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强盗银行家:能源、金融与精英统治的世界》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经济大萧条背后的深层物理学,揭露了强盗银行家与神殿之间的联系,阐明了神殿为什么对强盗银行家的活动至关重要。奴役、篡夺国家的货币发行权、发行债务货币、经济周期和占星术,这些都是强盗银行家自古以来就采取的行为模式和策略,他们对公众研究替代性的物理学与能源技术进行打压。关于这些话题,法雷尔抽丝剥茧,为我们层层揭开了强盗银行家们用以支撑自身金融政策的深层物理学的奥秘。
【编辑推荐】
  《强盗银行家:能源、金融与精英统治的世界》是一本以独特而颇具争议的视角来阐述全球银行业、政治和经济腐败问题的书籍,从而也注定是一部会引起一场争辩的作品。本书中所讲的强盗银行家的英文单词Banksters是由作者把Bankers和Gangster合并在一起独创的,意思就是指那些如同强盗般抢夺银子的银行家们。
  在本书中,作者约瑟夫?P.法雷尔(JosephP.Farrell)与读者分享了很多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什么说今天的金融欺诈和分裂其实根本不是什么新鲜的把戏?在人类几千年的历史上,银行业是如何被一直操控着、同时又如何被粉饰的?约瑟夫?P.法雷尔为我们精确勾勒出了这些强盗银行家们的嘴脸:他们从古至今始终坚持从未改变的行为模式与策略,以及他们心中的欲望与野心:压制替代产品和替代能源技术公开发展;篡夺创造和发行货币的国际权力;甚至是替换债务货币。在本书中,法雷尔为读者剥下种种欺骗与谎言的外衣,揭示了那些强盗银行家们在他们的金融政治上一直使用的、为他们自己的利益所服务的深层动机与原理。

【前言】
  前言 序曲即尾声——历史中的异数:纳粹德国
  两种资产之间的关系永远无法仅用一种标量表示。
  ——金融分析师保罗?威尔默特
  遭遇野兽
  现代法币制度和银行存款准备金制度‘点石成金’,因为没有实物基础而创造信用的手法,如同凭空创造黄金一样。”通过将创造货币和创造信贷的机构从私人手中收归国有,并利用这个机构为纳粹党人逐渐视为推动人类进步,同时足以毁灭一切的终极能量之源的物理炼金术提供资金,纳粹党人指出他们已经洞悉了点金石的秘密。他们已经发现并且完全掌握了物理炼金术和金融炼金术之间的联系,并乐意之极地将其用于无比邪恶的目的。
  但是物理炼金术和金融炼金术之间的关系也许需要它自己来解释……
  尾声即序曲……
  在《点金石:炼金术与奇异问题的神秘研究》一书的结尾,我就是这么写的。 读者也许可以从这些引用的句子里推断出,无论是从物理、金融,还是从历史的角度,都还有很多故事要说,都需要进一步研究或再写一本书来把这些说清楚。如果你是这么推断的,那么你答对了两项:关于物理和金融之间关系的故事确实还有很多很多要说。
  本书的论点容易阐述,然而却难以理解,那就是:自古以来,几乎总有那么一股国际货币力量采用欺诈、暗杀甚至战争等种种手段,来篡夺其意图控制的各国的创造货币和创造信贷的权力,并蓄意混淆、掩盖创造货币的权力和隐含的高深的“炼金术物理”之间的深远联系。
  鉴于此,我无意在本书中全面地论述这一问题,因为那样的话,会需要一系列的书,每一本专注于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每一本都会有铺天盖地的脚注将读者掩埋其中,以至于主要论点本身会变得艰深晦涩。因而,我更倾向于采取关注特定事件和数据的诠释范式来论述本书观点。这样做的话,既讨论了问题,却又是以概要的形式而非全面的形式来进行的。通过这一模式,我希望使读者注意到金融和物理之间的深远联系,并说明为什么私人和国际货币力量始终不仅一定要试图压制国家特定的金融政策,而且还要压制特定的物理研究,因为二者其实在概念上是同源的。
  正如老读者所熟知的那样,我绝大部分的书都会用非主流的物理学理论来解读历史,从而揭示历史暗藏的推动力、秘密和参与者。本书亦无例外,只是我又加入了新的概念元素:金融和经济。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还将碰到老读者们曾遇到的其他主要概念:炼金术、占星术、天文学、扭力、埃及、巴比伦、纳粹、古书卷,以及深谙统计学和拓扑学之秘的现代数学宗师等。
  实际上,正如本书所研究的那样,现代生活中的一个奇怪的同步现象似乎有所增加:在世界的金融、银行和企业领域,不说数百年甚至上千年,至少数十年的腐败和知识疲软导致了房地产及其衍生产品泡沫的破灭,然而应为此负责的一些人却在美国议会里伸出手来,要求用美国纳税人钱来为他们渎职和不负责任行为买单,却拒绝任何监管,似乎他们是被迫向某个藏在暗处的勒索者付钱的,从而担心监管会暴露这一事实。
  但是,为什么称之为“不负责”,而不直接叫“犯罪”呢?此问题的答案中有个故事,该故事在我多年前计划写这一系列书时就无意探究,在计划写本书时更是无意提及的。在完成《纳粹国际》和《点金石》两书之后,我准备讲述一个故事,然而,最近的金融事件却将它置于一个大不相同的背景之中。如读者将在正文中所悉,纵观历史,我坚信在金融与物理复杂关系的故事中必然有着犯罪和阴谋。而且,矛盾的是,当人们愈是向过去追究这一关系,物理、金融以及上面列举的其他作为概念背景的主题相互之间联系得就愈紧密,其中久已存在的阴谋味道就浓烈。
  但是,就当代金融危机本身而言,它即是一个阴谋故事,亦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愚昧状态和与之对应的知识、政治和经济上极不负责任行为的案例。尽管如此,它与正文所述的故事间仍有着深刻的联系,对于主题而言是个很好的切入点。
  因此,作为切入正文主题的一种方式,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两个显著的例子,它们对目前有关货币力量的金融和物理方面的假设发起了挑战。
  这两个例子就是共产主义中国和纳粹德国。
  危机抑或讯息
  这一古老悠长故事的现代篇章,自一位中国数学家李祥林博士提出的一个公式开始,这个公式被华尔街和伦敦的金融操纵者视作上天的恩赐。尽管主要银行的大多数经济学家和数学分析家们都知道这个公式,但是大多数人却并不熟悉它。不过就像爱因斯坦的E=MC2一样,因其对人类行动和政治的影响,它注定要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这一公式如下:
  Pr[TA<1,TB<1]=ф2(ф-1(FA(1)), ф-1(FB(1),γ)
  20世纪60年代生于中国农村的李博士,在南开大学获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后离开中国,在加拿大魁北克的拉瓦尔大学获得MBA学位,并在加拿大安大略的滑铁卢大学获得精算学硕士学位和统计学博士学位。1997年,李博士进入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后于2004年, 就职于投资银行巴克莱资本。
  但是,这个公式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它究竟又做了什么呢?
  菲利克斯?赛门在美国《连线》杂志2009年3月刊发表了《灾难公式》一文。在这篇精彩的文章中,他总结了这一公式的影响。
  李祥林选择了一个出了名的难题,即确定相关性或完全不相关的事件是如何看上去相关的。他以一个简单灵巧的数学公式解决了难题,日后这一公式却被全世界的金融界所滥用。
  短短五年,李祥林这一被称作“高斯-联结相依函数”的公式,看上去好似一个千真万确的突破,成为一项能让极其复杂的风险建模达到前所未有的容易和准确的金融技术。得益于李博士天才绝伦的金融“智慧火花”,券商得以出售巨量的新证券,金融市场也被扩展到无法想象的水平。
  从债券投资者和华尔街银行,到评级机构和监管者,所有人都采用了他的方法。人们十分推崇这一公式,也用它着实大赚一笔,以至于对其局限性的警告置若罔闻。
  然后,这一模式分崩离析了。早期,裂痕在金融市场并未按公式使用者预期的方式运行时开始出现。2008年,当金融体系基础破裂吞噬了数万亿美元,全球的银行业万分危急时,裂痕早已变为深度莫测的峡谷了。
  ……李祥林的“高斯联结相依函数”导致了无法估量的损失,击溃了全球的金融体系,深深地刻下了自己的历史印记。
  但是,这个公式到底做了什么?它是如何起作用的?它又是如何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呢?
  其中关键体现在一个很重要的词语上,那就是“关联”。经济体系就像一台紧密相关的机器,而李祥林的公式似乎使得人们可以对这台机器上成千上万的活动部件都了然于胸。赛门以一个简单的类比说明了这个公式做了什么?
  为了更好地理解数学上的关联概念,让我们举个简单例子。比如一个小学生,我们叫她爱丽丝。她父母今年会离婚的几率大约是5%,她感染头虱的几率大约是5%,她看到老师踩到香蕉皮滑倒的几率大约是5%,她在班上拼写比赛中获胜的几率也大约是5%。如果投资者根据这些只发生在爱丽丝身上的事的几率来交易证券的话,他们的交易价格会几乎相同。
  但是,当爱丽丝和她同桌布兰妮都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需要同时考虑两个孩子的因素时,重要的情况就出现了。如果布兰妮父母离婚了,爱丽丝父母也离婚的几率会有多少?还是大约5%,此时的相关系数接近于零。但是如果布兰妮生了头虱,则爱丽丝也生虱子的几率就会高很多,大约在50%左右,这意味着相关系数很可能上升到了0.5这一范畴。如果布兰妮看到老师踩到香蕉皮滑倒了,那么爱丽丝也看到这一幕的几率是多少呢?因为她们坐在一起,所以几率确实会相当的高,可能会有95%,也就是说相关系数接近1。如果布兰妮在班级拼写比赛中得了第一,那么爱丽丝获胜的记录则为零,此时的相关系数为-1。
  如果投资者根据发生在爱丽丝和布兰妮两人身上的事情的几率进行证券交易的话,他们的交易价格会迥然不同,因为不同事件的相关系数差异太大了。
  现在将数千甚至数百万的个体,以及数以千记诸如能源价格、建筑房屋成本、货币和贷款供应等的相关条件考虑在内,你就知道相关系数体系有多么复杂了,李博士公式具有欺骗性的简单也就昭然若揭了。
  这一公式让人觉得简单易行的原因就在于其本身很简单。正如赛门在他的文章中所说:
  ……这是非常不严谨的科学。仅仅是测算出最初的那些5%的几率,就涉及到收集大量不同的数据点,并对这些数据点进行各种统计和误差分析。确定条件概率,如若布兰妮生头虱,那么爱丽丝也生头虱的概率,因可供收集的数据点更为稀少,所以其难度也会有数量级的增加。因为缺少历史数据,所以此时的误差也大很多。
  请记住需要历史数据这一观点,因为它不仅在紧接着的李博士及其公式的方法论假定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第二章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就历史数据或者说缺少历史数据这一点,李博士的公式提供了走出僵局的方法,至少在当时看上去如此:
  使用以华尔街的标准来说相对简单的数学,李祥林想出了一个天才的办法来给违约相关性(Default Correlation)建模,而不必去考虑历史违约数据。相应地,他使用了信用违约掉期这一工具价格的市场数据。
  换言之,在李博士巧妙的统计连接函数公式中,暗藏着一个方法论假定,那就是信用违约率的历史数据可以被安全地弃之一边,只需关注“信用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s,简称CDS)的“现在”市场价格即可。我们在第二章中将会看到,有着大量的历史数据可供使用,而这些数据又指向了金融周期的“高端物理”,很少有经济学家或此领域的物理学家触摸到了这一物理体系的边,更少的人知道它真的存在。
  在做进一步探究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相关知识。“信用违约掉期”究竟是什么?这正是李博士公式的故事的有趣之处,赛门用简洁准确的语言给我们作了解释:
  如果你是投资者,当前你有如下选择:可以直接借钱给借贷者,或是出售投资者信用掉期,即担保相同的借贷者不违约的保险。两种方式,你都可以从中获得定期收入,即利息收入或保险费用收入;同样,不论哪种方式,如果借贷者违约,你都会损失一大笔钱。两种投资策略的收益几乎相同,但是因为针对每一名借贷者都可以售出无限量的信用违约掉期,掉期的供应并不像债券那样受限,因此CDS市场迅速极度膨胀起来。尽管当李祥林的论文发表时,信用违约掉期相对还是一个新事物,但是它们迅速成长为一个比其所依存的债券更大、更具流动性的市场。
  现在来谈谈李祥林博士,他的公式仅仅是一个以用价格代替真实违约数据为捷径的模型,隐含假设整个金融市场,尤其是信用违约掉期市场,可以正确地为违约风险估价。 赛门在解释这一技巧时不无嘲讽:
  这是对难题的一个绝对有才的简化。李祥林不只是大大降低了算出相关系数的难度;他甚至决定不必费心去理清和计算一个组合中各笔贷款间近似于无限的相互关系。那么组合中贷款笔数增加了或是正相关系数和负相关系数混在一起了怎么办?他说,完全不用操心这些。唯一需要关心的只是最后的相关系数,一个把所有组合贷款相关系数相加后得出的清楚、简单、确凿的数字。
  李博士将这一问题简化为一个简单的无因次数(数学术语标量),为世界金融证券市场施加了一个充满欺骗性的魔咒。
  确实,这个公式的影响是迅疾而又令人震颤的,因为“武装了这一公式”的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从中发现了一个充满机遇的新世界。
  他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推出全新的3A级证券。使用李祥林的连接函数,意味着像穆迪这样的评级机构或其他想要为一系列股票组合风险建模的任何人,不必再为标的证券而烦恼。他们所需知道的只是相关系数,凭此他们就可以判断该股票组合安全风险程度。
  于是,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打包组合成为一支3A级债券——企业债券、银行信贷、抵押担保证券等你所能想到的都行。这些组合就是人们所知的债务抵押债券,简称CDO。即使没有一个组合个体自己是3A级的,你也可以打包创造出一个3A级证券。你甚至可以把其他已组合的评级较低的债务抵押债券,再打包组合起来,这一金融工具被称为二次债务抵押债券,从这一点上来说,它已经远远背离了实际标的债券、贷款或抵押的初衷,没人能猜得透它究竟包括什么。但这并不碍事,你所需要的仅仅只是李祥林的联结相依函数。
  换言之,李博士的公式的作用在于分散每一个构件的相对力量及风险,因为彼此联结相依,它们已成互锁之势,由此带来的结果是,证券和信贷交换的“打包”愈演愈烈,一路狂飙激增,甚至还会出现“打包——再打包”的现象。
  CDS和CDO市场共同壮大,互为给养。在2001年末,信用违约掉期合约的市值已达到惊人的9200亿美元。到2007年末,这一数据已飙升至62万亿多美元。反观CDO市场,在2000年市值达2750亿美元,到2006年已增长至4.7万亿美元。这一现象充分诠释了李祥林的公式。
  简单来看,李祥林公式不啻为一种靠增强多层之能力来创造信贷和利率之方法,虽然字面上不显端倪,内里却有着点石成金之别窍。
  李祥林公式中还有另一个潜在的风险,那就是:即使对那些确实有将历史数据考虑在内的金融机构来说,现实中这些可供追溯的数据也是比较匮乏,原因很简单——信用违约掉期合约的出现还不到十年之久。这十年同时也时房价激增的十年。事实上,李祥林公式使得这种“打包行为”呈指数方式膨胀,并且导致了多重反复打包行为的出现,这一点已经得到见证。从字面上来说,这其中有成千上万潜在相关的因素,但亦正如他反复强调的那样,没有一个是建立在历史数据基础之上,它们的出现,不过是这几年间的事。这也同时暴露出李祥林公式的另一个缺陷,当它被运用于证券相关系数及评级时,其固有的机制中,人们会无意识地将相关系数想定为一个恒量而不是变量, 也就是说,尽管打包产品的各个构件是变量,但相关系数却并非如此。
  无视历史数据,依附于相关系数恒定不变的假设,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一旦房地产市场、抵押部门等领域突然价格骤跌,建好的数学模型将很难应对。简而言之,这当中的全盘机制忽视了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无论出于何种原因的经济行为,似乎总在消长中循环反复,或者也可以说兴衰相随。在这种循环层面,同样也有一些极其隐蔽的关节,这一点即将得到验证。
  本着怀疑的态度,李祥林就这一公式著书立说之后,于2008年重返中国,有关资产破灭之缘由及罪魁祸首的争论喋喋不休,他却令人好奇地保持了沉默。但随着事态进入最后的关节点,他回到北京,主管中国国际资本公司的风险管理部门。这引发了多种揣测,不仅仅是整体事态已毫无疑议地成为一种经济战争,同时还有,它由谁发动,又在针对谁?
  问题的答案究竟如何姑且不谈,因为这比它看起来的要隐晦得多,另一点则显而易见——李祥林公式给任何有意发动经济战争的人提供了必备的数学方法与技巧,如果这些人或集团还掌握着相关历史或其他数据,足以预示经济衰退即将到来,情况将更加如此。他们出于自身的目的,不遗余力地将事态恶化,使用李祥林公式在打包产品和信贷掉期制造相关和衍生泡沫,一旦市价走跌,这些泡沫就会迅速蔓延。这些在本书第二章中也会有所体现,正好本人掌握了这些相关数据,它们预示了,横跨2000至2006年如期到来的如循环魔咒般的经济低迷。
  纳粹德国:物理与金融的全盘合理化
  物理和金融之间的联系少有人注意,其实这当中别有洞天,就如同人们迷信星象,用来占卜吉凶一样,它们古已有之。这也就是说,自远古时代以来,物理和经济之间就存在着深层次的联系,有人将两者看作是一个闭合的系统,有人则将两者看作是开放体系,争论一直也未统一。按照专业术语来说,我们可以将那些坚持认为物理和金融是一个闭合系统的人称作“强盗银行家”,意思就是他们是强盗与银行家的合体,既浮于空想,又罪行累累。这些人实际上是被无节制的权力欲望所驱使,贪婪无赦、人性泯灭,他们自甘受缚,不能自拔,但是,他们同样还受一些隐蔽的事物所驱使,也就是物理和金融间的深层次联系。
  在现代历史中,金融与物理的关系最早由这样一个国家发现——它不仅自主发行无负债货币,同时还对各类研究“免费能源”物理技术的秘密项目提供赞助,这个国家就是纳粹德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要求战败国德国履行战争赔款,赔款总数超过当时德国财产总值的三倍之多!对历史有研究的人都知道:德国过度通货膨胀,支付给协约国的是日益贬值的德国马克,德国经济遭受重创。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德国马克仍由一家私人控制的银行发行,由此,德国的债务状况混乱无比。
  希特勒的手下的德国国家银行行长——亚尔马?贺拉斯?格里莱?沙赫特博士在1967年所著的《货币魔力》一书中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大揭秘:
  德国国家银行私有化,或者叫转交私人投资者所有后不久,马克就迅速开始大幅度地贬值。沙赫特博士说:“外国投资者的投机行为将德国战时的通货膨胀演化为超级通货膨胀,他们卖空马克,赚取差值……”之所以能够对德国马克进行投机买卖,原因在于德国国家银行手中掌有大量的货币,用于出借,马克为了满足需求源源不断地印刷,再以可观的利率贷给银行,当德国国家银行也满足不了贪得无厌的货币需求时,其他一些私人投资银行就获准空手发行货币,同样附加利息将其贷出。
  因此,德国政府对战后的这场超级通货膨胀不负有责任,这都是德国私有中央银行及其垄断国家货币发行惹的祸,它们将货币视作流通债券发行,最终引发了灾难!德国经济被这些银行家打入谷底,一蹶不振。
  这时,希特勒出现了。
  大多数人都知道,西方各类私有金融力量为希特勒和国家社会党上台创造了必要条件, 但很多人有所不知的是:希特勒迅速地抛弃了这些支持者,背弃了历时已久的洛克菲勒-罗斯柴尔德守则:
  ……独裁统治确实让阿道夫?希特勒实现了对经济的全盘控制,这一点甚至连美国绿钞党也只能奢望。他不断将各种理论付诸实验,检验成效,拿林肯的理论来说,希特勒一方面受债务约束,一方面又发行自己的法定货币,其实林肯也赞成发行法定货币的方案。在19世纪90年代,在雅各布?科克塞和绿钞党的提议下,他执行了一项公共生产计划,这项计划旨在发行长期债券,用于控制洪水、公共建筑及民宅修缮、以及新建筑、公路、桥梁、运河及港口设施的开工建设等。各类方案的建设成本累加起来共达十亿马克之巨,对此,他发行了十亿不受通货膨胀影响的可兑换债券,叫做劳动财富券。
  成千上万的民众参与到这些工程中来,以财富券的形式获取报酬。工人们使用财富券购买各种商品及服务,又使得更多人实现了就业。这种财富券也可以归为“梅福票”,或者叫“费德尔货币”,它们的出现,使得政府无需向国际借贷方借款,也无需偿还国际债务。
  纳粹针对国际货币力量所玩的这一系列花招,结果很好预料——国外信贷遭拒,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德国几乎无法开展对外贸易及商业活动。但是,纳粹政权再一次戏耍了强盗银行家,它通过取缔银行中间人来恢复对外贸易,以此来建立与别国的交易体系。
  那么,希特勒的这些“激进”金融理念又来源于哪呢?
  当他第一次参加早期国家社会党的一次会议的时候,他从一位叫戈特弗里德?费德尔的德国经济学家那里学到了这些观点。
  费德尔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国家应该通过国有中央银行,而不是私有银行来发行货币、控制供给,对私有银行来说,还需要支付利息。就此观点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金融通过侵占国家的货币控制实现了对人民的奴役。
  费德尔和其他一些德国理论家的理论基于对美国宪法的研究,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内战期间,亚伯拉罕?林肯就在北方通过发行无负债的“美元”采取了一些金融举措,彻底绕过了纽约银行和利息债务。
  但是,纳粹德国的行为不仅如此,他们做得更为深远。德意志第三帝国意识到自己的国家完全受这些强盗银行家所支配,他们控制了世界原油供给,由此也就控制了足以影响德国主权的能源需求,于是,它组建了整个纳粹部门,分别叫做“研究、开发和专利部”和“纳粹第四开发区”。这些部门的绝密任务就是掠取涉及国家安全的专利,
  调查和开发“免费能源”技术,也就是说,这些技术要确保德国能够直接产出物理媒质及其能源,用以满足自身能源需求和还击。考虑到这一事实,纳粹党卫军有意制造智能装备,这是一种先进的理念,并无多少人知晓,在古籍卷宗和史诗中有隐藏的物理技术存在,据此,我们可以得出一系列的相互关系:
  (1)重新恢复主权的国家直接发行自己的无负债货币,摆脱国际货币力量的缠绕;
  (2)国家也清楚地看到,为了彻底摆脱金融力量的控制,它应该获取一种全然不同的能源——几乎是无穷无尽,同样也不会被私有货币力量所垄断;
  (3)因此,国家要致力于开发和控制这种能源处理技术;
  (4)国家方才察觉,它所致力于开发的物理技术和它所致力于推行的金融政策间,自古以来就存在着联系。
  你可以从列表中明显地发现:纳粹德国不仅能在上台之后的短短几年间就几乎实现充分就业,同时,它还有意发动了一场不可避免的战争。除了纳粹对“生存空间”及征服世界的贪欲之外,这张列表还揭示了战争准备的一个潜在原因;德国决定由国家来发行货币,“这意味着国际金融家们将无法通过金本位体系来实施控制,有可能导致通过战争来控制德国”。 这就是战争背后的原因——协约国本质上扮演了“代理商”的角色,代表国际货币力量打击另一股强大力量,从根本上来说,一切都与此相关联,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协约国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直到德国被彻底摧毁、完全占领后才结束战争。
  获取或抑制奇巧物理技术的需求,两者与银行之间的关系也能通过其他路数得见,直到现在,争斗仍未停止。
  能源及货币创造专制
  如果有人将纳粹德国当作线索的话,他就会发现,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争斗一直未曾停歇,一方基于“可替代能源技术”的理念,希望能源生产能够实现民主化,同时,他还主张将发行货币的权力收归国有,避免使其落入私人手中;而另一方则梦想独霸隐蔽的物理技术,以此来实现对不同国家货币发行的私人垄断。
  拿纳粹德国来说,它不仅看到了由国家来发行免负债货币的好处,同时它还清楚地发现了货币发行主权与物理技术之间的联系,这种物理技术旨在通过物理媒质直接获取能源,能源生产也不再建立在不可更新的资源之上。更进一步来说,纳粹早期“奇技淫巧”的获利行为清晰地表明:金融与物理技术之间的联系早已存在;
  纵观历史我们也看到,持有不同主张的这两个阵营引发了暴力斗争,提倡开放体系的后一个阵营致力于推翻货币兑换商建立的主流秩序,这些货币兑换商不啻为强盗银行家,他们基于闭合体系运转;反过来说,这些强盗银行家们也通过物理与经济的闭合体系来拓展他们的权力,以此应对文明成果和采取开放体系国家共同构成的难以避免的威胁。近来一场超大规模的冲突斗争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丧失人伦的种族灭绝与屠戮行径暂且不说,至少从某些层面它准确地看清了这场战争的本质——这场战争能够将德国从令人发指的国际金融力量手中解放出来,而不是英帝国和美国散布的纳粹仇视犹太人的误传。
  因此,纳粹德国追求“免费能源”和“能源独立”,或者也叫做“独裁专制”,同时它还狂热于作为替代方案的激进的超维物理技术,这些行径也构成了争斗的一部分。同理,纳粹德国在根本制度上主张公共生产、实现无负债、货币及信贷由国家发行,同时,还在进行至高机密的先进物理技术实验,这一切都绝非凭空而来。读者在本书中还会发现,两者在概念上实验了融合,这种情况已有些时日。现代史上,纳粹党人首先看到了物理与金融的关系,并据此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拿纳粹德国来说,它制造了一场无视人伦、惨绝人寰的种族屠杀,因为它将“犹太世界”看作是国际金融力量的中心,它利用关押在集中营的犹太人来研究物理,开发相关技术,规划德国终将采取的经济政策,因为这些人曾利用《凡尔赛条约》和“道威斯-杨格计划”对德国肆意蹂躏和掠夺,所以纳粹德国将自己披上“正义”的外衣——这是对他们当初所作所为的严惩。当然,这其中部分可信,事实上,这些犹太人在此类金融运作中确实发挥了重要影响,比如:罗斯柴尔德、沃伯格、希夫等等。但真理随即终止,谎言开始蔓延,因为有一批新教徒背景的财团也卷入其中,他们同样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将历史联系起来看,纳粹党人不仅与自身国家保持密切联系,同时与英国、美国、加拿大的新教徒贵族也摆脱不了干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战败,但我们不能相应地认为,纳粹主义和它追求的物理金融替代方案的目标也一败涂地。我们都知道,战后时代由一起非同寻常的事件揭开序幕,这起事件,我相信很多人都深深误解了。缓和或临时协定中多重元素相互交织,一方我将其称作是“纳粹国际主义”,另一方是支持全球化的英美社团和金融界的精英们,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事件证明了一个事实:“国际金融阴谋”无论是交织缠绕,或是自成体系,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世,同时,它控制全球的目标正在进行当中,目前已进入“结束游戏阶段”。这些集团现实中越靠近这个目标,其中的派系斗争就会愈发尖锐,特别是这些强盗银行家们深受物理和金融闭合体系的囹圄。简而言之,战后缓和协定已显示出流产迹象,因为当最终目标达成时,每个派别都想攫取统治地位。对那些支持全球化的精英来说,这个问题更为混杂,因为在欧亚大陆中,俄罗斯、中国、日本几个经济大国相继出现,它们正发出日益明显的信号——不愿再疲于受缚英美帝国建立的旧秩序。
  然而,到了这个时代,围绕金融与物理的斗争同过去动不动就演化为公开暴力事件和战争相比,如今的争斗则显得更加隐蔽。就这些隐蔽的战争而言,各门各派的国际强盗银行家们极尽隐匿之手段,对物理技术的公开研究进行打压,由此,他们也重创了那些本来会将物理技术植入其中的经济和金融机构,他们想保住现有的地位,并逐步占据统治地位。方法主要分为三步:首先,除却那些他们对民众循循善诱,并在科研院校和教科书中发扬光大的“公共消费物理技术”,对别的任何已证实存在的物理技术,他们首当其冲予以打压;其次,他们打压物理技术本身,因为从某些方面来说,这也是他们获取权力的真实源泉,这一点我们最后终将看到;其三,也是最后一点,他们混淆视听,搅浑物理与金融经济机构之间古已有之且意义深远的联系。
  合在一起分析就是,他们致力于打压物理技术的开放研究,同时自身却在秘密开展研究工作,这样,他们就能实现技术的垄断,将愈发巩固的霸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理,这也意味着,在所谓的“世界新秩序”中的任何一个给定派系,都必须抑制和打压此类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方法包括:派系斗争、抢先升级技术,或反抗自保等。逆向来看,那些鼓吹物理和金融开放体系的集团和个人不仅仅对反对者进行打压,同时他们研究相关理论和技术,并且尽快实现转化,播及民众。概括来说,这些“好人”致力于实现科学的民主化。
  由此带来的结果是:我们在两种力量的混合推动下,显得无法合群,一种力量从个人拉伸至整体文明成果和涉及其中的组织机构;另一种力量则跨界了多个领域,包括物理、经济和金融、神学、历史等等,在人类千年的历史中如草蛇灰线般运行游走。我们应该注意到当代的一些显著事件,其中斗争已呈公开之势爆发,和早前的案例相对照,同样是出于类似的本能。我们应当考虑到:远古的巨石和庙宇深层次上多与天文和占星学有关,也就是说,它们有着物理层面上的喻义,同时,还应该更进一步地想一想:为什么这些远古遗迹大多数都与货币兑换商及强盗银行家的现身有关。类似说来,我们还可以想一想:远古时代,与自身天上的邻居进行一场行星间的战争,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同样,这些和炼金术从古时绵延至现代又有什么关联,在整个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初期,王权与皇权有时如何一以贯之地对其进行保护。就此,我们应该看到一个世纪接一个世纪,对物理技术及其背后经济行为的有预谋的打压,特别是我们自身也有这样的行为,这样就能找到问题的线索。最后,我们有理由认为:对那些强盗银行家和皇室精英来说,为什么血统构成了整个故事的重要部分。
  参照这些混合交织、性质各异的事实,写这本书的时候,我碰到了一些困难。我在写书的过程中,通常会高度重视内容的完整性,至少不能有所遗漏。但我很快发现,如果要想面面俱到的话,我就不是在写一本书,而是在写好多本书,问题的每一个方面都占据了成篇累牍的篇幅。举例来说,大型公司打压那些喻示着新技术、新能源的发明创造和科技研究的行为,仅这一方面,就能写下好几册的篇幅,就这一主题,互联网和书本中诸如此类的故事屡见不鲜。同样如此,国际强盗银行家诡计多端,为研究、投机提供了沃土,催生了成百上千本主题书籍,它们的作者有的是“获得批准的知情人士”,有的干脆是凭空拈来。如果其中再加上经济、物理和货币创造体系等内容,这份书目合集本身就能成为一本完整的书了。
  所以很显然,需要另辟蹊径。因此,我尝试提纲挈领地描述案例,附上我自身的论据分析。出于这个原因,本书不仅可以结合我之前的书作阅读,作为科技、历史领域庞杂故事的又一篇章,同时,你也可以将它和其他研究者在相同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前后比照。所以,它所呈现的,仅仅是这项研究的客观存在,力图使读者广泛通晓其中的经络。
  但也别就此误解——不要认为它不是传统的大而全,就将其看作是一本轻松愉快的快餐读物。这当中,考证的细节、概念和学科的数目和类型相当可观,它们之间的联系则更加错综复杂。就此说来,读者要注意两件事:其一,它们之间的关联及内在喻义,在本书中大部分都是“概述介绍式”的,仅仅在篇尾和最后一章节,才能将所有的线索结合起来,找到它们的关联。因此,面对铺面而来的数据要具备足够的耐心,关联会逐渐浮出水面;其二,在此所呈现的,同样是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我确保引用的每一个观点都有出处,力求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
  这是一份调查报告,而不是百科全书;是一项研究,而不是粉墨重彩;是一篇论文,而不是数学或历史论据。
  尽管如此,我仍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参与商讨,表达观点,揭示内在联系,最终得出结论,找到答案,我要提醒读者,请尽可能以你们自身的思考来看待这些问题,因为,不必担心缺少信息、解读和线索,相反,它们无处不在。当然,提供的解读不只局限为一种,我所主张的是,书中涉及的信息种类相当庞杂,包括:炼金术、占星术、天文学、埃及、巴比伦、纳粹、金融、几何学、地球网格、“标量”物理、古本卷宗、统计经济学中使用神秘语言的现代数学宗教,以及拓扑学知识等等,任何一种解读多少都会有些以偏概全。
  正如所说的那样,我采取这些小小举动,并将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如果由此能促成那些愚蠢又残忍的强盗银行家的让位,由此能加速他们那乌托邦式且不可理喻的世界新秩序的土崩瓦解,那么我希望它能给一件事物带来好处,其实现在说得已经很明显了——如果将货币作为附息债券由私人发行,那么给这些银行只能带来本金而非利息,同时,始终以“钱”的形式在市面流通,在这样一个体系下,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的局面:债务越积越多,永无偿清之日。基于这个事实,强盗银行家这类私有阶级必将更进一步地染指国家政策制定,以加强其影响力和控制,同样,也必将会进一步损害国家的公共物品和人民利益。
  就此说来,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党派中,没有任何一名政客提出过任何一项诸如此类的金融政策议案——倡导政府恢复货币铸造与发行的权力,具备足够的能量,以满足公共物品需求,打击强盗银行家的私人掠夺。其实,这本身何尝不是一个诡计,一个原因再简单不过的诡计。货币的重要秘密不仅在于它代表什么物品,更在于它代表什么人的利益。如此说来,在历史中确实仅仅只有两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模式,货币代表附息债券,也就是“某物”,由私人垄断发行,至于“某人”,也就是自身阶层的利息和利润;第二种模式,货币代表可承兑的商品和服务,也就是“某物”,由国家人民创造,至于“某人”,就是他们从国家发行机构拿到手的无负债货币。
  由此,货币的关键节点不在于它是什么或是有多少,而在于它由谁发行,又代表了什么人的利益。第一种模式不啻为一种“耍花样的炼金术”,抑或是障眼法,因为它终究是一种诡计,攫取了民众的意愿、智慧及生产力,也攫取了物理媒质本身。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它在历史、概念和物理层面大玩权术花样,着实让人心惊胆战,只要还有不愿揭开伪装面纱的人存在,或者说,只要还有人对这种体系的存在麻木不仁,无意摆脱枷锁的束缚,那么,诡计就会继续地上演下去。

【作者简介】
  约瑟夫·P.法雷尔(Joseph P. Farrell)生长于南达科他州的苏瀑布市。他早年从事的是一项跟加速数学相关的项目,直至后来他在牛津大学获取了教父学的博士学位。他出版了一系列精品图书,并经常作为“咫尺天涯”(Coast to Coast)等拥有大量听众的节目的嘉宾。
【目录】
致谢
前言 序曲即尾声——历史中的异数:纳粹德国
 遭遇野兽
 危机抑或讯息
 纳粹德国:物理与金融的全盘合理化
 能源与货币创造专制

第一部分:历史和概念背景
第一章 阴谋者的战后缓和
 一个假想的场景
 伊斯图林的研究与标准解释
第一次会议的“非常嘉宾”与另一种解释:缓和政策
 结论和寓意
第二章 胡佛的隐蔽遗产和礼物
 杜威数据库概述
 周期的必然性与可预见性:闭合系统与开放系统
 周期、趋势及周期的周期
 结论、含意及重要问题的延续
第三章 德国、美国无线电公司和J.P.摩根
 哈特穆特?穆勒博士和全球比例尺理论
 条条大路通向特斯拉与摩根
 结论

第二部分:神殿、恒星和强盗银行家
第四章 神殿、模板和信托
 神殿和信托
 神殿与模板:天文学、占星术和货币中的炼金术
 结论
第五章 货币、一神论、君主政治和军队
 显著的状态和投机的需求
 交易媒介和国库吸纳的金银
 阴谋如何运作
 宇宙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果的共通之处
第六章 炼金术坏了事
 经济物理学
 经济、占星术和天体物理学
 埃伦?霍奇森?布朗
 驱动力的启示:古代炼金术的联系

第三部分:机械中的怪兽
第七章 圣迹和标量神殿
 地球网格理论在当代的崛起
 康斯坦丁?迈尔教授的古代神殿作为标量振荡器的古代物理学解释
第八章 模板、基因组和强盗银行家
 古罗马
 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尼姆罗德血统的神话:二度观察
 人类DNA和与世隔绝的密码
 与古代的接触:广义层面的罗斯柴尔德?尼姆罗德神话
第九章 强盗银行家的真实营生
 镇压的历史模式
 物理、金融炼金术和强盗银行家

【免费在线读】
  第一章 阴谋者的战后缓和
  如果不了解货币在国内和国外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银行家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你就根本不可能理解20世纪的历史,这四个方面我们必须逐一浏览。
  ——卡罗尔?奎格利博士
  如果像上述引文说的那样,不了解货币的作用,就不可能对当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外政策作出准确评估,相应地也会有人说,如果不了解货币的角色功能以及它在社会组织、政策及科学领域的运作情况,同样也不可能理解古代史,或者是任何一段历史。
  无论如何,至少在现代社会,货币是一种“炼金术”行为和“金融技术”的产物,这种行为可以凭空生有,举例来说,仅仅只凭一个银行账户,也就是“空”,就可以实现商业兑换,也就是“有”。同样,炼金术还是一门点石成金的“科学”,其下蕴含了物理技术和科技方法。炼金术行为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在银行的魔力行为下,隐藏着深层次的物理技术,或许,这同样是对物理的重大误读。但是不管怎样,随着我们故事的铺开,它们构成了概念上的两极。
  同样,故事中还有历史层面的两极。
  一个假想的场景
  想象一下,有一种非常发达又极度久远的文明,在社会及科学成就上,它已达到顶峰,接下来,癫狂和贪欲突然爆发,经历了大战的摧残,它变得分崩离析。数不清的破坏行径恶化到了极点,它那引以为豪的科学技术——同样也就是那些用于发动战争的科学技术,再也无力支撑残局,因为它的基础设施遭到了惊人的破坏,战争双方都意识到:一切都消失了。他们开始共同商讨抢救科技成果的大计,具体做法是:开发一门能够破译的艰深晦涩的符号语言,直至文明复兴,科学及社会发展回复到战前的状态。这个战略事关长久施行和最终复兴,双方都充分意识到:采用符号代指的实际方法在短期内最有可能迷失。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共同商定,开设秘密的兄弟会,用以保存这些符号,将它们代代相传,到了合适的时机,展开解密工作,恢复导致他们消亡的科学技术。
  我们能够自然且合情合理地想到:双方都与活动相关联,各方都会详细记录下它现存的科技资产,并且极尽保密手段,以防止它们被再次发现,重新应用。同样,还能合理地猜想到,战争的“战胜方”会将“战败方”的资产及技术也记录在案,没收一部分,对那些无法移动又不能使用的,则将其摧毁,同时,禁止“战败方”对这类技术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如果你认为这一切听起来都隐约有些似曾相识,就像战胜的协约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德国的行为,那么我得说,你答对了。
  但是,在我们的想定中,战争的破坏力大大超出现实。我们可以假想一下,科学与技术高度发达、相互交织,这使得我们现代的破坏手段与之相比简直就像是玩具枪一样。同样,我们还可以假想一下,这项虚构的文明在宇宙层面真实存在,战争在宇宙和星际层面也真是存在,在重回发展巅峰的爬升中,随后的文明与战争都处于其阴影之下。还有,将科学技术登记造册的战略,将现在消失的科学技术加密的战略,以及设置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符号,并创立秘密的兄弟会对其进行保护,这些同战胜的同盟国以及战败的德国的行为相比,在范围上要宽广深远得多。但请注意,我说的是范围上要更加深远宽广,拿行为和战略本身来说,他们并无不同。
  因此,故事的一极,消逝于史前史的烟尘,散落在无尽的神话和远古史诗当中,一项极度精巧且高度发达的文明在遥远遥远的从前,因为一场星际战争而土崩瓦解,这场战争让他们失去了能够带来惊人财富与权力的科学技术。因为这场灾难,残存的文明旨在保存尽可能多的正在消失的知识,以其最终能完全恢复它们。由此,地下社团、秘密学会,以及贴上传承标签的文明应运而生,在这当中,以下两者值得我们关注:一方是苏美尔、巴比伦尼亚和亚述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另一方是埃及文明。这些社团中的一部分人迅速地巩固了地位,并开始拓展权力,由此,他们至少能够保护一部分由久经世故的祖先们遗留下的科学遗产,因为这些科学遗产由于战争的破坏而变得扭曲费解、缺乏生机且残缺不全,同时,它们本身也就是权力的基石。参与战争的人,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也无论胜者或败者,在某种程度上都转入了地下,一方出于共同的益处,致力于保护和恢复这些消失的科学遗产;而另一方恢复它的目的是为了重新争夺霸权,执掌世界。他们当中时有游击战和隐蔽战爆发,持续千年不休,即使缓和协定昭告天下,也没能实现彻底的太平,因为在战后,任何一方在某种程度上都需要对方的调停与惠赐,以求存活。缓和协定掩盖了战争,纵观全书,它是推进我们竞争不止的源源动力。
  故事的另一极显然在现代,同样,1954年5月29日至31日爆发了另一场我们更加熟知的战争,来自欧洲和北美的披着光鲜外衣的银行及公司精英们,在荷兰乌斯特毕克的一家名为彼尔德伯格的小旅馆中举行会晤,自从那时开始,这项国际强盗银行家的超级富豪阶层每年所举行的秘密聚会,以它第一次集会的地点而被人所知,那就是: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它所代表的是国际超级富豪阶层,典型迹象表明,它的成员已经知晓了他们的埃及和巴比伦祖先留下的历史和科技线索,更为重要的是,这仅仅只是些惨淡的遗产。
  再来说说第一次会议的时间——1954年,这本身也值得说明一下,因为有些人宣称,在1954年,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总统在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地方与一支“外星人代表团”举行了秘密会晤。其他人则认为,艾森豪威尔根本就不是真的在会见什么外星人,而是人间的、总部秘密设在阿根廷的纳粹党人。此外,在那个时期,也就是1954年,美国空军发出了一个清晰无误但却又是高度机密的信号——它对阿根廷的一名纳粹科学家就免费能源的研究成果十分感兴趣。这位科学家名叫罗纳德?里希特,他的研究成果有望带来先进的推动力以及能源。也就在同一时期,反地心引力物理学说的讨论在公开的著作中消失了。这些性质各异的事件却非比寻常地同时发生,如果我们不要把这看作是巧合,而是内部相互交织的话,那么事态就显得清晰了:金融领域对深层的物理学说有着高度的兴趣。金融、科技及霸权斗争显得极其微妙。
  它就处于我们所说的不太可能的历史两极之中——一个是极其远古的时代,一个就是当代。故事还在继续。
  很明显的是,至少在现代社会,有人正在着手这些看起来很像是阴谋的行径。就像是所有的阴谋一样,它也有自己的“派系”、集团,它们相互倾轧,企图最终掌权,无论原因和环境如何,它们都能实现即可或暂时的联合,以完成共同的目标:执掌全球、独霸天下。这些阴谋家们无一例外地显现出文中所说的两极特征,在一场极具毁灭性的战争后,他们同意放下武器,共商未来发展大计。简单来说,他们赞成各方共存,认同缓和局势。
  可是,正如所有此类的缓和协定一样,它们摆脱不了终将被撕毁的命运。这些人可能会在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上争论不休,最终也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情况确实如此,就哪一个派系最终能领头,他们吵成一团。在这个范畴,现代环境有点像它那个极其遥远的先祖,也就是上文所说的那项高度发达的文明,它分崩离析后,迅速抢救文明遗产,开创秘密学会、僧侣似的兄弟会、组建商业财团,培植货币经纪人,这些成员努力将已经消亡的科学中的一个分枝投入应用,也就是金融和经济“炼金术”,以此来恢复科学领域的其他分枝,以及通过物理媒质实现炼金术这一物理技术本身。
  由此,故事推进过程中,另外两极现身了:一个是物理,另一个是金融经济,以及与之相联的“社会工程”科学。我们现在有了“四极”的概念,有两个是时间范畴,它们在时代上跨度遥远;另外两个是概念或定义范畴,
  通过客观现实和方式方法明显区分。出于之前的所有原因,我们的故事有一部分是在讲历史,还有一部分是讲深奥的物理、同样深奥的金融,以及两者间更为艰深晦涩的关系所共同组成的陌生而又可知的世界。综上所述,这是一个横跨诸多学科领域的故事。
  所以,在继续往前推进之前,就之前所说的内容,以及本书试图阐述的观点,我们再来好好地理清一下脉络。
  (1)在远古时代和现代,都存在一个“国际富豪阶层”,它通晓高级金融科学的概念和运用,并将货币发行权垄断在自己私人手中,由此而获得霸权。
  (2)在历史两极的终点,这一阶层都发动了极具毁灭性的战争。拿远古时代举例来说,它是一场浩瀚宇宙的星际战争,导致了曾经是高度集成统一的科学观点中物理与经济单元的破碎分裂。
  (3)这场远古的宇宙大战催生了文明遗产拯救行动和秘密的社团组织,在这些组织当中,富豪阶层将自身基石建立在对社会运行知识的持有之上,其中就包括了祖先遗传下的高级金融科学以及它与物理学之间的关系等知识。
  (4)这个阶层得以确立,它不遗余力地恢复祖先科学遗产中的物理分支,当然,千百年来,还有一些其他人也在试图恢复这些知识,并希望将它们播及民众,对此,他们给予阻止和打压。他们阻止此类行为的原因非常简单:一旦技术落入广大民众手中,他们阶层的霸权将不复存在,这种局面一旦出现,就根本无法挽回。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在别的书作中也广泛提及的这场远古“宇宙大战”是秘密进行的。战争的形态包括隐蔽战、游击战,持续绵延千年之久,导火索是一场争斗:一方希望对高级金融经济和物理学中散落的知识进行重建,研究成果自身独断专享,以此来奴役全人类,从而达到保住专权的目的。
  而另一方不仅致力于恢复这些知识,他们更加强调的是共享,在人类社会中将其“民主化”。
  因此,本书的脉络不仅仅是时代跨度极大的历史两极,抑或是客观实在及方式方法特征明显的概念两极,即物理和高级金融,同时,书中还涉及冲突背后的推手——在此当中,强盗银行家们出于书中所彰显的原因,注定难逃失败的命运,无论他们的权力是多么的强大,他们的计划和阴谋是多么的精巧周密,一切都终将无济于事。
  但是,读者肯定会发问了,在这个横跨千年的庞大故事架构中,拿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的第一次会议说事,是不是走得有点太远了?
  事实恰恰相反,有足够的证据完全可以佐证这一结论,但为了看清它如何发生作用,我们必须研究彼尔德伯格会议,特别是第一届会议,力求挖掘更多细节。出于研究的目的,在这个领域做得最深,对会议细节披露最多的人莫过于丹尼尔?伊斯图林了,在此,我们来看一看他的个人情况。
  伊斯图林的研究及标准解释
  伊斯图林是一个流亡至加拿大的俄罗斯人,他最早对彼尔德伯格俱乐部产生兴趣是在1996年,他和其他人披露了彼尔德伯格当年计划肢解加拿大,并将其部分由美国“消化吸收”的阴谋。提供线索的是一名克格勃成员,伊斯图林称他“弗拉德米尔”,他和他之前的知情人有一次险些丧命:在踏入电梯的瞬间,知情人迅速将他拉回——电梯的地板已不翼而飞!这两起事件促使伊斯图林要揭开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的神秘面纱,因此,他的书作《彼尔德伯格的真实故事》迅即面世,就此来说,最终可能会有些情况与伊斯图林阐述的有所不同,或者俱乐部的其他研究员本身就认为,情况确有不同。
  为了了解事情的运行方式,我们很有必要知道伊斯图林揭露了这个俱乐部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
  伊斯图林的书作中附有大量的照片,以及彼尔德伯格邀请函的实际图片等等,但是,他是如何获取这些内幕信息的呢?他给出的答案十分简单:“我的工作离不开内部‘尽责的异见分子’和外部会员的帮助。”就在他详细说明自己的信息来源后不久,彼尔德伯格旅馆的工作人员,包括厨师、行李生、服务员、清洁工以及其他勤杂人员都受到了严格的审查。我们还知道的是,伊斯图林同样从俄罗斯的情报机构那儿获取了大量援助。这一事实对本书结尾所做出的结论有着重要的作用,结论中它清晰显示:外国情报机构,特别是那些不受彼尔德伯格影响的国家和权力集团的情报机构,一直在谨慎又严密地关注和分析这些全球精英们自定的计划。
  协议
  彼尔德伯格会议的与会者又都是谁呢?
  根据伊斯图林所说,他们都是自封的全球精英。
  每年的与会者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联储的总裁,全球十0强的企业主席,诸如:戴姆勒-克莱斯勒、可口可乐、英国石油、大通曼哈顿银行、美国运通、高盛和微软等,还有美国副总统、中央情报局及联邦调查局局长、北约总干事、美国参议员和众议员、欧洲各国总理、各反对党领袖,以及世界主流新闻报纸的首席编辑和首席执行官。
  毋庸多言,这样一份名单汇集了西方世界的权力掮客。
  自“艾克”艾森豪威尔开始,每一任美国总统都是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的会员,他们不仅每年亲自参会,而且还派出与会代表。另一些会员是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以及英国政府中的大多数要员。甚至连加拿大高调的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也是其中的会员。在过去受彼尔德伯格邀请的人还有: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希拉里和比尔?克林顿,约翰?克里,梅琳达和理查德?佩尔勒。
  还有一些成员是能够掌控你试听的精英,也就是媒体大亨,其中包括:大卫?洛克菲勒,康拉德?布莱克(如今丑闻缠身,是全球440多家媒体出版物的前所有人,从《耶路撒冷邮报》到加拿大最新日报《国家邮报》无所不包),埃德加?布朗夫曼,鲁伯特?默多克,和维亚康姆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姆纳?雷德斯通,该公司是一家全球传媒集团,实际上对传媒业的主要领域都有所染指。他们保守这个地下社团的秘密,这就是为什么你从来没有听过“彼尔德伯格”的原因。
  因为汇集了政治、金融和媒体精英的力量,所以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对大多数人而言,这个会议显得如此神秘。
  但是,仅仅只靠一份名单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每年聚会的邀请函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究其一点,伊斯图林指出:
  要将每年参会的积极会员以及只是偶尔获邀的与会者区分开来,这一点很重要。多年来有规律参会的成员大概有80名,而那些收到邀请,在各自职业和学术知识所影响的领域发表主题报告的与会者,大抵相当于边缘人,他们与彼尔德伯格背后的框架无关,俱乐部在制定较大任务和全球目标时,根本不会将他们考虑在内。精挑细选的一小撮人获得邀请,因为彼尔德伯格认为他们能够帮助自己实现全球计划,直至最后取得被挑选的权力职位。如果获邀者难以让他们留下印象,他们就会将其踢到一边。
  现在,把目前掌握的做个笔记:
  (1)有规律的参会者,比如大卫?洛克菲勒和亨利?基辛格,他们代表俱乐部在金融和政治方面的主要利益;
  (2)偶尔露面的与会者或者他们的代表,也有类似的意义,但仅仅是出于形势所需,他们才获得邀请;
  (3)专业学术圈,他们的专业知识在某些情形下能够发挥作用,大抵是在他们的专业范围内就某些趋势进行分析、发表报告,并提供预测和建议。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就能知道这三个集团具体是如何分别瓦解的。举例来说,在每一个集团中,都发生了深层的瓦解:
  每一个受邀国派出一个代表团,通常包括三个人:一位是工业或商业巨头,一位是身居高位的部长或参议员,还有一位是知识分子或主流期刊的首席编辑。美国因其实力强大,参会者最多。稍小一些的国家,诸如希腊和丹麦,最多只有两个席位。会议代表通常不超过130人,三分之二的与会者来自欧洲,剩余的则来自美国和加拿大。(来自墨西哥的全球主义者参加权力较弱的姊妹组织:三边委员会。)
  三分之一的代表来自政府和政界,剩余的三分之二则来自工业、金融、教育、劳工和通讯领域。大多数代表能够熟练使用英语,备选语言是法语。
  因此,我们要再多做一些分析。注意下面的这些显著信号:
  (1)在派设代表的各国中,美国获取的席位最多,尽管如此,来自欧洲的观点在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却占有很重的分量;
  (2)占有类似重要分量的是私人部门而不是政界或政府,来自金融、工业、劳工、学术领域的与会者是最重要的嘉宾。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表面上看,彼尔德伯格试图将那些目的一致的各种利益集团打造成“联合阵线”,但它内部却存在两个派系,每个派系各自又一分为二:(1)“欧洲”派系;(2)“北美”派系(墨西哥除外)。在两个主派系中,还有两个子派系:(a)政治或政府派系,强调与他们如影随形的权力公共机构和官僚机构的功能作用。(b)私人金融派系, 强调货币发行私人垄断的功能,及其在影响劳工、传媒、学术等其他重要私有部门中所发挥的支配作用。
  这四个派系相当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创立的真正动机,这一点在书中后半部分将会提及,因为我们应该看到,作者的笔触已经远离了它所谓实际意图和权力的标准线。
  请注意分析结果的最后一点:就代表席位来说,欧洲私有部门的派系占统治地位。这一点可以从彼尔德伯格的真实情况中得到进一步认证——“从它创立伊始,它就吸收了一小股核心分子,自1954年开始,它又建立了一个由‘智者’构成的委员会,其中包括一名欧洲主席、一名欧洲总干事、一名美国总干事和一名财务负责人员。”
  这也显示了在典型的彼尔德伯格与会者名单中,伊斯图林又添加了一些更为重要的细节。“根据彼尔德伯格一份非官方发布的报告,与会者从一长串的名单中挑选产生,名单中的人‘地位重要且受人尊敬,他们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人脉以及对国家和全球的影响力,帮助彼尔德伯格俱乐部拓展目标和资源’”。私有部门的与会者主要还代表了六种典型身份:(1)工业家;(2)金融家;(3)理论家;(4)职业军人;(5)“职业”专家,比如律师、记者、医生等;(6)有组织的劳工。
  读者可能会问了,都有哪些理论家呢?
  有很多人试图解答这个问题,为此,他们还尝试着分析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创立的真实意图及其目标。有关彼尔德伯格的书作中充满了对这些理论家参会者的分析与猜想,他们包罗大观,其中有:费边主义社会家、全球主义者、世界政府的代表、动物保护及环保活动家、女权主义者、人口控制论提倡者、削减人口论提倡者等等。
  但是,还有一种理论家几乎没有被提及,说到他们的时候,即使是最聪颖的研究者们往往也忽视了这一点:他们的存在,对揭示俱乐部的真实意图,以及上文提到的4个派系的特殊“联盟”的内在原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此说来,这些研究者落入了典型的“标准释义”的窠臼,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将会检验。他们将俱乐部归结为一个单一框架,为了实现自身目标,构筑了一个庞大完整又非常可靠的权力体系。因此,他们也就忽略了最近一些非常重要的信号:在俱乐部及类似集团当中,派系斗争尖锐复杂、暗流涌动。
  但是,这个“影子集团”是如何确保自身存在和相关会议不被发觉的呢?毕竟,自1954年以来,这场每年召开的、由西方精英和权贵参加的会议从未间断,它难免不会走露一些风声,即使是受他们严密控制的媒体喉舌也难逃干系。
  答案当然是非比寻常的安全工作,它不仅包括会议本身,更为重要的是,还囊括了相关准备工作,从会议场所的选择到定址后发布的时间通通涵盖。
  根据指导委员会的信息来源,“受邀嘉宾必须单独赴会,禁止伴侣亲眷随行。私人助理都是荷枪实弹的保镖,多为中央情报局前成员,或来自英国陆军情报六局等秘密情报部门,他们不能进入会场,就餐也是分开进行,甚至连大卫?洛克菲勒的私人助理也不能和他共进午餐。嘉宾们被明确告知:不得接受记者采访。”
  为了制造与世隔绝的氛围,彼尔德伯格在开会期间订下一家酒店,通常使用三到四天,酒店入住的其他客人由中央情报局和本地情报机构的工作人员全部清理出户,以此保证代表们的绝对隐私与安全。酒店布局与内部结构等细节全部对外封锁,工作人员需要接受彻底的审查,包括:考验他们的忠诚度、调查他们的背景、审核他们的政治关系,在此期间,若有任何疑点,就会被扫地出门。
  ……
  会议东道主的国家政府充分考虑与会嘉宾和随从们的安全细节。它还斥资启动军事保护行动、情报部门活动、国家及当地政治介入,和附加的私人安全行动,以此来保护这些世界大腕精英的绝对隐私。会议代表可以不遵守东道国的现行规定和条款,比如通关时,可以不必出示护照之类的身份证明。当他们举行会晤的时候,闲杂无关人员一律不得靠近酒店。这些精英们通常会带上自己的主厨、厨师、侍从、秘书、电话接线员、勤杂工、清洁工和保镖。
  出于进一步的防范,尽管会议的时间会提前四个月告知参会者,但会议的确切地点却在召开前一周才通知他们。最后,分发给参会者的所有文件都会被标上个人的记号,并且贴上“个人文件、高度机密、不得外传”的标签。
  让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些隐喻的信息:这样的一场超级富豪与权贵的盛宴,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金融、传媒及政府间的接触,它不仅是一个收集情报、流通及交换信息的俱乐部,同时它自身也有内部的秘密系统,除了与会者个人手中的文件之外,各代表团之间的文件内容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有人推断,特定的一些个体比其他人得到了更多的信息,因此需要接受更高的“密级调查“。
  每一次会议都包括四天的议程,“两天在早晨,两天在中午”,星期六中午除外,自由休闲娱乐。开会期间,座次安排依照“按字母循环的顺序”,比如今年以“A”字打头,明年就以“Z”字打头,以此类推。
  所有的议程都遵照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章程,此章程规定:讨论内容可以共享,但进行阐述的那些个体者的身份则不必公开,与会者的身份可以公开。此外,依照这一章程,人们不得透露他在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开会期间获得了这些信息。
  目标和历史:彼尔德伯格的花样
  如同伊斯图林所说,彼尔德伯格俱乐部自己在1989年发布了一份文件,声称他们的会议初始于1954年。
  它的诞生起源于这样一种考虑——地处大西洋两端的西欧与北美的很多精英分子认为,他们在很多关键节点问题上没有采取密切的合作,于是他们认为,可以构筑一种规则的、非公开的讨论形式,这也许可以更好地了解在严峻的战后时期影响西方国家的联合力量和主流趋势。
  但是,“非公开讨论”的愿景从一开始就另有隐情:
  罗德?罗斯柴尔德和劳伦斯?洛克菲勒是世界两大最具权力的家族的主要成员,根据已故菲亚特总裁吉奥瓦尼?安格利所说,他们出于秘密的目的,按照欧洲地域划分,亲自挑选了一百名世界精英,他还披露,“欧洲一体化是我们的目标,到时政客们就会失败,我们工业家希望能取得成功。
  请将欧洲一体化的目标记在脑海,因为它是一个重要的数据点,有助于解释接下来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创建的真实动机。
  与1954年第一次会议仅隔十四年之后,欧洲共同市场诞生(诞生于1958年,而非1968年?),随后又演化为欧共体,直至最后的欧盟,彼尔德伯格的目标看起来前景大好:
  1968年4月26-28日,彼尔德伯格会议在加拿大汤伯朗山举行,会上,乔治?鲍尔在名为《商务国际化》的发言中对彼尔德伯格的精英们进行了授课,他客观又深刻地洞悉了俱乐部的经济定位。鲍尔是肯尼迪与林登?约翰逊时期负责经济事务的副国务卿,是彼尔德伯格俱乐部指导委员会成员,同时还是雷曼兄弟-库恩勒布公司的资深常务董事,他详细阐述了彼尔德伯格新的全球化政策,以及如何使俱乐部政策成型的方式方法。
  皮埃尔?鲍德嘉在《帝国的统治运动》一书中写道:“从本质上说,鲍尔概述的是新殖民主义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好处,这一秩序基于“世界公司”这一概念而建,同时他还阐述了为了获取成功而必须铲除的障碍。根据鲍尔的观点,首要被清除的障碍就是国家古老的政治框架。”
  彼尔德伯格的目标中提到了“世界公司”这一概念,伊斯图林对它的实际意义进行了归纳,根据他的观点,他们想要的是:(1)国际一体;(2)对人民进行中央集权控制;(3)一个零发展的社会;(4)永久不平衡的状态;(5)集中控制所有的教育;(6)集中控制所有的对外及对内政策;(7)联合国的授权;(8)西方贸易集团(北美和南美的类似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集团);(9)北约扩张;(10)大一统的法律体系;(11)大一统的社会福利状态。
  请注意上述的第三点和第四点,也就是“零发展”和“永久不平衡”,接下来,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直接了解俱乐部创建的真实意图。
  这些“适度”的目标因此影响了彼尔德伯格与会嘉宾的审查过程。伊斯图林阐述到,俱乐部的指导委员会大致就相当于“一个建立世界秩序的热心者,一个社会主义者”。 这又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随着行文的展开,它会体现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从根本上宣告了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的世界理念是一个智能的闭合系统;在彼尔德伯格任何一届会议的典型构架中,没有任何的异议或反对观点。如同之前所说,这也使得俱乐部的构成具有了特殊的意识形态特征。毕竟,他们都是理论家,很容易看出,自定的精英们抛售的都是控制全球的理论。“无论赞成或是反对,使用胡萝卜或是大棒,他们的目标都是要统治世界。”
  在这些精英们发动的奴役人类的联合行动中,大卫?洛克菲勒是其中主要的推手之一。1972年,他和他的专家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创立了三边委员会,这是一个类似于彼尔德伯格俱乐部的组织,在它的层级内包括了日本和东方国家。它的目标旨在建立“一个世界级中央政府下的国际同盟,制定战略和政策以巩固权力的4根支柱,即:政治、金钱、知识和教会。” “教会”部分冗长又黑暗,在此很难详细阐述,它本身就可以写一本书。我们可以说洛克菲勒基金会拨了很多款项,热心用于一般的行动计划,同时,它也是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的主要赞助者。现在我要说的是,正如本书第2部分阐述的那样,强盗银行家和愤世嫉俗的“神殿精英”之间的同盟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遥远遥远的从前。
  不管怎样,1991年的彼尔德伯格会议上,洛克菲勒对自己的目标直言不讳,也就是:由知识精英和世界银行家们建立起超国家的主权,它明显比过去国家所采取的自决更加地优越。考虑到彼尔德伯格无力支持那些不属于“闭合系统”世界论的观点,所以,它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来削减那些赞成、或奉旨反对观点的人的声望,这也就毫不足奇了。
  举例来说,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就很反对夏尔?戴高乐的观点——他主张法国独立建立核能和高热原子核反应军工厂,这很有可能会使法国在地缘政治中过于独立和国家主义化。伊斯图林还声称,彼尔德伯格俱乐部与玛格丽特?撒切尔首相的辞职密不可分,因为她本人反对英国与欧洲其他国家的货币融合,认为如此一来,她的国家不可避免地要丧失主权。伊斯图林甚至还出具了一些证据,认为意大利前总理阿尔多?莫罗也是出于类似原因而被俱乐部谋杀,同时,亨利?基辛格与此事也脱离不了干系。最后,根据伊斯图林的论断,水门事件的丑闻及理查德?M.尼克松辞职的背后真实原因是:他反对关贸总协定,认为这一协定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有害无利,并终将使得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融合成一个区域的超级大国。
  所有的这些信息会把很多人引入这样一种思维状态,我把它称作彼尔德伯格及类似集团“标准解释的诱惑” ,名义上来说,相关成员构建了或多或少有些单一集成的团体,他们的权力和能力几乎无可匹敌,他们精于思考、计划周全,几乎次次都能得手,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几乎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由于权力斗争而产生了严重的分裂。简而言之,他们就像是蜂群或兽群,集中团队智商,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拓展到世界其他角落,以此来实现自身的统治和霸权。
  彼尔德伯格的团队智商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彰显:它和所有其他类似的集团从经济、概念、物理和政治这四个层面审视着世界,这其中的每一个层面,他们都认为是一个闭合的系统。因此,在每一个层面中,应该培育一种基本的工作理念,用以阐述闭合系统的涵义,这一点非常必要。
  比如,经济闭合系统就是这样一种理念:强盗银行家的金融系统建立在世界能源供给的基础上,而供给又来源于不可再生的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等等。因此,这一系统是闭合的,因为整个系统的前提是短缺和不可再生性。出于这个原因,“彼尔德伯格拟定了一个去工业化的目标,主要途径是打压所有的科学研发,最早就从美国开始。对和平使用核能资源的聚合实验,他们打压得尤为厉害。”
  请注意经济闭合系统这一范例的深刻内涵,正因为此,彼尔德伯格和其他类似集团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打压新理论及相关技术的科学研发工作,因为它们会将世界能源供给和金融系统转移到新的基础之上,之前这些权贵们是靠开发交易和信贷媒介来实现金融权力的独享,现在,这个新的基础将不再依附于此。这些积极的措施详细包括:
  (1)扼杀以“开放系统”为基石的、并由此会产生相应技术开发的能源物理理论,比如:超维理论、零点能源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天生就具有“开放系统”的特征,它们所指对的能源供给实际上会无穷无尽;因此,金融系统必然会大幅度地重组,直至将他们的货币和信贷的垄断发行权全部终结,因为金融本身也成为了一个开放系统;
  (2)在公共“创意集市”中,物理理论的推进故意走向了“死胡同”,也就是说,采取一些实际的技术手段获得“理论上不可能”的此类能源供给,由此隔绝了科学争论与探讨,换而言之,物理本身成为了一个概念上的闭合系统;
  (3)打压致力于开发此类能源系统的个人、集团、公司或国家,无论它们是标准且常规的核能,或是更为奇特的受控聚变及所谓的“免费能源”装置。
  (4)推进所谓的“能源效率”技术,其实它什么也不是,只是对现有的技术和能源系统进行昂贵的“升级”,以此确保他们对金融权力的独霸不被瓜分,免于任何威胁。
  这些考虑冷酷地揭示了“闭合系统”的另一层深意:“理论上的闭合系统”。
  之前已有阐述,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大力推进的物理技术类型故意是在往“死胡同”里引,换而言之,它两者居其一,要么是一种闭合系统的物理;要么是一种开放系统的物理,在可见的未来,不切实际,理论上也根本不可行。因此,俱乐部自身的利益驱动不仅包括在概念上封锁所有这些理论,同时它还要超越人类经验,并使其概念化,因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开放系统的物理技术不仅意味着能源的民主化,由此也会带来广大人类金融与政治权力的民主化,因为民众可以悦享更多的财富、自由及繁荣。俱乐部大肆鼓吹金融和政治的闭合垄断系统,以此来证明推进闭合系统物理技术的合情合理。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这一点在它吸纳会员时得到了印证——它只招收那些认同其观点和目标的人。
  由此,这暴露出俱乐部首要的软肋,它死守着反科学的闭合系统,无法取得进步,因而也就无力改变非它们所控的环境。简而言之,它无法发展前进,因此注定要衰败直至消亡。
  事实证明了俱乐部还存在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一点我在之前的书作和电台访谈中有所提及,也就是“扩散问题”。伊斯图林将这个问题归纳如下:
  为什么新世界秩序如此地憎恶核能?根据一名前英国陆军情报六局的秘密特工约翰?科尔曼所说,核电站产生了充裕且廉价的电能,大力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向前跨越。有了产自核能又充裕廉价的电能供给,第三世界国家就会逐步摆脱美国的援助,由此摆脱受支配控制的状态,开始要求获得主权。
  国外援助越少,意味着一国的自然资源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控制越小,也意味着人民的更加自由和独立。发展中国家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点,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及其同类肯定不会认同。
  情况在1955年会议总报告中的第13页得到证实:“在原子能领域,科学发现势头正劲,我们无力阻止科学家把炸弹放于越来越多的人的手中,因此,‘原子弹终将会成为穷人的武器。’用于和平的原子能开发也是如此,我们不得不预知所有的未知。”
  换而言之,在十年间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彼尔德伯格关注的部分焦点是:由于原子能和原子弹明显便捷的特征,会在世界范围引起扩散,这一点超出了他们的能力控制范围。含蓄地说,这不啻为一场政治梦魇,因为靠着核威慑的力量,小国可以毫无争议地执掌世界的其余部分。简而言之,他们打压科学研发的部分原因实际上是出于利他考虑。
  然而,所有的利他主义就此终结——紧随战后的一段时期内,此类武器实际上是由西方国家垄断,这使得俱乐部成为那些受其奴役的人类和世界的“终极威胁”。这又将我们引到了其他问题上:开放系统物理技术和能源资源。读者会在本书后半部分看到:这样的物理技术如果被用于武器装备,很有可能使得制造一枚氢弹就像是生产一串鞭炮那样小儿科。因此,俱乐部一方面害怕扩散,抑制种物理技术的实验与开发,另一方面自身却要偷偷进行,以此在这项技术上同样也实现霸权。我们可以看出,这与过去的状况同样也构成了一种联系。
  对物理、经济和金融持有闭合系统的观点,由此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战争不断,因为出于更大竞争利益的需要,必须要探寻那些曾经萎缩的自然资源。俱乐部也不能免于其中,因为资源的短缺最终会引发严峻的派系内战,相比“世界政府”或“世界公司”愿意提供的资源量,一个派系的胃口可能要大得多。最后,在这样一个闭合系统及经济疗法的秩序下,整个体系会吞掉世界,直至最后将其自身也一并吞没。
  出于自身的逻辑特征,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要说这些主要观点中还透露出什么信息的话,那就是:在国际社会中,基于开放系统的物理技术最终是经济、概念、政治和金融开放系统的关键。物理和金融、政治秩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但是彼尔德伯格俱乐部和其他类似的集团却不太了解,看看他们对此类物理技术和相关技术的一味打压就足以证明这一点。通览全书,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关系会存在,如何概括它的显著特征,它在历史中又是如何的自我展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