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好的《本草纲目》图解版本,畅销百万册,全新修订,忠于原著:品物*齐全、图片*丰富、讲解*详尽,看懂**药典,就选这本!
  图增一倍,极具“含金量”的收藏图鉴:以图鉴、速查的方式重新解读经典,适合读者永久收藏。
  品物*全,速查*方便,读懂《本草纲目》,就靠这本:收录46大类35000种药用品物,提供多元化的检索,让你翻书即查,马上学用。



【内容简介】

  《图解本草纲目》初版问世于2009年,时至今日,已经累计畅销突破100万册!已经以八种语言销售到十几个国家,这是让我们欣慰的。在出版后这四年时间里,我们先后不断改版更新,结合读者反馈意见以及适应市场需要,每一次改版都是更精进更准确更符合读者需求。本次修订堪称权威专家审订畅销版,综合了之前版本的所有精华,在保留原文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优化了一看就懂的图解式风格,真正达到让读者“一次就读懂的白话读本,一次就能读懂《本草纲目》的精华”的编辑理念。
  不仅如此,本次改版我们还邀请了中医领域权威专家,耗时近一年之久全盘审订,*程度地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度。《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本书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全新的诠释,精挑1300种品物、3000多条实用附方,将《本草纲目》中的适合现代人养生、治病的实用性功效提炼出来。


【作者简介】

  主编
  赵庆新 著名中医内科医师,从事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审订专家

  陈飞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医生》《北京中医》杂志等期刊编委。

  于雅婷 高级药膳食疗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世健联首席养生专家,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


【目录】

【卷 序 例】
神农本草经名例
七方
十剂
气味阴阳
五味宜忌
五味偏胜
标本阴阳
升降浮沉
四时用药例
五脏六腑用药气味补泻
五脏五味补泻
引经报使
相须相使相畏相恶诸药
相反诸药
服药忌食
妊娠禁忌
饮食禁忌


【第二卷 百病主治】

诸风
痉风
癫痫
卒厥
伤寒热病
瘟疫

湿
火热
诸气
痰饮
脾胃
吞酸嘈杂
噎膈
反胃
呕吐
呃逆
霍乱
泄泻


心下痞满
胀满
诸肿
黄疸
脚气

转筋
喘逆
咳嗽
肺痿肺痈
虚损
寒热
吐血衄血
齿出血
咳血
诸汗
健忘
惊悸
烦躁
不眠
多眠
消渴
遗精梦泄
赤白浊
癃淋
溲数遗尿
小便血
阴痿
强中
阴囊痒
大便燥结
脱肛
痔漏
下血
瘀血
积聚癥瘕
诸虫
肠鸣
心腹痛
胁痛
腰痛
疝溃
痛风
头痛
眩晕
眼目




口舌
咽喉
音声
牙齿
须发
狐臭
丹毒
风瘙疹痱
疬疡癜风
瘿瘤疣痣
瘰疬
痈疽
诸疮上
诸虫伤
诸物哽咽
妇人经水
带下
崩中漏下
胎前
产难
产后
阴病
小儿初生诸病
惊痫
痘疮
小儿惊痫

【第三卷 水 部】


雨水
梅雨水
液雨水
潦水
露水
甘露
明水
冬霜
腊雪

夏冰

流水
千里水 东流水 甘烂水
逆流水
井泉水
井华水
新汲水
醴泉
温汤
盐胆水
山岩泉水
热汤
诸水有毒


【第四卷 火 部】

阳火 阴火
桑柴火
炭火
芦火 竹火
艾火
火针
灯火
烛烬


【第五卷 土 部】

白垩
赤土
黄土
土蜂窠
蚯蚓泥
乌爹泥
伏龙肝
烟胶

釜脐墨
百草霜
石硷

【第六卷 金石部】




自然铜
铜青

黑锡灰

诸铜器

铁落


青玉
青琅玕
珊瑚
玛瑙
宝石
玻璃
水晶
琉璃
云母
白石英
五色石英
紫石英

丹砂
水银
水银粉
银朱
雄黄
雌黄
石膏
理石
长石
滑石
炉甘石
方解石
石钟乳
石脑油
石炭
石灰
阳起石
慈石
代赭石
石胆
砒石

食盐
凝水石
朴硝
蓬砂
矾石


【第七卷 草 部】

甘草
黄耆
人参
沙参

桔梗
黄精
萎蕤
知母
肉苁蓉
锁阳
赤箭天麻

狗脊
贯众
巴戟天
远志
淫羊藿
仙茅
玄参
白头翁
地榆
丹参
紫草
白及
三七
黄连
黄芩
秦艽
茈胡
前胡
防风
独活
升麻
苦参
白鲜
延胡索
贝母
山慈姑
石蒜
白茅
龙胆
细辛
徐长卿
白前

当归

蛇床
藁本
白芷
芍药
牡丹
山柰
高良姜
豆蔻
白豆蔻
缩砂
益智子
荜茇
蒟酱
肉豆蔻
补骨脂
姜黄
郁金
蓬莪
荆三棱
莎草
茉莉
藿香
薰香
兰草
泽兰
马兰
香薷
假苏
薄荷

荠苎


野菊

茵陈蒿
青蒿
茺蔚(益母草)
刘寄奴草
夏枯草
旋覆花
青葙
鸡冠
红蓝花
番红花
大蓟 小蓟
续断
苎麻
大青
蠡实
恶实(牛蒡)
耳(苍耳)
天名精

甘蕉(芭蕉)
麻黄
木贼
灯心草
地黄
牛膝
紫菀
麦门冬
淡竹叶
鸭跖草

酸浆
败酱
迎春花
款冬花
鼠曲草
决明
地肤
王不留行
瞿麦
葶苈
车前
马鞭草
鳢肠(旱莲)
连翘
青黛
甘蓝

水蓼
虎杖
萹蓄
蒺藜
谷精草
海金沙
半边莲
紫花地丁

大黄
大戟
泽漆
甘遂
蓖麻
常山 蜀漆
附子
乌头(草乌头)
射罔
虎掌 天南星
半夏
蚤休
射干
曼陀罗花
芫花

菟丝子
五味子
使君子
木鳖子
番木鳖
马兜铃
牵牛子
月季花
栝萎

何首乌

泽泻
龙舌草
菖蒲
香蒲 蒲黄
水萍

海藻
昆布
海带

骨碎补
石韦
石胡荽
酢浆草
地锦
石斛

陟厘
石蕊
卷柏
马勃

【第八卷 谷 部】


胡麻 (芝麻)
亚麻
大麻
小麦
大麦
雀麦
荞麦
苦荞麦




蜀黍



罂子粟
阿芙蓉
薏苡
玉蜀黍(玉米)

大豆
黄大豆
赤小豆
绿豆
豌豆
豇豆
豆(扁豆)
刀豆
蚕豆

大豆豉
豆腐




麴(曲)
神麴(神曲)

饴糖



烧酒

【第九卷 菜 部】





蒜(小蒜)
葫(大蒜)
芸薹(油菜)
菘(白菜)

莱菔(萝卜)
生姜
茼蒿
干姜
胡荽
胡萝卜
水芹(芹菜)
香(茴香)

荠菜
菠菜
苜蓿
黄花菜

蒲公英
蕺(鱼腥草)


土豆
薯蓣
翘摇


壶卢(葫芦)
冬瓜
南瓜
丝瓜
胡瓜(黄瓜)
苦瓜

紫菜
石花菜
龙须菜


木耳
蘑菰蕈
香蕈

土菌
竹蓐
石耳

【第九卷 菜 部】








木瓜
山楂

安石榴
樱桃
核桃
银杏

橄榄
荔枝
龙眼
松子
槟榔
无花果
椰子

秦椒(花椒)
胡椒
吴茱萸
茗(茶)
西瓜
猕猴桃
葡萄
甘蔗
甜瓜

莲藕
芰实(菱角)
芡实
乌芋(荸荠)
慈姑
【第十一卷 木 部】




沉香
丁香
檀香
安息香

苏合香
龙脑香
杜仲
椿樗


梧桐
合欢

白杨
桦木
巴豆


酸枣
金樱子
郁李
冬青
枸杞

木槿
扶桑
木芙蓉
山茶
黄杨木
蜡梅
木棉
接骨木
茯苓
茯神
猪苓
雷丸

【第十二卷 鳞 部】


鲮鲤(穿山甲)
守宫(壁虎)
蛤蚧

蛇蜕
白花蛇
乌蛇
蝮蛇

鲤鱼
鲢鱼
鳙鱼
鳟鱼
鲩鱼(草鱼)
青鱼
鲚鱼(刀鱼)
鲥鱼
鲫鱼

鳗鲡鱼
鳝鱼
鱼(泥鳅)
乌贼
章鱼

海虾
海马


【第十三卷 介 部】

水龟
玳瑁

牡蛎


真珠(珍珠)
石决明
海蛤
文蛤
蛤蜊

车螯
贝子
紫贝
淡菜
海螺
田螺
蜗螺
海月(江珧)

【第十四卷 禽 部】





鹈鹕


鹄(天鹅)
鹜(鸭)

鸳鸯


鸬鹚
鱼狗(翠鸟)


雉(野鸡)
鹧鸪
竹鸡




伏翼(蝙蝠)
寒号鸟

斑鸠

鹆(八哥)
莺(黄鹂)
啄木鸟
慈乌
乌鸦
鹊(喜鹊)
杜鹃
鹦鹉

孔雀


鹗(鱼鹰)
鸱(鸢)
鸱鸺

【第十五卷 兽 部】





黄羊





阿胶














山獭
水獭


鼹鼠

土拨鼠
貂鼠
黄鼠
鼬鼠(黄鼠狼)

猕猴

猩猩
狒狒


【第十六卷 人 部】

乱发
爪甲
牙齿
乳汁
人胞(紫河车)
附录:古今医学常用度量衡对照表
索引


【前言】

原 序
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故萍实商羊,非天明莫洞。厥后博物称华,辨字称康,析宝玉称倚顿,亦仅仅晨星耳。楚蕲阳李君东璧,一日过予弇山园谒予,留饮数日。予窥其人,睟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解其装,无长物,有《本草纲目》数十卷。谓予曰∶时珍,荆楚鄙人也。幼多羸疾,质成钝椎;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着数言。古有《本草》一书,自炎黄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旧本一千五百一十八种,今增药三百七十四种,分为一十六部,著成五十二卷。虽非集成,亦粗大备,僭名曰《本草纲目》。愿乞一言,以托不朽。”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着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李君用心嘉惠何勤哉!噫!碔玉莫剖,朱紫相倾,弊也久矣。故辨专车之骨,必俟鲁儒;博支机之石,必访卖卜。予方著《弇州卮言》,恚博古如《丹铅卮言》后乏人也,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盍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
时万历岁庚寅春上元日,弇州山人凤洲王世贞拜撰。
进《本草纲目》疏
湖广黄州府儒学增广生员李建元谨奏,为遵奉明例访书,进献《本草》以备采择事。臣伏读礼部仪制司勘合一款,恭请圣明敕儒臣开书局纂修正史,移文中外。凡名家著述,有关国家典章,及纪君臣事迹,他如天文、乐律、医术、方技诸书,但成一家名言,可以垂于方来者,即访求解送,以备采入《艺文志》。如已刻行者,即刷印一部送部。或其家自欲进献者,听。奉此。臣故父李时珍,原任楚府奉祠,奉敕进封文林郎、四川蓬溪知县。生平笃学,刻意纂修。曾著《本草》一部,甫及刻成,忽值数尽,撰有遗表,令臣代献。臣切思之:父有遗命而子不遵,何以承先志;父有遗书而子不献,何以应朝命。矧今修史之时,又值取书之会,臣不揣谫陋,不避斧钺,谨述故父遗表。臣父时珍,幼多羸疾,长成钝椎,耽嗜典籍,若啖蔗饴。考古证今,奋发编摩,苦志辨疑订误,留心纂述诸书。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注解群氏,谬误亦多。行年三十,力肆校雠;历岁七旬,功始成就。野人炙背食芹,尚欲献之天子;微臣采珠聚玉,敢不上之明君。昔炎黄辨百谷,尝百草,而分别气味之良毒;轩辕师岐伯,遵伯高,而剖析经络之本标。遂有《神农本草》三卷,《艺文》录为医家一经。及汉末而李当之始加校修,至梁末而陶弘景益以注释,古药三百六十五种,以应重卦。唐高宗命司空李重修,长史苏恭表请伏定,增药一百一十四种。宋太祖命医官刘翰详校,宋仁宗再诏补注,增药一百种。召医唐慎微合为《证类》,修补众本草五百种。自是人皆指为全书,医则目为奥典。夷考其间,瑕不少。有当析而混者,如葳蕤、女葳,二物而并入一条;有当并而析者,如南星、虎掌,一物而分为二种。生姜、薯蓣,菜也,而列草品;槟榔、龙眼,果也,而列木部。八谷,生民之天也,不能明辨其种类;三菘,日用之蔬也,罔克的别其名称。黑豆、赤菽,大小同条;硝石、芒硝,水火混注。以兰花为兰草,卷丹为百合,此寇氏《衍义》之舛谬;谓黄精即钩吻,旋花即山姜,乃陶氏《别录》之差讹。酸浆、苦耽,草菜重出,掌氏之不审;天花、栝蒌,两处图形,苏氏之欠明。五倍子,构虫窠也,而认为木实;大草,田字草也,而指为浮萍。似兹之类,不可枚陈,略摘一二,以见错误。若不类分品列,何以印定群疑?臣不揣猥愚,僭肆删述,重复者芟之,遗缺者补之。如磨刀水、潦水、桑柴火、艾火、锁阳、山柰、土茯苓、番木鳖、金柑、樟脑、蝎虎、狗蝇、白蜡、水蛇、狗宝、秋虫之类,并今方所用,而古本则无;三七、地罗、九仙子、蜘蛛香、猪腰子、勾金皮之类,皆方物土苴,而稗官不载。今增新药,凡三百七十四种,类析旧本,分为一十六部。虽非集成,实亦粗备。有数名或散见各部,总标正名为纲,余各附释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出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上自坟典,下至传奇,凡有相关,靡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我太祖高皇帝首设医院,重设医学,沛仁心仁术于九有之中;世宗肃皇帝既刻《医方选要》,又刻《卫生易简》,蔼仁政仁声于率土之远。伏愿皇帝陛下体道守成,遵祖继志;当离明之正位,司考文之大权。留情民瘼,再修司命之书;特诏良臣,著成昭代之典。治身以治天下,书当与日月争光;寿国以寿万民,臣不与草木同朽。臣不胜冀望屏营之至。臣建元为此一得之愚,上干九重之览,或准行礼部转发史馆采择,或行医院重修,父子衔恩,存殁均戴。臣无任瞻天仰圣之至。
万历二十四年十一月日进呈,十八日奉圣旨∶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
《本草纲目》凡例
一、《神农本草》三卷,三百六十种,分上、中、下三品。梁陶弘景增药一倍,随品附入。唐、宋重修,各有增附,或并或退,品目虽存,旧额淆混,义意俱失。今通列一十六部为纲,六十类为目,各以类从。三品书名,俱注各药之下,一览可知,免寻索也。二、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诸虫、鳞、介不别,或虫入木部,或木入草部。今各列为部,首以水、火,次之以土,水、火为万物之先,土为万物母也。次之以金、石,从土也。次之以草、谷、菜、果、木,从微至巨也。次之以服、器,从草、木也。次之以虫、鳞、介、禽、兽,终之以人,从贱至贵也。药有数名,今古不同。但标正名为纲,余皆附于释名之下,正始也。仍注各本草名目,纪原也。唐、宋增入药品,或一物再出、三出,或二物、三物混注,今俱考正,分别归并,但标其纲,而附列其目。如标龙为纲,而齿、角、骨、脑、胎、涎皆列为目;标粱为纲,而赤、黄粱米皆列为目之类。诸品首以释名,正名也;次以集解,解其出产、形状、采取也;次以辨疑、正误,辨其可疑,正其谬误也;次以修治,谨炮炙也;次以气味,明性也;次以主治,录功也;次以发明,疏义也;次以附方,着用也;或欲去方,是有体无用矣(旧本附方二千九百三十五,今增八千一百六十一)。唐、宋以朱墨圈盖分别古今,经久讹谬。今既板刻,但直书诸家本草名目于药名、主治之下,便览也。诸家本草,重复者删去,疑误者辨正,采其精粹,各以人名,书于诸款之下,不没其实,且是非有归也。诸物有相类而无功用宜参考者,或有功用而人卒未识者,俱附录之。无可附者,附于各部之末。盖有隐于古而显于今者,如莎根即香附子,陶氏不识而今则盛行;辟虺雷,昔人罕言而今充方物之类,虽冷僻,不可遗也。唐、宋本所无,金、元、我明诸医所用者,增入三十九种。时珍续补三百七十四种。虽曰医家药品,其考释性理,实吾儒格物之学,可裨《尔雅》、《诗疏》之缺。旧本序例重繁,今止取神农为正,而旁采《别录》诸家附于下,益以张、李诸家用药之例。古本百病主治药,略而不切。王氏《集要》、祝氏《证治》,亦约而不纯。今分病原列之,以便施用,虽繁不紊也。神农旧目及宋本总目,附于例后,存古也。





【免费在线读】

  李时珍说 ;凡是草木中可吃的叫做菜。韭、薤、葵、葱、藿,为五菜。《素问》中说:“五谷为养,五菜为充。”所以五菜可以辅佐谷气,疏通壅滞。古时人们发现了谷、菜,把它们种植在场圃里,以备饥荒之年。明朝初年,周定王编《救荒本草》,收集可救济荒年的草木四百多种,含有救济苍生的旨义。生命所育化,本在五味;五脏之亏损,伤在五味。调和五味,使脏腑通,气血流,骨正筋柔,腠理密,便能长寿。因此,《黄帝内经》中教导说“食医有方”,菜对于人,补益非小。但五气的良毒各不相同,五味食后所入的脏腑又有偏胜,人们日常食用时却少有人知道。于是搜集可以吃的草,列为菜部,分为荤辛类、柔滑类、蓏类、水菜类和芝栭类五类。
  韭
  【释名】又名:草钟乳、起阳草。 苏颂说 :据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韭 字像其叶长出地上的形状,种一次便长期生 长,所以叫做韭。韭菜一年可割三四次,只 要不伤到根,到冬天用土盖起来,来年春天 又会生长。 陈藏器说 :俗称韭为草钟乳,是说它温 补的功效。 李时珍说:韭的茎叫韭白,根叫韭黄, 花叫韭菁。《礼记》称韭为丰本,是说它美在 根。薤之美在白,韭之美在黄,韭黄是韭末 出土的部分。
  【集解】李时珍说:韭菜丛生,长得很茂盛, 叶长、颜色青翠。韭可以分根栽种,也可以撒 子种植。韭叶长到三寸长时便割,但不宜在中 午割,且一年中割不能超过五次,如果要收种 子就只割一次。八月份开花成丛,收取后腌藏 作为菜,叫做长生韭,说是割后又生,久久不衰。九月份收种子,其种子为黑色,形状扁平,需 放在通风的地方阴干,勿受湿。北方人到冬天 就把它的根移到土窖中,用马粪盖着保暖,韭 叶就能生长,可长高至一尺左右,如果不见阳光, 则韭叶呈嫩黄色,叫做韭黄,列为佳肴。韭作 为菜,可生吃,可熟吃,也可以腌制储藏,是 菜中有益于身体的一种蔬菜。
  [性味]味辛、微酸,性温,涩,无毒。 李时珍说:生:味辛,涩。熟:味甘、酸。 寇宗奭说 :春天吃则香,夏天吃则臭, 吃多了会使人神昏目暗,酒后不能吃韭菜。 孟诜说 :不能与蜂蜜和牛肉一起吃。
  [主治]主归心,安五脏,除胃中烦热, 可以长期吃。《名医别录》
  叶 :同鲫鱼煮来吃,可治急性痢疾。根: 入生发膏中使用。(陶弘景)
  根、叶:煮来吃,能温中下气,补虚益阳, 调和脏腑,增加食欲,止泻脓血,治腹中冷痛。生捣汁服,治胸痹骨痛不能碰触,又解各种药物的毒性,治疗狂犬咬伤。用汁外涂,治毒蛇、蝎子、毒虫咬伤。(陈藏器)
  煮食,补肺气,除心腹陈寒痼冷和腹部包块。捣汁服,治肥胖人中风后失音。《日华子诸家本草》煮食,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宁源)
  炸熟,用盐、醋调,空腹吃十顿,治胸膈噎气。捣汁服,治胸痹刺痛如锥子扎,服后吐出胸中恶血可愈。(孟诜)
  主吐血咳血、鼻出血、尿血,妇女经脉逆行,跌打损伤和膈噎病。(朱震亨)
  饮用生汁,治上气喘息,解肉脯毒。煮汁饮,可止消渴盗汗。气熏治产妇血晕。煎水洗治肠痔脱肛。(李时珍)
  【发明】苏颂说:以前人们在正月过节时吃五辛来避疠气,这五辛为韭菜、薤、葱、蒜和生姜。
  李时珍说:韭,叶热根温,功用相同。生则辛而散血,熟则甘而补中。韭入足厥阴经,为肝之菜。《素问》说心病宜吃韭菜,《食鉴本草》说韭菜归肾,说法虽不同,但道理是一样的。因心为肝之子,肾为肝之母,母能令子实,所以虚则补其母。
  【附方】1.胸痹急痛,痛如锥刺,不能俯仰,自汗:取生韭或韭菜根五斤,洗净捣汁服。2.盗汗:取韭菜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3.痢疾:多吃韭菜,用韭叶作汤,煮粥,炸食,炒来吃都可以。4.五般疮癣:取韭菜根炒存性,捣为末,调猪油涂搽。5.漆疮作痒:将韭叶杵烂外敷。

  ……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