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教师月刊》创办于2009年7月,是大夏书系策划团队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园长)、教研员精心打造的教育期刊。
  《教师月刊》坚持人文精神、立足专业视角、普及教育学术、推广名师经验,致力于建设健康的教师文化。2014年,《教师月刊》全新改版,以更多的页码、别致的开本、优质的纸张、精美的装帧带给读者青山绿水一般的阅读体验。

【编辑推荐】
  教育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特级教师邱学华历经50年研究与实验创立了尝试教学法与尝试教育理论,为我们树立了这方面的典范。同时,邱学华的教育家之路也会给教师读者的教育工作丰富的启发。
  当学生不爱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教师如何寻找背后的原因?本期叶菊艳专栏“关注学生的课堂安全感”告诉我们,想让学生积极发言,必须首先给他们提供安全的氛围。
  人文精神的迷失令人心痛。如何寻回人文的维度?《四星高照,何处人文》一文中,著名学者刘再复告诉我们,这需要从孩子那里开始,需要教师们努力做好“人婴侍者”。

【前言】
罗素与“教育家父亲”
文 _ 林茶居

1921年9月,英国哲学家罗素(1872—1970)第二次走进婚姻的殿堂。两个月后,儿子出生。大概是因为“老来得子”,罗素对教育问题产生了远胜于其他问题的兴趣。两年后,他又有了一个女儿。随着两个孩子的长大,他对教育的关注和研究越来越有针对性。1926年,罗素出版《论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一书(200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杨汉麟翻译的中文版,书名改为“罗素论教育”)。第二年,为了能以自己合意的方式教育两个孩子,他与妻子在英国南部创办了比肯希尔学校,实践和检验自己的教育思想。
罗素除了是一位哲学家,还是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学家,因其研究的领域众多且成就斐然,被时人称为“当代的亚里士多德”。1950年,他因“创作了多种多样的捍卫人道主义思想和思想自由的作品”而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该奖自1901年创立以来五位获奖的“非文学家”之一,其获奖作品是一部探讨婚姻、家庭、性等问题的著作:《婚姻与道德》——有意思的是,罗素的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最后一次结婚时他80岁。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罗列这些“历史信息”,是因为我从罗素的学术生涯当中,看到了一个人做了父亲之后,整个生命激荡出一种强烈的“父亲情怀”,并使之成为一个“教育家父亲”。罗素这样说:“我所必须阐述的意见乃是我为自己的孩子寝食不安、百感忧思的结果。”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社会、心理等)现象。记得几年前采访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的时候,我问他,你的哲学思考是不是有一个父亲的视角?他的回答是:“这恐怕是我唯一的视角。”对于教育,周国平先生尽管没有专门的论著,但他的“教育言说”遍及很多哲学谈论,纠缠其中的一样是“为自己的孩子”而特有的那种“寝食不安”和“百感忧思”。可以说,周国平先生一样是一位“教育家父亲”。
在我认识的教师中,也有一位“教育家父亲”——浙江绍兴稽山中学的蔡朝阳老师。2013年10月,“大夏书系读书节”在厦门海沧做了一场活动,蔡朝阳老师作为嘉宾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生活和职业经历。他说,在很长时间内,他对教育是无感的,因为没有感觉到教育的创造性,后来做了“奶爸”,“教育价值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相信,有很多人,有很多教师,因为做了父亲(母亲),而被自己的孩子唤醒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教育价值感”、“教育意义感”。这是父性(母性)的洋溢与澎湃,足以使人的精神疆域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扩展,心灵变得柔软而多情,对教育产生更多体贴入微的醒悟。
当然,“父亲”并非由此就必然地成为“教育家父亲”——从“父亲”到“父亲教育家”,除了必须有爱的支撑,还必须有理性作为引渡。以罗素为例,就是说,他的教育思考,除了有作为一个父亲的舔犊之情在持续发酵之外,还有作为一个哲学家的深刻见地和批判精神,以及作为一个数学家的缜密思维和严谨推演在产生作用。
在《罗素论教育》这本书中,罗素首先阐述了“教育的理想”,然后顺着人的成长阶段,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大学时期),探讨人的“品性教育”和“智力教育”。这其中必定融合了他对自己的孩子如何长大成人的理想设定,也必定渗进比肯希尔学校的办学理念。
从另一个角度说,罗素之所以要为自己的孩子创办一所学校,正意味着他对教育的不满和不放心。对于当时流行的精神分析理论及新教育理论,他进行了深刻分析,同时不断回望自己的童年及童年经验,进而在书中提出了这样的核心观点:“在我看来,将活力、勇敢、敏感以及智慧四种特征结合便可奠定理想品格的根基。”
我想强调的是,作为一个“教育家父亲”,罗素思考教育的理路和方法,有两点尤为值得我们借鉴:其一,双向追问,即不仅批判时代问题,同时反思自我成长。其二,历史考量,即没有囿于当下情境,提出“每代人都必须改正其教育方法”,因为,“人类知识的总量以及人类问题的复杂性正在不断增长之中”。
罗素说:“三种极其单纯而非常强烈的激情支配了我的一生,那就是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悲悯。”这应该是罗素所有思考的动力源头。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或许我们最终无法成为“教育家父亲”,但依然可以也需要抱持这样的“激情”。
【作者简介】
  李永梅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社长,国内教师用书领先品牌“大夏书系”总策划人。
  林茶居1969年6月生于福建东山岛,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发表有诗歌、散文、诗歌评论、文化随笔、教育随笔等。2000年出版诗集《大海的两个侧面》。曾供职于海峡文艺出版社,福建教育杂志社。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分社副社长、《教师月刊》主编。

【目录】
专栏
茶馆故事:老舍的话剧历史课 _ 周勇
倾听之难与教育之难 _ 李政涛
教育的节奏 _ 朱永通
关注学生的学习安全感 _ 叶菊艳

封面
邱学华的教育家之路

名家
钱谷融 生活什么时候都是流动的 _ 徐晓楚 刘阳 汤涛

现场
记事 绍兴书市 _ 蔡朝阳
他乡遇志华 _ 程红兵
“我爸爸说我一点也不……” _ 纪艺芳
吴非说 剩下的大学记忆
朱永新答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答王志胜老师

话题
把暑假还给孩子
暑期来做“小先生” _ 邱磊
让暑假生活多点挑战和趣味 _ 陈默
让学生爱上暑假 _ 颜诺
农村孩子的暑假生活 _ 孙建国
暑假可以做的事 _ 刘可钦

阅读
谁是李泽厚 _ 杨斌
“老课本”里的新问题 _ 王星

人文
四星高照,何处人文 _ 刘再复

视窗
书画 民国先生——王军个展作品选
报道 相约香坊,共话读书
【媒体评论】
  邱学华主张“尝试成功说”——由于人的尝试学习,可以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以及教科书的示范作用,学生的尝试活动能够取得成功。
  ——邱学华

【免费在线读】
  关注学生的学习安全感
  文_叶菊艳
  叶菊艳 博士,现任职于教育部普通人文社会科学重
  点研究基地和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在一次辅导中小学教师如何作研究时,一位小学数学老师说,她想关注“提升学生课堂提问质量和问题意识”方面的话题。按照习惯,我通常不会立刻顺着老师的话题开展研究辅导,而是通过问“为什么”帮助他们澄清对自己工作困境的认识。在我的问询下,这位老师表示,在她的课上,学生常常问出一些“无意义的”、“不是我想要的”问题。
  原来,现在的小学数学课本中的应用题经常是以图的方式来呈现的,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图所提供的信息解读出数学问题,再解决之。但是很多时候,学生所解读出的问题并非老师想讲的知识点,因此,老师就觉得学生在问“无意义”的问题了。听完这位老师的解释,我基本把握了她的困境,但没作判断,而是继续用提问的方式让她自我理解:“您刚接手这个班时,孩子们上课发言积极吗?”“当时还可以,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话越来越少了。”接下来,我就“当学生说出不是老师想要的问题时,老师该如何回应”等话题与这位老师进行了沟通,进而建议她:“在激发学生课堂提问的积极性时,首先要考虑的或许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表达氛围……”经过这番谈话,这位老师表示,这次培训给她带来了观念上的转变。
  前段时间,我赴日本和奥地利进行课堂观察,强烈感受到了课堂中所充盈的安全的学习氛围以及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在日本的一节初二数学课上,一位学生上讲台做题,结果做不出来。如果是中国教师,可能会觉得没关系,换一位同学上来好了,毕竟上课时间宝贵,要讲效率。但这位日本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很温柔地笑着建议他向同学求
  助,同时对全班同学说“你们可以帮他”。此时,我刻意观察这位学生在讲台前的表现。出乎我意料的是,他转过身面对同学时一直是笑的,脸上没有尴尬,而同学们的表现也极其友善。这一幕让我忍不住给他的笑脸拍了一张照片。
  之后是一节语文公开课,听课者连同我们参会人员有百余人。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小组协作学习。在其中一个组里,有一位学生始终不怎么表达。一般来说,这种时候教师都会介入。这位教师亦发现了,但她的介入方式让我意外而感动:她没有直接走向那位学生,因为那样的话所有的目光都会跟着她,那位学生可能会感到没面子;她先是朝那个组所在的方向走,但是却走到旁边的组,关心一下那一组的情况,再静静绕道到这位学生的身边,轻轻问询他是否需要帮助。之后我看到,这位学生是积极投入学习的。
  在奥地利,我连续在三所中学听了两天的课。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与其说是教师在授课,毋宁说是师生间在平等对话。教师在认真地倾听学生,他们的表情显示出对发言同学的强烈兴趣和期待,这种时候,学生是不可能没有说话欲望的。因此,课堂上举手频繁,发言踊跃,还有的学生举手起来后说“抱歉,我忘记答案了”,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会说上几句。教师的回应语亦非常有特点,“很棒”、“非常好”、“谢谢”是常挂在嘴上的。更为重要的是,当学生没有给出完整的答案时,教师极其善于鼓励,如很自然地说“我知道你是知道答案的”,或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更多,并给足时间,待学生最终摇头后再请其他同学回答。教师在追问时,特别注意引导孩子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思考,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回答时有话可说,不至于陷入尴尬。如一节中学六年级的英语课(奥地利小学为四年制,中学六年级相当于我们的高一),主题为“医院为什么需要艺术”,教师主要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教师问:“如果你是医院的建造者,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你是否会购买艺术品?”“如果你购买艺术品,会买什么颜色的?”这些问题的答案课文中已经有所讨论,待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后,教师会继续追问,比如学生说“橙色”时,教师会问:“为什么是橙色?”……
  在一所学校中,我遇到了一位来自香港的高中交换生。问及她在当地学习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时,她表达了和我一样的意思:“在香港读书时,课堂上很闷,大家都不爱发言。而在这里,不管你说什么都不会有人嘲笑你,老师和同学都尊重你的声音。”这让我想到了与“安全”相对的另一个词——“恐惧”。
  学生恐惧被老师提问,生怕答错了没面子,或者被嘲笑,或者被同学指责浪费大家时间,因此,举手回答就成了好学生表现自己的机会,而暂时不懂所谓“标准答案”的学生要么因为紧张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要么由于在课堂中没有存在感而产生学习焦虑,不敢承担学习任务与责任,还有的学生则因为始终得不到教师的认可而“习得性无助”,自暴自弃,放弃学习。而成绩好的学生呢,也同样没有安全感,因为他们恐惧失去自己的地位,更恐惧因为回答不好而被嘲笑。因此,2006 年的PISA 测试中,我们看到不少中国学生虽然考分很高,但自我效能感却很低,缺乏自信。若追其根源,恐怕与课堂中安全感的缺失有关。
  实际上,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必须建立在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感需要和尊重需要得以满足的基础之上。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亦表明,学生只有在安全的学习环境中,才会真正投入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这样的意识: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学习环境,并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中的细节不断自省——“我是否呵护了学生的心灵?”当然, 在这背后,教师真正将学生看作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尊重是前提。

【1元秒杀专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