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
【书摘与插画】

【作者简介】

  一个打小讨厌写字的女生,
  却写下五本书,还打算再接再厉,
  一个从来不肯吃“苦”的挑食人,
  却一头栽进浓厚的咖啡馆世界,不肯抬头。
  总是嫌旅行又累又苦,
  可是什么时候都在前往她方的路上。

  台湾政治大学新闻毕业后攻读纽约大学硕士,
  自此爱上了电影人生,
  手中永远拿着相机,
  眼睛是快门,文字是记忆。

  著有《追樱》、《爱在日落破晓时:我的巴黎˙维也纳》(简体版书名为:巴黎˙维也纳)《转转香港》、《从东京到京都:我的咖啡时光》等书。作品常在联合新闻网、印刻文学等处刊载。


【免费在线读】
  虽然说粥这样的中式早餐天天吃也不腻,但是香 港其他有名的早餐实 在也不少,比如早茶,比如四处可见的茶餐厅,都是 早餐好去处。朝食乃 一日之计,有时看一地饮食水平如何,光从早餐样式 便可知。比如,台湾 以美食闻名的台南,早餐就分外不同,豆浆、油条、 烧饼、三明治这种基 本款式不说,也有虱目鱼粥和牛肉汤等美味,不是早 上还吃不到呢。
  兰方园就是早餐胜地之一,其招牌美食是香港的 标志性饮品——奶茶。
  兰芳园 奶茶嘛,说起来就是牛奶加红茶,有什么难度可 言?不瞒您说,有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也这么想。特别留学时代居住在 纽约,深夜读书或晨 起迷糊,就会煮上一小锅鲜奶,用鲜奶冲泡速溶咖啡 ,或是放入红茶包与 牛奶一起煮。那时手上有英国友人送的Harrods红茶 ,自认为很讲究了, 味道也香浓,很不错。所以后来到香港,不怎么喝奶 茶,觉得胃要放进更 重要美味的东西才好,不能浪费。
  直到某次,嫁给香港人的朋友大力盛赞兰芳园, 称其为“奶茶第一”,这才开始好奇。
  “真的不同吗?”我一边排队一边看着毫不起眼 ,简直像是路边摊的 兰芳园,心中默默轻视的同时,又惊讶怎么有那么多 人排队。不是开玩笑, 兰芳园位于地皮很贵的中环中心,就在有名的“最长 户外电梯”左边。可 是占地狭小不说,简直跟破铁皮屋没两样,顺眼的只 有那深绿色的油漆。
  店铺靠马路门面只能说是摊子,连个座都没有,好在 摊子后还算有个店铺, 据说是生意大好之后店家才盘下来的。店里有冷气, 于是流汗半天终于入 座也就不抱怨了。过了许久,我才明白被我瞧不上眼 的小摊其实正是老香 港所谓的“大排档”,这样的地方早拆得不剩几个, 还能在兰芳园亲眼见 到过去的大排档,要感谢老板的坚持才是。
  到’兰芳园当然就是为了喝奶茶。早打听清楚, 兰芳园闯出名号的丝袜 奶茶跟丝袜半点关系也没有,只不过冲茶的茶袋长且 积染茶渍而色深,形 如丝袜才得名。点了一杯热奶茶,粗略看了下菜单, 多半茶餐厅有的甜点 此处都卖。叫了一份南洋风味的咖央西多士,正好搭 配南洋风味的奶茶。
  兰芳园的奶茶追本溯源可以说南洋风,茶叶来自斯里 兰卡雨季后才生产的 茶叶,此时采摘的茶叶涩味较少,配以腥膻味较低的 马来西亚植物脂肪奶, 再以小号茶壶煮出来。因为不像一般茶肆以大壶久煮 ,茶味浓而不涩,丝 滑醇香,不加糖,拿来配合椰浆、蛋、糖和牛油做成 的咖央酱烤吐司,竟 是意料之外的合拍。我曾经试做过,可是不管怎么调 制,自家制作的奶茶 茶味就是无法重而不涩,白白费了许多好茶叶。
  除丝袜奶茶以外,有名的港式饮品鸳鸯茶也首创 自兰芳园。因为以奶 茶做底料搭配咖啡,茶好,自然鸳鸯茶的滋味亦称一 绝,后来我竟是点鸳 鸯茶多于奶茶啦。
  值得一提的是,茶餐厅中常见的“捞丁”,也就 是以“出前一丁”做 成的公仔面也是由兰芳园所创。老实说,初见香港茶 餐厅居然把公仔面(泡 面)当成端上桌的饭食,有点不能适应,总认为那是 给学生吃的。还记得 当年念大学时,学校附近有间叫“中泰冰果室”的小 店,店里以卖各色刨 冰为主,唯一的热食就是泡面。店里常卖两种口味, 价格略有差异。老板 生了炉火煮好,加个蛋,就端上桌,连根青菜也没有 ,却颇受学生欢迎。
  原因无他,那时的宿舍设备简陋,无法煮食,学生偶 然想花少量的钱吃顿 饱,就会来此。记忆中的中泰冰果室已经关门。不过 每每到了香港茶餐厅, 摊开菜单就会想起大学那段时光。
  茶餐厅公仔面可不是中泰冰果室那样煮了面、打 个鸡蛋就算完,而是 加菜、加肉、连调味都另有方法,除了使用泡面的面 条,基本上跟普通的 捞面做法没有太大不同。本来,这种公仔面并没有特 别非要使用什么牌子 的泡面不可。不过,兰芳园首创一律使用“出前一丁 ”这个牌子的泡面, 美其名日:捞丁。因为是较高价的日本泡面,捞丁的 口感较一般公仔面要 好。因此除了兰香园,较好的茶餐厅也开始使用“出 前一丁”。如果早餐 不怕油腻,也可以来份鸳鸯茶配葱油鸡扒捞丁,烧腊 常用的葱油浇在面上, 鸡香肉嫩,也是另一美味。
  当然,不管是捞丁或咖央西多士,都不算是大份 量的餐点,所以吃完 兰芳园,走走逛逛周遭清晨的景色,或到附近的“住 好D”设计杂货铺看 看新鲜货色,就可前往摆花街上的泰昌饼家买蛋塔, 当作饭后甜点,至于 早餐是不是需要配甜点,这时就别计较了。
  泰昌饼家 我很喜欢吃用牛奶、糖、鸡蛋这些材料作成的点 心,觉得变化虽然不 大,却最能吃出简单的滋味。当然,蛋塔就是我爱吃 的点心之一。最初到 香港,想吃蛋塔必然是到饮茶的茶楼点上一份港式小 蛋塔,一碟三个,油 黄晶亮的小蛋塔下衬着鲜红色薄透的防油纸,大抵都 是热呼呼上桌,随便 哪家的似乎都很美味。后来不知为什么,慢慢不容易 点到蛋塔,菜单上虽 然依旧有,不过也许是运气不佳,若不是碰上已经卖 完就是还没出炉,总 之很难吃上口,非常郁闷。
  “你可以试试泰昌。”已为香港媳妇的旧友Emma 某次如此说,并顺 手送上一盒。盖子一揭开,香味扑鼻,自此我就成为 了泰昌常客。
  泰昌饼家顾名思义就是个点心铺子,开业时间与 兰芳园差不多,都有 一甲子。因为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非常喜爱泰昌的蛋 塔,曾经赞其为全港 最美味,因此声名大噪,或可说是全港最有名的蛋塔 也不为过。我喜欢此 处的蛋塔原因倒很单纯,就是除了好吃,还好看。泰 昌的蛋塔视觉效果上 佳,蛋皮永远是晶亮油滑,不见裂纹,彷佛上过一层 明胶或压克力,更像 人造珠宝,而非食物。然而味道并不人工,蛋奶味浓 ,香而不腻,且不太甜, 一次吃下两三个也不是问题。当然,说到蛋塔,另一 家也在中环的有名蛋 塔店是檀岛咖啡。店虽然名为咖啡,其实跟茶餐厅接 近,什么都卖,连烧 腊都有。这家出产的蛋塔馅更甜更嫩些,挞皮是其特 色,油酥厚重,一口 一嘴酥,层层迭迭。稍油腻点,但也很可口。
  若要硬分两家高下,那是不明智的,反正相距不 远,最好的状况是 一路逛去,两家都试吃。然而如果打算买伴手礼,那 么还是先去檀岛后 去泰昌,毕竟檀岛的蛋塔太娇嫩了点,随便都能碰掉 一地碎屑,包装也 不太讲究,外带两个自己吃还可以,实在不是送礼良 伴。泰昌则不仅蛋 塔样式精美,而且坚固,挞皮扎实不膨松,携带不易 变形。何况除了蛋塔, 另一款点心莎翁也不错,因为是西饼店,还可以随兴 配点花生糖、芝麻 糖之类的做成礼盒,盒子是漂亮的Tiffany Blue颜色 ,送人也受欢迎嘛。
  ……P42-45
【目录】
前言
Part 港岛篇
第一章 上环与西环的秘密角落
说生记,清晨一碗醒脑粥
漫步荷李活
钻进市场吃西餐
在西港城话海安
夕照西环
第二章 中环一日夜
蛋挞吃泰昌,奶茶喝兰芳园
老牌子,牌子老:莲香楼、陆羽、镛记
小气米其林之文华东方酒店
闹区中的宁静:石板街、艺穗会与都爹利街
第三章 捉神弄鬼的湾仔午后
三点正好打小人
午茶吃金凤
奇颜怪色说蓝屋
船街探鬼屋
吃完辣蟹逛书店
第四章 漫步天后铜锣湾
到希慎,看台湾
的花样年华
第五章 港岛东的旧世界,北角、太古、西湾河
驶入春秧街
买完蛋卷吃凤城
筲箕湾游海
一夜东隅
Part 九龙篇
第六章 尖东一地
午夜快车里的重庆森林
糖朝中的香港时光
举筷不忍吃鸽子
吃大饭店之半岛酒店
吃大饭店之洲际酒店
第七章 你追我砍的旺角油
麻地
深水埗的黑胶基地
记忆深刻的三条街:花墟道、园圃街、金鱼街
一口牛丸半口汤
富记吃鸭粥
逛庙街
果栏上的叶问
电影中的阅读时光
义顺牛奶公司还是澳洲牛奶公司?
第八章 被遗忘的时光
遇见敏叔的午后
清真与泰国的交会
第九章 出闹区半日
也是米其林推介
健行就往元朗去
看海的午后
浅水湾边的倾城之恋
Part 澳门篇
第十章 出走澳门
本岛晃游
离岛漫步
蛋挞恩仇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介绍轻松愉快徒步旅游香港、澳门的书。作者带你深入巷弄,市场、老餐馆、老房子、老戏院、博物馆、书店,港大、电影院、创意小店、赛马场、地道的下午茶、欣赏心动的夜景、周末期间的各种文艺表演等,适合于外省人体验香港、澳门日常生活的游览路线指南。
返回顶部