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商品详情】

【编辑推荐】
“发现世界丛书”讲述各学科中的“发现”故事,注重展示整个事件进程中发现者们是怎样思考的,以及不同阶段思路的变化;这些发现怎样改变了世界。《发明奇观》是一本十分有趣的书。从众多的现代技术门类中,作者王福康选取了18个侧面,把这些技术当年诞生的情景再现出来,使人们粗略地了解技术对人类新生活的影响。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王福康,1943年生,出版社编审。1961年开始从事出版工作至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编辑学会会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插图史》、《古灯趣谈》等。 从众多的现代技术门类中,《发明奇观》作者王福康选取了18个侧面,把这些技术当年诞生的情景再现出来,使人们粗略地了解技术对人类新生活的影响。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形式活泼的艺术表现手法,《发明奇观》将技术"王国"的有关知识展示给读者,向公众描绘了一幅纵贯古今的科技全景画,带你领略精彩纷呈的科技世界,探秘奥妙神奇的技术王国。

【媒体评论】

【目录】
让人类不再畏惧黑暗

——灯的身世

灯的鼻祖

油灯的诞生

赛月亮的煤气灯

爱迪生与电灯

2l世纪的新灯LED

2.给脚装上“风火轮”

——从脚踏车到智能车

自行车发明XX人

从“木马”变成“铁马”

自行车在中国

未来自行车

戴姆勒发明的摩托车

卡门与他的赛格威智能车

3.重新发明

——“绿色”汽车

从纸上到地上

汽车的XX次发明

改变美国生活方式的福特

......
【前言】

总 序

世界亟待发现,发现改变世界。

人类虽是万物之灵,但对客观世界的了解,直至今天仍然有限,尚未发现的新规律和新事物还太多太多。而一旦发现了一条新规律、一个新事物,并合理地利用它们,世界的面貌就会有所改变,人类的生活就会更加幸福。

发现和发明的重要性,怎样强调也不过分。发现,是科学的华彩乐章,是科学的美妙景致,是科学中*振奋人心的一座座丰碑。科学工作者,包括我自己在内,当初选择这一职业,多因受到科学发现的巨大魅力的感召,和追求科学发现的巨大喜悦的诱导;不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士,对科学的*直观印象,也是科学发现和发明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亲爱的青少年读者们,科学的未来在你们身上,你们将来都有可能获得或大或小的发现,做出或大或小的发明!在此之前,除了在课堂上学习必要的科学知识外,再读一点有关前人如何获得发现、利用发现的故事,想必大有裨益,更充满乐趣。

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推出的“发现世界丛书”,为大家准备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等学科中的大量发现故事。其中,有妙用无穷的《诡谲数学》,围绕着一些中小学的基本数学概念,谈文化,谈历史,谈生活,谈应用,谈思想,说明数学的思维方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尤其是逻辑、概率、统计、博弈等数学分支中的发现,不仅实际应用广泛,而且对人们看问题的思路也会带来深刻的启迪;有“点石成金”的《惊奇化学》,涵盖早期化学发展历程、化学经典理论、化学新发现、人类健康与环境问题中的化学等四大主题,用全面真实的化学图景,激发读者对有趣又有用的化学的探究热情;有梦想成真的《发明奇观》,从众多的现代技术门类中,选取了十多个侧面,把这些技术诞生的情景真实再现给读者,说明技术绝非冷冰冰的,而是深度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对人类更亲切,对环境更友善,通过展示技术的魅力,激发人们对技术科学的兴趣……所有这些,都能让读者领略到不同学科的发现之美。

当然,学科其实只是我们对知识的一种分类方式,它们的本质都是从不同的侧面揭示客观世界。因此,不同学科中的发现故事,都蕴含了类似的道理:面对大千世界,如何寻找发现的突破口;站在十字路口,如何确定发现的大方向;遇到重重障碍,如何走好发现的荆棘路;关乎芸芸众生,如何开掘发现的正能量。

我一向认为,科普固然要把科学道理说清楚,更重要的是,要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时下,科普书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它们都试图努力给读者的人生带来深远而积极的影响。本丛书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个范本:时尚的表述方式、有趣的科学故事、清晰的逻辑线条;从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到如何促进人类文明、社会生活……都有准确的描述。

衷心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以及中学教师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以利科普作品水平的提高。

褚君浩

2013年7月


【免费在线读】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带来了自行车的智能化。在2011年的多个车展上,许多国家的厂商相继推出智能自行车,智能自行车将成为自行车未来发展的一个潮流。现在,智能自行车可以通过智能手机从车联网接收信息和发送信息。未来的智能自行车可以像汽车一样,有类似车载导航仪等专业信息接收设备。
在德国法兰克福车展上,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展示了一款名为E-Bike的概念型智能电动自行车。其*大亮点在于驱动部件全部隐身,马达隐藏在前轮的轴架中,电池隐藏在车身框架里,用一台智能手机充当车载显示屏。这辆电动自行车*高时速25千米,只有2.5千克,一次充电可行驶85千米。它的新潮外形更是吸引了无数青年人。它没有座位前的横档,适合男女使用。通过自行车上的一台智能手机,骑车人可以在它的显示屏上,通过GPS导航系统选择车行的路线,以及显示自行车的故障信息、剩余电量、车速、骑行距离等各种参数,并通过它的界面对自行车各系统进行操作。
在日本东京车展中,丰田公司与雅马哈公司共同开发的新一代自行车——“互联网自行车”,十分引人注目。它也是利用智能手机,与“丰田智能中心”联网,随时获取充电站的位置、排队情况,甚至完成充.电通知等信息。
美国苹果公司也在酝酿推出一辆载有电脑的智能自行车,有人戏称为“自行车电脑”。这辆智能自行车可以和装有相同系统的智能自行车分享实时信息和统计数据;可以把实时信息发送
到服务器,进行远程处理和浏览;还可以自动或根据骑车人的指令,对行程进行录像、
录音、拍照,并且添加地理标签。它不仅可以和其他骑车人进行实时互动,相互交流行车速度、距离、时间、经纬度、海拔、上升、下降、心率、电量、变速设置、节奏、风速、行程、预计行程等信息,还可以把这些数据发送到台式电脑上,进行远程控制。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新材料的不断涌现,给自行车设计师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好的材料来设计和制造出新一代的自行车创造了发挥的空间。
美国采用无辐条的碟形车轮设计的自行车,车轮采用由轻质材料制成的蜂窝结构,外面覆以碳纤维的蒙皮,既轻又结实;车胎是充氦气的窄胎;钛合金制作的脚蹬,比一般的脚蹬重量轻一
半;车架用铝管外包玻璃纤维材料制成;骑车人穿的衣服和戴的头盔都采用宇航技术和材料。日本富士公司设计的一种自行车,车架下梁采用铝蜂窝结构外包合金板材料,强度高,重量轻,价格也较低。意大利设计的自行车,使用轻质宇航材料和具有减少空气阻力的外形,它的车把像飞机翅膀,可减少风的阻力。在车把中部加装有里程速度表。
未来自行车的骑行方式也将会发生变化,由现在的骑式蹬车改为坐式蹬车。现在的骑式蹬车,骑车入主要靠臀部用力,长途骑行时臀部会感到疼痛。而坐式蹬车,人的臀部、腰部甚至背部都用力,用力面积比骑式蹬车增大了5倍以上,从而使人在用力时感到轻松、省力。坐着
蹬车比骑着蹬车可以使出更大的力。据测试,坐着蹬车,腿的*大蹬力约为2300~2600牛。而骑着蹬车,每条腿的*大蹬力不超过800牛。
因而坐式自行车的速度可以更快;坐式自行车的重心比现在的骑式自行车下降30~40厘米,行驶途中不会翻车,尤其是封
闭式坐式自行车不怕风雨,在泥泞的路上行驶,骑车人不会受雨淋和被泥水溅污。同时,气泡式透明座舱盖,外形光滑,迎风面积小,可以大大地减少空气阻力。
骑自行车出行虽然很方便,但是也会遇到无法携带自行车换乘地铁和公交车的尴尬,而且将自行车存放在家中也很麻烦。所以,研制折叠自行车成了自行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一款超便携自行车的诞生,消除了人们骑自行车出行的后顾之忧。人们只需20秒钟,就可将这款自行车折叠起来,而且折叠后的空间很小,只有一个车轮大小,可以方便地存放在办公室的厕所内,携带它换乘公共交通也
十分方便。还有一种剪刀式折叠自行车,折叠后加上货框就是一辆小型手推车。这种便携式折叠自行车,无论在地铁或在电梯间里,携带都很方便。
人们对天空的想往并不因为有了飞机、
航天飞机等飞行器而有所减弱。捷克的一
群工程师发明了一种能飞上天的电动自行车,在捷克布拉格的一处广场上空,足足飞行了5分钟。
这种电动自行车的主体和普通的电动自行车完全没有两样,只是多了4个像排气扇那样的螺旋桨。螺旋桨由功率高达50千瓦的电动机驱动,可以使它像直升飞机一样地起飞。它的车身采用碳纤维制作,车轮安装一种抗冲击的轮胎,车座两侧设有可伸缩的防冲击撑杆,在降落时可以减少冲击力,停靠时又可以起到支撑车身的作用。电池是不足5干克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这辆会飞的电动自行车操纵十分简单,飞行时,可以像在地面上那样扭动车把来实现转弯和掉头,升降则可通过一个按钮来实现,是一款“傻瓜型”飞行器。
人的创意无穷,未来各种创新的自行车还将会不断地涌现出来!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