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轻松识字的工具书
  本书从《说文解字》中选择1000个常用汉字,一字一图,一眼就能看懂汉字的本来意义;在旁注明其甲骨文、金文、篆文等字体,揭示汉字的演变过程;精辟图说,展示汉字在现代社会的使用状况。
  ★ 人人动能看懂
  本书化简为繁,为每个汉字配上精美图,解说生动,简单明白。不管是刚识字的学生,还是文化素养较高的学者,都能用来作为日常读书参考。
  ★ 趣味性强,随翻随读

  本书图文相谐、互为补充,揭示汉字不曾为人所知的新鲜的一面。每个汉字独立成段,随时可读,随时可放下。


【内容简介】

《画说汉字:1000个汉字的故事》以《说文解字》为依托,精选了1000个现代生活中较常用到的汉字,并配有精美画、200字左右的精短解说,以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演变,希望以此来揭示汉字诞生、演化的过程,并展示该字在现代社会的使用状况。总之,本书内容丰富,形式生动,文字精粹,可以作为文学爱好者、汉字爱好者、创意工作者的工具书使用。


【作者简介】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赞赏。他是汉代有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有“字圣”之称)、语言学家,是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许慎师从经学大师贾逵,历时21年于公元100年(东汉和帝永元十二年)著成《说文解字》,归纳出汉字的540个部首,成为中国字典。
  《图解经典》编辑部,为我公司的重点编辑团队,以经验丰富的编辑联合三十多位专家和学者,对人文社科领域的经典著作进行全新图画式的解读。十年来陆续推出的系列图书涵盖文化、哲学、艺术、宗教各个领域,包括《图解黄帝内经》《图解山海经》《图解周易大全》《图解茶经》《图解红楼梦》《图解心理学》《图解国富论》等百余种,得到了读者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目录】

A





B






















































C


































齿























D












































E





F






































G


































广










【免费在线读】

汉字若只如初见
  ——汉字的发展与汉字背后的故事
  傍晚,西方天空云霞灿烂,暮色中江面一片火红。一个神情肃穆的大汉低着头正在沉思。近看,他面目神异,双眸都有两个瞳孔,张合之间,神光湛然。他低着头,右手拿着一根树枝在地上画来画去,忽然一阵狂喜,写下了一个字——这时,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阴云密布,雷电闪耀,金色大雨滂沱而下,落地后细看却是金黄的粟米。远方响起幽咽的鬼哭:“他写出来了!他写出来了!”一条金色巨龙自云层中游弋而下,金鳞闪闪绕着这个男人转了一圈,悄然远去,据说是隐入深渊中去了。男人自己也难掩喜色:“看来这次是真的成功了。”
  自然,这是编者臆想中的一幕。传说中,这个男人是仓颉,他正为发明了文字而欣喜,天地神鬼也全都为此事而起了震动,可见文字的诞生是何等重要。事实上,历史上并没有这么一个确定的时刻,文字一下子被完美地创造出来,相反,文字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前进的过程。
  一开始,人类先是进化出了语言,在语言相当丰富的基础上,需要记录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后来,人类采用堆放石块的方式来记事,称之为“堆石记事”。这样记事还是很不精准,紧接着“结绳记事”出现了。用在绳子上打结的方式来记事,根据绳结的大小、先后顺序来判断事情的大小和发生顺序。到了公元前一万年左右,“符号文字”被发明出来。初只有“○”、“△”、“米”三个符号,后来出现了数十种不同的符号,这是我国远古时代初的文字。
  符号文字大约在历史上延续了五千年之久,因为随意性太强,近乎密码,所以很难流传。于是,图画文字出现了。所谓图画文字也就是画个山来代表“山”字,画个弯月来代表“月”字,这样识别度很高,也有利于传播。图画文字大多转化为后来的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自此出现。自此之后,中国人的历史开始被记录下来,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纪元正式开始。
  文字出现后并非是固定不变的,相反,其载体和字体随着时代发展一直在不断演变。古人认为把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相关的问题刻在龟板或兽骨上,然后再用火来烘烤,根据被烤出的裂缝的形状和走向就可以占卜吉凶,这就是甲骨文。迄今为止,中国已经被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个,而被解读出来的有一千多个。
  进入西周,青铜器开始大量出现,文字开始更多地被铸刻在青铜钟鼎或石鼓上,这种文字称为“大篆”,或钟鼎文、石鼓文。在甲骨文和金文时期,很多字的写法还没有完全固定,同一个字的左右结构可以互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中国次出现了大一统政权。因为战国时代诸侯割据,各地文字不统一的局面还在持续。秦始皇发布的诏书抵达桂林一带后,已经没有人认识了。这时,统一文字必须进入议事日程了。于是,秦始皇命丞相李斯和赵高等人一起,以小篆为标准,统一了文字。同时,早的隶书“秦隶”也已出现,它比小篆书写起来更为简便,成为汉字从古体向今体转变的里程碑。到了这个时候,每个字的书写方式基本上已经确定,也就是说,“羊”字只能写成“羊”,而不能写成另外的字了。此后,随着社会发展,又出现了诸多字体,直至现在的简体汉字。
  在漫长的文字转化过程中,大部分的字已经丧失了画面性。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指导,我们即使认识了这个字,会写这个字,却很难知道它的原始意义。谁能想到,“虹”的原意是一条横贯天空的双头蛇,“身”的原意是腹中有孕的女子呢?当我们拂去古老汉字身上厚重的历史尘埃,用一颗重新认识世界、发现美的心来审读,才会发现,原来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或充满想象,或血腥残忍,或温馨有趣的专属故事。这些每天被我们使用,好像已经丧失了新鲜感的文字,其实有着我们从未发现的新鲜一面。重新发现这些字,更多的时候是发现古人的生活,他们的悲喜歌哭,他们的生死离合,他们的爱恨喜恶,透过汉字,一丝一缕与现在的我们产生连接,让人觉得,时间并未逝去,一切曾存在的,依然存在。



【书摘与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