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编辑推荐】

★英伦畅销书作家阿兰·德波顿才情纵横、慰藉心灵之力作

★英国刚出版一个多月就在亚马逊销量排名第二

★号召大家从宗教中习得一些东西为己所用的2.0版本的无神论

★“哲学向左,宗教向右”,以他一贯的在哲学和宗教之间旁征博引,自由进退的优雅笔触,带来一本具有*抚慰人心的,号召大家从宗教中汲取什么东西为己所用的供广大无神论者阅读的作品


【内容简介】
  哲学向左,宗教向右,继《哲学的慰藉》之后,阿兰?德波顿以他一贯的旁征博引、幽默睿智的优雅笔触,在哲学和宗教之间自由进退,伴你一起感受有用、有趣、抚慰心灵的信仰与宗教。
  他号召大家从宗教习得一些有用的东西,认为一个人可以继续做一名坚定的无神论者,但宗教富含古老的智慧,还是有用的、有趣的,各路宗教的布道讲经、精进道德、营造团体精神,都可以锤炼人们的思想、启发智慧、激发人们感恩春天之美。人类总体上是脆弱的,我们理应从宗教中汲取营养,用以丰富我们不可避免的世俗生活。
【作者简介】

阿兰•德波顿(Alain de Botton),英伦才子型作家,生于196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现住伦敦。他通晓英、法、德、西班牙、拉丁数种语言,深得欧洲人文传统之精髓;他喜欢普鲁斯特、蒙田、苏格拉底,同样喜欢旅游、购物和谈情说爱;他左手小说,右手散文,在文学、艺术、哲学、评论中自由进退、恣意穿插;他的小说思想丰赡、才情纵横;他的散文和评论又意象丰沛、妙笔生花。


【媒体评论】

非常有原创性的,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德波顿是一个生动的有吸引力的作家。

——《出版家周刊》

精灵古怪的、还可以说是热闹的……聚焦于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佛教——德波顿举出了很多例证,细数了这些宗教对于创造群体归属感的能力,教育人们去过有道德和有感情的生活。

——《华盛顿邮报》

德波顿延续了他一贯优雅、机智和诙谐的写作风格,他的作品总是让人愉悦的,值得一读……这本书在有信仰者和无信仰者之间进行着一次温和的探讨。

——《图书馆杂志》

德波顿的令人愉悦的和启迪人心智的写作手法,给有思想的读者提供了无穷尽的快乐,也给了他们深入了解德波顿信仰以及德波顿又是如何看待他人信仰的机会。这本书详细阐述了宗教如何影响着非信徒们的生活。

——Shelf Awareness

用诚挚而抒情诗一样的文体,德波顿阐述了宗教对于世俗生活的实践意义。

—— Kansas City Star

德波顿的每一本新书都是一个魔术,他精通文学、思路清晰、知识丰富、幽默风趣、特别有个人风格。

——Forbes.com

德波顿他总是亲切自然而超越于一切之上的语言风格,《写给无神论者》一书激起了人们向善的良好愿望。

——NPR

十分精彩的危险而具颠覆性的作品。

——旧金山Chronicle

当德波顿面对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的脆弱时,他选择了尽力书写的方式……我满怀热情地赞美这部作品,为了减轻这个严苛世界中人们经常会感到的孤独感和悲哀,他不断地在付出他真挚的努力。

——Huffington 邮报

这部作品中的大多数篇章在敏感度和洞察力方面表现得并不是很特别,就像他自己在书中说的:“只是从那些不再真实的东西里抢救出美丽、令人感动和睿智的部分 。”丰富的知识和得体的言辞使这部作品阅读起来还是有一点刺激性的,伴随着德波顿一贯的优雅、幽默和感伤,《写给无神论者》可能不总是令人信服的,但它一定是能吸引你的注意的。

——《西雅图时报》

引起争论并且有思想性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德波顿认为可以从宗教模式中汲取教育和艺术等有趣的部分。

—— Atlantic

与其他类似的作品比较起来,《写给无神论者》是文字美丽、阐述问题十分机智的。

——《洛杉矶时报》

阿兰·德波顿接受国外媒体访谈:

问:不信仰任何宗教而成为一个好人是可能的吗?

答:一位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的问题在于,他会忘记他要成为一个好人,我们都很清楚,理论上来说,我们都应该成为一个好人,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忘记这一点。我们忘记它,因为现代世俗生活认为一旦告知了人们要成为一个好人、关注穷人等等道理就足够了。但是所有的宗教都不同意这一点:他们坚持认为人们要成为一个好人就要日日记着,甚至时时都要提醒自己。

问:在过去的几年间里你怎么看待有着强烈进取意味的无神论呢?

答: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我是一个温和的无神论者。我根本不会去嘲笑任何有宗教信仰的人,我真正反对的是有些无神论者总是把宗教当成是神话故事。我从心底里尊敬宗教,但我不相信任何超自然的内容,所以我的立场可能有些与众不同:我既可能是非常尊敬宗教的人,但立刻又能变成一个完全不敬神的人。

问:如果我们把宗教和世俗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哪一个会成为我们的精神指引呢?

答:我们不需要区分谁占主导地位,我们远远跳脱了精神指引和心灵导师的范畴,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维基(wiki)的时代, 这意味着我们完全可以客观看待宗教并且从宗教中“偷得”一些东西为世俗生活所用。我们可能会向一些宗教机构捐钱,但这个不是什么政府的行为,而是出于个人对宗教的关注和兴趣。当我们遗忘了上帝时,我们的心灵还是有着很大的困惑。20世纪在富裕的西方,资本主义已经确实解决了绝大部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是随着宗教渐渐淡出,心灵需求处于一片混乱状态。这也是我写这本书的原因,我想表明存在着一种新的方式:我们完全可以从宗教中汲取一些有益要素,借此丰富世俗生活,而不必让自己信仰某种宗教。

问:为了真正地欣赏音乐和艺术,你难道不认为你必须成为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者你会认为无信仰的人一定在现实生活中会失去某些重要的东西?

答:现在有一种说法,我很有兴趣,人们说现在有了一种放置宗教的好的方式——用艺术来体现宗教。你经常听到人们说,“博物馆是我们的新教堂”,这种说法很棒,但不正确,首先博物馆是展示、陈列艺术品的,并不能让我们与艺术品有什么感情上的交流,博物馆激励着我们在学术上的兴趣,但是不能衍生出有关道德精进和心灵慰藉等等感情上的维系,在这本书里,我一再强调,即使我们没有信仰,我们也要把艺术作为抚慰人心、身份认同、教育引导和道德精进的源泉,我们能从中习得很多有关宗教的知识。


【目录】
一、 智慧无关教义
二、 群体
三、 和善
四、 教育
五、 温情
六、 悲悯
七、 视角
八、 艺术
九、 建筑
十、 体制
【免费在线读】
  基督教的神学家们知道,我们的心灵受困于古希腊哲学家所谓“自制缺失”,这是指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交织状态,即虽然知道应该做什么,实际上却又持续地不愿意行动,不管是因为意志薄弱还是因为心不在焉。我们一方面拥有智慧,另一方面却缺乏恰当的力量在生活中实施这一智慧。基督教把大脑描绘成一个懒散而又易变的器官,它很容易留下印象,但又永远在改变自己的关注焦点,并且永远在抛弃自己的原先承诺。
  只要手执《圣经》,即使身处贫民窟的危棚简屋,也即使前面就能望见敞开挖掘的煤矿,一个人照样能够心满意足地过上圣洁的生活。
人世间存在一种诡异的关系,一方面某一想法被认为非常重要,但另一方面不得不面对这一想法又会令我们紧张不安。所以,虽然我们清楚自己确有极其重要的问题需要静思应对,可是需要独处这个想法又显得无法忍受。
在收看了一条新铁路开通的报道,或者听完了关于移民问题辩论所作的烦心总结后,我们终于让电视机安静下来,这时我们会感到怅然若失。我们会意识到,在费心跟踪关于人类雄心勃勃地迈向技术完美和政治完善的报道过程中,自己实已丧失了重温某些真理的机会。这些真理低调朴素,我们在理论上虽已了解清楚,但却忘记了在生活中加以身体力行。
我们为自己还有那么多书尚未阅读而惶恐不已,但看不到自己已比奥古斯丁或但丁多读了很多很多,也因此看不到,我们的问题纯粹就是自己吸收的方式问题,而不是自己消费的范围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