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的适应程度研究》(作者仲维庆)选取了区域交通运行效率及合理规模作为研究方向,并以黑龙江区域交通为实证对象,探讨了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区域交通的运行效率,确定了区域交通的合理规模及其适应程度。希望通过这样的研究总结理论应用方法,为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仲维庆,1967年9月出生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89年7月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系水运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3年1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获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3年7月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为哈尔滨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目录】
第1章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适应程度研究的基础
1.1 区域交通运输概述
1.1.1 区域的概念
1.1.2 交通运输的概念及其分类
1.1.3 区域交通运输及其构成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
1.2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适应程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系统论及其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启示
1.2.2 协同论及其对交通运输管理的启示
1.3 本书研究的基本框架
l.3.1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3.2 研究的背景
1.3.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4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适应程度研究综述
2.1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
2.2 区域交通协调效应方面的研究
2.2.1 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协调效应研究
2.2.2 综合运输系统自身总体协调效应研究
2.2.3 区域交通主要运输方式之间协调效应研究
2.2.4 区域交通主要运输方式内部协调效应研究
2.3 有关DEA方法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研究
2.4 区域交通规模度量方面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
3.1 区域经济对区域交通的决定作用
3.2 区域交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3.3 交通运输对经济的负作用
3.3.1 交通运输对土地的消耗
3.3.2 交通运输对生态环境的改变
3.3.3 交通运输的噪声污染
3.3.4 交通运输对能源的消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的关联分析及实证研究
4.1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4.1.1 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方法
4.1.2 灰色关联分析的计算步骤
4.l.3 指标选取原则
4.2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关联分析实证
4.2.1 实证对象的主要交通概况
4.2.2 关联分析实证指标的选取
4.2.3 实证分析对象的原始数据选取
4.2.4 关联分析实证计算过程
4.2.5 实证结果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区域交通协调与区域交通效率分析
5.l区域交通协调的基本原理
5.1.1 协调的含义
5.1.2 区域交通协调的依据
5.1.3 区域交通协调的内容与作用
5.2 区域交通与社会发展的协调规律
5.2.1 区域交通与社会发展的演变过程
5.2.2 区域交通协调的影响因素
5.3 区域交通运行效率的计算方法
5.3.1 系统运行效率DEA模型
5.3.2 系统间运行效率模型
5.4 区域交通运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5.4.1 区域交通各种构成方式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5.4.2 区域交通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5.4.3 区域交通总体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5.4.4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相互运行效率实证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交通规模适应性评价及实证分析
6.1 区域交通规模适应性的概念与评价方法
6.1.1 适应性的含义及度量
6.1.2 交通规模适应度的含义
6.1.3 区域交通规模适应度评价方法
6.2 区域交通合理规模的计算方法
6.2.1 综合系数法
6.2.2 国土系数法和节点系数法
6.3 区域交通合理规模实证计算
6.3.1 区域公路合理规模实证计算
6.3.2 区域铁路合理规模实证计算
6.3.3 区域民航合理规模实证计算
6.3.4 区域交通规模适应度实证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A 数据表
附录B 计算表
附录C 黑龙江铁路运行效率DEAP2.1计算输出
附录D 黑龙江公路运行效率DEAP2.1计算输出
附录E 黑龙江水运运行效率DEAP2.1计算输出
附录F 黑龙江民航运行效率DEAP2.1计算输出
参考文献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