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内容简介】
  《多哈回合谈判的*进展:2012年度报告》是世界贸易组织教席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该项目旨在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选拔院校设立Wm教席并与之长期合作,支持和促进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内大学和研究机构与贸易相关的学术活动,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培训科研和相关信息的普及、公开的学术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和民众对于多边贸易:体制的理解和认识。
【作者简介】

  张 磊
  男,世界贸易组织教席主持人(WTO Chair Holder,世贸组织任命)。现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教授、院长,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商务部学术支撑基地世贸组织贸易政策审议中心主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欧洲法律学生联盟(ELSA)法庭辩论赛学术委员会常任委员。2000年获得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其间1999年任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Research Associate)。2005年至2006年国家留学基金公派瑞士洛桑大学、日内瓦WTO秘书处访问学者。2009年2月至2009年5月任美国乔治城大学国际经济法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IIEL Fellow)。2011年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劳工组织、意大利都灵大学知识产权法硕士(LLM in IP)。自2010年起,任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员、联合国贸发会虚拟学院协调人、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贸易研究培训网络联络人。现为上海市曙光学者、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高级会员。获得上海市留学回国人员浦江计划资助。目前研究方向为WTO法经济学、争端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
  何 易
  男,湖北黄冈人。现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法学学士(1991年)、武汉大学法学硕士(1996年)、荷兰格罗宁根大学法学硕士(2002年)、武汉大学法学博士(2003年)。1999~2012年任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曾先后在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罗马统一国际私法协会(UNIDROIT)访学。美国波士顿大学富布莱特访问学者(2007年)。在《中国法学》、《法学评论》、《法学杂志》、《国际贸易问题》等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特许经营法律问题研究》。主持*、司法部、上海市高校“085”科研课题多项。深圳国际仲裁院(SCIA)仲裁员。主要从事国际贸易法、国际金融法、国际投资法和国际商事仲裁研究。
  叶 波
  先后毕业于武汉大学法学、国际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国际法学硕士、博士学位,之后在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目前任职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从事国际法学教学、科研工作。先后在《法学评论》、《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国际食品安全博弈》专著一部,参与翻译《贸易政策术语词典》(第5版),主持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项目和上海市*创新项目各1项。《国际法研究》期刊外审专家和兼职律师。
  蔡会明
  男,现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2007年)。2007~2012年于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工作。2012年调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任教至今,主要从事企业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成果有:独著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其中独著《在华国际合资企业中母公司控制与绩效关系研究》,获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三等奖。
  王 茜
  女,现任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与中国改革开放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任教至今,主要从事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WTO经济学。2011年在印度尼西亚参加由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亚太地区经济与社会委员会(ESCAP)主办的第7次亚太研究培训网络(ARTNeT)能力建设培训项目,培训的主题为在“利用微观数据研究贸易理论和政策的分析”的贸易研究方面的*进展。撰写论著4部,编写教材2部。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目录】

章 农业谈判 节 农业谈判历史回顾 一、提交谈判提案阶段(2000年3月~2001年3月) 二、提案磋商阶段(2001年3月~2002年3月) 三、模式准备及坎昆会议阶段(2002年3月~2003年9月) 四、框架协定阶段(2003年9月~2004年8月) 五、具体模式谈判阶段(2004年9月~2006年7月) 六、福尔克纳草案(2007年2月~2008年12月) 七、WTO第七届部长级会议(2009年11月~2011年) 八、WTO第八届部长级会议(2011年12月至今) 第二节 各谈判国农产品政策的实施情况 一、国内支持 二、市场准入 三、出口竞争 第三节 2012年谈判进程 一、四次正式会议 二、三次非正式会议(谈判 三、主席报告 第四节 成员方提案 一、G20的关税配额管理提案 二、G20有关出口补贴和出口竞争的提案 三、G33的食品安全提案(JOB/AG/22) 第五节 热门话题 一、哥斯达黎加的水稻国内支持问题 二、棉花问题 第六节 中国在农产品谈判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 一、市场准入 二、国内支持 三、出口竞争 第七节 农产品谈判的推力和障碍 一、谈判得以推进的动因 二、谈判僵局的原因 第八节 未来谈判前景展望 一、农产品谈判的特点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服务贸易谈判 节 2012年以前服务贸易谈判历程回顾 一、历次部长级会议的服务贸易谈判 二、服务贸易谈判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二节 2012年服务贸易谈判综述 一、金融服务贸易谈判 二、金融服务贸易之外的其他谈判 第三节 对服务贸易谈判的量化分析 一、GATS谈判结果统计分析 二、影响GATS谈判的各种力量 三、承诺表的量化分析 第四节 GATS具体承诺减让表的负面清单 一、世界贸易组织中服务谈判方法与模式的简要回顾 二、法律框架与谈判模式的关系 三、对《服务贸易总协定》和区域贸易协定减让表的进一步探讨 四、总结:不同的承诺方法能产生类似的承诺效果——关键取决于政治推动力 第五节 TiSA谈判进展 第三章 《政府采购协定》 节 《政府采购协定》概述 一、简介 二、《政府采购协定》的历史发展 三、《政府采购协定》的功能和调整范围 第二节 《政府采购协定》的发展及相关议题 一、简介 二、新协定对透明度、特殊和差别待遇的发展及其对市场准入的 积极影响 三、《政府采购协定》谈判中的若干议题 四、《政府采购协定》参加方的出价 第三节 WT0成员加入《政府采购协定》前景分析:以中国、印度为例 一、WTO成员加入《政府采购协定》的影响分析 二、中国加入《政府采购协定》前景分析 三、印度加入《政府采购协定》前景分析 小结 第四章 《信息技术协议》谈判 节 ITA发展历程回顾 一、ITA产生的动因 二、ITA谈判的经验借鉴 三、ITA谈判的启动过程 四、ITA谈判的产品覆盖范围 五、ITA的成员 第二节 ITA的实施过程 一、ITA实施的执行机构——ITA委员会 二、ITA实施的具体过程 第三节 ITA的影响 一、ITA对削减IT产品关税的影响 二、ITA对消除IT产品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三、ITA对IT产品贸易的影响 四、ITA对IT行业创新的影响 五、ITA对全球生产体系的影响 第四节 ITAⅡ的谈判进展 一、1998年ITAⅡ谈判的进展 二、1998年之后ITAⅡ谈判的进展 第五节 ITA谈判存在的分歧及未来走向 一、ITA谈判存在的分歧 二、ITA的未来走向 第六节 ITA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带来的影响及对策 一、ITA对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带来的影响 二、我国应对ITA未来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