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同志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在光辉的一生中,始终展现出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求知欲,坚忍不拔的个性,广阔的胸襟,博览群书、博识强记的学习品质,强身健体、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这些奠定了*成为一代伟人的生命基础,值得我们在今天反复研究、大力学习。本书通过几十个小故事展现了*的优秀品质、成长经历和品格习惯,这些对当下的青少年如何自强不息,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如何为实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人生价值努力成长有着指导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刘金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研究员,曾参加《周恩来选集》《邓小平文选》注释工作和《*选集》第2版的注释校订工作,参加了《邓小平文选》第5卷的编辑工作,是国内研究*、邓小平的权威专家。王敏玉: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综合处副处长,副编审。


【目录】

篇 青少年时期
美丽的韶山冲
农民的儿子
“牛司令”
两份“中饭”
爱看“闲书”“杂书”
抗争精神
乐于助人
立志出乡关
“跃跃欲试”
投笔从军
“前途不可限量”
不动笔墨不看书
闹学潮
读“无字之书”
强身健体
“时事通”
“浑身是胆”
组织新民学会
初到北京
湘江风雷
驱张运动
长沙建党
参加一大
“我是工人代表”
第二篇 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创建韶山党支部
发动农民斗争
“农民运动的王”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秋收起义举红旗
三湾改编
上井冈山
朱毛会师
进军赣南
遵义会议
爬雪山
奠基直罗镇
第三篇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论持久战》
“单刀赴会”去重庆
三大战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内容简介】

  《伟人故事》以*同志的学习、成长、革命经历为主线,充分结合当时当地的社会背景和革命形势,介绍了*同志的成长足迹,尤其是青少年时代的志向、理想,以及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光辉事迹。


【免费在线读】

农民的儿子
  毛泽东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
  还是从他的家族说起吧。
  毛泽东的家族早居住在江西的龙城县。
  他的先祖名叫毛太华,在元朝末年时参加了朱元璋的起义队伍。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作为一个下级军官又被派往云南作战。作战胜利后,朱元璋命令留下部分将士镇守云南,毛太华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当地娶妻生子。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加,毛太华思念故土,请许告老还乡。1380年,毛太华带着全家搬到湖南的湘乡县。十多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又迁居到湘潭县韶山冲。从此,毛氏家族便在韶山冲垦荒务农,繁衍生息。
  毛泽东是这个家族的第20代子孙。
  毛泽东的爷爷叫毛翼臣,也叫毛恩普,为人老实厚道。早年与哥哥分家后,毛翼臣从祖居地搬到了韶山冲的上南岸,建了五问茅草屋。他因生活所迫,连祖上留下的部分田产也都典当出去了,58岁时去世了。这时毛泽东刚刚9岁。
  毛泽东的父亲叫毛顺生,又叫毛贻昌,生于1870年。与祖辈不同,毛顺生上过几年私塾。毛顺生身材高大,体格健壮,曾因负债过多,被迫到湘军中当过几年兵,有些见识。回到家乡后,毛顺生便开始当家理事。他为人精明,善持家务,勤于劳作,又兼做点小买卖,逐渐有了些积蓄,很快赎回了父亲典当出去的田产,还新置了一些水田,并在原有房基上改建了十多问瓦房,也就是今天的“毛泽东故居”。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做生意上,家里虽然雇了一个长工,但仍要妻子和孩子们下地劳动。经过他的苦心经营,毛家在当地算得上是一个比较富裕的人家。
  毛泽东的母亲姓文,是湘乡县唐家坨(后改为棠桂阁)人。由于在家排行老七,人称“文七妹”。18岁和毛顺生结婚,先后生了五男二女,但有四个夭折了,后只留下毛泽东、毛泽民、毛泽覃二二=兄弟。文七妹虽然没有念过书,但却是一位勤劳、善良、贤慧的农村妇女。她非常疼爱孩子,也极富同情心,乐于助人。遇有灾荒之年,对于前来讨饭的人,她总是给他们一些吃的,有时还背着丈夫悄悄送些米给贫苦乡邻。她不仅以自己的高尚品德影响孩子,还支持孩子帮助别人。
  ……P7


【1元秒杀专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