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免费在线读】
  现在,桓帝刘志坐在北宫的德阳殿里。这是宫里雄伟的建筑,坐落在一片高台之上,站在门口,他可以俯视整个南城,也可以远眺洛水。没有梁太后,没有梁大将军,作为这次成功政变的总指挥,刘志没有理由对自己的能力不充满信心。 梁冀专权太久,朝廷内外已面目全非。桓帝下诏,对三公九卿及以下各级官员进行清理,查一查这些人跟梁家都是什么关系,并且欢迎互相检举揭发。 一查下来,他才发现朝中已经没有多少人是清白的了。桓帝下诏,太尉胡广、司徒韩演、司空孙朗阿附梁冀,没有尽到保护天子的职责(不卫宫),本应判处死刑,现作减刑处理,免为庶人。 与此相关的其他人,也都分别予以降职、撤职、移交司法机关等处理措施。短短几天,因梁冀事件受到诛连失去官位的多达三百多人。史称“朝廷为空”。 清查发现,九卿之中除了事变中立下大功的光禄勋袁盱,就要数黄琼为清正、有名望,未与梁氏结党。桓帝下诏,擢升黄琼为太尉。在不设大将军的情况下,黄琼成为百官之首。 在黄琼等人的主持下,大量引进人才,弥补官员骤减带来的政府运行困难,朝廷总算慢慢步入正轨。对此次政变中立功的唐衡等人,桓帝开出了重赏,这五个人一天之中全部封为县侯,各食邑一万户,单超增加一万户。这五个宦官,即后世所称的“五侯”。 在此次事变两年前,全国刚搞过一次人口普查,当时人口总数是五千六百多万,户数不到一千一百万。六万户已超过了全国总户数的千分之五,被桓帝一天之内派发出去,实在是大手笔。
【目录】
章 ◎ 定都许县 001
袁绍被迫放弃的政治成果意外地落在了曹操手中,他终于可以施展自己早已确立的政治抱负了。但这一切似乎来得有点快,对于他的迅速崛起,有人积极响应,但也有人嫉妒和不满。
第二章 ◎ 艰苦的南征 027
本来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但由于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居然连败曹操,让他在水河畔再次经历了失去亲人和爱将之痛。袁术公然称帝,招来了一片喊打之声,曹操因势利导,把昔日的敌人和潜在的竞争对手都统一到了自己这边。
第三章 ◎ 缚虎之战 051
走投无路的刘备只得小心翼翼地待在曹操身边,努力表现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曹操决定先向吕布下手,对于这只反复无常的猛虎,他知道只预备一只笼子还不够,因为在任何情况下这只虎都会咬人。吕布死了,死得很悲凉。
第四章 ◎ 英雄的绝响 073
吕布死了,公孙瓒死了,袁术死了,孙策也死了。在短短一两年时间里,曾经叱咤风云的豪杰们纷纷谢幕,仿佛故意给留在舞台上的人们以更好的表演机会。曹操面前的对手越来越少,但也越来越强。
第五章 ◎ 官渡,官渡 101
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处于弱势的曹操努力改变着不利的局面,支撑他的是心中的信念。面对异常强大的对手,他甚至产生了动摇。奇迹在后一刻发生了,一份情报、一场大火终改变了这一切。
第六章 ◎ 放眼天下 135
袁绍死了,死得有点不甘心;曹操哭了,站在袁绍的墓前他哭得很动情。是向对手表示尊重,还是哀叹乱世中人生的不幸?在失去袁绍的岁月里,曹操一度感到了孤独。
第七章 ◎ 北上太行山 161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曹操终于占据了整个北方。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其艰难程度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转战于太行山上,迎着呼啸的北风,听着熊虎嘶嚎,看着迷失的道路,曹操不禁发出了“艰哉何巍巍”的慨叹。
第八章 ◎ 大权在握 197
对有功之臣曹操丝毫不吝惜奖赏,进一步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有识之士,形成人才鼎盛的局面。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可怕的分歧,虽然没有人公开发起挑战,但那种无形的寒意也正一点点袭来。
第九章 ◎ 白狼山 225
曹操立志要解除北方的后顾之忧,为此他不顾大多数人的反对,发起了北征乌桓之战。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他取得了超乎寻常的胜利,在部下们欢庆成功的时刻,只有他内心明白,也许这一回错了。
第十章 ◎ 落花的季节 249
统一了整个北方的曹操,终于站到了新的制高点上。年过半百的他,突然有了时不我待的感觉,他想尽快统一整个国家,建立起与秦皇汉武同列的功勋。这些美好的愿景仿佛就在眼前,可他能成功吗? 章 ◎ 定都许县 001
袁绍被迫放弃的政治成果意外地落在了曹操手中,他终于可以施展自己早已确立的政治抱负了。但这一切似乎来得有点快,对于他的迅速崛起,有人积极响应,但也有人嫉妒和不满。
第二章 ◎ 艰苦的南征 027
本来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对手,但由于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居然连败曹操,让他在水河畔再次经历了失去亲人和爱将之痛。袁术公然称帝,招来了一片喊打之声,曹操因势利导,把昔日的敌人和潜在的竞争对手都统一到了自己这边。
第三章 ◎ 缚虎之战 051
走投无路的刘备只得小心翼翼地待在曹操身边,努力表现出一副胸无大志的样子。曹操决定先向吕布下手,对于这只反复无常的猛虎,他知道只预备一只笼子还不够,因为在任何情况下这只虎都会咬人。吕布死了,死得很悲凉。
第四章 ◎ 英雄的绝响 073
吕布死了,公孙瓒死了,袁术死了,孙策也死了。在短短一两年时间里,曾经叱咤风云的豪杰们纷纷谢幕,仿佛故意给留在舞台上的人们以更好的表演机会。曹操面前的对手越来越少,但也越来越强。
第五章 ◎ 官渡,官渡 101
这是一场生死之战,处于弱势的曹操努力改变着不利的局面,支撑他的是心中的信念。面对异常强大的对手,他甚至产生了动摇。奇迹在后一刻发生了,一份情报、一场大火终改变了这一切。
第六章 ◎ 放眼天下 135
袁绍死了,死得有点不甘心;曹操哭了,站在袁绍的墓前他哭得很动情。是向对手表示尊重,还是哀叹乱世中人生的不幸?在失去袁绍的岁月里,曹操一度感到了孤独。
第七章 ◎ 北上太行山 161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曹操终于占据了整个北方。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其艰难程度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转战于太行山上,迎着呼啸的北风,听着熊虎嘶嚎,看着迷失的道路,曹操不禁发出了“艰哉何巍巍”的慨叹。
第八章 ◎ 大权在握 197
对有功之臣曹操丝毫不吝惜奖赏,进一步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有识之士,形成人才鼎盛的局面。在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也隐藏着可怕的分歧,虽然没有人公开发起挑战,但那种无形的寒意也正一点点袭来。
第九章 ◎ 白狼山 225
曹操立志要解除北方的后顾之忧,为此他不顾大多数人的反对,发起了北征乌桓之战。经历了千难万险之后,他取得了超乎寻常的胜利,在部下们欢庆成功的时刻,只有他内心明白,也许这一回错了。
第十章 ◎ 落花的季节 249
统一了整个北方的曹操,终于站到了新的制高点上。年过半百的他,突然有了时不我待的感觉,他想尽快统一整个国家,建立起与秦皇汉武同列的功勋。这些美好的愿景仿佛就在眼前,可他能成功吗? 章 ◎ 兵指荆州 001 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立即挥兵南下,他要征服荆州,继而统一中国。在上一次艰苦的远征归来后,他甚至没有休整一下,就下达了进军的命令。毕竟年龄不饶人,他有点等不及了。但他或许没料到这略显仓促的荆州战役,将让他的统一大业就此止步。 第二章 ◎ 燃烧的江河 027 面对曹军的强大攻势,刘备慌了,孙权急了,但他们都不甘心屈服于曹操,两支弱旅为了自保联合起来,居然把曹操打败了,这就是赤壁的那一场火。曹操不仅败了,而且一败再败,不得不退出刚刚占领的大部分荆州。 第三章 ◎ 邺城岁月 057 在那个残酷的战争年代,邺城反而日益繁荣,让人叹为观止的“铜雀三台”,文人们的华丽生活,现代而时尚的大都市,还时不时地掀起一股股“追星潮”,这就是邺城,那些流光溢彩的岁月与当时的战争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第四章 ◎ 潼关大战 093 曹操亲自指挥了潼关战役,以挽回赤壁失利的影响。他精准的权谋,巧妙的构思,灵活多变的战场指挥,无疑给对手上了一堂生动的战地教学课。尽管他也面临生死关头,但总体来说这是一个无可挑剔的经典战例,让我们再次领略了一个伟大军事家的风采。 第五章 ◎ 王者之路 123 为了回应大家的猜疑,曹操以通令的形式告诉人们:他不想当皇帝。但是,按照现有的体制,曹操的爵位也只能是个县侯,拿董昭的话说他只能跟手下的将领们同列。为此,在不称帝的情况下不断突破现有政治体制,就成了曹操晚年乐意做的事。 第六章 ◎ 三分天下 151 赤壁之战后并没有立即形成天下三分的格局,多年后刘备的突然崛起打破了既有的势力版图,孙权也不断向外扩张,曹操的对手们越来越强大。但是曹操也并非一无所获,他降服了张鲁,得到了汉中,而这场胜利竟然来自于一些意外。 第七章 ◎ 夺嫡之争 185 外患不止,内忧又起。曹操摇摆于两个儿子之间,谁来当接班人,这既是家事又是国事。精明的曹操此时却陷入了迷茫,当他终于下定决心的时候,似乎有点晚了,曹魏帝国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内伤。 第八章 ◎ 烈士暮年 215 曹操真的老了,尽管他仍然频频亲自率兵出征,但锐气已远不如当年。面对汉中的险恶,他萌生了知难而退的想法;面对来势汹汹的关羽,他甚至想到了迁都。身体的严重衰老造成心理的日趋保守,曹操的暮年是一曲英雄的挽歌。 第九章 ◎ 遗响千年 247 相对于只用六年时间就打下了江山的刘邦,以及用四年时间就建立自己王朝的刘秀,曹操是多么不幸:他奋力拼杀了三十多年,几乎年年都在征战,用尽了心力,但直到临死还没看到统一的希望。这是曹操的不幸,还是三国那个时代所有英雄的宿命?
【内容简介】
  我叫曹操。
  我一直是个不甘于平凡的人,也是一个不畏人言的人,我一心要为国家建功立业。我深知,这条路上注定少不了艰辛和酸楚,总有妒贤嫉能的、总有相互倾轧的、总有虚意敷衍的,但是我,我依然用赤子之心,活得壮烈、活得真实、活得透彻。要是没有我,那些拥兵自重的人早就称帝造反了。
  我活着时就有人当面骂我背后诬陷我,我死后更不知要蒙受多少不白之冤。无所谓,我不惜蒙冤、不惜被误解,我相信终有一日,会有人替我洗刷这冤屈,还我本来真面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