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唐代边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的编写是在综合前人研究,尤其是作者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唐代边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章概述了唐王朝的疆域及边疆民族形成和发展;第二章从天下观、夷夏观、藩属观念等视角分析了唐王朝的疆域观;第三章分阶段阐述了唐王朝边疆管理体制藩属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第四章从礼仪制度、都护府为主的边疆管理体制、使者来往、册封与和亲等政策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唐王朝的边疆管理政策,指出军事讨伐是维护边疆稳定的后手段。通过《唐代边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重点教材》能够对唐代边疆政治格局的演变、唐王朝治边政策的实践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同时可提供有关唐代边疆的基本知识。
【目录】
章 唐王朝的疆域及边疆民族概况
节 唐王朝的建立与疆域变化
一唐王朝的建立
二唐王朝的疆域
第二节 唐代边疆民族概况
一东北诸族国
二北方游牧民族
三西域诸族国
四南方诸族
五吐蕃
思考题

第二章 唐王朝的疆域观
节 唐王朝的天下观
一有关概念的含义
二唐王朝天下观的构成
第二节 唐王朝的夷夏观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夷夏观的变化
二唐王朝对前代夷夏观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节 三层结构体系的藩属观念
一藩臣体系
二舅甥体系
三敌国体系
思考题

第三章 唐王朝边疆管理体制:藩属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节 唐高祖、太宗时期藩属体系的初步建构
一唐高祖时期的藩属体系
二唐太宗时期藩属体系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 唐高宗至睿宗时期藩属体系的定型
一东北地区藩属体系的完善
二北方草原地区的羁縻府州化
三西域边疆藩属体系构筑的完成
四南疆藩属体系的调整
第三节 则天朝至玄宗朝时期边疆藩属体系的调整
一与渤海藩属关系的建立
二突厥汗国的重新崛起与北疆藩属管理体系的内缩
三西域边疆藩属体系的混乱和两大都护府的构建
四不断冲突中的唐蕃关系
五南诏的崛起与西南边疆藩属关系的变化
六边疆藩属管理体制的调整与藩镇的兴起
第四节 安史之乱后边疆藩属体系的衰败
一东北边疆藩属关系的衰弱
二与回纥藩属关系的勉强维持
三西域边疆藩属体系的丧失
四与吐蕃“舅甥”关系的变化
五与南诏藩属关系的重建和保持
思考题

第四章 唐王朝边疆管理政策:维系边疆藩属体系运转的保障
节 礼仪制度与边疆秩序的稳定
一藩属边疆民族首领或使者的接待礼仪
二与礼仪制度有关的机构设置
三三种不同的礼仪制度
第二节 以都护府为主的边疆藩属管理体制的建构
一都护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都护制度在边疆藩属体系运转中的作用
第三节 使者来往体现的朝廷对边疆民族的控驭
一使者的种类
二使者在边疆藩属体系运行中的作用
第四节 册封、和亲等政策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协调
一册封与和亲政策涉及的藩属边疆民族
二册封与和亲在协调边疆藩属关系中的作用
第五节 维护边疆稳定的后手段:军事讨伐
一讨伐与边疆藩属关系的调整
二藩属边疆民族政权的反叛与讨伐
三讨伐与各藩属边疆民族政权之间关系的协调
思考题
后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