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免费在线读】

  幕

[博尼克家对着花园的一间大屋子。前方左首,有一扇门通到博尼克办公室。靠后些,也在左墙上,另有一扇形式相似的门。右墙中央是上外头去的大门。后墙几乎全是大玻璃窗,有一扇门,门外是廊子,廊下有一溜宽台阶通到花园里。廊子上张着一幅遮太阳的天幕。从廊子里望出去,可以看见花园的一角,花园周围有栅栏,栅栏中间有一扇小门。栅栏外头是一条平行的街,对面排列着一溜木头小房子,油漆得鲜艳夺目。正是夏天,太阳晒得热乎乎的。街上有人来来往往,有人站着谈话,在拐角一家铺子里,有顾客出出进进。

[屋子里许多女客围桌而坐。博尼克太太坐在正中。在她左首是霍尔特太太和她女儿奈达,顺着下去是鲁米尔太太和她女儿希尔达。在博尼克太太右首是林纪太太、马塞·博尼克和棣纳·铎尔夫。女客们都在忙着做活。桌子上堆着好些内衣和别的衣服,有的做成了一半,有的只是刚裁好。再往后去,有张小桌子,桌子上摆着两盆花和一玻璃杯糖水,罗冷坐在桌子旁边,手里拿着一本金边的书正在朗诵,可是声音的高度只能使屋里的人偶尔听见一两个词。渥拉夫在外头花园里跑来跑去,手里拿着一张小弓练习射靶。

  ……


【编辑推荐】

  阅读经典的乐趣在于感受想象与思维的异质性,也即穿越时空阅尽人世的欣悦。

  在大众消费文化越来越多地造成单极化的拟象世界的今天,我们需要一种文化救赎,从精神上作出反拨。

  此时此刻,打开一本企鹅经典,你也许不难找到重归家园或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感觉。


【作者简介】

  易卜生(Henrik Johan Ibsen,1828-1906),出生于挪威南部的一个木材商人家庭。青年时受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曾参加挪威民族独立运动。一八四八年开始写作诗歌和剧本,部上演的剧作《墓地》(1850)并未获得关注。一八五一年担任卑尔根剧院编导,一八六二年剧院破产后,不得不借债度日,但仍孜孜不倦创作。一八六四年,离开挪威,来到意大利。一八九一年,回到祖国,已是一位享有盛誉的剧作家。易卜生早期的剧作大多采用挪威古代英雄传奇、歌谣和历史改编创作,是富于民族色彩的浪漫主义戏剧,如《觊觎王位的人》(1863年)。稍后的《布朗德》(1866)、《培尔·金特》(1867)开始向现实主义转变,以日常生活为素材,剖析社会问题,人称“社会问题剧”,包括《社会支柱》(1877)、《玩偶之家》(1879)、《群鬼》(1881)、《人民公敌》(1882)等。晚期的创作转向心理描写和精神分析,如《野鸭》(1884)、《建筑大师》(1892)等。易卜生被公认为现代戏剧之父,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


【目录】

社会支柱

玩偶之家

群鬼

人民公敌

“人学家”与他的问号


【内容简介】

  《企鹅经典:易卜生戏剧选》收录了易卜生中期创作阶段的四大“社会问题剧”:《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立足生活实际,从多方面剖析社会问题,揭露和批判的锋芒直指资产阶级社会的种种弊端,触及到法律、宗教、道德乃至国家、政党、体制等各个领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