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除了妻儿一切都要改变:三星李健熙成功之道》由二志成编著。
《除了妻儿一切都要改变:三星李健熙成功之道》讲述了: 无论是自愿辞职还是被迫离开三星的人,对他们进行关于创新型领导能力的问卷调查时,如果问起谁是“创新型企业家第一名”,他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选择三星集团董事长李健熙。因为他在40岁的时候让三星的市值总额翻了140倍,带领三星成为世界超一流企业。
无人质疑李健熙给三星创下的卓越功勋。但他在 30岁从他父亲手上接过三星之前,并不是三星集团接班人的*,在家族里也没有什么特别令人瞩目的才能。甚至他父亲李秉喆还劝慰他说:“你的性格好像不太适合经营企业,不如去做大众传媒吧!”那么,他是如何突然迫切地意识到韩国不能没有优秀的企业的呢?他又是如何正确地把握各个领域的工作本质的呢?他凭借成功理念再次成为*秀的企业领导人的秘诀是什么呢?

【前言】
除了妻儿,一切都要改变! 两年前,智焕哥离开了首尔。他说每年会来首尔看望大家,但直到现在,他再也没有踏足首尔。
今年刚满40岁的智焕哥离开首尔后一直在乡下过日子。两年时间里,他不仅换了三次工作,还结了婚。现在他在果园里工作。不过听说他还没有要孩子的打算,因为智焕哥说不想再让孩子过这种没什么指望的平头老百姓的生活了。
智焕哥在首尔生活了整整20年,也可以说是整整奋斗了20年,只是为了不像父亲那样凄苦地活着。因为像他父亲那样的人,除了家庭之外什么都不懂,既没有在社会上和经济上获得成功,也没有做过背着别人偷偷照顾不幸的邻居之类的慈善之举。父亲留给子女的就只有贫苦与失败后的沮丧。但时光匆匆,20年一晃而过,智焕哥面临的现实却是:他的生活过得比父亲更加不如意。
刚满30岁的时候,智焕哥其实过得比一般人都舒心。智焕哥从众人所向往的大学里毕了业,之后又当了两年老师。后来他又进入了国内最好的企业。然后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了将近一年,还被一家知名度颇高的金融公司给破格录用了。
不幸是从35岁时开始的。由于金融公司遭遇了结构调整,曾经靠着人脉关系和热情干劲儿开展起来的事业瞬间被摧毁。破产之后变成穷光蛋的智焕哥为了筹措资金东山再起,不仅干过培训学校,修过高速公路,做过服装,开过面店,卖过金鱼饼,甚至还当过到处找活儿干的民工,等等。虽然辗转做了各种活计,但他却连糊口都困难。最终,在过了将近一年的无业游民生涯之后,智焕哥不得不迁到乡下去生活。
在当无业游民期间,智焕哥总是表现出一副悲惨的样子,嘴里常说的也是些悲惨的内容。
那些积极奔波于各种招聘会的社会新人;那些虽然天天上夜班就像吃饭一样既频繁又辛苦但还是会常常自我安慰“除了这里哪里还有工作呢?这么看来公司里要学习的东西还是蛮多的啊”的上班族;那些工作了近五六年慢慢积蓄起大笔资金且在认真看着理财书籍准备投资的人;那些因为升迁而大宴宾客并到处夸耀自己的公司是最好的公司的人……每当智焕哥看见“这些人”,就会用只有曾经失足跌落过悬崖的人才特有的洞察力说出来一些至理名言。“这些人”并不是别人,恰恰就是我们。虽然我不能完全记清智焕哥说过的那些至理名言,但大致整理过后如下所示: “有工作就幸福了吗?快打起精神来吧!因为你不过是一只掉入丛林的兔子罢了。” “在公司里学到很多东西?快打起精神来吧!如果按你的话来说,那些天天上夜班的人早就成功了。
你现在只不过是在卖自己的脑力吃饭而已,因为工资就那几百块。” “认真学习理财的话就能成为真正的富人吗?那么金枪鱼使劲摆动鱼鳍就能飞上天了吗?快打起精神来吧!‘理财’一词不过是那些有钱人为平民制造的精神鸦片罢了。” “恭贺升迁啊!不过你到底能够升到哪个位置为止呢?当了兵长①[① 韩国士兵分级的一种。
后就只能退伍转业了,升迁也意味着结束。快打起精神来吧!” 智焕哥不仅对别人口下不留情,对自己也是极尽尖酸刻薄。他常常喜欢用“胖松鼠”、“筛子边儿” 、“安乐窝”、“饲料”这四个词来形容他自己那段 30岁到40岁之间的时光。细说起来如下: “在安乐窝里住着一只滚着筛子边儿玩儿的胖松鼠。某天安乐窝塌了,它无可奈何地跑进丛林里去。
它一只脚刚踏进丛林里,就变成了其他动物的食物。
而我恰恰就是那只生活在叫作公司的安乐窝里滚着筛子边儿玩儿的胖乎乎的傻松鼠。” “沦为人生失败者的我看起来很可怜吗?呵呵,在我看来你们也正在走我曾经的老路!” 我们不难从智焕哥的话里找出诸如此类的信息,因此智焕哥的比喻常常很有说教意义。
曾经因为找到工作而开心不已的朋友现在成了失业者;在公司里学到很多东西的朋友现在成了小型个体户,继续在这世界里学习;认真学习理财的朋友投资后剩下的钱还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曾经因升迁而大宴宾客的朋友,因为在公司没有任何实权,只好默默地做着意料之中的离职准备。虽然还有其他没有提及的人,但我对他们似乎都有不好的预感。或许是不想去迎接一个同智焕哥相似的未来,又或许是这世上所有的20岁或30岁的人都有烦恼苦闷的事吧。
青春的资源即将挥霍殆尽,前方的道路却越来越窄;年龄渐长,薪水和职位依然原地踏步;简历越来越丰富饱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却越来越弱;年轻同事野心勃勃,自身专业化生存的技能却乏善可陈,处境岌岌可危…… 难道就没有什么秘诀能够解决这些烦恼苦闷吗? 关于这个问题,长久以来我都怀着一颗诚挚的心去追寻答案,然而给我这个答案的人正是李健熙。
李健熙只用了10年,就把那个曾经像一只“在安乐窝里滚着筛子边儿玩儿的胖乎乎的傻松鼠”似的三星变成了一头咆哮的雄狮。
那么正在阅读本书的“你”又是怎样的呢?你是否能够学会李健熙改变自己的秘诀呢?你是否能把它运用到你的生活中,让自己也转变为一头矫健的雄狮呢?我十分肯定你一定有能力将自己转变为一头咆哮的雄狮。
当然,许多人对李健熙都存在一定的反对言论。
李健熙说人们都是因为金钱而变化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三星文化之类的东西也就不存在了。众所周知,从三星出来的人一旦拥有其他企业的经营权,就会使出吃奶的劲儿去传播三星的文化。为什么会那样呢?因为只有那样做,才能使那个企业变成一头咆哮的雄狮。
李健熙只用了10年就让三星变成了世界超一流的企业,单就这一点,我就觉得他的成功秘诀对我们的读者如何进行自我提升是有巨大帮助的,因此才写了这本书。但我并不是说追求自我提升的极限就是获得李健熙式的成功,我所寻求到的答案是:自我提升的极限就是唯一的成功。即用尽平生所有的力量来取得物质上的巨大成功,最后又全部还原给社会,从而升华为精神上的成功。
为了写好这本书,我不仅遍览了包括国立中央图书馆以及国会图书馆在内的四所图书馆所藏的所有关于李健熙的新闻访谈资料,还深入分析了李健熙亲自执笔撰写的书籍、三星的资料以及与李健熙相关的所有书籍作品,还有《三星》《三星与康宁》《三星重工》《SDS家族》《我们共有的社会》等这些三星集团的公司社报及三星新经营实践委员会所编的三星公司教育培训资料,另外还有类似《李健熙:新思考新经营》《除了妻儿,一切都要改变!》之类特别刊载有李健熙内容的书籍。
虽然在塞缪尔·斯迈尔斯的《自己拯救自己》一书中将不断的自我提升称为“苦战”,但这些自我提升、自我开发之类的书籍通常都有一种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将那些白手起家的人的成功秘诀整理出来并传授给读者。我还想在这条路上走得更久更远,所以本书并没有采用那些过度美化李健熙所获得的巨大成功或个人的琐事杂记之类的内容。相反,我选取的内容是那些读者们能够亲身体会到的,从李健熙那里学来的关于如何进行自我提升的诀窍。本人的写作意愿也是本着浅显易懂的原则,让读者们在读了本书之后都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翁。
从10岁到20岁,他平凡无作为,从30岁到40岁,他一败涂地,曾经的李健熙似乎就是这样生活过来的。那些在国内狭窄的舞台上表演的经营者似乎只能互相模仿,无法摆脱财阀富二代的困扰;但李健熙却向着世界展翅高飞,开启了三星经营历史的新篇章。
那么我们就一起进入李健熙展示给我们的自我提升的世界里去吧!

【作者简介】

二志成,韩国励志书作家代表。2007年,《女人就应该像希拉里一样》销量近30万册,使其一跃成为畅销书作家。《心想事成的世界》《18小时投入的法则》《所罗门学习法》《成功儿童的未来型课程》等,也都是轰动一时的畅销书。


【目录】
推荐序 像李健熙一样自我提升!
序言 除了妻儿,一切都要改变!
第一章 重新审视曾经最平凡的李健熙
并非生来英明神武
曾经平凡又自卑
一介普通的高中生
对学习真的不感兴趣
电视台的理事
挣脱束缚,苍鹰展翅
30岁决定人生输赢
不行! VS 能行!
清除一切不可能的因素
第二章 将13载的失败踩在脚下,东山再起
出身名门 VS 出身寒门
失败的CEO与难以拯救的企业
我们已经知晓了成功法则
自我提升,实践为重
和自己的战争
得了重病的三星
咬紧牙关,坚持不懈
拼命埋头苦干,不断发掘自我
不管怎样都努力过得很好
彻头彻尾地转变吧!
1吨重的积极信息
自我提升的历史
自我提升在各国的发展
自我提升其实就是转变思维方式
第三章 丛林里的竞争生存法则
身处知识社会而不是产业社会
李健熙的“工作方法”
明确工作目标
公司里的“核心人物”与“边缘人物”
何为工作实质?
彻底把握工作实质的“李健熙式疑问法”
世界一流的企业家们都喜欢提问
适用于个人的“李健熙式提问法”
养成先纵观全局,再明察秋毫的习惯
三星全体员工不可能同时都改变
只会打折促销的百货商场 VS 懂得教育培训的百货商场
最最首要的任务是什么?
不知不觉成为顶尖人才的方法
30岁和40岁的竞争力不同
不能为我所用的就不是有效信息
如果得到的信息能够影响你的决策
沃尔玛成功的信息管理策略
越紧迫就越冷静,越简单就越能战胜挑战
直到成功为止,坚持吧!
向过去的自己说“再见”吧!
第四章 像李健熙一样迎接未来
引导一流企业家的两颗启明星
如CEO般思考,如CEO般行动
CEO意识是一种切身感受,也是一种真实领悟
李健熙式的CEO意识
要熟练掌握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所有知识
站在最高经营者的角度看问题
确保梦想至少持续50个小时
50个小时的梦想规划
我崇拜的人他们都在读什么书呢?
将三流变成超一流的学习方法
用心准备才能迎接美好未来
成为世界的主人翁吧!
坚持不懈努力,追求卓越成功!
第五章 致对美好未来无限憧憬的你
假如老实本分却无法成功
意外只是因为准备不足,居安思危吧!
拒绝一成不变毫无新意的平庸生活
成功的人都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疯狂却自信 VS 想做却犹豫
否定自己是失败的开始
如果你是工读生,那就得真正开始好好学习了
成功人士都会去找专家亲自请教
从别人的故事到自己的方法
致为了迎接美好未来,想进行一对一学习的人们
是厌烦呢,还是畏缩呢?
后记 既然是无可避免的战争,我们就笑着面对吧!

【免费在线读】
第三章 丛林里的竞争生存法则 身处知识社会而不是产业社会 1993年7月,李健熙在大阪做演讲时这样说道: “试着绑起一只手来生活一天吧!虽然这样的过程会有些痛苦,但请你努力去克服那些困难吧。我就做到过。一旦将它变成一种习惯,那么你就会感到快乐并且赢得成功,不仅如此,你还会觉得非常享受,到那时你就会明白什么是变化了。” 康俊晚教授在《李健熙时代》一书中曾经说道: “你甚至会有‘猎奇的’和‘浑身战栗’的感觉。”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话时,我还觉得有点儿荒诞。虽然知道他这句话是在强调“变化”,但就算是那样,这话也太不同凡响了。
1999年2月,韩国的一名青年决心要完全改变29 年来自己身上的习惯。他悄悄绘制好了学习曲线图,决心通过努力超越自己的肉体机能及精神力,为此他决心改掉惯用右手的习惯。哪怕他用左手连饭都吃不了,他也绝对不会用右手去拿餐具。为了能够达到左手上篮的程度,他连续6个月都在不停锻炼左手和左脚。不管去哪里他都带着篮球,每天都坚持练习30分钟的左手带球。不仅如此,他还每天用左手刷牙,结果弄得牙龈都伤到了,开车的时候他也用左脚,结果差点儿出了好几次车祸。即便如此,他还是一如既往挑战到底。最终他能够像用右手那样自由自在地用左手上篮了。他成功了。
第一次听到这名青年的事迹时,我震惊无比,啧啧赞叹不已。当然这名青年并不是听了李健熙的话才照着那样做的。实际上,这名青年提都没提过李健熙。我震惊的是,在我眼里荒诞无稽、一笑置之的事,这名青年却真的做到了。不管是谁听到这样的话,又有几个会真的去实践呢?而且不仅如此,他还整整练了6个月啊!要是我的话,别说是一星期了,恐怕连一分钟都做不到吧。
当时的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贫苦度日的小青年,在听到那名青年的事迹的时候,我忽然茅塞顿开:他都能成功的话,那我为什么不能呢?那名青年的生活方式就像那些成功人士一样,而我却没有像他们那样生活,反而忽视了李健熙这样的成功人士所说的真正道理。那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那名青年的名字叫作朴轸泳。他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歌手,还一手培养出了 Rain、Wonder Girls等明星,并且还是最著名的音乐制作人。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序学),简称为NLP。神经语言规划被评为现存所有个人发展理论中最为有效的。该理论是理察·班德勒(Richard Bandler)和约翰·葛林德(John Grinder)一起创立的,该理论后经由著名作家安东尼·罗宾斯(《唤醒心中的巨人》一书的作者)被广泛介绍到世界各地。
该理论的核心非常简单:要想成功的话,就照着成功人士那样去做。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行为、人际关系等所有与成功有关的事物,你都认认真真照着去做的话,那么你就真的能成为一位成功的人了。我对该理论也深有感触,并且对2000多名成功人士进行了调查研究。我发现这2000多名成功人士的共同点就是,坚持认真读书。
虽然我不知道李健熙在将三星打造为世界一流企业的时候有没有参照NLP理论,但是很明显,李健熙让三星成为世界一流企业了,所以我能肯定他也照做了。
李健熙在发表新经营宣言之后,他为了三星集团的发展,按照产业类别让集团的各个部门进行了(企业)创造性再学习,为此他选定了12个世界一流的企业为榜样。客户服务方面他选择了向诺德斯特龙公司和富士施乐公司学习;市场营销方面学微软公司;新产品开发则向摩托罗拉公司学习;等等。他向全公司发出这样的指示:不管是哪个领域、哪个企业或是哪个部门,只要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就得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去学。结果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三星成为了世界一流的企业。而三星电子也在2004年的时候,纯收益超过了微软公司。
这里有一点要特别强调的是,还有许多在三星公司工作过的人,他们运用从三星学来的企业管理经验之后也成了成功的企业人士。例如,被誉为MP3领域 “世界第一人”的爱丽河公司的杨德俊社长就曾说过:“多亏了曾经在三星电子半导体部门工作的时候有过同跨国企业竞争的生存经验,所以我们就算规模比不上飞利浦、索尼、苹果等大型跨国企业,但是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同它们竞争。” 还有SK电讯公司的金信培社长、友利银行行长黄永奇、LG信用卡公司社长朴海春、索尼韩国公司社长李明宇、奥林巴斯韩国公司社长房日锡、通用电气韩国公司会长李蔡旭、NHN公司代表金范秀、罗杰斯能源公司代表李铭久等(上述职位及人名以2006年为基准),他们都是从三星出来的,都用在三星学到的基础知识成功地管理运营了各自所在的企业。正因为李健熙向世界一流的企业学习了各种经验,他才能把三星打造为一个世界级的一流企业。而又恰恰因为三星成为了一流企业,这些三星出身的CEO才能用他们在三星学到的经验来成功管理自己的企业,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那么我们得出的结论如下: “成功人士都会用心地进行(企业的)创造性再学习。” 其实,我决定写这本书,也是因为李健熙的个性非常独特。难道像朴正熙或郑周永那样的例子就是韩国所有新时代自我激励的榜样了吗?前者可以说是产业社会的榜样,而后者则是知识社会的榜样。据我所知,现在作为韩国21世纪自我提升最成功的榜样除了李健熙外没有别的人了。因此,我其实是带着反李健熙的情绪来写这本书的。所以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把他当作三星集团的会长,而是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来写的。
李健熙的“工作方法” 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将从李健熙那里学到的东西一一讲述给大家了。但还有一点我要嘱托大家的是,假如你觉得我写的关于李健熙如何进行自我提升方面的秘诀对你来说是荒唐可笑的东西,或者你觉得本书不过是反映大财阀会长的豪奢生活的杂记的话,那么请你将这些想法通通丢掉,只站在学习的立场上来看待本书吧。因为这本书它只是一本自我激励的书籍而已。
西方的励志书籍作家们往往都会恳切地嘱咐那些阅读励志书籍或听励志演讲CD的人:要是在看书或听讲的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理解或是无法认同的内容时,请不要就此跳过或严加批判,请反过来多次阅读或聆听,直到你把那部分内容弄懂为止。那么在你坚持不断地去理解这些内容的过程当中自然就被潜移默化了,无形当中你就从骨子里变成了一个拥有成功思维方式的人。
这些都是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的事实。西方的励志书籍作家们做出这样忠告的理由也非常简单。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及行为本来就与普通人不同,严肃地说就是,普通人本来就很难理解成功人士所说的话,因为他们还没具备一种能力,那就是从成功人士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对于成功人士的言论,如果一个人能够把其中那些自己难以理解的或难以接受的部分都彻底消化理解了的话,那么这个人也就轻而易举地拥有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了。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李健熙的自我发展秘诀,并努力去实践它。尤其是对(企业)创造性再学习这部分有抵触情绪的话,那就更要用心学习了。即使当时很辛苦,但结果会带给你惊喜。
李健熙工作的时候通常都按照下列的顺序来进行,我们简单地将它称为李健熙的“工作方法”: 1.明确工作目标; 2.把握工作实质(业务概念); 3.先纵观全局,再明察秋毫; 4.弄清事情本质,分清工作先后; 5.确认信息,善用信息; 6.下定决心,坚持不懈; 7.追求成功,永不放弃。
备注:第1点和第2点是“工作原则”,第3点则为“工作习惯”。
P79-8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