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百岁追忆(精)》由百岁老人、原国民党少将、抗战老兵马士弘回顾一生坎坷经历,时间跨度长达 103年,从晚清末年的1911年一直到现在。其间作者既见证了父亲在四川办教育、剿匪、对付大地主刘文彩等颇具传奇色彩的事迹;也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从而投笔从戎,在国民党正面战场奋勇杀敌;更在起义后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虽然历经艰辛,九死一生,但在不同的岗位干出了不起的成绩;晚年更是发挥余热,保持乐观,虽103岁仍思路清晰,每日读书看报。
他与弟弟马识途的故事更是极具传奇色彩。解放前兄长为国民党军官,弟弟是中共地下党员,兄长是黄埔军校毕业,弟弟是西南联大毕业,兄弟俩均为杰出人士,但所走道路截然不同。建国后,兄弟俩在经历各种风浪后情谊更加深厚。如今二人均已百岁,同时写书回顾一生,可谓人间少有的佳话。
百年人生,几番浮沉。也曾英姿勃发,抗击敌寇于正面战场,也曾风雨载途,贡献才智于食品公司。
无论顺逆,均能尽忠职守,努力服务,活得堂堂正正,无愧无悔。晚年之光风霁月,实得之于早岁之良好教养,及平生之坦荡为人。

【编辑推荐】

《百岁追忆(精)》是103岁高龄的马士弘先生回忆一生经历之文字。百年人生,几番浮沉。也曾英姿勃发,抗击敌寇于正面战场,也曾风雨载途,贡献才智于食品公司。无论顺逆,均能尽忠职守,努力服务,活得堂堂正正,无愧无悔。晚年之光风霁月,实得之于早岁之良好教养,及平生之坦荡为人。


【前言】
家兄马士弘口述,张建安采写的《百岁追忆》即将出版,以此可见家兄之品格秉性,平生之作为遭遇,兄弟深厚之情谊矣。
我通读原稿,感慨万千。我兄弟二人,生于书香之家,长于战乱之中。自幼同食同寝,同游同乐,同读古籍,同聆家训,养成刚毅近仁之德行,同怀悲悯报国之情志。眼见强敌侵略,国亡无日,悲愤不已。
家兄决心抗日,投笔从戎,考入军校,参加中国国民党,舍身抗战;我亦立志抗日,考人大学,参加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国共兄弟,异翮分飞,殊途同归,终及于解放。兄弟重逢,不禁涕零。共抒离情别绪之苦,同誓精忠报国之志,为新中国建设而献身。
孰意家兄忽罹无妄之灾,获莫须有之罪,但仍本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之心,兢业从事,尽忠职守,辛劳服务,同侪敬服,垂三十年始得平反。我亦志犹慷慨心犹耿介,在风雨泥泞长途中,跋涉数十年,尽心尽力,无悔无愧,幸得健身全誉而退。
离退之后,兄弟重聚,虽然苍颜白发,垂垂老矣。常相聚谈,追怀往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襟怀坦白,差足自慰。更目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奋斗,自强不息,国强民富,已在不远,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定能实现,更兴奋不已。
严冬过去迎新春,风雨之后见彩虹,个人得失,何足道哉!尔来余霞满天,家兄已高寿一百零三岁,我亦进入百岁,子孙绕膝同庆高寿,乐何如之。加以家兄之《百岁追忆》、我之《百岁拾忆》二书即将同时出版,国共兄弟,两个百岁,出两本书,堪称人间佳话。
是为序。

【目录】
序 马识途
上卷:从出生到起义 (1911年8月——1949年12月)
一生无所悔恨
家乡
父教与家风
家族与家庭
年少时所受的教育
先父第一次剿匪
先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先父与刘文彩的第一次交锋
先父大邑剿匪经过
先父留给我的深刻印象——红苕宴
出峡求学
这个国家怎么成这个样子?
进入中央军校
担任连长
从“八一三”淞沪会战到长沙会战
王鹤标:南京大屠杀中的亲身经历
三条战线,共同抗日
洪雅见亲人
宜昌战役:“战士军前半死生”
那个时候,我们国共兄弟的感情
牢狱中的弟媳刘惠馨和她的娃娃
至为关键的石牌要塞会战
战地上的父子团聚
常德战役
我所亲历和受害者口述的一些日寇暴行
抗战胜利了
“内向倒戈燃豆萁,翻然喜讯成忧思。”
忧国忧民的父亲
我留在了大陆
中卷:从起义到平反 (1949年12月——1979年4月)
起义,脱下战袍
成都市场走上正轨
我被选为人民代表
遭遇生死未卜的危险
没有逃过厄运
困难见真情
最倒霉的事情
右派帽子从我头上擦边而过
政治任务:向北京调运生猪
令人心寒的两件事
差一点被“发落”山村
忍辱偷生
终于渡过了难关
下卷:晚年生活 (1979 年 4 月到现在)
迎来幸福的晚年
大难不死,兄弟重逢
八十学唐诗
花费七年,撰写家史及先父事迹
悼念爱妻
人生十要
友朋往来
“将军九十尚精神”
盼望祖国统一
兄弟情岂是今生所能了结?
近年来的心意写照
生与死,梦与觉
长寿之道
后记

【免费在线读】
祖传种植的红甘蔗也有一个弱点,就是易生虫和矮小。我父亲见到这种情景,和家乡老农一起研制防治虫害的药物,研究如何培育生长粗壮的良种,改进耕种技术,提高产量。又研究改良靠山边坡地土质,使红甘蔗长得又高又粗壮,少虫眼,质量更甜脆,产量逐年增加,在我家乡更普遍地发展起来。
为谋更大利益,我父亲又组织族农雇大木船装运出川,过三峡远销宜昌、沙市等地,获利更大。民国成立后七八年内,我坪山坝乡亲们已是衣食无虞了。
不过,我小的时候正处在乱世,四川出现了很多土匪,家乡也发生过许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我读小学时,就发生过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有任县长来忠县报到,马上就要到县城了,却不慎从船上栽到水里,尸首很快就漂走了。欢迎仪式已经开始,鞭炮都点燃了,这种情况下,县长秘书决定冒充县长,而县长夫人也点头同意了。那时我父亲在县里当议长,假县长还来我家拜会,我也见到过。好几个月后,有人举报,假县长被撤职查处,关了起来,县长夫人也带着娃娃离开了。这件事,县里家喻户晓,我也告诉过五弟马识途。他后来写的《夜谭十记》里面的很多事情都是那个时代的真事,只不过做了艺术加工了。《让子弹飞》里面铲除恶霸黄三爷的事情,也是有故事原型的。
父教与家风 先父马和琼,字玉之,生于清朝光绪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885年。他十四岁时去忠县白鹿书院读旧学,十六岁考人州立国民中学堂,十九岁毕业,当时下坝同族马仁庵要去日本留学,先父有意同去,终因家境困难未能成行。他在家务农,经营祖传“扶风记”酒坊,同时经营以红甘蔗为主的种植、运销业务。先父二十三岁时娶我的母亲吴氏。母亲贤惠,是父亲的贤内助,家事、农业主要由母亲安排。
我家居农村,以农为生,俭朴生活,成为家风。
平时除节日外,一般都吃杂粮饭,菜蔬都是自种自食,先父常告诫家人勤俭过日子,方能长久不衰,立为家风,世代相传。他自拟一格言: 布衣粗,菜羹香,意自直。
言简而意深,我们弟兄姊妹至今均能遵其教诲,并转教各家子女。
后来,先父被推选为族长,又被推荐担任地方官职,当过忠县视学、督学、议会议长、团练局局长,还担任过洪雅、大邑三任县令和忠县粮食局长,他曾多次剿匪,使地方安定,并呕心沥血造福民众,受到民众拥戴。他秉性耿直,在国民党政府做官三十余年,担任过八年县令,总是两袖清风,以廉洁白励,以勤俭治家,严格教育子女为人处世之道,有警语二句: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这是他一生处世对人及做官的箴规。
先父在对待金钱上,也有他遵循的两条原则: 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能聚能散,永 光其昌。
二、一丝一毫,当知来之不易;用之得当, 虽万千亦不惜。
他自己身体力行,也随时以此教训子女及亲友。
我们兄弟姐妹,学的都是父亲的为人处世:德行为先,与人为善,光明正大,坦坦荡荡。
先父卒于1950年7月,应石宝寨区政府邀请,商议征购公粮事,由坪山坝老家乘木船,在长江中… … P6-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