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

  ★ 香港中华书局百年典藏,全套50册;跨越经典**、引领国学变革 ★ 独一无二的权威创作团队,国学泰斗饶宗颐名誉主编,集结两岸三地空前阵容,全球汉学界的**学者倾力打造 ★ 深具国际视野,展现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以现代眼光、世界眼光、未来眼光来抚慰人心的摩登新国学 ★ 贴近当代社会的解读,挖掘古代国学经典的当代意义,浮躁社会的醒世箴言,迷茫心灵的治愈良药 ★ 老少皆宜,修身、学习,导读、原典、注释、译文、赏析与点评、名句索引、插图等一应俱全,解读全面专业权威。真正读懂伟大思想、受益一生 ★ 诗书传家久,国学继世长,双色印刷,装帧典雅,用纸考究,附全彩阅读指南,馈赠佳品、传世国学典藏


【作者简介】

  康震,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李白研究会、苏轼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词散文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出版《长安文化与隋唐诗歌》、《隋唐五代散文史》、《康震品李白》、《康震评说苏东坡》等学术著作、教材多部。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新世纪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等多项奖励。二〇〇五年至今,在中央电视台(CCTV)十频道《百家讲坛》主讲“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苏轼”、“李清照”、“唐宋八大家系列”等专题讲座,获得观众的广泛好评。

  陈珀如,台湾台北人,一九八七年毕业于台北工专(今台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系。北京 师范大学文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语言中心与新加坡新跃大学古代文学课程教师。出版图书有《唐诗专题研究》、《中学作文新起点》,发表论文有《王维表体文浅论》、《瑟瑟罗裙琥珀酒——论西域名物与唐诗色彩词》等。


【目录】

《唐诗三百首》导读

五言古诗 三十首

感遇 二首 张九龄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月下独酌 李白

望岳 杜甫

赠卫八处士 杜甫

佳人 杜甫

梦李白 二首 杜甫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王维

青溪 王维

渭川田家 王维

西施咏 王维

秋登万山寄张五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孟浩然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王昌龄

寻西山隐者不遇 丘为

春泛若耶溪 綦毋潜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贼退示官事 并序 元结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韦应物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

东郊 韦应物

送杨氏女 韦应物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柳宗元

乐府 七首

塞上曲 王昌龄

塞下曲 王昌龄

关山月 李白

子夜吴歌 李白

长干行 李白

列女操 孟郊

游子吟 孟郊

七言古诗 二十一首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古意 李颀

送陈章甫 李颀

琴歌 李颀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杜甫

古柏行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并序

杜甫

石鱼湖上醉歌 并序 元结

山石 韩愈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韩愈

渔翁 柳宗元

长恨歌 白居易

琵琶行 并序 白居易

韩碑 李商隐

乐府 十二首

燕歌行 并序 高适

古从军行 李颀

洛阳女儿行 王维

老将行 王维

蜀道难 李白

长相思 二首 李白6

行路难 李白

将进酒 李白

兵车行 杜甫

丽人行 杜甫

哀王孙 杜甫

五言律诗 七十七首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唐玄宗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在狱咏蝉 骆宾王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杂诗 沈佺期

题大庾岭北驿 宋之问

次北固山下 王湾

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寄左省杜拾遗 岑参

赠孟浩然 李白

渡荆门送别 李白

送友人 李白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春望 杜甫

月夜 杜甫

春宿左省 杜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

别房太尉墓 杜甫

旅夜书怀 杜甫

登岳阳楼 杜甫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山居秋暝 王维

归嵩山作 王维

终南山 王维

酬张少府 王维

过香积寺 王维

送梓州李使君 王维

汉江临眺 王维

终南别业 王维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与诸子登岘山 孟浩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

岁暮归南山 孟浩然

过故人庄 孟浩然

秦中寄远上人 孟浩然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留别王维 孟浩然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刘长卿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送僧归日本 钱起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钱起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 韩翃

阙题 刘眘虚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送李端 卢纶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司空曙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贼平后送人北归 司空曙

蜀先主庙 刘禹锡

没蕃故人 张籍

草 白居易

旅宿 杜牧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早秋 许浑

蝉 李商隐

风雨 李商隐

落花 李商隐

凉思 李商隐

北青萝 李商隐

送人东游 温庭筠

灞上秋居 马戴

楚江怀古 马戴

书边事 张乔

除夜有怀 崔涂

孤雁 崔涂

春宫怨 杜荀鹤

章台夜思 韦庄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七言律诗 五十一首

黄鹤楼 崔颢

行经华阴 崔颢

望蓟门 祖咏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

崔曙

送魏万之京 李颀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岑参

附录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贾至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酬郭给事 王维

蜀相 杜甫

客至 杜甫

野望 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登高 杜甫

登楼 杜甫

宿府 杜甫

阁夜 杜甫

咏怀古迹 五首 杜甫

江州重别薛六柳八二员外

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同题仙游观 韩翃

春思 皇甫冉

晚次鄂州 卢纶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遣悲怀 三首 元稹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

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

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白居易

锦瑟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隋宫 李商隐

无题 二首 李商隐

筹笔驿 李商隐

无题 李商隐

春雨 李商隐

无题 二首 李商隐

利州南渡 温庭筠

苏武庙 温庭筠

宫词 薛逢

贫女 秦韬玉

乐府 一首

独不见 沈佺期

五言绝句 二十九首

鹿柴 王维

竹里馆 王维

送别 王维

相思 王维

杂诗 王维

送崔九 裴迪

终南望余雪 祖咏

宿建德江 孟浩然

春晓 孟浩然

静夜思 李白

怨情 李白

八阵图 杜甫

登鹳雀楼 王之涣

送灵澈 刘长卿

听弹琴 刘长卿

送上人 刘长卿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韦应物

听筝 李端

新嫁娘词 王建

玉台体 权德舆

江雪 柳宗元

行宫 元稹

问刘十九 白居易

何满子 张祜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渡汉江 宋之问

春怨 金昌绪

哥舒歌 西鄙人

乐府 八首

长干行 二首 崔颢

玉阶怨 李白

塞下曲 四首 卢纶

江南曲 李益

七言绝句 五十一首

回乡偶书 贺知章

桃花溪 张旭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闺怨 王昌龄

春宫曲 王昌龄

凉州曲 王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李白

逢入京使 岑参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滁州西涧 韦应物

枫桥夜泊 张继

寒食 韩翃

月夜 刘方平

春怨 刘方平

征人怨 柳中庸

宫词 顾况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乌衣巷 刘禹锡

春词 刘禹锡

宫词 白居易

赠内人 张祜

集灵台 二首 张祜

题金陵渡 张祜

宫中词 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牧

赤壁 杜牧

泊秦淮 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遣怀 杜牧

秋夕 杜牧

赠别 二首 杜牧

金谷园 杜牧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寄令狐郎中 李商隐

为有 李商隐

隋宫 李商隐

瑶池 李商隐

嫦娥 李商隐

贾生 李商隐

瑶瑟怨 温庭筠

马嵬坡 郑畋

已凉 韩偓

金陵图 韦庄

陇西行 陈陶

寄人 张泌

杂诗 无名氏

乐府 九首

渭城曲 王维

秋夜曲 王维

长信怨 王昌龄

出塞 王昌龄

清平调词 三首 李白

出塞 王之涣

金缕衣 杜秋娘

名句索引


【内容简介】

  《中信国学大典》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篇幅适中,所收作者兼顾众家,同时涵盖各种不同的诗歌题材,脍炙人口之作略无遗漏,历经二百余年,尚能光景常新,继续发挥中国古代诗歌启蒙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中信国学大典”之《唐诗三百首》,学者康震、陈珀如在译注的同时,还加入了现代化的解读,令古老的经典有了现代化的韵味,别有新意。


【免费在线读】

《唐诗三百首》导读 康?震 唐诗,是唐代文学留给后世的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它诸体完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成就斐然。唐诗流传至今的有五万多首,可考诗人有两千八百余人。 唐诗在历代的诸多选本 在普及和流播过程中,唐诗选本难以胜数。仅唐人编选的唐诗选本便有多种,其中多为断代选集,如芮挺章的《国秀集》选录天宝三载前初、盛唐的诗作,殷璠的《河岳英灵集》专录盛唐开元、天宝间的诗作,高仲武则仿殷书体例选肃宗、代宗二朝诗作,编成《中兴间气集》。这些选集的编选各有所重,如殷璠取诗论兴象重风骨而无取权势,元结的《箧中集》则多录复古之诗人作品,姚合的《极玄集》则以王维一派诗风为重,后蜀韦的《才调集》却偏重晚唐作品,以丽宏敞为宗。 “唐人选唐诗”选集,为唐诗发展与唐代诗人生平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到了宋代,开始出现唐代诗歌总集。宋人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收录唐人绝句逾万首,赵孟奎的《分门纂类唐歌诗》收诗达四万余首。 宋元时期的唐诗选本不多,较重要者有宋代王安石之《唐百家诗选》,但此选集无明确选编标准。宋绶所编的《岁时杂咏》专取唐人岁时节日诗歌。周弼专录唐人七绝、七律、五律三体诗,编成《唐三体诗》,并详细分格,讲说做法。金朝元好问的《唐诗鼓吹》风格宗流丽晓畅,取诗偏于中、晚唐。元代杨士弘的《唐音》则以始音、正声、嗣响分选唐诗,有较大影响。 及至明清,唐诗选本甚众,其中影响的明代选本是高的《唐诗品汇》与李攀龙的《唐诗选》。前者选诗与析论皆具识见,论诗崇尚盛唐,并区分流变,将唐诗确分为初、盛、中、晚唐四期,为学习唐诗者指出明确途径,影响甚为深远;后者则以初、盛唐为重,以精美流丽、声响洪亮为宗,其选本颇为世人所重,但入清后渐遭冷落。 另有明代胡震亨的《唐音癸签》,分成十签,分门别类地汇辑唐代诗歌。其他有影响的明代选本尚有唐汝询的《唐诗解》、陆时雍的《唐诗镜》等。 清初季振宜则以钱谦益的《唐诗纪事》为据,编成《唐诗》七百一十七卷。康熙年间官修之《全唐诗》,便是以季书为本、胡书为补编纂完成的。《全唐诗》不作选择地网罗唐人诗歌,成书匆促,重出误收、短漏讹误之处甚多,颇受后人诟病,但其总汇唐代诗歌,使唐诗爱好者和研究者大获沾益,并对唐诗的流传有较大贡献。清代选本中,具影响力者有王夫之的《唐诗评选》、王士祯的《唐贤三昧集》和《唐人万首绝句选》。 此外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选诗推崇温柔敦厚,录诗一千九百余首,分体编排,流行一时,影响极大。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则选取脍炙人口、通俗晓畅之作,适应童蒙课读之需要,流布广泛,家弦户诵,成为唐诗选集的经典。 蘅塘退士与《唐诗三百首》的编选 《唐诗三百首》编成于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原仅署名“蘅塘退士”,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学者考证,才确知作者为孙洙。孙洙(一七一一至一七七八),字临西,或作苓西,别号蘅塘退士,江苏无锡人。乾隆十六年(一七五一)进士,历官直隶大城、卢龙、山东邹平知县。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任山东乡试同考官,后改江宁府儒学教授。晚年归里,著有《蘅塘漫稿》。乾隆二十八年,与善书工诗的继室徐兰英切磋商讨,编成这部唐诗选作为家塾课本。 从清代顾光旭编《梁溪诗钞》卷四十二、窦镇《名儒言行录》卷下之相关资料可知,孙洙少时家贫却苦读不辍,曾先后多次担任学官之职。孙洙历任学官,深明诗教以教化为上,其书中自序言此选集以“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祈能达到“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的目的,体现出其纯学方正之意旨。 《唐诗三百首》的特点 《唐诗三百首》篇幅适中,所收作者兼顾众家,既收到“一脔全鼎”之效,亦可达到普及之目的。据学者统计分析,其所选篇目中有二百七十首见于王士祯的《古诗选》、《唐贤三昧集》、《唐人万首绝句选》,有二百三十九首见诸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其余则见于高的《唐诗品汇》、唐汝询的《唐诗解》等著名唐诗选本中。细析篇目,所取者皆为平大敦厚或怨而不怒之作,力尊丰神情韵之唐调为正宗。 其所收作者共七十七位,其中杜甫入选作品多,其次为王维、李白、李商隐、孟浩然、韦应物,此六位诗人的作品总数便已达百首,成为选集突出的重点。其余作家上至皇帝、宰执,下到僧人、歌女,兼收反映社会各阶层生活的诗人作品。同时涵盖各种不同的诗歌题材,举凡山水田园、咏史怀古、登山临水、赠别怀远、边塞出征、思妇宫怨等等,兼而有之,脍炙人口之作略无遗漏。如王之涣存诗只有六首,便选进两首;金昌绪仅存一首,亦选入。《唐诗三百首》选诗还兼重实用,那些奉和应制、劝慰落第罢官之作也都在集中,以合科举取士之用。 编者在择选具有代表性诗人作品的同时,不仅选取他们成就的代表作,使全书作品成为之选,还择取多种诗歌体裁,以表现其不同风貌。如杜甫选诗中,他擅长的律诗有二十多首,同时也选有古体诗与绝句。李白的选诗中,能表现其个性和风格的古体诗、乐府诗合计十几首,但绝句与律诗亦不曾或缺。 《唐诗三百首》的编选初旨乃欲取代“工拙莫变”的千家诗,成为童蒙读本,并期待读者能贯彻终身,直至“白首亦莫能废”。因此编者承旧创新地确立了自己的编排体例,以避免进入《千家诗》只选五七律绝、轻情志逐声对的歧途。 全书涵括唐代诗歌的全部体裁,并按诗体分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六大类,同时单列乐府诗于每类之后。这种先古体后律体、绝句的诗体安排,除呈现出唐诗发展历程之外,亦秉承自唐以来学诗从古体着手,先培植底气,以情志为本,再入律体调声逐对技巧的学诗传统,以达到“声律风骨兼备”的境界。单列乐府诗于每类之后,一方面便于吟诵、利于学习诗歌,同时也表现唐诗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以及律诗由乐府发展而来的演进轨迹。 《唐诗三百首》满足了童蒙诗集方正、易诵、易读、易解的需要,并顾及诗歌体裁、题材的完备,其思想内容涉及丰富的时代社会生活与思想情感。虽在选目上仍有畸重畸轻、顾此失彼的缺点,许多知名作者的代表诗作未被收录,也缺乏反映社会矛盾、民生疾苦的诗作,但在历代的唐诗选集中,仍不失为一部影响力、生命力,雅俗共赏的选本,编定之初便已“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见光绪十一年仲夏月中浣四藤吟社主人《唐诗三百首序》),迄今历经二百余年,尚能光景常新,继续发挥中国古代诗歌启蒙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本书的主要贡献 《唐诗三百首》自编成以来,其批评注释本极多,屡刻每有增补,有三百一十三首、三百一十七首、三百二十一首等不同版本,其中,以章燮《唐诗三百首注疏》为早,陈婉俊《唐诗三百首补注》于作家小传和名物典故均有诠解,影响。此次整理评注是以“中华经典藏书”(其底本为陈婉俊补注本的光绪间日本四藤吟社刊本)为底本,参以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以及诸家别集。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是: 一、整理文本,校正部分误字。对于诗人的小传,力求简明、全面地介绍其生平、诗作风格和作品结集情况。 二、重新注释,力求简明浅显,不作过多的征引、考证,同时校改底本某些注错之处,补充一些必要的注释。如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根据考证,张丞相应指“张说”而非“张九龄”;韦庄《章台夜思》中章台之地点,为楚灵王行宫章华台,故址在今湖北,陕西长安为非。 三、对作品作赏析与点评,着力在历代蜂起的大批注本之外,找出贴近时代的新意,这是一个较为新颖的尝试。在短小的篇幅中,希望能以简洁、优美的文字,引领读者与我们一起进入诗歌的氛围,深入理解诗意,一同欣赏和借鉴唐诗的艺术技巧,并发现唐代诗歌的当代意义。 这是一件嘉惠学林、泽被大众的好事,值得我们努力。蒙出版方的热情邀约与帮助,我们不揣浅陋,大胆地进行了整理与评注的工作。囿于学识不足与时间所限,必然还存在诸多不当之处,恳请各位读者赐教。


【前言】

出版说明 为什么要阅读经典?道理其实很简单——经典正是人类智慧的源泉、心灵的故乡。也正因如此,在社会快速发展、急剧转型,也容易令人躁动不安的年代,人们也就更需要接近经典、阅读经典、品味经典。 迈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也越来越关注中国,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另外,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也都会空前地引人注目,这其中,中国文化无疑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相应地,对于中国经典的阅读自然也就拥有了不断扩大的潜在市场,值得重视及开发。 于是也就有了这套立足港台、面向海内外的“中信国学大典”的出版。希望通过本套丛书的出版,继续搭建古代经典与现代生活的桥梁,引领读者摩挲经典,感受经典的魅力,进而提升自身品位,塑造美好人生。 中信国学大典收录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近六十种,涵盖哲学、文学、历史、医学、宗教等各个领域。编写原则大致如下: (一)精选原则。所选著作一定是相关领域有影响、代表性、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包括中国部哲学元典、被尊为“群经之首”的《周易》,儒家代表作《论语》、《孟子》,道家代表作《老子》、《庄子》,早、有代表性的兵书《孙子兵法》,早、系统完整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大乘佛教和禅宗重要的经典《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国部诗歌总集《诗经》,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中国古老的地理学著作《山海经》,中国古代著名的游记《徐霞客游记》等等,每一部都是了解中国思想文化不可不知、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而对于篇幅较大、内容较多的作品,则会精选其中值得阅读的篇章。使每一本都能保持适中的篇幅、适中的定价,让大众都能买得起、读得起。 (二)尤重导读的功能。导读包括对每一部经典的总体导读、对所选篇章的分篇(节)导读,以及对名段、金句的赏析与点评。导读除介绍相关作品的作者、主要内容等基本情况外,尤其强调取用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当代眼光,将这些经典放在全球范围内、结合当下社会生活,深入挖掘其内容与思想的普世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刻启示与借鉴意义。通过这些富有新意的解读与赏析,真正拉近古代经典与当代社会和当下生活的距离。 (三)通俗易读的原则。简明的注释,直白的译文,加上深入浅出的导读与赏析,希望帮助更多的普通读者读懂经典,读懂古人的思想,并能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取更多的知识及更多的生活启示。 (四)方便实用的原则。关注当下、贴近现实的导读与赏析,相信有助于读者“古为今用”、自我提升;卷尾附录“名句索引”,更有助于读者检索、重温及随时引用。 (五)立体互动,无限延伸。配合图书的出版,开设专题网站,增加朗读功能,将图书进一步延展为有声读物,同时增强读者、作者、出版者之间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随性的交流互动,在使经典阅读更具立体感、时代感之余,亦能通过读编互动,推动经典阅读的深化与提升。 这些原则可以说都是从读者的角度考虑并努力贯彻的,希望这一良苦用心终亦能够得到读者的认可、进而达到经典普及的目的。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主编,除表明先生对出版工作的一贯支持外,更显示出先生对倡导经典阅读、关心文化传承的一片至诚。在此,我们要向饶公表示由衷的敬佩及诚挚的感谢。 倡导经典阅读,普及经典文化,永远都有做不完的工作。期待本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


【媒体评论】

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篇幅适中,所收作者兼顾众家,同时涵盖各种不同的诗歌题材,脍炙人口之作略无遗漏,既收“一脔全鼎”之效,亦可达普及之目的,编定之初便已“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历经二百余年,尚能光景常新,继续发挥中国古代诗歌启蒙与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康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