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幼儿教师语言/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21世纪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以普通话语音和科学发声训练为基础,以朗读练习为方法,并伴以大量朗读实践训练文本。同时,从幼儿教师的职业语言特点出发,开展有关幼儿教师的故事朗读、讲述的针对性训练,帮助学习者掌握幼儿文学的演绎方式,提高教学教育口语的运用能力。
  《幼儿教师语言/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21世纪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结构分明,切合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针对幼儿园一线教育教学实用内容编写,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不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还可以为幼儿园教师提供专业培训指导。


【目录】

单元 语音篇
章 普通话语音基础
节 概说
第二节 声母
第三节 韵母
第四节 声调
第五节 语流音变
第二章 发声技能
节 呼吸控制
第二节 共鸣控制
第三节 吐字归音
第四节 嗓音保护
第二单元 朗读篇
第三章 朗读概论
节 朗读准备
第二节 朗读的内部技巧
第四章 朗读外部技巧
节 朗读外部技巧的认识和运用
第二节 停连
第三节 重音
第四节 语气
第五节 节奏
第五章 幼儿文学作品朗读
节 幼儿文学作品朗读材料的选择
第二节 幼儿文学作品朗读要领
第三节 不同幼儿文学作品的朗读
第六章 态势语运用与训练
节 态势语的概说
第二节 态势语的运用
第三节 态势语的训练
第三单元听说篇
第七章 听说能力
节 听知技能
第二节 说话能力
第三节 听说能力综合训练
第八章 演讲
节 演讲概述
第二节 演讲的技巧
第九章 幼儿故事讲述
节 幼儿故事讲述概述
第二节 幼儿故事讲述训练
第三节 幼儿图画书的讲述
第十章 幼儿教师职业语言
节 幼儿教师语言概述
第二节 幼儿教师教学语言运用
第三节 幼儿教师教育语言运用
第四节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语言
参考书目
后记


【免费在线读】

 二、普通话语晉基本概念
  (一)普通话语音四要素
  自然界的声音都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个要素,语音是声音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
  1.音高
  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快,声音高,而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声音就低。这就是为什么女人的声音高而男人的声音低的缘由,前者声带短而薄,后者声带长而厚。音高是形成普通话声调的基础,与每个人的声带和说话时的情绪相关。
  2.音强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而振动的大小又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用力大,振幅大,声音就强;用力小,振幅小,声音就弱。音强是形成普通话轻重格式的基础。一个人声音的强弱取决于他说话力度的强弱。
  3.音长
  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振动时间持续短,声音就短。普通话声调的长短和轻重语调就与此相关。
  4.音色
  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也可以说是声音的本质,所以又叫音质,也叫音品,与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有关。音色的不同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
  (1)发音体
  发音体质地的不同会带来音色的不同。如钢琴的音色不同于口琴,是因为前者的发音体是钢丝弦,而后者的发音体为小簧片。不同的人发同一个音的音色有别,那是因为两人的声带等发音体不同。
  (2)发音方法
  同样的发音体,若发音方法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音色。普通话辅音声母中b和D、d和t、g和k、j和q这四组声母在音色上的差异就是由于发音方法的不同所导致的,b、d、g、j类发音时不送气,而p、t、k、q类发音时送气。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