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图解气象的故事》是“我的第一堂科学知识课系列”的第二册,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出各种气候的成因,也教小读者听懂天气预报中的专有名词,在增进气候知识的同时,更进一步引导小读者思考背后的环境议题,是学习气象知识的*读物!
台风的名字有140个?天上会扑通扑通掉下大鱼?海水变成彩色的时候,鱼虾会大量死亡,难道是世界末日的征兆?
恐龙和长毛象曾活跃在远古时期的地球上,如今却成了博物馆中的化石。为什么会遭到灭绝的命运呢?比较确定的答案是,它们无法适应剧烈改变的气候。
人类能成为现在地球上的强势物种,是由于人类懂得利用火、缝制衣服、盖房屋、克服严寒的气候,撑过了冰河期。
即使是科技进步的现代,人类仍继续与气候对抗。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每一天几乎都有自然灾害发生:洪水、森林大火、干旱、暴风雪、飓风、龙卷风、台风……


【编辑推荐】

★ 升初中必备的科学小常识!
★ 风靡韩国的儿童科普书!
★ 韩国文化部寒暑假推荐读物!

“我的**堂科学知识课系列”
汇集数百幅精细插画和逗趣对白,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科学
给孩子科学、美感和趣味教育,在欢乐的情境下学习科学知识

“我的**堂科学知识课系列”是风靡韩国的儿童科普书,也是韩国*受欢迎的儿童绘本作者送给小读者的小礼物,包含《图解昆虫的世界》《图解气象的故事》《图解动物的世界》《图解水的世界》《图解微生物的世界》共五本书。每一本都搭配百余幅逗趣可爱的插图,深入浅出地解说基本科学知识,还穿插活泼有趣的对白,更能加深小朋友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阅读这套书,小朋友将在聆听故事的情境下,自然而然地吸收科学知识,使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本系列适合7-10岁亲子共读或8-14岁孩子自主阅读。


【作者简介】

撰文 金南吉
毕业于韩国秋溪艺术大学文艺创作系。喜欢动物和昆虫,因此写过很多关于自然科学的书。自然科学著作有《好好玩的科学童话》、《儿童自然学校》、《图解昆虫的世界》、《图解气象的故事》、《图解动物的世界》等;创作童话著作有《冒牌便便》、《小屋日记》、《吃垃圾的恐龙》、《大十五分钟的哥哥》等。

绘图 姜孝淑
韩国专业画家。首尔大学西画系毕业,后在法国艾米寇尔学院(Ecole EmileCohl)和巴黎大学取得漫画硕士学位,现正攻读研究所博士班,也到大学教书,努力创作。儿童绘本作品有《到首尔去的稻草人》、《吃铁的老鼠》、《很久很久以前吃了什么东西?》、《银狐狸和鹬鸟》、《不可不知的米的故事》等。

翻译 金炫辰
韩国庆熙大学美术系毕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硕士。现专事版画创作与翻译,译有《蔡志忠中国古籍经典系列漫画》(中译韩)、《春去春又来》、《漫画世界文学全集》、《2010年韩国趋势》、《我爱数学?科学童话绘本》等百余本。


【目录】

前言

天气和气候
每个国家的气候都不同
季节是怎么形成的?
不断循环的风
高气压和低气压
狂风暴雨,热带性低气压
气候对人类的影响
越来越严重的温室效应
步步进逼的气候异常现象
可怕的大自然灾害
四季分明的中国
地球变暖的元凶
面临枯竭的化石燃料
替代能源与环境

气候常识问答题
气候相关名词解释
索引


【免费在线读】

在地球的大自然环境中,气候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恐龙和长毛象曾活跃在远古时期的地球上,但这些雄霸一方的主角早就消失在历史中,只留下化石。它们为什么没办法继续传宗接代而是遭到灭绝呢?虽然有很多种说法,但可以确认的事实是,它们因为熬不过气候变化而绝种。
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原本是15摄氏度,这是我们生存时最舒适的温度。可是工业化带来了平均气温的变化,人类为了获得工业化的能源,变得像土拨鼠一样,开始挖掘化石燃料。人类的生活越讲究舒适,需要的化石燃料就越多,人类搭乘“文明发展”的快速列车,不断往前奔驰。结果,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使得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74摄氏度。
如今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几乎天天发生自然灾害。洪水、森林大火、干旱、暴风雪、酷暑、台风等接二连三,发生在全球各地。有些地区数十年来第一次降下大雪;有些地区气温飙破40摄氏度;也有些地区持续下了好几天的大暴雨,造成洪水。而地球变暖的元凶就是我们自己,大家都被关在15.74摄氏度的地球温室中。也就是说,大自然灾害的火苗随时都有可能掉到我们头上。地球的脾气为什么变得这么恶劣呢?
本书除了介绍一般的气候常识,也说明为什么气候会与人类为敌。希望大家阅读本书之后,在增加气候知识之余,也能仔细思考气候变化造成的环境问题。

金南吉


【黑洞不是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