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给出了辨别体质用药宜忌、四季用药宜忌以及各类人群用药宜忌,并且有针对性地教读者根据自己需求选择重要滋补,做到符合个性化需求。
  本书重要分类与教科书不同,更通俗,适合中药初学初用者的理解选择。
  本书突出中药的功效、家用方和滋补方,让读者在吃透中药功效以后,再针对个人需求使用中药治病和滋补,材料易取,做法方便。


【编辑推荐】
  你了解你自己的身体吗?
  你的中药进补还是“跟着感觉走”吗?
  你了解每种中药的功效和用法吗?
  你知道一种中药哪些人吃了有效而哪些人又不能服用吗?
  有时候,我们仅仅依靠对中药的一知半解用药,想着仅仅是滋补,又不是真的在吃药方,只要是滋补就可以,其实不然,每种中药有自己的功效,也有自己的禁忌,要辨清体质,清楚自己的滋补需求再选药滋补,宁可不补,也不能适得其反。
  这本书帮你辨别体质,让你清楚需求再滋补,了解每种中药的功效、性味归经、用法用量、鉴别保存以及禁忌,让你用对用好不用错,本书给出的治病方和滋补方,针对每种中药的功效进行治病和滋补,有医有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方便又有效。
  本书精心挑选150种中药,均为常用中药,药方买得着,根据鉴别保存用心挑,根据治病方和滋补方细心用,告别盲目滋补,将重要融合到家常便饭中,让自己变成个性化的养生专家。


【作者简介】
  吴中朝
  *名老中医
  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中国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常务副院长
  曾参与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录制,在节目中讲述了杏仁、茯苓、人参等生活中常见中药的功效与妙用,受到广大读者喜爱。近年来主编了《500种中药速认图鉴》、《400种中药养生手册》等图书,为广大读者剖析中药,在了解中药功效的同时,令读者能够更好的运用中药治病与滋补。
  吴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主持或参加过10余项部省级中医养生保健课题研究。在长期临床诊治经验基础上,对家庭中医保健领域有独到建树,被患者赞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近10年来,在中医药抗衰老的应用及临床研究、老年病、男科病、脑病、美容保健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


【目录】
八种偏颇体质用药宜忌速查
快速检测你是哪种体质
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手脚冰凉
阴虚体质——身体消瘦,大便干燥
气虚体质——面色苍白,常出虚汗
痰湿体质——形体肥胖,多汗且黏
湿热体质——面垢油光,性情急躁
血瘀体质——嘴唇色紫,皮肤灰暗
气郁体质——头痛目眩,胸胁胀痛
特禀体质——易打喷嚏,易得风疹
四季用药宜忌速查宜忌
春季用药宜忌
夏季用药宜忌
秋季用药宜忌
冬季用药宜忌
体虚补气篇
人参
西洋参
党参
黄芪
山药
大枣
莲藕
蜂蜜
白术
芡实
甘草
补血养血篇
当归
熟地黄
何首乌
红藤
白芍
阿胶
桂圆肉
补肾助阳篇
冬虫夏草
鹿茸
杜仲
海参
附子
肉桂
桂枝
韭菜子
核桃肉
淫羊藿
健脾和胃篇
山楂
麦芽
陈皮
鸡内金
苍术
砂仁
暖胃驱寒篇
干姜
丁香
小茴香
八角
花椒
胡椒
润肺滋阴篇
胖大海
麦冬
百合
玉竹
黄精
乌梅
枸杞子
五味子
补心健体篇
酸枣仁
灵芝
丹参
葛根
远志
天冬
清肝明目篇
女贞子
决明子
白菊花
车前子
玉米须
菟丝子
夏枯草
清热降火篇
金银花
菊花
黄连
玄参
地骨皮
连翘
清热凉血篇
生地黄
白茅根
栀子
丹皮
板蓝根
润肠通便篇
生大黄
杏仁
泽泻
火麻仁
肉苁蓉
止咳化痰篇
桔梗
川贝母
半夏
百部
活血化瘀篇
川芎
红花
玫瑰花
桃仁
益母草
疏肝理气篇
青皮
柴胡
薄荷
佛手
香附
郁金
安神补脑篇
柏子仁
益智仁
石菖蒲
白僵蚕
排毒养颜篇
芦荟
茉莉花
桑葚
罗汉果
荷叶
茯苓
莲子
薏苡仁
附录
其他滋补中药
体虚补气
补血养血
补肾助阳
健脾和胃
暖胃驱寒
润肺滋阴
补心健体
清肝明目
清热降火
清热凉血
润肠通便
止咳化痰
活血化瘀
安神补脑
排毒养颜
老年人用药宜忌
儿童用药宜忌
女性经期用药宜忌
孕产哺乳期用药宜忌
家庭常用补益类中成药
家庭常用治疗类中成药
版权页


【媒体评论】
  大家都知道人参是补虚良药,但自己到底虚不虚,用不用补,有什么禁忌,怎么补一概不知,大家都说人参大补,那自己也补补吧,这样就是盲目进补了,这本书不仅告诉你自己是什么体质用什么补,还告诉你怎么吃才是补。
  ——中华特色医药协会理事 赵向超
  将具有滋补功效的中药做成各种营养价值丰富的药膳,不仅能滋补身体,还能使家里的餐桌丰富起来。吴老师的这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一本家庭药膳的百科书。
  ——北京聚福堂大药房中药师 吴月铭


【书摘与插画】

【免费在线读】
  八种偏颇体质用药宜忌速查
  快速检测你是哪种体质
  体质分九种,每种特征各不同,在用中药滋补前,先要判断自己是哪种体质。除了平和体质外,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判断自己适宜用什么药,不宜用什么药。
  阳虚体质—畏寒怕冷,手脚冰凉
  阳虚体质的人最明显的症状是身体的火力不足,表现为面色苍白,怕冷或四肢冰冷,口淡不渴,大便稀软,尿量多且色淡,舌苔白,易感冒,喜暖喜热,不爱喝水或只爱喝热水,身体虚胖,脉搏细、软、缓、沉。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先从饮食入手,服用补阳药,忌清热药、凉血药和写下药。
  宜
  1阳虚体质者在调养体质时,首选冬虫夏草。
  2山药煮粥时,补脾肾的效果最好。
  3鹿茸与人参配伍,补肾助阳的效果倍增。
  4小便频多的阳虚体质者,可长期服用杜仲。
  忌
  1金银花性寒,有损阳气,阳虚体质者不宜。
  2菊花性寒,有损阳气,阳虚体质者不宜。
  3患有五更泻的阳虚体质者,食用黄连,会加重病情。
  4黄柏的清泻功能较强,会损耗身体阳气。
  阴虚体质——身体消瘦,大便干燥
  阴虚体质的人,因体内阴液不足,常呈现一系列干燥少津之相。这种体质的人多体形瘦长,因阴虚而阴阳失衡,虚火妄动。阴虚体质的人因虚火所在部位不同,常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如急躁心烦、手足心热、经常口燥咽干、口渴喜冷饮、两目干涩、大便干燥、午后面色潮红、有烘热感。因为抵御热邪、燥邪的能力差,阴虚体质者冬季会过得比较舒服,但不太适应夏季的炎热、秋季的干燥。
  宜
  1阴虚体质者在调养体质时,首选鳖甲。
  2枸杞子泡茶喝,补肝阴的效果最好。
  3西洋参与阿胶(上图)配伍,滋补肺肾之阴的效果倍增。
  4手足心潮热的阴虚体质者,可长期服用蜂蜜。
  忌
  1肉桂性热,有损阴气,阴虚体质者不宜。
  2附子性热,有小毒,损伤阴气,阴虚体质者不宜。
  3口咽干燥的阴虚体质者,食用小茴香,会加重病情。
  4人参温补阳气的功能较强,会损耗身体阴气。
  人参
  人参被列为东北“三宝”之首。据长年在长白山一带采集中药材的老药工讲,过去采挖人参有许多规矩。一旦发现人参,首先要用红绳将其扎紧,采挖之前,要先行敬谢山神礼,随后在人参的四周慢慢挖掘,避免损伤人参的须根,待将全部人参请出之后,再行敬谢之礼,才可将人参带走。
  性味归经
  性微温,味甘、微苦,入脾、肺两经。
  用法用量
  一般用量3~10克,另煎兑入汤剂,或切片、研粉服。
  养生功效
  大补元气:《本草纲目》记载“人参能补元阳,生阴血,而泻阴火”,自古以来,人参就是大补中药,可治元气虚脱导致的四肢逆冷、汗淋漓、脉微欲绝。
  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人参中的人参皂甙有持久的降血压功效,能改善血脂,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动脉硬化指数。
  安神益智、消除疲劳、增强免疫力
  人参含有人参皂苷,对中枢神经、血糖、血压和血管的收缩和扩张都有调节作用,并可改善记忆力,消除疲劳,提高心肌收缩能力,增强免疫力。
  鉴别保存
  以身长、支粗大、浆足、纹细、芦头(人参的根茎)长,有圆芦(根茎较光滑无茎痕)及珍珠点(须根上偶尔有不明显的细小疣状突起)者为佳。
  禁忌
  急性病或发热时不可服用。过敏者不可服用。高血压患者要慎用人参,会使血压升高。忌与萝卜、浓茶同服;茶叶与人参同用,很容易导致失眠。
  图注:人参质地坚硬,断面呈淡黄白色,粉性,外部有环纹,呈棕黄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