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按摩是一个长效的过程,随时随地都可进行,但不懂专业中医知识的读者也需要一本简单、便捷、实用的取穴按摩实用宝典做指导。如何将这个实用的养生疗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用中医打造健康,更是广大读者所最想了解的问题。
  《特效穴位使用手册》(升级修订版)便是这样一本取穴按摩实用指南。揉一揉按一按,赶走身体小病痛,只要掌握这55个特效穴位,就能摆脱82种常见不适。如果你想成为自己的家庭医生,主宰自己的健康,那就赶紧翻开这本最简单、最精准、最实用的特效穴位按摩书吧。
超简单、超详细,让您能够真正一次完全读懂的家庭按摩必备书。
  (1)方便:最全的穴位标识,同一个病症也可以用不同穴位来治疗
  (2)易学:独创的简单取穴法,对照图解,做个动作,轻松找准穴位
  (3)特效:55员健康大将,人人都能做到的健康护理
【编辑推荐】
  100万读者热烈追捧,经典作品完美重现!
  根据数万条读者留言、来信,重新修订200余处,精确传达特效穴位使用方法,精诚所至,经典再现!
  只要掌握55个特效穴位,就能掌握82种常见不适。
  超值赠送全彩标准经络穴位图,位置、疗效一应俱全!
  本书为您送上:
  简单易学的特效穴位使用方法,手到病自除。
  *有效的55个祛病穴,掌握特效穴位治病诀窍。
  必学15大特效穴位,只要一按立即消除病患与不适。
  *适合女性的27种穴位按摩法,悉心呵护女性*担心的乳腺系统和生殖系统,帮助女性朋友轻松呵护、找回健康。
  12个*贴女人心的穴位,由内滋外,让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都能容颜明净天然;
  17种救生穴位法,将许多难以根治的疑难杂症一一予以化解;
  *易于父母掌握、放心使用的5种儿童穴位疗法,可让孩子远离发育期的众多疾病。
  每天10分钟,身体大不同。

【作者简介】
  萧言生,原名萧言菘,生于1957年,江西人。自幼研习中医,家学深厚,师承中医大家,钻研人体经络。已出版的《人体经络使用手册》《儿童经络使用手册》等图书,因通俗易懂、简单实用而畅销全国,深受大众读者的喜爱。
【目录】

序 疾病是福因,健康是善报

第一章 邪气害人的方式和特点

第二章 五脏和谐,人体长青

第三章 春夏秋冬的养生保命之穴

第四章 亲手把疾病送上归途

第五章 性福之穴

第六章 绝大部分疑难杂症其实都算小病

第七章 让她们的身体春暖花开

第八章 孕产期不适的特效穴位保健法

第九章 孩子最容易出现病的地方是肺和脾胃

第十章 献给每一位女性的养颜真经

后 记 小穴位,大健康
附录一 经络穴位使用方法
附录二 本书穴位说明书


【免费在线读】
  让胃永远舒服的是足三里和天枢
  有些人可能经常出现这些症状:有食欲,饭前也有饥饿感,但是吃过饭就觉得肚子不舒服,发胀发闷。这相当于现代医学界定的慢性胃炎,发展下去就是胃溃疡、胃穿孔。
  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坚持每天按揉足三里和天枢,用大拇指按揉,力量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每次3分钟,每天不拘次数。或者用艾灸,饭后半小时内和每天早上7~9点的时候一定要做,两侧都要做到。
  其次,坚持饭后摩腹,顺时针方向,每次10分钟。
  再次,一定要记得“少吃多餐”,很多长寿的人有一个共同的饮食习惯:每餐只吃七分饱,饿了就多吃几顿。
  千万不能饭后立刻躺下睡觉,趴在桌子上睡更不好!饭后1小时内不能做任何剧烈运动。
  还有,饮食一定要清淡,吃饭要细嚼慢咽。人们在说起胃的时候都用”养胃”这个词,养就是“”,上面是个“羊”,下面是“食”,这是说要让我们像羊一样吃东西,因为羊有四个胃,吃进的东西都要反刍,反复咀嚼。当然我们没有四个胃去反刍,但是我们可以向羊学习,学羊的细嚼慢咽,这样才能把胃养好,“狼吞虎咽,风卷残云”的吃法万万不可取。
  胃不好的人饭后每天最好吃一粒大山楂丸,山楂是一味中药,专消不化积食。还有,最好去药店买一些保和丸,“和”就是“和平、安宁”的意思,所谓保和就是为了保证胃的”和平”, 它的药性比较平和,在大的中药店里都能够买到,每顿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之内服8 粒就可以了。
  太冲、太溪、曲池是最好的降压药
  现在所说的高血压是包括在中医的“眩晕”一说范围内的。高血压一般分肝阳上亢和肝肾阴虚两种证型。肝阳上亢的人经常脸色发红,脾气也相对比较暴躁,特别容易着急,检查时会发现血压的波动比较大。肝肾阴虚的人相对来说就没有急躁易怒的特点,但经常会觉得口渴、腰酸腿软、头晕耳鸣等,这种人一般血压波动不大。
  现在我们国家高血压人群大约有1 亿多,基本上都在服用降压药。其实,对高血压患者而言最可怕的是它可能带来的健康隐患,比如,心、脑、肾最容易受到波及,当然对身体危害性最大的还是心脑血管病了。所以,得了高血压之后,最重要的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控制好血压。这样的话,即使血压没有降到正常值,身体的各个器官也会逐渐适应这种状态,重新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人一样能够健康地生活。
  这里我提供几个方法来防治高血压:穴位按摩、中药外敷、中成药。
  我建议不管什么类型的高血压患者,都要好好地利用我们人体自身的降压药穴位。有三个穴位从古至今证明效果都是非常好的,这就是太冲、太溪和曲池。这里,我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用它们,因为,不管是什么证型,肝阳上亢或者肝肾阴虚,都是肝肾两脏的问题,前者是实证为主,后者主要是肝肾阴虚。
  肝五行属木,肾属水,水生木,我在前面说过肝的特点是向上升发的,要想不让它升发太过,就要有水来滋润它。可以想象一下真实生活中的树,如果没有足够的水分滋养,就会变枯,树枝树干变枯之后就容易裂开,我们的身体也是一样。肝主藏血,肝性升发,如果没有肾水的滋润,它就升发太过,血管的压力会加大,血压就会升高;如果肾水充足的话,就可以以柔克刚,把肝的那份“刚性”给中和一下,血管也会变得相对柔韧,血管弹性变好了,就能大大减少心脑血管发病的概率。
  太冲可以疏肝理气,平肝降逆,不让肝气升发太过,是肝经上最负责任、最任劳任怨的穴位;肾经上的太溪补肾阴就是给 “树”浇水;大肠经上的曲池用来扑灭火气,也就是降压,效果最好。一定要坚持每天按揉这3 个穴位,每次不低于200 下。
  肝郁引起的痛经找血海和太冲
  月经前和期中,小肚子发胀、发疼,有下坠的感觉,乳房也胀疼胀疼的;有时连带着大腿内侧和肛门都疼,严重时恶心反胃;月经颜色深,有血块;平时心情不舒畅,老郁闷,爱叹气。
  中医很讲究七情六欲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认为心情不舒畅可以令人气血不畅。经前经时,众多气血涌到小腹,堵得厉害,所以小腹坠胀、疼痛,正所谓”不通则痛”。肝经环阴器, 所以肝经引起的痛经会连带肛门疼痛。肝主疏泄,让身体里的气该升则升、该降则降,比如驱使胃气向下运送食物。肝气郁了,胃气不下,反倒上升,所以恶心反胃。气为血之帅,是发号施令、推动血行的,大帅没劲头,士兵自然停滞不前了,所以有瘀血,血块下来以后,气血壅滞的情况缓解一点,疼痛就减轻一些。
  调理肝气的穴位首选太冲,它在脚背大拇指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脚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它是肝经的原穴,可以解决肝脏郁结的所有问题。刺激方法:每天睡前从太冲揉到行间,揉3 5 分钟即可。用左手掌心抵住右膝盖,大拇指下可以摸到肌肉的缝隙, 这儿就是血海,它是活血化瘀的要穴,正所谓”百川归海”,全身的血都跟这儿相关,如果按一下血海很疼,说明身体里一定有瘀血。通过按揉刺激,血海的疼痛减轻了,体内的瘀血也就慢慢消失了。
  肝经在大腿内侧,敲打起来很不方便,我们可以改为敲打大腿外侧的胆经。肝胆是一阴一阳的表里经,像夫妻一样,它们之间的信息是互通的。
  操作方法:月经前一周起,每天敲打两侧胆经5 分钟,另外,睡前按揉两侧太冲和血海各2 分钟。月经来后停止按揉血海,以防出血过多,这时按揉太冲、敲胆经。再配合吃加味逍遥丸,就可以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