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书摘与插画】

【作者简介】
  高德,英文名格兰德(Grand),旅美华人,管理学家,畅销书作家。曾经任职于美国联邦调查局,先后从事商业罪案调查及特工培训工作,也曾参与FBI内部审讯条例的修正。后离开FBI,在华盛顿开办了一家神秘的培训机构,报名费高达10万美金,专为北美地区的私人老板或企业总裁提供秘密洗脑课程。从打出广告的天起,他的培训课程便持续火爆,微软、美孚、麦克森和CNN等知名的商业及传媒集团均把他列为重要客户,就连美国军方下属的心理康复机构也邀请他进行合作。
  但在FBI和美国国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持续干涉下,格兰德的培训机构只开了不到一年就悄然关闭,理由不得而知。随后,他开始为世界五百强企业提供中高层管理培训和咨询服务,并创建了高德调查公司,向管理培训和信息收集领域发展,也为企业提供市场调查及战略规划服务。近几年,经常受邀为国内公司进行相关的培训、咨询和讲座,著有畅销书《洗脑术》系列。

【免费在线读】

  ◎思维有多广,天下有多大
  大卫·哈罗德是我在联邦调查局的任上司,也是我的授业恩师。他的思想对我影响很大,至今我们仍然保持着紧密联系。他一手主持了FBI在纽约分局的行政改革,裁减了部分文职,招募了更多的精良特工,为一线调查员配备上了高科技设备,还在自己任内完成了一次对中情局渎职的调查,把美国两大情报巨头的明争暗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他把这称为“头脑战争”:“人们所有的计划都可以归结为头脑的运作,这是思维的战场,也是对心智的考验。那些站在金字塔的人,如果你以为他们生来就很有钱,你就错了,他们不过是多懂得了一些常识,多做了一些没有违背常识的事情,少犯了一些错误,然后就成功了,站在了大多数人的上面。”
  哈罗德的这段话影响了我的一生,让我明白基于常识的理性行动有多么重要。可以说,在重大领域,一切违反“基本常识”的行为都是“疯狂”而且“胜算极低”的。
  十几年前,在一起涉及2亿美元的商业罪案调查即将结束时,同事斯诺看着厚厚的案卷问:“决定一个人成功还是失败的到底是什么呢?”主角赫斯芬尔德编织了一张庞大的人脉网,甚至收买州议员和纽约警局的探长来保护他洗钱的过程不被发现,有充足的资金为他的“事业”开山劈路,但他仍然失败了。
  斯诺提出的可能是世界上难回答的问题。我们怎样达成目的?至少从该案看,财富与人脉并不是终的决定因素,它们是人们疯狂追逐的“文明珍宝”,可是在对命运的决定力上,它们的作用被高估了。这会是本书遇到的个与思维有关的常识:当你设想自己的宏图伟业时,首先确保它不是违法的,你所拥有的一切资本才能派上用场,否则无论爬到多高的位置,打下多大的天下,后都会功亏一篑。
  还有吗?
  接下来是思维广度的问题,就像斯诺先生的自述:“我考入州立中学时只有15岁,以为只要把书本上的东西全部记下来,就能考到满分,然后全班同学都会佩服我,我将来的一生就获得保障了。结果并不是这样,我发现自己虽然付出了的努力,刻苦程度远远超过有些游手好闲的家伙,但是名列前茅的总是他们。大学毕业以后,我选择了为联邦调查局工作,几年后我才意识到,决定这些结果的不是你努力了多少,也不是你的态度是否端正,而是你如何开发自己的思维,以及你怎样看待问题。”
  斯诺的感慨基于上百万份犯罪案卷的汇总,他从中看到了不同的人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失败,或终生碌碌无为,然后体会到了思维的常识有多么重要——在很早的时候它就比智力、学历或家族背景等这些“基础硬件”更能左右我们的命运——如果你想错了,那么你一定做错,而且越努力就越错得离谱。
  生存是这个地球上规模宏大的比拼。每个人都会遇到成功,也会遭遇失败。在这其中,成功的原因固然有许多种,导致失败的因素也千变万化,并不拘泥于某一种定因,比如有人说是细节:“我重视了细节就能成功,反之必然失败。”有人说是战略:“人生赢在长远布局,输在目光短浅。”也有人说是机遇:“抓住机遇就可以成功,抓不住就不要怪自己运气太差。”
  然而,所有的因素加起来,其实都能归结到我们的思维能力上。一些很简单的思维的常识,它们决定了你怎么思考,又主宰着你如何制定规划,采取行动。如果在源头就出了问题,那么结果就一定不是你想要的。换句话说:“决定你的天下有多大的,是你的思维有多广。”
  德克萨斯州的社会心理学专家惠兰特在参与我们的一次企业培训时说:“不管成功学家在强调什么,人后总是赢在思维。思维说起来简单不过了,它其实就是一个人对常识、规则、智慧的认知和利用的能力,是他对世界的判断分析能力,也是人们控制自己行为的根本性力量。无论细节、战略还是机遇上的问题,背后都是思维在推动,从生到死,它会跟你一生。在你还是孩子的时候,它就开始决定你的优劣成败,一直到老,它时时刻刻紧握着你。”
  在对超过40万份创业初期就不幸失败的案例的分析中,我发现多数人其实不是输在高端的环节,比如设计不出好的产品,而是倒在了一些与自己大脑有关的基本的常识缺陷上——
  1.无法控制自己的贪婪,应该离市时还在继续追涨;
  2.过于强调员工的忠诚,忽视了他们应该具备的能力,使公司成为了由听话的庸者构成的低效团队;
  3.在做决策时想当然地评估未来的风险,以至于总是做出不理性的决定,而这正是由于多年来养成的思维习惯。
  …………
  诸如此类,它并不只在考验人们的智力和学识,也不是在做1+1=2的算术题。实际上,一个人在思维上的常识能力,几乎决定了他这一生到底能够走多远,这是属于高级心智的部分,在大学你永远学不到,也没有人主动教给你,它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当你拥有这种能力、洞悉这些常识时,你可能自己不觉得有什么异样,就像一副眼镜,戴着它时你看到的世界是正常的,但摘下它,你可能就会走错房间了。
  心智差的人,总是在做错误的事情,在不断地陷入麻烦,他的每一天似乎都充满了意外,就像一辆不停出各种问题的汽车。他自己制造愤怒,咒骂命运的不公,他对命运的困惑永无止境。相反,心智强的人,却活在另外一种从容的状态中,他们处事淡定,态度优雅,在压力面前十分镇静,在问题到来时按部就班,擅长化解麻烦,也有着优异的决策和行动力。他们可以安静地去做自己觉得正确的事情,并有所成就。
  这所有的区别,都是由人们在心智、思维方面的差距导致的。失败者不过是违反了一些与思维有关的简单的常识,就可能导致自己一生的失败。
  ◎“常识”错了,思考就出问题
  高级心智的构成并不复杂,它指的就是我们各项思维能力的总和。比如观察、理解、判断、选择、感受、记忆、假设、想象及推理,这些思维的分支汇集在一起,决定和引导看我们的行为,这是一个人高级心智的体现。也正是这种能力,决定着人的思维差距,并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三个方面的能力:
  1.获得知识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
  3.抽象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我们知道,有相当一部分人输在了种能力上——获取知识。也许你拿到了从学前班、小学、中学到大学、硕士、博士等所有的学历,就觉得所学到的知识足够让你应付多数问题了。理论上听起来没有漏洞,传统教育体系确实给了你这样的许诺。但你有没有想到过,你获取的知识中或许很多是错误或者是模棱两可的?或许它们被有意进行了程度不同的加工,误导你的思维进入一条被设计好的成长轨道?很多这样的知识被当作“地球围着太阳转”一样的真理使用,又经过代代相传或点对点传播,成为了一种众所周知的“常识”,人们依靠这些“常识”来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
  但很可惜,它们可能都是错误的。
  毫无意外的是,人们潜意识里的思维惯性总是喜欢为我们设计一个圈套——让我们认为“大家都知道并认同”的就是对的。从知识获取的源头就开始接受假象。真正缺失的常识在哪儿呢?不仅仅是公共知识,就连建立科学思维的习惯和对分析方法的掌握,有些人也是不及格的。
  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都仅仅把“常识”理解为某一种观念或知识展示的形式,比如看到一支签字笔:“哦,它就是一支写字的笔而已。”并不探究它用在哪些场合或在不同的文件中应使用什么颜色,不会把它当作多么重要的智慧加以考虑,但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为此毁掉他的一桩生意。有的人对一个商业常识的兴趣,可能还比不上他正在看的一部电影,哪怕这个常识会决定明天他谈判的成败,他的本能也会驱使他先看完这场电影再说。等他从影院走出来时,已经完全提不起兴致了。
  只是把这个商业常识作为“知识点”来对待,是他犯下的个错误,但还不是严重的。因为大部分人都在这么干,并且完全意识不到。的错误其实是我们接二连三地重蹈覆辙,经常在同一条河边湿了脚上的鞋。有些基本性的“常识”包含着对人的智性的要求,是高级心智的一部分,也是思考方式的主要构成,代表了我们的“常识思维”是否正常——对于这些“常识”的理解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水平,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就,甚至决定着他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不可救药的“傻瓜”。
  我还发现,人们总是不愿意接受现实,他们只想听一个动听的故事,然后沉浸在里面。就像泡沫剧的粉丝一样,她们明明知道自己看到的是不真实的世界,却十分相信它的存在,而且把这种幻想性的思维散布到自己的生活中。
  假如有个人告诉你:“嗨,哥们。你每天睡觉时都有外星生命从嘴巴进入你的体内,它们个头很小,简直和细菌一样,很难发现。只要你张着嘴巴睡觉,它们就会进去。谁知道这帮外星来客会在你肚子里干点什么坏事呢?”
  这是一个令人惊悚的假设,听起来既不可思议,也完全没有道理。因此次听到时你不会相信,可能还会嘲笑对方是个“脑残”。但是,如果很多人都在告诉你这是千真万确的,你就会动摇自己的想法,逐渐开始相信,到后你已经确信不疑。睡觉前,你会努力闭紧嘴巴,防止有外星怪物钻进嘴里。你还会不停地警告其他人:“有外星人哟,它们在你张着嘴巴睡觉时就会钻进你的身体,所以一定要闭着嘴睡觉哦!”你可能也会教育自己的小孩,让他们从小睡觉就要习惯闭上嘴巴。于是,这条荒谬的谎言就成了你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常识”,并拉低了你的智商。
  再比如,居住在寒冷地区的人都觉得冬天饮酒能抵御严寒,喝几口就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确实感觉起来是对的,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科学家对此的反馈是:不对。
  白酒的成分主要是酒精,但酒精在体内并不能产生太多热量。人们饮酒后感觉身体变暖,真实原因是酒精对血管的刺激促进了血管扩张,加快了身体的新陈代谢,给了人体热量增加的错觉。实际上,冬天饮酒不但无法取暖,反而容易让人过快地丧失热量。新陈代谢加快,必然让能量过快消耗。喝醉酒的人往往不能及时补充能量,他们要么在床上倒头大睡,要么可能醉倒在外面的冰天雪地。后一种状况是可怕的,许多人因此冻死。
  这只是简单的例子。类似的不正确的常识还有很多,它们涵盖了人们的生活,关系到每个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再比如,两个人拿着相同的资金去做生意,他们有没有做生意的常识,成败也就不一样。一个人可能因为基本的常识错误,会赔掉几百万的老底,另一个人则由于有这种常识,提前做了准备,成功地避免了损失。相比之下,前者就不适合做投资,后者则拥有思维上的优势,因为他是一个愿意理解规则和正确分析问题的人,所以他能遵守生意人应该学习的道理。
  常识一旦错了,思考就出问题。智商越高的人,他们在错误常识的引导下做出的错误思考也就越离谱,后果也会越严重。因为高智商的人总喜欢想一些重大的问题,他们天生觉得自己担负着更大的责任,因此在缺乏常识时,他们的行为也就产生了巨大的副作用——这是他自己根本无法控制的。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总是一知半解或模棱两可,是出现常识错误的原因。多数人不太喜欢对某件事情、某个问题深究到底——这太浪费自己的“宝贵精力”了,他们愿意接受约定俗成的看法,或者请教别人(权威),然后接受这个观点,而不去想它是否真的正确。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结果上的差距。
  ○思考时,不要让常识缺席:中国人在这个时代缺少的恰恰是常识,可怕的现象也是常识的缺席,所以我们看到了太多喜欢激烈辩论但又错到离谱的理想主义者。
  ○对传统和偏见保持警惕:很多传统看法虽然被人们认同,但不意味着它们就是正确的。越是人们极力推崇的常识,你就越要保持警惕,不要盲目信奉。
  ○常识思维就是理性思维:关键在于你把什么称之为“常识”,你要有一种开放的思考。常识是思维的翅膀,是理性的汇集,是心智的起点,而不是“智慧的笼子”。
  ◎分析得失和对错
  你是看重得失,还是更注重对错?
  在遇到一个问题时,你是先判断该不该做,还是先分析结果?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常识,也是思考的习惯。它们取决于不同的人生观,同时也会左右我们人生的走向和事业的高度。假如你对这两种思维常识运用得当,就可以在一件事情的决策初期走对方向。
  在美国时,我就发现了两者之间在不同领域的区别。比如,具有决策属性的人在讨论问题时,更多讲得失,为了利弊而争执,后再得出对错——这件事情是做还是不做;相反,其他人则喜欢讲对错,看是非,常为了谁对谁错吵得面红耳赤。后者很少具有决策属性,他们大多喜欢由他人替自己做主——权威的论断也经常成为他们评判对错的标准。
  遗憾的是,我们华人圈的人大多属于后者。至少在美国,从我对高德调查公司接触到的几百万华人的统计比例来看,大约有90%左右的人(每一季度这个比例都会上下浮动)在调查中对于近20项问题的回答都体现了这一思考风格,他们仰仗于传统观念,喜欢向权威寻找答案,然后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而不是去选择那些“虽然……但我认为……”的充满个性的选项。
  这表明,在分析问题时,中国人习惯性地向已经成型的权威观念寻找帮助。在思考中,他们喜欢争执,纠缠于说不清的东西,而不是冷静地解决具体的问题。
  在一件家庭咨询中,赵先生和妻子从奥哈马驱车上千公里前来,花了600美元,却只是反复地就他们各自的观点在我们的顾问面前毫不留情地互相攻击,争论不休:“我是对的!”“不,你是错的!”即使他们知道此行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在咨询室里他们还是执拗地吵架。
  在一件商业咨询中,华商吴老板面对已经出现重大危机的企业,时间想到的仍然不是怎样制定相关计划挽救他的事业,而是担心会不会泄露“秘密”,让他在自己的圈子里名声大损。这一致命思维导致他不会下定决心理性面对危机,将危险转化为一次新的机遇,而是采用隐瞒和拖延的“慢性自杀”手段,直到人们突然发现他其实已一无所有。
  许多刚开始在美国做企业的中国人跟我交流时,经常讲这件事不能做,那件事也不能做,总是以非常的标准去处理一件事情。他们坐在决策者的位置上,但却喜欢讲对错,而不是分析得失。这与吴老板的思维异曲同工。
  我就告诉他们:“这种思维让你什么都干不成,企业人的常识应该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得失,而不是去看一个市场哪儿不对。因为市场的属性永远是中性的,它其实没什么对错,也没有该不该做的标准,你自己觉得不行的东西,别人未必也这么感觉;别人做不好,不代表你也没戏。所以你要有自己的判断,必须将思考中立起来,要有一种手术刀思维,剖开看清楚,客观地得出结论。”
  有一个姓陈的东北人借了30万元的启动资金到深圳做生意,赔得一塌糊涂。他后来跑到美国和朋友开餐厅,在旧金山的唐人街——也许是全球中餐馆生意好的地方,开设了一家中国饺子馆,半年后发现又亏了。
  他很郁闷:“我不是这块料?”就和朋友到我的公司做市场咨询,他要弄个明白,为什么自己准备得很好,却总是一头撞到南墙上。这位陈老板无奈地说:“我刚进这一行时,前景还挺好,大家都比较赚钱。但我一进来,就发现不行了,我不但赚不到钱,反而还赔掉老本。”
  我看了他的计划书和简陋的财务报表,上面零碎写了些他对生意的见解,都是理想化的设计,这没什么参考价值;财务记账又十分不专业,对他目前的小生意并不是重要的,也没有意义。我就问他是怎么经营的,可不可以跟我分享一下。
  陈老板还没开口,他的朋友先说话了:“这正是我一直告诉他的,他管理企业太情绪化了。比如在管理员工时,他不喜欢白人员工事事计较的作风,就把人家立刻开除,事实上那是我们店能干的伙计了;他觉得自己的饺子一定要有东北的味道,就不管周围顾客多以江南移民为主的事实,愣是做成了东北风味的饺子,结果客流量少得可怜。”
  “哦,我认为市场可以开辟嘛,做出品牌才比较重要!不要计较一时得失嘛!”陈老板倔强地说。
  他的朋友不无讽刺:“喂,不要忘了我们是小本经营,哪有时间等你的理念开花结果,等到品牌做出来的时候,我们早就关门大吉了。”
  眼看两个人又要吵起来,公司的顾问制止了他们,示意两位稍安勿躁。这时每个人都看出了问题,那就是这位陈老板的对错型思维不适合当一名管理者。好的决策者需要分析得失,理性决定,而不是执迷于对错,或者被自己的喜好捆绑,进而无视现实的需求。
  对企业主来说,思维常识会害人,也会救人。关键在于他如何定位自己,能不能理智地面对现实,来决定自己怎样去思考和做出决策。有些事情,分析得失比较重要;有些事情,认清对错则较为关键。两者的区分十分微妙,而判别它们则属于一种高级智能。成功者的一个重要素质,就是能分清什么时候该论得失,什么时候又该讲对错。
  ○多数人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他们总期望别人发生改变,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是由自己做出让步,一起寻求共识。这种态度就是对错型思维的体现。
  ○有时候人们在辩论中非要分出高低,让对方说出对错来,或者争执出孰是孰非,这本质上也是对错型思维。
  ○持有对错型思维的人,并不真正关心问题。他们只关心自己是否能赢,或者是否有面子。他们要得到的就是“对方比自己矮一头”,或者自己的“强烈愿望”得到了执行,无论结果是对是错。但结果经常是好的期望不会到来,坏的问题却会加剧。
  ○得失型思维的表现则是相反的:这不是一个对错题,而是利弊题。我要做的是选择合理的方案,而不是击倒我的对立面。对错只跟立场有关,它是主观判断,和事情本身没有关系,但得失则关系到事情能否得到解决。

  ……


【内容简介】
  唯有常识,才是真正的智慧;也唯有拥有常识的人,才能更快的走向成功!
  本书从思维、工作、竞争、创业、管理、沟通、理财这七个或工作或生活的角度,提炼出了若干对人生发展意义重大,却往往为我们所忽视的经典常识,还纠正了一些被人们误读的常识。以期用这些常识,给我们些许工作和生活的启示,让我们少走弯路,多走捷径,顺利达到各自的成功。

【目录】

Part 1 思维的常识——80%的成功都赢在思维

 ◎思维有多广,天下有多大

 ◎常识错了,思考就出问题

 ◎分析得失和对错

 ◎你经常预设立场吗?

 ◎有罪推论带来的麻烦

 ◎方法比目的重要

 ◎简单永远胜过复杂

 ◎高德调查:赢在心智

Part 2 工作的常识——80%的人仅用一只脚走路

 ◎结果交换:做成功的才是价值

 ◎有“挑战性”就一定好吗

 ◎什么工作适合你

 ◎问答题和选择题

 ◎永远不要找借口

 ◎“想当然”害死人

 ◎不要迷信数据

 ◎遵守工作的显规则

 ◎高德调查:重要的工作常识,你拥有哪些?

Part 3 竞争的常识——赢家必须拥有的本领

 ◎和强者合作

 ◎问题不一定是机会,可能是灾难

 ◎做好充分的准备,想到坏的结果

 ◎建立可持续性:不要赌博

 ◎确立核心竞争力

 ◎高德调查:人们怎样理解竞争?

Part 4 创业的常识——懂了它你才能成功!

 ◎对的行业和错的行业

 ◎别人的不是你的

 ◎深入的讨论:创业者如何面对创新?

 ◎优先关注资金周转

 ◎客户的需求就是你的价值

 ◎高德调查:创业者需要了解的4个问题

Part 5 管理的常识——拥有一支好团队的秘密

 ◎放弃“不可控”的事

 ◎引导需求而不是满足需求

 ◎提供奖励还是提供机会?

 ◎如何决策才有效?

 ◎管理的基本常识

 ◎高德调查:像成功者学管理,打天下

Part 6 沟通的常识——这样沟通才有效!

 ◎没有尊重的倾听是无效的

 ◎重视别人的意见

 ◎换位思考的常识

 ◎怎样有效地表达

 ◎沟通的“约哈里窗口”

 ◎高德调查:隐私和沟通

Part 7 理财的常识——99%的人不知道怎么理财!

 ◎见好就收

 ◎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别太相信专业人士

 ◎战胜羊群效应

 ◎理财的常识误区

 ◎高德调查:你怎样理财?

Part 8 躲开常识的陷阱——跳出传统观念的误区

 ◎思维惯性有多可怕?

 ◎克服先入为主

 ◎以偏概全的后果

 ◎别被“小环境”绑住

 ◎创新就一定好吗?

 ◎让自己具备反向思维

后记:给自己做一次“头脑手术”

附录: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经典常识(100条)


【编辑推荐】
  △据统计,96%的成功人士都是把常识用到极致的常人。一场关于常识的思维变革,助你从常人向成功人士华丽变身!
  △百万畅销书《洗脑术》作者高德**力作, 为您揭示成功人士的共同秘密!
  △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马云、雷军……他们靠着什么,才得以在商界长袖善舞?
  △唯有常识,才是真正的智慧;也唯有拥有常识的人,才能更快的走向成功。如果你错过了本书,意味着失去了与成功亲密接触的大把机会。
  △永远不要违反常识,否则就会遭到惩罚,付出代价!
  △随书附赠超值宝典——100条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经典常识!
  常识“7+1”
  思维的常识:思维其实是对常识、规则、智慧的认知和利用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
  工作的常识:工作时,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竞争的常识:你要知道如何聪明地竞争,要理解现代竞争的本质,学习理性竞争的法则。
  创业的常识:创业需要想象力、资金和人脉,但更需要具备基本的商业常识。
  管理的常识:管理既是预防机制,又是解决机制,还是团队凝聚机制。
  沟通的常识:沟通中,想让自己成为有效的沟通者,你就必须具备沟通的常识。
  理财的常识:只有掌握*基本的理财原则,才能以*小的成本,获得**的回报。
  还要警惕——
  常识的陷阱:打破思维定势,摆脱错误常识的控制,我们才能拥有理性的思维及敏捷的行动
  △据统计,96%的成功人士都是把常识用到极致的常人。一场关于常识的思维变革,助你从常人向成功人士华丽变身!
  △百万畅销书《洗脑术》作者高德**力作, 为您揭示成功人士的共同秘密!
  △比尔?盖茨、巴菲特、李嘉诚、马云、雷军……他们靠着什么,才得以在商界长袖善舞?
  △唯有常识,才是真正的智慧;也唯有拥有常识的人,才能更快的走向成功。如果你错过了本书,意味着失去了与成功亲密接触的大把机会。
  △永远不要违反常识,否则就会遭到惩罚,付出代价!
  △随书附赠超值宝典——100条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经典常识!
  常识“7+1”
  思维的常识:思维其实是对常识、规则、智慧的认知和利用能力及判断分析能力。
  工作的常识:工作时,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和总结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竞争的常识:你要知道如何聪明地竞争,要理解现代竞争的本质,学习理性竞争的法则。
  创业的常识:创业需要想象力、资金和人脉,但更需要具备基本的商业常识。
  管理的常识:管理既是预防机制,又是解决机制,还是团队凝聚机制。
  沟通的常识:沟通中,想让自己成为有效的沟通者,你就必须具备沟通的常识。
  理财的常识:只有掌握*基本的理财原则,才能以*小的成本,获得**的回报。
  还要警惕——
  常识的陷阱:打破思维定势,摆脱错误常识的控制,我们才能拥有理性的思维及敏捷的行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