是思想学问的方法的一些例子。在这些文字里,我要读者学得一点科学精神,一点科学态度,一点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科学态度在于撇开成见,搁起感情,只认得事实,只跟着证据走。科学方法只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个字。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奉为定论。
  少年的朋友们,用这个方法来做学问,可以无大差失,用这种态度来做人处事,可以不至于被人蒙着眼睛牵着鼻子走。
  从前禅宗和尚曾说:“菩提达摩东来,只要寻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这里千言万语,也只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
  抱着无限的爱和无限的希望,我很诚挚的把这一本小书贡献给全国的少年朋友!
  
  (十九. 十一. 二十七晨二时,将离开江南的前一日)


【媒体评论】

  胡适说的独立重要,就是不要把责任推给外借。人到后还是回到自己的心里,很沉地把自己压住。所谓的独立就是此时此刻此地的我是否有不足和蒙昧?假如有我就像叶子一样去挣脱出来,等你完全把自己张开,人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柴静
  他都能高瞻远瞩,不肯脱离学术讨论和历史因素而计较芥蒂于怀。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仁人君子,治学大师。
  ——周汝昌
  “不在乎”这三个字正是胡适之先生高风亮节的注脚,是胡先生使我们佩服望风仰景、望尘莫及的地方……       
  ——林语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