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是专为中小学生编著,着重关注“素质成长”的励志版名著。所有的编排都是从阅读兴趣入手,就是为了让孩子愿意看,并能够很快地读进去。

每一部经典名著都是很好的教科书,=特别关注每一本名著中所传递的宝贵人生经验和成长智慧。邀请名师引导阅读,精心批注,解决如何读、如何练、如何考的问题。针对每本书做一个“阅读规划”,对学生自主或课堂阅读进行引导。zui终使学生了解并学习所阅读图书的情感与价值观,达到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学习文学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做到读有所得。



【内容简介】

  《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58年创作的童话。这部五十多年前就家喻户晓的作品,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在今天,它继续影响着广大的读者,为众多的读者所津津乐道。

  王葆是一个天真活泼、富于幻想的少年。当他在学习上碰到困难的时候,或在课余生活中遇到不顺利的时候,就幻想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来帮他轻松地实现目标。一天,王葆在钓鱼时偶遇传说中能够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他想要什么,宝葫芦都能帮他实现。宝葫芦为王葆带来了美丽的金鱼、可口的食物、心爱的书、精致的电磁起重机、崭新的自行车、新鲜的收音机,甚至还有钱。王葆觉得拥有了宝葫芦自己很幸福。可是,王葆逐渐发现宝葫芦原来不分青红皂白,只懂盲目服从,因此屡令王葆哭笑不得:在图书馆,《科学画报》悄悄来到自己的书包;下棋时,“马”飞进自己嘴里;*后更令王葆在数学考试中铸成大错。经过反复思考,王葆决定扔掉宝葫芦。

  全书故事围绕王葆的梦展开,想象力十分丰富。故事内容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十分有趣。整个故事对错褒贬的态度明确,具有很好的教育和启迪意义。


【作者简介】

  张天翼(1906~1985年),现代著名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曾任《人民文学》主编等职。作品多以嘲讽笔调见长,文笔活泼新鲜,风格辛辣。1938年发表短篇小说《华威先生》,著有短篇小说《包氏父子》及儿童文学作品《大林和小林》、《罗文应的故事》、《宝葫芦的秘密》、《秃秃大王》等。


【媒体评论】



【目录】

偶遇宝葫芦
愿望落空
争论和思想斗争
惹麻烦的宝葫芦
贴错标签
巧遇杨拴儿
王葆撒谎了
考试风波
说出真相

......


【免费在线读】

偶遇宝葫芦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你们也许要问:
“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吗?”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见了,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她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niǎn)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不烫啊。冷了好一会儿了。”
“那,我怕冷。”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这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
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
什么!剪脚指甲呀?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
“那,非得讲故事。”
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我就这么着,从很小的时候起,听奶奶讲故事,一直听到我十来岁。奶奶每次跟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的故事充满神秘色彩,极大地吸引着王葆。)
......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