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作者简介】

  罗培新,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耶鲁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华东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国际金融法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发表论文若干,出版专著、译著十余部。


【目录】

导论

篇历史篇

引言

一、空白期(1949—1978年)

(一)几近空白的温州经济

1.“三少一差”的温州经济环境

2.“一潭死水”的温州金融系统

3.“先天不足”的温州民营经济

(二)蛰伏中的温州民间金融

1.温州民间金融的萌芽

2.温州文化与温州精神的孕育

3.温州政府保护意识的形成

(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透析

1.民营经济

2.民间金融

二、发展期(1978—1994年)

(一)温州民间金融兴起

1.多元化的非正式融资渠道

案例1——只见过一天阳光的“方兴钱庄”

案例2——“雨后春笋”般兴起的温州城市信用社

2.民间投资的热潮

(二)温州民间金融的独特性

1.信息成本优势与道德约束力

2.小额信贷优势与灵活利率

3.清晰的产权与灵活的机制

(三)温州民间金融兴起的必然性

1.温州模式:供不应求的资金缺口

2.地方政府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四)呼唤温州民间金融复苏:非公经济的放开

与政策法规的出台

1.解除限制: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

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民营经济铺平道路

3.国家出台的金融政策法规支持

案例3——危机初现:温州民间倒会风波

(五)同时期的珠三角(1978—1994年)

三、放缓期(1994—2000年)

(一)温州民间金融发展放缓

(二)民间金融风险爆发

1.“两社一会”风险爆发

案例4——温州“两社一会”发展的分水岭:金鑫城信社事件

2.非法集资乱象丛生

案例5——大亨的落马:苏方中案

3.高利贷激增

4.标会风险持续存在

(三)温州金融秩序由乱及治

1.取缔非法金融机构组织

2.整顿“两社一会”

3.严惩非法集资

案例6——沈太福“非法集资”事件:体制外的牺牲品

4.有限确认民间借贷

(四)“国进民退”在温州金融领域的放大效应

(五)同时期的珠三角(1994——2000年)

……

第二篇事实篇

第三篇原因篇

第四篇对策篇

附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自2011年10月28日起,华东政法大学国际全融法律学院师生几赴温州,希望通过实地调研来解开民间金融这一谜团。由于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与企业、金融机构、新型金融组织的座谈会非常顺利地进行,并对若干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历经半年多时间,对于温州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民间借贷问题,乃至温州整个金融问题有了更为深人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就温州民间金融与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成因及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历史进行一了深人分析,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报告由温州民间金融发展历史、温州民间金融发展现状、成因以及对策四大部分构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