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魏珂编写的这本《姜健--健行影像》全方位、多维度地记叙了著名摄影家姜健的成长道路、艺术成就、艺术风格以及广泛的社会影响。收录有姜健传记,著名摄影理论家、评论家、艺术界同行、新闻媒体对姜健的研究和评论,有姜健本人谈论摄影艺术的论文,艺术年谱以及摄影作品百余幅。


【内容简介】
  《姜健--健行影像》从人物传记、他人研究评 论、艺术年谱和摄影作品这几个方面记叙了著名摄影 家姜健的生平事迹。文章包含张健莹的《健行影像— —姜健传记》、陈小波的《心静能够听到更多的声音 ——陈小波对姜健的访谈》、冯博一的《真实自有力 量》、张惠宾的《坚持的意义——姜健印象》等。
  《姜健--健行影像》由魏珂编写。

【作者简介】
杨丽萍,河南省省委委员,河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
【目录】

张健莹 健行影像——姜健传记 陈小波 心静能够听到更多的声音——陈小波对姜健的访谈 顾 铮 照相的方式——顾铮对姜健的访谈 金 宁 坚定的独行者——对话摄影家姜健 李 欣 名家与相机——姜健专访 杨小彦 姜健:器具、道具、个人记忆及其符号战争的场所 [美]维基·格德堡 姜健:记忆与历史 王 瑞 《场景》、《主人》拓印中原民俗——姜健摄影创作探析 陈映芳 影像中的民间文化——谈姜健的《主人》 张健莹 我给姜健当场记 林 路 环境肖像的知往鉴来——从桑德、阿巴斯到姜健 张惠宾 坚持的意义——姜健印象 刘树勇 语言的形上建构与纪实摄影的视觉逻辑——关于姜健三个影像文本的粗疏解读 梁晓声 论姜健的“眼” 何向阳 一个人走路——谈姜健 冯博一 真实自有力量 黄一璜 中原农村的民俗画卷——我看《场景》 主人的历程——姜健摄影艺术研讨会(摘要) 姜 健 我的“环境肖像” 姜 健 河南的乡土摄影 姜 健 乡村纪事 姜 健 记忆主人——关于农村摄影题材的一点思考 姜 健 摄影和收藏 姜 健 我的另类肖像记录——《孤儿档案》 姜健摄影年表
【前言】

总序

造就名家大师

促进文化繁荣

营造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师大家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引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是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自2011年启动,旨在通过推介河南各艺术门类的领军人物,总结传播他们的艺术成就,激励文化艺术工作者百尺竿头再上层楼,引领河南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健康成长,“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丛书”的出版,就是对河南省艺术界各领域领军人物艺术成就的一次系统的总结和展示。

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往往是那个时代的领军人物所代表的。在文艺领域,可以说一个时代的文化名家的成就,代表着这个时代这个领域的水准。因此,总结艺术名家的艺术经验,推广艺术名家的艺术成就,彰显艺术名家的职业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在艺术领域里,这些同志尚有更远的路要走,也希冀更多的人超越他们。而这些,正是我们所盼望的。

是为序。

2013年6月27日

人道主义关怀的期许(代序)

黄海碧

癸巳孟秋,河南博物院展厅里,“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姜健摄影展‘主人的历程’(1986-2011)”由《场景》、《主人》、《筑城者》形成专题系列的影像景观,告知人们那影像后面的观察者,不仅是一个以照相摄影追踪历史、记录历史、叙述历史的艺术家,更是一个关注国民生态、取材民间场景、立足民间立场,以纪实性的告别方式捕捉河南乡村寻常百姓赖以生存的环境和那环境中逆来顺受且观念陈旧、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物肖像,完成这个社会不应被遗忘或拒绝的担当者的代言,让观者透过他粗粝的镜头,附体于无从渲染的《场景》和不加修饰的《主人》,勾画出沉睡黄河边的中国矜持表情、讲述着中原腹地的中国质朴故事、书写出黄沙铺地的中国沧桑历史,寄望于这个时代的社会教养。

是的,高大魁伟、黑白相间的长发连着美髯,完全一副北人粗犷之相的姜健,以摄影家独具慧眼的艺术感知、社会学家的机警敏锐、历史学家的宽阔视野、哲学家的理性思辨,深入到社会肌理的精微之处,循着足以引起观影者思想警觉与情感共鸣的细节,捕捉足以放大升华的时代皱褶——并非散落而是遍及农村乡镇的陈旧不堪的农具、斑驳泥墙上的柴门、简陋的祖居老屋、凌乱的过时家当、男女老幼简朴的着装及其和谐或不那么和谐的神情,足以折射中原展示华夏的尺度,令伫足于《场景》、《主人》、《筑城者》影像前的我,恍如站在被历史遗忘的节点之上,听他那影像带有某种伤悼的诉说,感受他那影像传递出的人道主义关怀的期许,陷入难以挪步的深度思考……

姜健曾经在他的摄影专集《场景》的后记里对读者说:“生活经历与岁月浸润,奠定了我的情感色彩。它使我的心灵视觉一往情深地关注这片中原厚土。在真诚、理性而宁静的平视中,我把个人的情感认同与充满生命活力的现实生活糅杂混合之后,深深地熔铸于我的《场景》之中。”就纪实摄影的当代性和田野考察似的社会性而言,在其近三十年目不转睛、紧盯逼视的呕心沥血下,《场景》、《主人》、《筑城者》系列专题以影像三重奏的赋格向世人呈现了这个世界语境下不可多得的反智主义中国文本。这文本不求涅槃,也并不盼天堂,只力求老老实实摄下一景一人的情境,为世人组合出一幅大的展望。

摄影家以近三十年的脚步丈量与追踪,近三十年的用心寻访与探查,近三十年的镜头接续与集成,近三十年的时间纵深与工程锤炼,锻造了他独有的镜头语言系统——脱离了惯常的速度、光圈、焦点的技艺合谋,紧紧抓住潜心于底层生活映照于内心、必须向这个世界言说的人文生态的视觉表达——以客观真实的影像构成,纯粹地传达出生活在这片风筛沙滤的中原腹地中原农民窘迫栖息的生存境遇,以及虽不那么旺盛但足够坚韧的生命力在生活线下的冷峻写照。品读借助空间重温时间的《场景》,那每一处厅堂或院落,“静场”中没有一个主人的行为身影,却分明弥漫着主人的生活气息,充盈着厚重的岁月景象,告知着主人的茫然存在。那种中原乡土远离现代生活,朦胧而又难言的苦涩,带给了我从未有过的身临其境的无所适从和难以从纷乱无序中抽离而去的不安。在我看来,主人不在的《场景》中,每一件静物都是为主人代言发声的器官,每一组静物的排列堆积,都已转换为摄影家姜健言说的主语。唤醒人们的眼睛,去注视那些日常生活的破旧经年物件,逡巡随手傍在身边累月残存的家什,识辨灶边锅台烟熏火燎的豁口炊具。这一切,都针脚细密地连缀成默默文字,组合出质朴的诗句或乐章……所以,我始终都不曾觉得,那一切都是摄影艺术观念带出来的视觉符号。反倒是清晰地感觉到一个又一个透彻心扉的凄凉场景,和寥落空间里写满“残酷”二字的长吁短叹……或许,它就是作为摄影艺术家的姜健,长期以来无从诉说又无时无刻不想诉说的默语箴言。

或许是为了弥补《场景》寥落无人的亏空,抑或是埋在城府深巷的预谋终于耐不住破茧啄壳的必然,姜健又放手策动了《主人》的登场。于是,那些身处不同厅堂“场景”里的表情,骤然显现出另一种生动。毕竟那一张张寻常百姓的脸,都在木然或木讷中被置身其中的环境修饰着,寓意丰富地凸显在厅堂的核心焦点之上。交织着让人既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疏远的复杂情感,禁不住与过往岁月发生“一人一世界”,所建构的群雕一样只有方向没有目标的无尽联想……当然,摄影家没有满足于这些个体肖像彼此独处的沉默,也不接受这些肖像自言自语的个体叙述。他凭借“主人”们的木讷与无言、忍耐与承受、憨厚与朴实,吹响他的镜头集结号——把散离的个体肖像列成长阵,串联成一个生命链条的整体,完成对历史进程中悲情的宏大叙事,放大成社会共有的关乎道德与责任的使命担当。尽管,那《场景》没有作为历史的重大事件,那《主人》也没有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但作为一部完整的中国历史,却不能没有这些场景和人物的串联。对摄影家来说,这些与环境有关而不脱离背景的肖像串联的构想,不是收集这个世界或社会或乡村无人理会的生活残片,似是而非地延宕在时间的维度里;而是以摄影家的经验和情感,做人道主义期许的梳理——从那些熟视无睹的现场和陌生的主人那里获得生命关联的心灵慰藉和精神救赎。尽管,那里曾经居住着你我、你我的长辈及祖辈!那面孔里有你我和你我的同代人!那里还可能是你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但终究不会出现在史书的文献里,他们只能站在逼近历史的场景中等待时过境迁。他们的特殊价值在于,以“场景”的“主人”身份为历史作鲜为人知的民间注脚。不难推断,与国中青年一样“上山下乡”的经历,给了姜健借场景和场景里的主人,重新擦洗心底汗渍与血迹的情结。正是这情结的孕育,驱使他带着自觉的艺术良心和应有的文化担当,与其说深入不如说渗入到社会底层的发现,借助他镜头捕捉的影像,补充历史选择性记忆不应有的疏忽和遗漏。我以为,这种“企图和野心”,已经远远超越了摄影艺术本身。在更深层的文化结构里,揳入了来自民间的骨骼椽梁……

经验告诉我们,艺术与政治的根本区别在于,政治是尽力维持其统领的现存秩序的,艺术则是力图打破身在其中的现存秩序的。所以,艺术的创新,多是在寻求叙述方式和表达方式上突破形式的创新。换言之,你要为你所想表达的内容,找到一个虽不属于,但一定是别人不曾走过的进得去出得来的新路径。如果说《场景》和《主人》是一种沉言默语的平面发声,那么《筑城者》系列的巨幅影像,就是摄影家追求复合交响所展现出的新的影像形态。《场景》的静默让我们进入魅惑的思考,《主人》的低语也使我们陷入沉静的迷思……《筑城者》却是带着推土机轰鸣、脚手架叮当作响、塔吊升降机搅拌着现代中国喋喋不休的浮躁,面对进城务工者家乡的老屋土墙那即将远去的寂寞乡村和现代都市拔高壮大的高歌猛进历程;面对未来生活期冀,对转瞬即逝的过去和明日即将到来的今天,做出的结构多元、表达多义,且相互融汇的赋格式视觉交响。于是,那影像也就多了一层眼睛一搭就有灼热燃烧甚至软化瞳孔的现代感……那一幅幅影像并不时髦的生涩串场,虽没有贯穿全剧的戏剧冲突和相互间的起承转合,但每一幅画面上的人物都是一则故事的主角,在限度地以内心独白为自己代言,切题地讲述自己背井离乡的疲惫生活、被资本剥夺尊严的遭遇和让下一代享有美好生活权利的梦想。如此,对于画面里那些或隐约或凸显、或灵动或沉静的劳动者们而言,牵儿挂母思念寂寞的苦也好,风雨无阻昼夜加班的累也罢,每一座新城的成长,总有他们难以载入史册、为人所不知的功名。多年来,尴尬着这样尴尬的曾经,这些功名者都是从来不被人问津的无名工蚁,尘埃般随时间蒸发得无影无踪。姜健的《筑城者》为这些无名却有分的功名者,建立了与岁月同步的历史档案,并把被拍摄者不那么动人的个人记忆,经由摄影家镜头凝视的转述,化作走进大众视野的公共记忆。哪怕远不足以改变这个社会,至少能够影响我们身边的生活。不是吗?这些“筑城者”连水花都不曾激起,但历史若忘记或忽略了他们的沉默叙事,就没有理由张扬它的壮阔。

姜健言及《场景》的“静”与《主人》的“默”的观念涌动作为一种“姜健现象”被追捧模仿时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关注他所关注的社会和历史。而他弃前者之风、问后者之道的《筑城者》专题甫一出现,来自同行的生疑和质询稍有躁动,他便遭遇了孤独的逆袭。其实,凡是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一定都是孤独的。因为他执着不懈的努力、触角敏锐的感知和眼光犀利的洞察,想不把别人甩在身后都不可能。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他等不及,也非后来者追不上,全在于“悟性决定脚步的快慢”所致。所以,一个人前行的孤独旅程,注定不可避免地延伸在了姜健的脚下。对于探索创新者来说,面对嘈杂停步歇脚不只是多余的,有时候还可能被诟病为向庸俗与媚俗让步妥协。纵观如流如瀑向前发展的大时代,凡走在前头的先行者,除了被后来者赶超之外,少有离岸侧身于路边止步不前者。我相信,姜健先生《筑城者》的影像生成,不只是守住传统根基或融入流行色彩那么简单,至少,它让我看到了他要带入一些与时代精神同步的思考和企图。

行笔到此,眼帘里突然又蹿出几幅《场景》的影像:“门神和门锁(1986)”——虎口洞开的两扇旧木门上横着铰链的铁锁两侧,张贴着关公、张飞俩门神,虽然寄托了主人形而上的避邪,但形而下“破家值万贯”的现实里,没有这把锁,还是放心不下啊!“屋里屋外(1986)”——透过“人寿年丰”的横批,里屋那一盏微弱的灯光,是风中的残烛呢,抑或是未来生活的希望之光呢?答案好似简单的社会方程式里,有个不胜其难的生活之“解”。“烧柴禾的灶间(1986)”——灶台边炊烟斑驳的土墙上贴着那幅蒙着柴火烟尘的“五味齐全”字符,那种越是吃不到就越想吃的穷并快乐着,真让人看得心里五味杂陈……“缝纫机和自行车是农民的主要家当(1988)”——墙角堆满粮食的两翼,分别蹲坐着缝纫机、直立着自行车,齐声炫耀着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但,精神的穷困与饥饿,谁来赈济呢?好吧,再来看挂在眼角的《主人》影像长廊——土坯房前那六个不谙世事的少年,神情木讷的无光面颊上,不要问有过怎样的憧憬,只需追问:有过憧憬吗?困于四壁贴满招贴画的陋室青年,谁能说他拿在手中的《诗刊》,不是他仰望的星空呢?那脸上写满沧桑的老汉坐在低矮的方桌边,桌上那瓶喝干了的“鹿邑大曲”酒、吃完舔净了的粗碗、饮茶见底的瓷缸……把持着老子故里的后人那种“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的生命之长,随情随性终其一生地劳作,惬意的莫过这一碗(面汤)饭、一杯烧酒、一缸茶(河南乡下开水即为茶)。是哲学,还是禅意,全看方家的冥想超悟了;空间不大还算整洁的窑洞里,“主赐平安”的“大爱”之下,孤坐其中的青年右手边那本厚厚的《圣经》,真就改变了他曾经的信仰?


【免费在线读】

总序

造就名家大师促进文化繁荣营造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师大家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引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是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自2011年启动,旨在通过推介河南各艺术门类的领军人物,总结传播他们的艺术成就,激励文化艺术工作者百尺竿头再上层楼,引领河南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健康成长,“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丛书”的出版,就是对河南省艺术界各领域领军人物艺术成就的一次系统的总结和展示。

一个时代的文明高度,往往是那个时代的领军人物所代表的。在文艺领域,可以说一个时代的文化名家的成就,代表着这个时代这个领域的水准。因此,总结艺术名家的艺术经验,推广艺术名家的艺术成就,彰显艺术名家的职业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在艺术领域里,这些同志尚有更远的路要走,也希冀更多的人超越他们。而这些,正是我们所盼望的。

是为序。


2013年6月27日



人道主义关怀的期许(代序)



黄海碧


癸巳孟秋,河南博物院展厅里,“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姜健摄影展‘主人的历程’(1986-2011)”由《场景》、《主人》、《筑城者》形成专题系列的影像景观,告知人们那影像后面的观察者,不仅是一个以照相摄影追踪历史、记录历史、叙述历史的艺术家,更是一个关注国民生态、取材民间场景、立足民间立场,以纪实性的告别方式捕捉河南乡村寻常百姓赖以生存的环境和那环境中逆来顺受且观念陈旧、平凡而不平庸的人物肖像,完成这个社会不应被遗忘或拒绝的担当者的代言,让观者透过他粗粝的镜头,附体于无从渲染的《场景》和不加修饰的《主人》,勾画出沉睡黄河边的中国矜持表情、讲述着中原腹地的中国质朴故事、书写出黄沙铺地的中国沧桑历史,寄望于这个时代的社会教养。

是的,高大魁伟、黑白相间的长发连着美髯,完全一副北人粗犷之相的姜健,以摄影家独具慧眼的艺术感知、社会学家的机警敏锐、历史学家的宽阔视野、哲学家的理性思辨,深入到社会肌理的精微之处,循着足以引起观影者思想警觉与情感共鸣的细节,捕捉足以放大升华的时代皱褶——并非散落而是遍及农村乡镇的陈旧不堪的农具、斑驳泥墙上的柴门、简陋的祖居老屋、凌乱的过时家当、男女老幼简朴的着装及其和谐或不那么和谐的神情,足以折射中原展示华夏的尺度,令伫足于《场景》、《主人》、《筑城者》影像前的我,恍如站在被历史遗忘的节点之上,听他那影像带有某种伤悼的诉说,感受他那影像传递出的人道主义关怀的期许,陷入难以挪步的深度思考……

姜健曾经在他的摄影专集《场景》的后记里对读者说:“生活经历与岁月浸润,奠定了我的情感色彩。它使我的心灵视觉一往情深地关注这片中原厚土。在真诚、理性而宁静的平视中,我把个人的情感认同与充满生命活力的现实生活糅杂混合之后,深深地熔铸于我的《场景》之中。”就纪实摄影的当代性和田野考察似的社会性而言,在其近三十年目不转睛、紧盯逼视的呕心沥血下,《场景》、《主人》、《筑城者》系列专题以影像三重奏的赋格向世人呈现了这个世界语境下不可多得的反智主义中国文本。这文本不求涅槃,也并不盼天堂,只力求老老实实摄下一景一人的情境,为世人组合出一幅大的展望。

摄影家以近三十年的脚步丈量与追踪,近三十年的用心寻访与探查,近三十年的镜头接续与集成,近三十年的时间纵深与工程锤炼,锻造了他独有的镜头语言系统——脱离了惯常的速度、光圈、焦点的技艺合谋,紧紧抓住潜心于底层生活映照于内心、必须向这个世界言说的人文生态的视觉表达——以客观真实的影像构成,纯粹地传达出生活在这片风筛沙滤的中原腹地中原农民窘迫栖息的生存境遇,以及虽不那么旺盛但足够坚韧的生命力在生活线下的冷峻写照。品读借助空间重温时间的《场景》,那每一处厅堂或院落,“静场”中没有一个主人的行为身影,却分明弥漫着主人的生活气息,充盈着厚重的岁月景象,告知着主人的茫然存在。那种中原乡土远离现代生活,朦胧而又难言的苦涩,带给了我从未有过的身临其境的无所适从和难以从纷乱无序中抽离而去的不安。在我看来,主人不在的《场景》中,每一件静物都是为主人代言发声的器官,每一组静物的排列堆积,都已转换为摄影家姜健言说的主语。唤醒人们的眼睛,去注视那些日常生活的破旧经年物件,逡巡随手傍在身边累月残存的家什,识辨灶边锅台烟熏火燎的豁口炊具。这一切,都针脚细密地连缀成默默文字,组合出质朴的诗句或乐章……所以,我始终都不曾觉得,那一切都是摄影艺术观念带出来的视觉符号。反倒是清晰地感觉到一个又一个透彻心扉的凄凉场景,和寥落空间里写满“残酷”二字的长吁短叹……或许,它就是作为摄影艺术家的姜健,长期以来无从诉说又无时无刻不想诉说的默语箴言。

或许是为了弥补《场景》寥落无人的亏空,抑或是埋在城府深巷的预谋终于耐不住破茧啄壳的必然,姜健又放手策动了《主人》的登场。于是,那些身处不同厅堂“场景”里的表情,骤然显现出另一种生动。毕竟那一张张寻常百姓的脸,都在木然或木讷中被置身其中的环境修饰着,寓意丰富地凸显在厅堂的核心焦点之上。交织着让人既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疏远的复杂情感,禁不住与过往岁月发生“一人一世界”,所建构的群雕一样只有方向没有目标的无尽联想……当然,摄影家没有满足于这些个体肖像彼此独处的沉默,也不接受这些肖像自言自语的个体叙述。他凭借“主人”们的木讷与无言、忍耐与承受、憨厚与朴实,吹响他的镜头集结号——把散离的个体肖像列成长阵,串联成一个生命链条的整体,完成对历史进程中悲情的宏大叙事,放大成社会共有的关乎道德与责任的使命担当。尽管,那《场景》没有作为历史的重大事件,那《主人》也没有叱咤风云的重要人物,但作为一部完整的中国历史,却不能没有这些场景和人物的串联。对摄影家来说,这些与环境有关而不脱离背景的肖像串联的构想,不是收集这个世界或社会或乡村无人理会的生活残片,似是而非地延宕在时间的维度里;而是以摄影家的经验和情感,做人道主义期许的梳理——从那些熟视无睹的现场和陌生的主人那里获得生命关联的心灵慰藉和精神救赎。尽管,那里曾经居住着你我、你我的长辈及祖辈!那面孔里有你我和你我的同代人!那里还可能是你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但终究不会出现在史书的文献里,他们只能站在逼近历史的场景中等待时过境迁。他们的特殊价值在于,以“场景”的“主人”身份为历史作鲜为人知的民间注脚。不难推断,与国中青年一样“上山下乡”的经历,给了姜健借场景和场景里的主人,重新擦洗心底汗渍与血迹的情结。正是这情结的孕育,驱使他带着自觉的艺术良心和应有的文化担当,与其说深入不如说渗入到社会底层的发现,借助他镜头捕捉的影像,补充历史选择性记忆不应有的疏忽和遗漏。我以为,这种“企图和野心”,已经远远超越了摄影艺术本身。在更深层的文化结构里,揳入了来自民间的骨骼椽梁……

经验告诉我们,艺术与政治的根本区别在于,政治是尽力维持其统领的现存秩序的,艺术则是力图打破身在其中的现存秩序的。所以,艺术的创新,多是在寻求叙述方式和表达方式上突破形式的创新。换言之,你要为你所想表达的内容,找到一个虽不属于,但一定是别人不曾走过的进得去出得来的新路径。如果说《场景》和《主人》是一种沉言默语的平面发声,那么《筑城者》系列的巨幅影像,就是摄影家追求复合交响所展现出的新的影像形态。《场景》的静默让我们进入魅惑的思考,《主人》的低语也使我们陷入沉静的迷思……《筑城者》却是带着推土机轰鸣、脚手架叮当作响、塔吊升降机搅拌着现代中国喋喋不休的浮躁,面对进城务工者家乡的老屋土墙那即将远去的寂寞乡村和现代都市拔高壮大的高歌猛进历程;面对未来生活期冀,对转瞬即逝的过去和明日即将到来的今天,做出的结构多元、表达多义,且相互融汇的赋格式视觉交响。于是,那影像也就多了一层眼睛一搭就有灼热燃烧甚至软化瞳孔的现代感……那一幅幅影像并不时髦的生涩串场,虽没有贯穿全剧的戏剧冲突和相互间的起承转合,但每一幅画面上的人物都是一则故事的主角,在限度地以内心独白为自己代言,切题地讲述自己背井离乡的疲惫生活、被资本剥夺尊严的遭遇和让下一代享有美好生活权利的梦想。如此,对于画面里那些或隐约或凸显、或灵动或沉静的劳动者们而言,牵儿挂母思念寂寞的苦也好,风雨无阻昼夜加班的累也罢,每一座新城的成长,总有他们难以载入史册、为人所不知的功名。多年来,尴尬着这样尴尬的曾经,这些功名者都是从来不被人问津的无名工蚁,尘埃般随时间蒸发得无影无踪。姜健的《筑城者》为这些无名却有分的功名者,建立了与岁月同步的历史档案,并把被拍摄者不那么动人的个人记忆,经由摄影家镜头凝视的转述,化作走进大众视野的公共记忆。哪怕远不足以改变这个社会,至少能够影响我们身边的生活。不是吗?这些“筑城者”连水花都不曾激起,但历史若忘记或忽略了他们的沉默叙事,就没有理由张扬它的壮阔。

姜健言及《场景》的“静”与《主人》的“默”的观念涌动作为一种“姜健现象”被追捧模仿时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关注他所关注的社会和历史。而他弃前者之风、问后者之道的《筑城者》专题甫一出现,来自同行的生疑和质询稍有躁动,他便遭遇了孤独的逆袭。其实,凡是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家,一定都是孤独的。因为他执着不懈的努力、触角敏锐的感知和眼光犀利的洞察,想不把别人甩在身后都不可能。问题的关键在于,不是他等不及,也非后来者追不上,全在于“悟性决定脚步的快慢”所致。所以,一个人前行的孤独旅程,注定不可避免地延伸在了姜健的脚下。对于探索创新者来说,面对嘈杂停步歇脚不只是多余的,有时候还可能被诟病为向庸俗与媚俗让步妥协。纵观如流如瀑向前发展的大时代,凡走在前头的先行者,除了被后来者赶超之外,少有离岸侧身于路边止步不前者。我相信,姜健先生《筑城者》的影像生成,不只是守住传统根基或融入流行色彩那么简单,至少,它让我看到了他要带入一些与时代精神同步的思考和企图。

行笔到此,眼帘里突然又蹿出几幅《场景》的影像:“门神和门锁(1986)”——虎口洞开的两扇旧木门上横着铰链的铁锁两侧,张贴着关公、张飞俩门神,虽然寄托了主人形而上的避邪,但形而下“破家值万贯”的现实里,没有这把锁,还是放心不下啊!“屋里屋外(1986)”——透过“人寿年丰”的横批,里屋那一盏微弱的灯光,是风中的残烛呢,抑或是未来生活的希望之光呢?答案好似简单的社会方程式里,有个不胜其难的生活之“解”。“烧柴禾的灶间(1986)”——灶台边炊烟斑驳的土墙上贴着那幅蒙着柴火烟尘的“五味齐全”字符,那种越是吃不到就越想吃的穷并快乐着,真让人看得心里五味杂陈……“缝纫机和自行车是农民的主要家当(1988)”——墙角堆满粮食的两翼,分别蹲坐着缝纫机、直立着自行车,齐声炫耀着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但,精神的穷困与饥饿,谁来赈济呢?好吧,再来看挂在眼角的《主人》影像长廊——土坯房前那六个不谙世事的少年,神情木讷的无光面颊上,不要问有过怎样的憧憬,只需追问:有过憧憬吗?困于四壁贴满招贴画的陋室青年,谁能说他拿在手中的《诗刊》,不是他仰望的星空呢?那脸上写满沧桑的老汉坐在低矮的方桌边,桌上那瓶喝干了的“鹿邑大曲”酒、吃完舔净了的粗碗、饮茶见底的瓷缸……把持着老子故里的后人那种“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的生命之长,随情随性终其一生地劳作,惬意的莫过这一碗(面汤)饭、一杯烧酒、一缸茶(河南乡下开水即为茶)。是哲学,还是禅意,全看方家的冥想超悟了;空间不大还算整洁的窑洞里,“主赐平安”的“大爱”之下,孤坐其中的青年右手边那本厚厚的《圣经》,真就改变了他曾经的信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