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作者;
  The North Face去野行者大奖;
  人人网『搭车旅行』小站站长,11万人关注;
  博客『我本善走』,被人人小站评价为“寻找自我的文艺旅行者”;
  2003年——2013年搭车十年,足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
  ★ 旅行者中*文艺,文艺青年中*懂旅行,纸质笔记,诉说在路上的青春。
  ★ 西北,一个远离中央都市的文明,它纯粹、偏执、执着、沉淀、理想,穿越丝绸之路,从斯坦因到斯文?赫定,从地理学到民族学,从嬉皮士到自助旅游,进行一场不寻常的身心之旅。
  ★ “我就像旅行上瘾者中的代表,要写一张病历书,而我们都是别人眼中的逃离现实症候群。”在土地上游荡,在生命与自由、爱情与失落、逃离与回归、物质与精神间穿行,不安于平庸的灵魂之歌。
  ★ 搭车十年,献给那些在每一个令人怀念的日子里相遇的人。我们都在远行,因为人生就像一场搭车旅行。
    



【内容简介】
17岁的他休学离家,跳上了一辆驶向新疆的大货车。27岁,他还在路上,从一个因贪玩而迷路的孩子,长成一位因贪恋而游走的青年,后变成一个即将步入中年而侥幸自己仍看上去毫发无伤的老愤青。一次又一次,像《老人与海》中的渔夫,奔向扑朔迷离的大海……
  “我就像旅行上瘾者中的代表,要写一张病历书,而我们都是别人眼中的逃离现实症候群。”我们一路都在期待旅途中的阳光,期待风和日丽,拍出好的照片,有漂亮的旅伴,这种期待周而复始。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旅行的一个月都是暴雨滂沱以至于你被困在某处;因为天气的原因,你无法拍到好照片而你的旅程已经过半;一路上你都没有遇到心仪的她,而旅行结束后你突然发觉已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这是一本旅行记录,也是一场深度的人文写作。从斯坦因到斯文?赫定,丝绸之路一直是众人的向往;从嬉皮士到自助旅游,搭车一直被视为浪漫的行走。作者结合二者,却又是独特的一个,思想的锐度划破一切对旅行的臆想。


【作者简介】
丁海笑
  (冷狗,1986- ),旅行作家。
  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作者;
  2012年获The North Face去野行者大奖;
  2003年-2013年搭车十年,足迹遍布亚洲、欧洲、非洲;
  曾主修侦查学、宪法学(硕士),辅修人类学;
  另出版有《Lonely Planet:陕西》《Lonely Planet:湖南》等书。
  人人网『搭车旅行』小站站长,被11万人关注,博客『我本善走』,被人人小站评价为“寻找自我的文艺旅行者”。
  曾因这些标签受到过公众关注:旅行者,博主,闪客,摄影师,音乐节、NGO策划人,音乐人。
  博客“我本善走” 微博
  人人小站“搭车旅行”
【目录】
序:旅行
1-1 引:游牧者
7-25 丝绸之路
7-26 迷幻蘑菇
7-27 火车
7-28 塞北
7-29 堂吉诃德
7-30 星星峡
7-31 乌有之乡
8-1 亚克西姆斯
8-2 Homelessness
8-3 错位的爱情
8-4 迪丽尼卡
8-5 时差
8-6 混血之城
8-7 日出之前
8-8 风之谷
8-9 临时演员
8-10 苦艾酒
8-11 三岔口
8-12 吾斯塘博依路
8-13 大旅行家
8-14 都塔尔
8-15 帕米尔高原!
8-16 游牧民族
8-17 “Pixi,Pixi”
8-18 理想主义
8-19 五妙欲
8-20 永勿企图说出你的爱
8-21 登山客
8-22 青年旅舍
8-23 Hox,乌鲁木齐
8-24 小虾沙拉问题
8-25 怅望祁连
8-26 夜渡乌鞘岭
8-27 兰州


附1:诗
附2:新疆之行简要路线(2002-2011)
附3:媒体、朋友的寄语


【免费在线读】
7-25
  英国作家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认为中国的船队早在1421年便航行过美洲、澳大利亚。虽然海上丝绸之路(Maritime Silk Road)和帝国的海上文明建立尚有争议,但陆路丝绸之路(The Silk Road)与它的辉煌是客观存在的。德国旅行家李希霍芬(Richthofen)的中国游记[ 见李希霍芬(Richthofen)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里首次提出“丝绸之路”,代指欧亚大陆的贸易、文化交流通道,传统上以长安、洛阳起,经甘肃、新疆,跨过葱岭,越过中亚和西亚,到达欧洲。
  西域之游记,浩如烟海,为何还要步人后尘?
  或许是缘于我次的间隔年(Gap Year)[ 间隔年(Gap Year),指各人生阶段之间的旅行。]吧,已与今日时隔八个春秋了。17岁的我休学离家,跳上了一辆驶向新疆的大货车。那是我第二次的新疆之旅,尚且记忆犹新。秦岭的层层峰峦,乌鞘岭的五月雪,色彩让人疲倦的火焰山,像黑暗中孩子双眸的天山湖,思绪随之坠入湖心。天山静默得和父亲的脊背一样,在蓝紫色的暮霭下,草原像细菌般的滋长延伸,用不同语言驱赶羊群的哈萨克少年,和像花儿一样娇艳绽放的维吾尔少女。
  记忆中的影像挥之不去,搭车重走丝绸之路,不仅出于新的思考,还在于个人情感上的追忆。即便许多年过去了,还是会对异国他乡的情怀念念不忘。并不只有我对遥远的异域充满浪漫幻想,法国小说家福楼拜(Flaubert)年轻时的梦想便是离开鲁昂,到埃及去赶骆驼,并在后宫中找到一位有着橄榄肤色、上唇带有一丝幽怨的女孩,并为她献上自己的童贞。
  务必要说明的是,我讨厌间隔年。这种间隔完全没有必要,在中国的大大小小旅行类畅销书中,无论是间隔年或者成人礼,强调的都是一种中国现代社会的过渡仪式(Rites of Passage)[ 过渡仪式(Rites of Passage)主要是指那些与人生的转折点有关的仪式,即个人或社会从一种状况到另一种状况的转换过程。参见阿诺德-范-盖内普的著作《过渡仪式》(Les Rites de Passage)。],社会因此强化了它的传统架构和人们的权利义务形式。人们总在试图超越过去,这种努力是无用的。个人无法摆脱阶段性的回归社会规范的命运,虽然他们身在其中,且富有反讽意味的去反映社会规范。
  我曾数次穿行于这条丝绸之路上,搭车、远足、田野调查。先后四次涉足新疆,远一端到达哈国和俄国的边境,并在西北度过七年的求学时光,即使是看尽“丝绸西去”,仍会感觉到奇异的陌生。
  也许正是这种疏离的陌生感,让我甚至一度想去徒步走完这条路。转折的机会就是大学毕业前偶遇《遥远的路》(The longest Way)的作者雷克(Christoph Rehage)[ 雷克(Christoph Rehage),德国摄影师,《徒步中国》作者。一年时间从北京徒步到乌鲁木齐,全程4646公里,期间的影像作品《The Longest Way》获得2010年班夫山地电影节短片。],当时他正在完成他的伟大旅行,可惜天有不测,大地震的发生让我决定南下拍摄,机会擦肩而过。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