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书摘与插画】






【作者简介】

  王艳琴,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一线医疗专家,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20余年。
  北京医科大学妇产科临床硕士,擅长围产医学、优生咨询、生殖健康、产前教育、产后康复。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推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服务理念,注重个性化产科医疗服务,重视孕产期健康教育及孕产期保健。关注并热爱妇产科领域的科普工作,积极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知识。
  编写了受欢迎的《怀孕40周完美方案》 、《孕产禁忌专家忠告》、《怎样坐好月子》、《晚育优生指导》等多部孕产科普书籍,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及有关孕产期保健的文章。


【免费在线读】
  顺产后24小时护理
  产褥期产妇身体的变化很大,属于生理范畴,但是子宫有较大创面,乳腺分泌旺盛,容易发生感染和其他病理情况,分娩后仍然需要对产妇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护理。
  产后2小时内的护理
  临床上把产后2小时称为第四产程,需要在产房观察。在分娩后2小时之内,需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和脉搏,如有指征可以更频繁地测量。除帮助产妇首次哺乳外,要不断观察阴道出血量,并定时摸清宫底位置,以了解其收缩情况。如果发现子宫收缩不良,应通过腹壁按摩子宫,以加强子宫收缩力,减少阴道出血。
  早期活动
  产后早期活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即产妇在产后过几个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了。产后早期活动有许多好处,如可以使膀胱并发症及便秘减少。更重要的是,早活动减少了产后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率。为防止站立后可能出现头晕或晕厥,在次活动时要在有人陪伴的时候进行,以防发生损伤。
  外阴的护理
  必须指导产妇从前至后清洁外阴,即从外阴到肛门。用1/5000的高锰酸钾液冲洗外阴,每天2次。勤更换卫生巾。排尿时,由于尿液的刺激,会感到会阴伤口一过性疼痛或有烧灼感,排尿前准备1支0.5/1000的醋酸氯己定(洗必泰)液,排尿后冲洗伤口,可减轻疼痛和不适感。产后几小时内应用冰袋冷敷,可以帮助侧切伤口减轻水肿和不适。
  会阴部水肿明显者,可用50%的硫酸镁浸湿纱布外敷,产后过24小时可用红外线照射外阴。会阴部有缝线者,需每天检查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于产后3~5天拆线。如果发现伤口感染,需提前拆线引流或行扩创处理,并定时换药。
  警惕尿潴留
  病因产后会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充盈。许多医院在产程中至产后1小时开放静脉通路,于胎儿前肩娩出后静脉给予缩宫素(缩宫素有抗利尿作用)。产后因为液体的输入及缩宫素的抗利尿作用的突然消退,膀胱通常很快充盈。但是多数情况下,膀胱的敏感性及自发的排空能力可能会因为麻醉而减弱,也可因外阴伤口疼痛、血肿等情况引起上述反应。所以,尿潴留膀胱过度膨胀是一个常见的产后并发症,并不让人惊讶。要求产后密切观察,并适时地排空膀胱,使膀胱不要过度充盈。
  表现:膀胱充盈时可在耻骨联合上扪及一囊性肿物,增大的膀胱可达到腹部,这是间接使宫底升高至脐上的一个原因。
  处理:产后要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如果产妇在分娩后4小时仍未排尿,或排尿困难,应解除害怕排尿引起疼痛的顾虑,鼓励产妇下床排尿,用温开水冲洗外阴及尿道口周围,或让产妇听流水声,诱导其排尿。也可以在下腹正中放置热水袋,刺激膀胱肌肉收缩,或使用开塞露,反射性引起排便排尿感。还可采用针灸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上述方法均无效时,要导尿并留置导尿管1~2天,一部分尿潴留的产妇会有细菌尿,这样可以在留置及拔除尿管后短疗程应用抗生素。
  重视便秘
  产后容易发生便秘,要从饮食、活动等方面进行调整。有时,产后没有排便仅仅是分娩前清洁灌肠而引起的结果。让产妇早期下床行走,及早进食,便秘就不再是主要问题。
  产后不适的护理
  阴道分娩后几天内,产妇会因各种原因而感到不适,包括产后宫缩痛、会阴伤口痛、乳房肿胀等。为了缓解会阴伤口的疼痛,常用的治疗方法是烤灯。但是在夏季,可能会造成很大的不适。早期给予冰袋冷敷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减少不适。严重的不适和疼痛,尤其是应用止痛剂仍不能缓解症状的时候,要注意有无血肿形成。
  轻度抑郁的护理
  产后几天,产妇表现为一过性的、一定程度的抑郁是很正常的。产后抑郁多数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大多数产妇,有效的治疗不需要其他方法,仅仅是理解、认识以及使其恢复自信。这种轻度的不适是自限性的,通常2~3天后会自然缓解,也有持续10天左右者。如果产后抑郁持续存在,并有恶化趋势,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明确抑郁的原因并进行适宜的心理咨询。
  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
  每天早晨医生查房前,产妇要提前排尿,以便医生能准确检查子宫逐日复旧的情况,产妇应及时告诉医生恶露的变化。血性恶露约持续3天,转为浆液性,约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一般2~3周干净。
  腹壁松弛的护理
  通常不需要腹带,它对于保持母亲的体形没有太大帮助,相反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剖宫产后,紧绑腹带,不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并延长排气时间,所以不再提倡常规使用腹带。但如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疾病等,绑腹带还是有必要的。如果腹壁过于松弛和下垂,使用一个普通的紧身内衣效果会很好。阴道分娩后可在任何时候开始腹肌强度训练,剖宫产手术后,可在腹壁疼痛消失后开始锻炼。
  饮食护理
  对于阴道分娩的产妇,没有什么饮食上的禁忌。在正常阴道分娩后2小时,如果没有并发症,产妇可以喝些水,吃一些想吃的食物。
  乳房护理
  产后乳房的护理至关重要,是关系母乳喂养成功的因素之一。
  初次做母亲,常常因为哺乳时乳汁不畅,新生儿不能很好地含接,或新生儿吸不出奶水等原因,急得不知所措。遇到这些情况,千万不要灰心,相信哺乳是人类的天性,应该耐心地坚持下去,一定会成功。
  几乎所有的医院都进行乳房按摩和母乳喂养的指导,住院期间一定要多学多问。要特别注意乳房的清洁,在乳房按摩或哺乳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用干净的棉球或纱布擦拭乳头,哺乳后同样需要把乳头擦干净。平时要带上干净的胸罩,特别是当泌乳较多、乳汁通畅时,容易溢出乳汁浸湿胸罩,要勤换勤洗。
  剖宫产后24小时护理
  镇痛
  通常剖宫产术后24小时内会给予充分的镇痛,未带镇痛泵者会根据疼痛情况给予哌替啶(度冷丁)肌内注射,24小时内充分镇痛很有必要。感觉伤口疼痛不必强忍,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医生会及时给予镇痛处理。充分镇痛的好处有利于检查子宫的收缩情况。
  观察生命体征
  在剖宫产手术后4~6小时内,通常需要每0.5~1小时检查一次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出血量及尿量。接着在24小时内,每4~6小时检查一次,并测量体温。
  补充液体
  通常剖宫产手术中和手术后,不需要静脉给予大量的液体,手术后的24小时内给予3000毫升液体已经足够。
  饮食
  剖宫产术后6小时,可以进食免糖免奶流食,一次不要多量饮入,逐渐加量。术后12小时可进食半流食,排气后可进食普通食物。开始进食宜少量多餐,以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排尿和排便
  通常是在手术次日早晨拔除尿管,同阴道分娩一样,拔除尿管后要注意排尿情况,争取4小时内排尿,以防尿潴留。虽然任何腹部手术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麻痹性肠梗阻,但在大多数剖宫产术后,其持续时间很短。症状包括轻微的腹胀或腹痛,不能排气排便。大多会在48小时内排气。
  尽早活动
  多数情况下,剖宫产手术后天,产妇应该在别人的帮助下,缓慢地下床活动,至少2次。静脉输液者,应选择适宜的时间下床活动。第二天产妇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行走。
  伤口护理
  医生每天会检查伤口,看看有无红肿、硬结、渗出物等,通常5~7天拆线。对于没有并发症的剖宫产产妇,通常可以在术后5~7天出院。
  ??
  早接触和早开奶
  早接触和早开奶对母亲和宝宝有很多好处。它可以帮助母子建立亲密的联系,促使母亲的乳腺尽快分泌乳汁。
  早接触
  早接触就是指在婴儿出生后,把婴儿身上的血迹及粘连物清除干净,并在30分钟内把婴儿放到母亲的胸腹部。这时,新妈妈可以注视着自己的宝宝,当两个人的皮肤亲密无间时,母子感情就开始建立了,新妈妈可以拥抱及抚摸宝宝,俩人的感情开始了交流。母子二人的接触时间好控制在30分钟以上,效果更为明显。因为产后1~2小时是母婴感情交流强烈的时候,所以母婴早接触能够使母子二人的感情更加亲密。
  早开奶
  早开奶就是让新生儿在出生后30分钟内吮吸母亲的乳头。当婴儿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时,本能的反应就是吮吸,而新生儿在出生后的10~40分钟内吮吸反射强烈。当宝宝嘴唇开始蠕动,撅起小嘴有寻找乳头的动作时,就表明他有想吃奶的欲望。这时,新妈妈可以把乳头放到他的嘴中,他会主动地开始吸取乳汁,即使刚开始时没有乳汁分泌出来也没关系,吮吸的动作会刺激乳腺分泌乳汁,初乳对于婴儿来说是有营养的。
  如果错过了这一段大好时机,再让他学会如何正确地吮吸就比较困难了。而且在喂奶的同时,母亲和婴儿的皮肤接触可以使双方都产生满

【内容简介】
  《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完美方案》 详细地讲解了--月子妈妈日常护理、月子妈妈饮食与营养、产后塑身与美容、产后"性"福生活、产后常见疾病防治,新生儿的科学喂养、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新生儿能力训练、新生儿常见疾病防治等内容,给新生儿家庭更科学、全面、贴心的指导。内容实用,条理清晰,要领和细节讲解得清清楚楚。
【目录】
◎第1章 准备坐月子
 什么是坐月子
 为什么要坐月子
 月子护理的人选
 月子妈妈日常用品
 月子宝宝日常用品
◎第2章 了解产后生理变化
 子宫的变化
 阴道和外阴变化
 盆底的变化
 腹壁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身体的其他变化
 月经与排卵
 常见的生理反应
◎第3章 月子妈妈日常护理
 顺产后24小时护理
 剖宫产后24小时护理
 产后第1周:及早开奶
 产后第2周:充分休息
 产后第3周:适当活动
 产后第4?6周:按时检查
 营造适宜的室内环境
 四季坐月子的注意事项
 月子期间的个人卫生
 月子期间如何穿衣
 精神和心理的调整
 坐月子的十大误区
◎第4章 月子期饮食与营养
 饮食调养的重要性
 产妇饮食营养需求
 月子期的饮食原则
 三阶段"月子餐"安排
 剖宫产妈妈的饮食安排
 月子期饮食注意事项
 喝催乳汤有讲究
 素食妈妈的饮食原则
 月子期间的营养食谱
◎第5章 产后塑身与美容
 产后何时开始锻炼
 产后锻炼的注意事项
 产后如何预防肥胖
 抓住产后减肥关键期
 体育锻炼巧修身
 产后散步好处多
 产后进行自我按摩
 坚持做产后保健操
 产后美丑大变换
 产后调理改善色斑
 产后祛斑的方法
 产后重视皮肤保养
 皮肤的基本保养法
 为皮肤补充营养
 自己学做纯天然面膜
 产后如何科学护发
◎第6章 产后"性"福生活
 产后何时恢复性生活
 重温产前的甜蜜时光
 影响产后性生活的因素
 产后性生活注意事项
 产后阴道松弛怎么办
 产后如何进行阴道锻炼
 如何找回"性"趣
 产后避孕不可忽视
◎第7章 产后常见疾病防治
 产褥感染
 子宫复旧不全
 产后腹痛
 子宫脱垂
 晚期产后出血
 产道血肿
 会阴伤口疼痛
 产后贫血
 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失禁
 泌尿系感染
 产后痔疮
 产后便秘
 产后肛裂
 盆腔静脉曲张
 产后中暑
 产后抑郁症
 手足疼痛
 产后手腕痛
 产后脱发
◎第8章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新生儿期的特点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新生儿的分类
 头面部
 皮肤黏膜
 躯干四肢
 脐带
 体温
 生殖器
 小便
 大便
 呼吸
 血液循环
 消化系统
 神经系统
 原始神经反射
◎第9章 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理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
 假月经
 乳房肿大
 乳牙早萌
◎第10章 新生儿的科学喂养
 母乳喂养好处多
 早接触和早开奶
 成功母乳喂养的条件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哺乳期用药注意事项
 哺乳的正确姿势
 混合喂养的方法
 人工喂养的方法
 宝宝吃饱的表现
 哪些产妇不宜哺乳
 如何喂养早产儿
 乳头皲裂怎么哺乳
 乳汁瘀滞怎么哺乳
 副乳肿胀怎么哺乳
 急性乳腺炎怎么哺乳
 产后乳汁外流怎么办
 婴儿拒绝吃奶怎么办
 母乳不足怎么"催"
◎第11章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
 给新生儿保暖很重要
 给新生儿测量体温
 新生儿脐带的护理
 新生儿口腔的护理
 新生儿皮肤的护理
 保护新生儿的囟门
 新生儿洗澡注意事项
 新生儿三浴怎样实施
 尿布的选择和使用
 新生儿的衣着和盖被
 新生儿的居室环境
 新生儿的睡眠与睡姿
 抱新生儿的方法
 观察新生儿的大便
 读懂新生儿的哭声
 防止新生儿意外伤害
 如何给新生儿喂药
 剖宫产儿的特殊护理
 早产儿的特殊护理
 低体重儿的特殊护理
 巨大儿的特殊护理
 过期产儿的特殊护理
 双胞胎的日常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儿的护理
 口腔畸形儿的护理
 新生儿日常抚触
 新生儿疫苗接种
◎第12章 新生儿能力训练
 新生儿的能力发展
 新生儿的听觉训练
 新生儿的视觉训练
 新生儿的触觉训练
 语言能力的训练
 交流能力的训练
 情感能力的训练
 帮助新生儿做健身操
 训练新生儿的手指
 新生儿的益智玩具
 新生儿的益智游戏
◎第13章 新生儿常见疾病防治
 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
 判断新生儿是否生病
 新生儿重症黄疸
 鹅口疮
 新生儿窒息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低血糖症
 新生儿破伤风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脐炎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脐肉芽肿
 新生儿产瘤
 新生儿尿布皮炎
 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佝偻病

【编辑推荐】
  王艳琴大夫编写的《怎样坐月子》十多年来一直很受欢迎,她主编的孕产保健图书历来广受欢迎。这本书是她又一精心之作,为新生儿家庭提供了一套完美的坐月子与新生儿护理方案,让月子妈妈和新生儿得到更妥善的照顾。
  作为一部全面而实用的产后母婴护理百科,其讲解的快捷性和实用性值得称赞,不仅适合工作忙的新生儿父母读,也适合照顾月子的家属或保姆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